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条河,是一条奔腾不息、奋力前行的长河。湖南作家郭立民,在公务繁忙之余笔耕不辍,就像小说《彩虹风雨后》中那条千年流淌的舜水河一样,一路奔流而来,从杂文集《说长道短》,小小说集《桃花妹》,到诗集《寻找那尊石礅》,再到今天的长篇小说《彩虹风雨后》,书写着真实的生活,抒发着人生的感受,谱写了作者20余年创作生涯的华丽篇章。 《彩虹风雨后》主人公王牛彪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有如河流百转千回,汹涌奔腾。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中,他成了时代的弄潮儿。生于斯长于斯的那块沉寂了多年的家乡热土沸腾起来,古老的河岸边沉睡了千年的婆婆寨响起了催人奋进的炮声。在王牛彪的带领下,向大山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共同致富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需要的只是有如河流一样的坚定信念——朝着既定的目标,百折不回,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作者以民营企业家王牛彪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民营企业牛彪水泥厂的发展史;讲述了王牛彪矢志献身改革大业,风雨兼程,摸着石头过河,冲破层层阻挠,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一个民营企业脱颖而出的精彩故事。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情况错综复杂,矛盾充分凸显。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疾患,姓资姓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舞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牛彪的才干得到充分施展,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如毛泽东所说,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在湘南大地,在水泥行业,不择手段无序竞争的情况出现了,改制后的县水泥厂厂长唐丽娟用色相和金钱贿赂官员,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用下三滥的手段,冒着触犯刑律的风险,欲置牛彪水泥厂于死地,以达到垄断当地水泥市场、一尊独大的目的。牛彪水泥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最困难的时候,产品无人问津,职工工资无法兑现,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在水泥厂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王牛彪——这位时代的弄潮儿,凭着他的智慧,凭着他非凡的坚强与执著,凭着他对市场经济法则的理性思考,在新与旧、改革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冲突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与无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展开一系列殊死的较量,终于使牛彪水泥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走上一条康庄大道。饮水思源、富而思进,王牛彪怀着感恩之心,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之情,满腔热情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当时对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还存在很大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对党建理论的大调研和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理所当然,这一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王牛彪以及他所领导的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改革大潮中造就了一批英姿飒爽的弄潮儿。王牛彪因此深受雷源力市长器重,先后被选为乡长、县政协常委、县政协副主席。《彩虹风雨后》用朴实的笔法描绘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场景,记叙了一个个曲折跌宕的感人故事,塑造了王牛彪、王卫、王立胜、王巧玲等一批具有强烈时代气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现实矛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彩虹风雨后》的问世,是郭立民三年业余“磨剑”的结果,特别令人震撼的是,这部长篇是在立民遭遇了脑溢血,身体险些瘫痪,至今行动尚未利索的情况下完成的。平凡如我,常怀悲悯;流淌如河,生生不息。人生是一条河,坚定的方向,不舍的追求,坚定的意志,造就了河流的无限风光。我敢说,郭立民有着类似保尔·柯察金那样的钢铁意志和博大胸怀。 《彩虹风雨后》内容实在,催人奋进,思想性与文学性俱佳。读罢这个长篇,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思想的冲击,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精神的震撼。郭立民从事文学创作已有20余载,写过杂文、散文、诗歌、中短篇小说及报告文学,但于长篇小说还是第一次尝试,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相信天道酬勤。意志坚定、笔耕不辍的立民一定会创作出更好更多催人奋进的作品。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16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3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