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马加诞辰100周年,也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马加“人民作家”称号10周年。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东北作家群”的一员,马加以95岁高龄仙逝,可谓高寿;著述400万字,与他同时代的作家相比,也可谓丰厚。马加一生坎坷,有过当亡国奴的经历,曾经拿起枪杆子浴血炮火纷飞的战场,做过东北地区和辽宁省的文艺界领导人,也曾经被打倒、挨批判、走五七发配塞外。不管人生道路如何险峻,坚持文学创作一直是马加不变的人生追求。站在新世纪,回顾马加的创作道路,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仍旧有所启迪。 小说《开不败的花朵》《江山村十日》《北国风云录》,是文学界公认的马加的代表作品。这三部作品的内容,无一例外都取材于作家非常熟悉的生活。《开不败的花朵》取材于作家从延安途经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回东北的亲历,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江山村十日》取材于作家在黑龙江佳木斯参加土改的亲身经历;长篇小说《北国风云录》也取材于作家早年的经历,小说的背景是作家的故乡大辽河和东北人民的抗日生活。大辽河是马加的出生之地,也是他一生魂牵梦绕的肥沃的土地。解放以后,马加长期在辽河岸边的新民挂职体验生活,甚至把全家都带到乡下去。在有关马加的回忆录中,许多与马加头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惊讶于他们眼前这位名声在外的大作家、文艺界领导,看上去竟然跟一个乡下的老农无二。正是因为这种扎根生活、对熟悉生活的书写,使马加的作品中一直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土地的肥沃滋养着他的作品,抗日、大辽河两岸的生活成为马加一生书写的关键词。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可能书尽天下事,但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他自己生长的土地,他自己无可替代的亲身经历。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成功的作品都印证了这一创作规律。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根基深厚的,有一方热土做积淀。像海面的冰山,真正浮出海面的只是冰山一角。没有根基的作品,犹如沙滩上的建筑,很快就会坍塌淘汰。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由许多个体的历史构成的,一个民族的文学史是由众多作家的作品构成的。能够在文学史上留下清晰印迹的作品,必然是那些反映了真实生活、独特生活的作品。马加创作成功的要义之一也在于此。他的小说中不仅有跌宕的情节、纷纭的人物,及时反映时代风云,而且有许多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看似闲笔的地域风情描写。正是这些风情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热爱土地、热爱生活的情怀,让我们相信只有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作家才可能用自己的大笔去书写土地,书写在土地上艰难生活、苦苦挣扎的民众。 写什么、怎么写是文学的基本问题。如果说书写生活、书写民众成就了马加的创作,用什么样的语言书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则是他创作成功的另一个法宝。文学作品区别于新闻特写和公文写作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生动鲜活,有血有肉,在公共语文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成功的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赢得读者的必备条件。马加是他那个时代的作家中有语言自觉者之一。他早年就读于东北大学,受西方文艺的影响,创作初期的语言学生腔、欧化形式明显。从流亡北平的青年学生,到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过毛泽东同志讲话的革命者,马加在创作观念上的重要转变是他对自己文学语言的认识。自觉向生活学习、向农民学习,马加的文学语言越来越生活化,生动、鲜活,这样的风格与他作品的内容达到了高度统一。马加说过:“在文学语言的途径上,我不是一个探险家,而是一个探索者,我企图为自己的创作探索一条途径,在语言上付出过辛勤的劳动,吃过苦头,也走过弯路。” 《开不败的花朵》这样开头:“五月梢,在蒙古草原上,到处是开不败的花朵。”小说通篇充满了这种简练、极富节奏感和画面感的叙述。马加的小说语言是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化的语言,他把东北地区、大辽河两岸的群众语言融入创作之中,使他的小说成了文学画廊中的“这一个”,区别于一般作家的创作。 马加在95年的生命历程中,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长达70多年,真正是一场文学的马拉松。他的人生道路、创作道路,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书写时代,书写我们熟悉的生活;热爱生活,热爱滋养我们的一方土地;用精湛的文学语言传达时代精神、传递广大民众的心声,是每一个时代的作家应该肩负的职责。愿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作像五月梢的蒙古草原,开满不败的花朵。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26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