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历史已有100多年,如今活跃在文坛的作家都在当地出生,有的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华裔,他们将马来西亚当作祖国。同时,在文化认同上,他们学习中文,用中文传承文化,形成一个特殊的华人社会。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一直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寻找着自己的定位,经过长久的探索和争论,从早期的移民文学发展到逐步具备本土特色,并走向世界,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群体。 2010年8月7日至8日,以“家园意识与文学流变”为主题的“第三届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加影新纪元学院举行。此次大会由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与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及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联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聂珍钊教授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潘碧华博士担任筹委会主席,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曾沛先生、中国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黄铁池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李贵苍教授担任副主席,新纪元学院中文系伍燕翎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苏晖教授担任秘书长,马华作协沈钧庭先生、华中师大《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刘渊副教授担任副秘书长,共同负责组织筹划此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何国忠博士主持。主办单位的领导都莅临现场致词。马方联办单位代表有本次大会主席、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叶啸先生、马大中文系祝家丰博士、新纪元学院院长潘永忠博士、南方学院院长祝家华博士等。中方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亚敏教授代表致词。双方代表都表达了对马华文学的期待,也认同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华人在该国拓荒的历史。胡亚敏教授在致词中指出,马华文学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本土特色,应该成为马来西亚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马华文学的马来西亚文学是不完整的。她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是海外华人文学的重镇,而马华文学又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重要支撑。她对于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和他们的支持者的不懈奋斗,表示深深的敬意。 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日本和俄罗斯以及当地50多位的学者及研究生提交了论文。这是第一次将马华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平台加以探讨,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马来西亚各地400名公众观摩了研讨会,企业家陈凯希赞助经费,《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主流华文媒体都予以大篇幅报道。除了宣读论文,此次研讨会也穿插丰富的活动。如马华作协的新书推介礼,推介了《方北方全集》、《马来西亚当代微型小说集》和《马华文学评论集》等新书。此外,会上进行了第一届红蜻蜓少年小说比赛颁奖礼,首奖奖金3万马币(约人民币6万5千),乃当地最高奖额的文学奖,让与会学者感受马来西亚华人对文化传承的热情和执着。 研讨会分成13个场次,全部以大会发言的方式进行。会议围绕着“家园意识和文学流 变”主题,展开了集中、丰富,而又不失深刻的讨论。 一、文学整体:理论建构与身份定位 马华文学经过多年争论和研究,渐成气候。随着研究队伍的扩大,研究方式不断细化、深化,迫切需要完善相关理论的建设,一些新兴的文学现象也需要相关理论指导研究。掀开本次会议序幕的是聂珍钊教授的题为“马华文学的家园意识与伦理主题”的发言,他从马华文学的发展中归纳出马华作家的家园意识的三大构成要素:文学传统、身份确认和道德理想,具体表现为三大伦理形态:家园记忆(记忆中的中国家园)、家园自觉(家园的自我选择)和家园建构(现实中的新家园),这构成马华文学不同于其它文学的典型特征,是马华作者和整个华人社会的理想追求和伦理象征。林建国的“马华文学与国家文学———一个后殖民问题”、张玉珊的“马华学界对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建构”、邱苑妮的“跨文化语境中的撕裂与疼痛———马华文学当代小说中的身份焦虑与自我建构”和陈湘琳“马华诗文中的中国图像:辨析与重读”,则对马华作者在马来西亚的环境中寻求文学与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散文:文化底蕴与多元张力 钟怡雯在“马华散文史绘图:边界,结构,美学”一文中,指出,抒情散文和散文评论在马华文学史上有所缺失。