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文学评论要关注“小人物”的创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厚夫 参加讨论

    我在仔细研究当代文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种感觉:文学评论对于已经成名的作家而言,作用不是太明显,因为这些作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创作姿态,评论一般不易撼动其创作轨迹;而对于正在文学起步之时的众多“小人物”来说,则不大相同,善意的、激励的文学评论犹如雪中送炭,会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其他不论,单以陕西几位著名作家为例。路遥的成名作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因正面描写“文革”动乱,撞到当时的文坛“雷区”,在发表的路途中曾历经坎坷,最后转到《当代》主编、文学评论家秦兆阳的手中。秦兆阳拍板同意刊发此稿,并专门撰写《要有一颗火热的心——致路遥同志》给予充分肯定。秦老的肯定,对于该小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使得路遥第一次为全国文学界所瞩目。路遥后来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称秦兆阳是其文学“教父”,“等于直接甚至是手把手地教导和帮助我走入文学的队列”(见《路遥文集》第二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而贾平凹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一棵小桃树》,发表在1981年4月30日《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后,很快引起了老作家孙犁的注意。他当天下午就写出《读一篇散文》,给予高度评价:“这篇散文的内容和写法,现在看来也是很新鲜的。但我不愿意说,他在探索什么,或者突破了什么。我只是说,此调不弹久矣,过去很多名家,是这样弹奏过的。它是心之声,也是意之向往,是散文的一种非常好的音响”(《孙犁全集·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此后,孙犁一直关注贾平凹的成长,在其全集中,1981年到1982年两年间他为贾平凹散文创作加油鼓劲的文章竟达五篇之多。贾平凹能够在初入散文的行当时就受到老作家孙犁的充分肯定与不遗余力的评介,这种鼓励与刺激,对其散文创作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贾平凹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孙犁我学得早,开始语言主要是学孙犁,我更喜欢他后期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我影响大。”( 《关于小说创作的问答》,见《如意堂》,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孙犁之于贾平凹文学成长时期的重要作用。
    文学评论关注“小人物”创作,就是评论家的目光向下,真真切切地给予正在文学起步阶段、十分渴望评论指导“阳光雨露”的这些业余文学创作者们以文学批评的关怀与温暖。
    一是文学评论要多做松土、施肥与喷洒“绿色灭虫剂”的工作,倾心呵护尚还稚嫩的作家与稚嫩的作品。文学评论者能把目光投入到“小人物”的创作上来,对于“小人物”而言,犹如春风拂面,心里是暖洋洋的。曾是业余作者、后来成长为作家的叶广芩在散文《清涧路上》曾这样写到路遥对她的扶持:“细想我能够走上文学道路,从一个普通的护士到一个专业作家,跟路遥大有关联,不是他的认可,我发不出第一篇小说,不是他的推荐,我进不了‘读书会’,他是我进入文学之门的领路人,是我应该永远记住、永远感激的朋友”。叶广芩的话具有代表性,表达了曾经在文学起步阶段得到过文学评论关注与温暖的众多作家的心声。
    二是在具体的文学评论中要本着“同情”与“超越”的原则。“同情”和“超越”是现代文学评论家成仿吾先生的观点。成仿吾先生认为“理想的批评家”对于作品或作者“非抱有热烈的同情不可,因为文学是感情的产物,若是批评家对于作品或作者先有反感或没有同情,那便不论作品如何优秀,在这样的批评家的眼底,好的也不免要变为丑的,作者的观念情绪更无从感触得到了”(《批评与同情》,见《成仿吾文集》)。只有本着“同情”的心态,才能“感同身受”地进入作品的世界,对作品的美学目标作出充分的理解。成仿吾所说的“超越”,就是指充分发挥文学评论者的创造力与理论个性,在实际的评论中既要进去,又要出来,既要投入作品,感同身受,又不是完全沉浸其中,不等同于被动的鉴赏,不满足于阅读感受与印象,而是有自己的辨识与判断,有独特的发现,有美学的引导。我以为,成仿吾先生的这种批评原则明晰实用,富有指导性。
    现在文坛上弥漫着一种“文人相轻”、“党同伐异”的恶劣评论文气,恶意“求疵”与无原则“捧场”比比皆是;食洋不化、生吞活剥、借西方某些文学理论来无端地指责文坛者大有人在。记得路遥当年在给陕西评论家李星所写的书评《艺术批评的根基》一文中,在表扬李星拥有扎实的文学评论功力的同时,还借题发挥批评过一些所谓的评论家,他说:“很难想象,一个批评家不能透彻地理解作家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内容以及他们创作心理机制所凭借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依据,而仅仅用古今中外一些理论书籍中得来的概念或‘条款’,就敢勇气十足地对作品品头论足。不幸的是,在我国当代文学艺术批评中,这类现象并不鲜见。”(见《路遥文集》第二卷)路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我的理解,真诚与包容、同情与超越、说理与引导等,应该成为文学评论的有效原则。
    在当下的文学生态中,“小人物”的文学生存更加艰难,尤其需要富有责任感的、有良知的文学评论者的热情与耐心。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2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