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对人的全面深刻理解是评价文学的重要尺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范玉刚 参加讨论

    当代文学到底如何评价?它对世界文学有什么样的意义?文学在今天如何介入生活?如何发挥作用?文学经典不断被阐释被炒作被改编被市场化,在普及的同时也使经典碎片化、稀释化,由此带来经典的失落与重构,这一系列问题都显示了学术界批评界的焦虑,在多元的喧嚣中不得不回到文学的评价标准。
    其实,文学的标准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标准,是以文学的方式对人的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作为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思想家、理论家,有着深厚的西学底蕴,其思想与启蒙价值相通,不断高扬实践中的人的意识和精神,其中内蕴了理想的光辉和对人类未来的期许,并以理想主义展开对现实资本主义制度非人性的批判,其思想内核正是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点。我们今天要根据历史语境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它、充实它,而不是将之抽象化,使其干瘪和僵化。自由不是什么神秘的抽象物,而是从人的感性个体实践出发需要的满足。个人自由不仅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理想性而言,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强调人的感性活动,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防止人随着科技现代化、理论的抽象化而被异化!
    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中的人”,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社会存在的人,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正是建基于人的实践性活动,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内在尺度”和“人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理论。提出只有人、只有有意识的、自由对待自己的生产活动和产品的人,才能按照美的规律造型,进行美的创造,这在美学史上首次将审美和美的规律奠基于实践活动之上,为美学、文艺学理论确立了实践存在论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就会洞察当前文学生产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文学理想的空白,消解崇高、解构历史,文学生产成为感官欲望的泛滥和文字符号的碎片化之弊端。在当前文学产量的丰盛和表面的繁荣与热闹中,很多作品中难以见到人的精气神,难以感觉到全面完整自由的人的存在,有的是本能欲望的人、拜物教的经济的人、人格分裂的人和空洞说教的空心人或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多是马尔库塞批判的“单向度的人”,就是很难见到理想的阳光的正面的自由的人,究其根底,乃是对马克思的“现实中的人”缺乏深刻领悟。
    文学作为乌托邦的守护神,其功用在于为人类建构良好的人性基础。人的尊严就是文学的尊严。文学要正视人,守护人的理想。但守护的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超自然的社会属性。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潮是“人的发现”,张扬的是自由的个体的人,有人格有尊严的人,这是当代文学要继承和发扬的。当下,虽然在物质上、经济上取得很大成就,解决了生存和发展问题,正在进入小康和奔向富裕的途中。但人的问题仍未解决,文学作品中成功的丰满的有意蕴的文学形象不多,对人性之光的高扬和人生幽暗的同情都不够,现在的大多数作品远未达到五四以来现代文学的人性深度,在人性探寻上往往是浅尝辄止,灵魂的刻画很肤浅。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感觉成为人的,而非止于本能层面的饮食男女——当下的某些文学恰恰追逐的是感官欲望的刺激,流行的是身体写作、私人写作、美女作家和口水诗、梨花体,渲染穿越和盗墓的玄幻文学,有着情色萌动的青春文学。嬉戏于人性的肤浅,缺失灵魂映照的深刻性,表征着当下的文学创作缺少走向经典化的冲动,固然有着各种奖的激励与鞭策。但真正能够进入当下火热的生活、又能有所超越和有着人生价值祈向的人物形象,少之又少。注重人的感性不是引向“下半身写作”,去张扬人的感官欲望和趋向动物本能。那些被现实世界五彩缤纷之相迷失双眼的作家,对人的理解越发肤浅、片面化、抽象化、理论化,抑或太近于写实而缺乏超越性和理想化,难以企及时代精神。正是因为马克思注重人的感性的活动,没有把人抽象化,他才在 1859年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要求文学在贴近现实的实际生活中展示出人性的丰富,刻画出人的本质。
    当下文学的危机,折射的是人的危机,是人的本质的危机。首先是对人的理解的偏颇,以人为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生活即经济发展为本,解决人的生存、关注民生,也要以人的精神生活即文化发展为本,关注人的文化心理需求和尊严、信仰的满足,人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发展并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必然自发地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其次是现代科技的挑战,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技术理性日益侵蚀到人的本质,甚至在逐渐改变着人的基因,面对此人类学危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也必须研究新的课题,应当也必须改变自己的理论形式,必须调整、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理论内容。
    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随着审美的泛化,文学性随处播撒,文学在被社会边缘化的同时,却随处都见文学,文学日益成为消费的对象。文化的消费转向是伴随着全面的过程实现的,特别是网络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使知识和信息成为产品模式的核心。这种审美化符号的产品越来越成为全球流动的一部分,因而也愈发加剧了全球互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使得一般的人、人的一般本质问题凸显出来,必须正视人的危机,文学也要对此有所回应,马克思的文艺观越来越显现出真理性。
    当下面临的普遍性文化危机,危而及之的不是物帛的匮乏和文化产品及娱乐方式的短缺,而是文化因内向度的萎缩而失去精神力量,失去了指向人心、安顿人的心灵焦虑的栖居之地,文化在现代社会成了外显的“价值”而热闹非凡,成了沉溺物欲和快感可以猎奇和追逐的对象,可以量化和大批量复制生产,并被拿到市场上去兜售而产生“剩余价值”。文化内向度的理念层面因时代精神的没落萎缩,从而在现代技术揭蔽中愈发被置于边缘或遭致遮蔽的命运,这才是文化危机包括文学危机的深层原因。蒙上眼睛漠视危机、无视危机才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危机,而缺乏对时代状况和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回应,才是危机的根本。当下社会中主流文化说法和活法的脱节凸显文化与生活的巨大错位,这种“两张皮”现象彰显公共空间与私下空间的非同步性,冷漠、无聊、游戏的心态流行,一切都是对付、应付的敷衍。文学只有深入到现实的深刻性中,才能触及到人的危机,文学对人的理解和对人性的刻画,往往成为评价文学的重要尺度之一。
    原载:学习时报2011年02月15日
    
    原载:学习时报2011年02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