但无论如何,马华散文在年轻作者的努力下,展现了丰富多姿的面貌。其它有关散文的讨论,如苏燕婷的“马华都市文学的面貌”、许通元的“我们都不一样,但在一起我们独特———马华饮食散文的身份建构”、苏鑫的“走进女巫的灵异世界———读钟怡雯散文集《惊情》”、罗志强的“园丘的纪实故事———谈冰谷作品中的自然书写”、郑庭河的“多元的映像———马华散文中的宗教表现”、高玉的“超越地域的书写:潘碧华散文的写作策略”和蔡丰全的“陈大为诗作女性形象探讨”等,让人们看到马华散文在多元文化下对各式主题进行的开拓,形成有异于其它地区的特色。潘碧丝和单宝顺的论文探讨了马华文学的本地化语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两位学者江少川和杨建从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了曾翎龙散文的时间主题。 三、小说:人性探索和南洋风情 马华小说吸取东西方文学的特长,技巧多样化,充分展现出意象饱满的南洋风情。小说研究一向是马华文学研究的主力,此次会议也不例外。有3篇论文研究前辈作家方北方:金进的“动荡时代的人性激流———试论方北方的人道主义情怀”、潘碧华的“错位的解读:审视方北方的创作与理念”和罗子毅的“跨国的共性与特性:方北方小说与俄罗斯文学的赌博描写”。论文都试图厘清方北方作品的时代意义,给予他在马华文学史上一个公正的评价。黄铁池的论文对奈保尔与黄锦树做了比较,视角新颖。黄晖以及刘淑贞的论文也对黄锦树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分析。李贵苍的“人的易错性与赎罪意识的本源性裂痕———解读黎紫书的《天国之门》”和徐艺玮的“论黎紫书的南洋乡土小说叙述”针对黎紫书小说中展现的人性及南洋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苏晖的“温祥英小说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和张一鸣的“《清教徒》的家庭伦理缺失与诉求”从新的视角对温祥英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此外,杨启平、简文志、陈允元、邓燕霞、林宛莹、易立君等,分别从女性主义、电影诗学、伦理道德、乡土家园等角度分析商晚筠、张贵兴、李永平、姚拓、朵拉等小说家及其作品。 四、诗歌:时代脉搏与政治抒情 马华诗歌向来最贴近民生,因此作品最能反映时代的风貌。马华诗歌尤其和政治形态分不开,每个时代,都有诗人用诗歌的方式去讽刺、调侃或批评政治。陈大为的“一个文人的战争———论傅承得《赶在风雨前夕》的思维结构”、张光达的“从文本政治到身份政治:吕育陶《造谣者自辩书》———当代马华政治诗学”和黄琦旺的“现实的满实———马华60年代末—70年代以迄现代诗的现实———论张景云、英培安与沙禽”,对诗人的表现给予很高的评价。诗人们大胆使用象征、意象、比喻、反讽等技巧,避开法令的地雷,狠狠撕开政治的面目,读来大快人心。此外,江玉娇以《猫住在一座热带原始森林》为例,剖析“林建文的空间诗学”,罗良功和刘富丽分别对田思诗歌的音乐品性和生态书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可见马华诗歌展现的人文生态十分丰富。 五、文学传播与多元载体 近几年来马华儿童文学蓬勃发展,儿童读物的出版、儿童文学的创作比赛等,都为马华文坛注入新的生命力。孙爱玲的“新世纪马华儿童文学的人文生态”、廖冰凌的“官方与民间的微妙轨迹———马华儿童翻译读物之出版现况与迷思”检视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在民间传播的现象和翻译的情况。此外,杂志作为文学传播的载体,在文学发展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伍燕翎的“被翻译的现代性: 1969-1975年《蕉风》的译介———论马华现代性的进程”和张依萍“另一种马华文学的源流———以《椰子屋》杂志为个案”,说明文学杂志在特定的时代影响了一代文学创作者。除此之外,黄灵燕探讨了潘雨桐出版的话剧文本《大地》、舛谷锐讨论方修与马华文学研究、廖文辉论许云樵的文艺创作、邓年刚介绍了欧大旭的《丝之谜》、李定清分析抗战时期马华文学中的日本形象,都给在场的观摩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本次会议宣读的论文对马华文学的研究不再是停留在简单的作品分析上,而有了更深层次的学理探讨,增加了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高玉在会后总结时说,此次会议的论文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讨论的层面也多样化,不仅涉及文本的考察,也涉及理论建设问题、社会现象、文化语言等问题。可以说,这次中马双方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将对促进马华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扩大马华文学在世界的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潘碧华,文学博士,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主要研究中国诗词、华文文学和华人文化;苏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林德顺,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政治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来西亚政治、华人文化。 原载:《外国文学研究》 2010年第4期 原载:《外国文学研究》 2010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