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传统文学期刊的出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周立民 参加讨论

    如果说传统文学刊物现在已在“四面楚歌”中,或许有点吓人,但它的影响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传统文学秩序中,文学期刊是中心环节,一个作者只有在文学期刊中发表作品才能为文学界和公众认可和接纳,而如今很多作家已经不需要文学期刊推出了,他们早已在网络上大红大紫,刊物还得忙不迭地拥入呢。现在被一些刊物视为救命稻草的长篇小说,以前在刊物上发表到出书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间隔,读者势必争读期刊。随着图书出版周期的缩短,要不是刊物与作家有约定,刊物还没有印出来书就到市场了,那刊物的优势荡然无存。刊物发行渠道不畅,网络却四通八达甚至有大量免费大餐,早已习惯无纸化阅读的读者自然而然地遗忘了文学期刊。
    那么,传统文学期刊的出路何在?一是要把绵羊与山羊分开,有些刊物该死的让它自然死亡,而像《收获》之类的金字招牌,政府应当出以援手,解决它们的后顾之忧,让它们一心一意地去推文学精品。不是什么都可以产业化,政府对民众还要有一个文化责任的问题。二是文学刊物不能抱残守缺,而要锐意进取。至今为止,我没有见到一家传统文学刊物的网站做得像样的,更不要说刊物的编辑部作为一个数字出版的策划、运作团队参与到这些新兴的产业中了。难道文学刊物是办在月亮上的吗?没有见到地球上网络的红火以及这十年来对人生活的影响吗?第三,既然现在都在说文化体制改革,我也想说文学刊物的体制可不可以改一改?我赞成像二三十年代,鲁迅、胡适、巴金、靳以等前辈那样办同人刊物,现在社会阅读趣味分化极其严重,还去搞那些包罗万象的刊物恰恰是文学刊物的自杀之路。为什么郭敬明、张悦然办的刊物就有那么多读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当全面研究,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它对象明确、内容集中、作者阵容固定,“小众”、“圈子化”从而也大众了。大概自批胡风始,就没有人敢再公开提要办一份同人刊物了,其实从文学刊物而言,哪一份有风格有特色的刊物不是同人刊物?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6月18日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6月1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