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无论写作、旅行,都像是既美好愉悦而又辛苦跋涉的旅程。翻开这些精彩的篇章,几乎每位海外女作家都从千山之外而来。从青涩年华到繁花盛放;从短暂的相聚到永久的别离;因荒芜岁月最长久的坚持,也因海外女作家内心最深切的爱恋,终以文字流传在记忆之海,镌刻在时间和生命之舟。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几乎囊括了海外所有知名女作家的精彩佳作。比如在海内外文坛影响深远的陈若曦,其写作历程贯穿上世纪中叶社会诸多变迁及各类文学思潮;自年轻时代就满怀热忱关注理想中国,从原乡梦境幻灭到徘徊于异国他乡,波澜起伏气韵跌宕。即便是随笔散文,亦展现其生命意识中如何从激情喷薄、阅历世事沧桑到淡泊悠然的个性风采。 旅美女作家李黎,早年初出文坛就颇得钱钟书、茅盾等名家欣赏,她那些充溢着才识、机敏与情趣的文字,幽微深邃地烛照出世道的不足与无奈,却又以睿智与旷达展拓着我们的视野与心胸。尤其近作《像我这样的一个旅人》,其文笔之细腻、洒脱、隽美,令人印象深刻。五洲四海都经历过,才会炼出一双眼睛,看得见人生宝藏之所在。 严歌苓近年来创作锋头很健,是海外文学中的“多产多奖”作家,《天浴》《无出路咖啡馆》《一个女人的史诗》等小说作品,皆是名头响亮。想不到作为小说高手的她,写起散文随笔,却也摇曳多姿。主人公的非洲记忆五味杂陈,《行路难》读来生趣盎然,充满热带风情的人间烟火味之中,又不乏社会透视的深层意味。喻丽清的散文擅长表现亲情之伤、家乡之恋、祖国之爱。无论是写人写事写情写景,都晶莹剔透、感人至深。譬如这篇《那瓦荷之梦》,形容那些为梦想坚韧不拔的人儿犹如“随沙尘吹来的种子,卡在那儿,生长就是使命,其它都是天意。粗砾其外,丰润其内,正像他们的写照。”意象奇警,令人赞叹。而读者粉丝众多的幽默作家吴玲瑶,融温厚甘醇于辛辣诙谐之中,将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点染或浓缩成精彩的段子,体现了女作家独具一格的才情。 在女性文本的字里行间、文思脉络,甚至是某些命题都隐约可见现代文学大家的笔触对华文女性书写的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至新世纪好几波留学生文学潮起潮落,亦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 喧喧大千,何人不是客?滚滚红尘,岂有不散的宴席?人生虽聚散无常,而情感终难忘;王渝、赵淑侠、陈少聪、张让、林湄、张凤等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汇入婉转或沉郁中的思辨,耐人咀嚼;简宛、丘彦明、孟丝、赵淑敏、王克难、杨芳芷、华纯、章缘等感悟于亲情友情、人际交往,着力挖掘人在旅途或异邦、或回归家园的生活层面;而张翎、张慈、吕红、陈瑞琳、施雨、陈谦、施玮、融融、胡仄佳、聂崇彬、顾月华等在女性书写中,涵盖了更多来自海峡两岸的留学生与新移民甘苦之经验,像是触动了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尽管每个女性书写者都在梦想之路上跋涉,缠绕着情感与理智的得失;不能喘息和放弃的矛盾、那些坎坷经历和两难心态,却分明带有海外华人的特性、共性及普遍性。 的确,每篇获奖佳作都以不同视角对宇宙及当下生命之存在做了鲜活细致的描述;在对更大世界的追寻中,女性的精神世界亦日渐丰富。那些探索社会与人性、体现生命关怀的作品,为忙碌浮躁、趋于快餐和流行文化的现代人阅读提供了异域女性精神体验的独特文本。 为给海内外女作家和研究学者专家提供最佳交流平台,自今年初,由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联合策划的首届“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评选,吸引了众多写作者目光,收到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逾百篇来稿。其中既有著作等身闻名遐迩的文坛宿将,亦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写作新秀,影响之大、参与之踊跃,前所未有。我们十分珍惜这样的机遇,尽管整个过程花费心血不少,成果之亮丽令人欣慰,足可谓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为海外女作家颇具规模的群体亮相,亦为学者评论家熟悉海外创作实力的契机,并将建立起两岸与海外华文女性创作和评论双向交流的桥梁。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将优秀作品汇聚,以别致典雅大气之美同步在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等地精彩铺展,就像奥运开幕式上的徐徐画卷,让世界领略优雅东方神韵及现代魅力。 原载:《文艺报》2008-09-20 原载:《文艺报》2008-09-2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