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生态思潮越来越波澜壮阔,生态的思考和理解成为大家普遍采纳的思维方式。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建立了与生态相联系的交叉新学科,文学研究界也不例外,生态批评于21世纪初崛起。那么,到底该怎样理解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性?今天特推出三篇文章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文章观点有不同之处,甚至形成了一些交锋,希冀有助于将问题引向深入。—— 王诺 对于生态批评,学界有一种常见的误解,即认为它是文学与生态学相交叉的跨学科研究。的确,早期(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批评倡导者最先是从生态学那里获得启发的。密克尔对“文学生态学”的解释就基本上局限于文学与生态学、生物学的关系方面:“文学生态学是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学主题和关系的研究。同时它又是发现人类物种在生态学中所扮演之角色的一种努力。”鲁克尔特说得更为明确:生态批评就是要“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为文学研究提供生态学和生态学概念”,“为文学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提供生态学概念进而发展出一门生态诗学”。即使到了2005年,布伊尔仍然认为生态批评应当凸显“文学与环境研究的跨学科的综合性”。 然而,随着生态批评走向深入、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大多数生态批评家都摒弃了上述观点。格罗特费尔蒂批评道,“鲁克尔特的定义特别关注生态科学,这太狭隘了。”克洛伯说得更清楚:“生态批评并非将生态学、生物化学、数学研究方法或任何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文学分析。它只是将生态哲学最基本的观念引入文学批评。”纵观国外生态批评数十年、国内生态批评十余年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态批评里的自然科学成分并不突出,生态批评并不是生态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与文学批评的简单相加,并没有大量套用自然科学术语进行批评,尤其重要的是,生态批评并没有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那么,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性体现在哪里?换句话说,生态批评从文学领域跨向何方?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2-21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2-2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