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受重视,对它的评价也不高。它至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用无数篇书评构筑了文学每日的生命,为我们呈现了鲜活灵动的文学现实;二是在“众声喧哗”的今天提供了多种声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艺市场的勃兴,大量的文学作品被出版和发表,诸多报刊杂志、网络新兴媒体流行起对文学作品的简评和推介。学界把这种文艺现象或者批评形态统称为媒体批评。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按照批评家的性质将批评分为三类:以报刊文学记者为主体的“自发批评”,以大学教授为主的“职业批评”和以公认的作家为主的“大师的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界,接近于蒂博代提法的依次是媒体批评、学院批评、作家批评。简言之,媒体批评其实只是蒂博代所说的“自发批评”中极昌盛的一种,文学记者为了推介和引导,对近时出版的新书和重版的名著进行短评,要紧的是“感觉、理解、帮助形成现在”,重视的是文学最新、每日的生命。学院批评强调的是批评的学术化和独立性,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传统意义上的批评一般就是指学院的专业批评,它存在于学院和研究机构。作家批评一般是作家针对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创作过程进行分析,是一种“审美的创造”。总之,三种批评形态各具特质,但它们并非三个完全隔绝的房间彼此不融,应是三种生动活跃的倾向。 作为一种批评形态的媒体批评,其作者多为文化、文学记者,追求的是“快”和“新”,不要求太强的学术性,犹如《文学自由谈》的选稿思路一样,“不苛求批评技法,不追随整齐划一,不青睐长文呆论”,与新生的文艺作品为伍,或是随感式的阅读体验,或是对文坛新近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讨论,行文轻松活泼、流畅简洁,蒂博代说得更明了,它们是为了被阅读而写的。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批评在新世纪的活跃并未获得良好的声誉,相反,却招致讨伐声一片。在不喜媒体批评的学者看来,媒体批评实在上不了批评台面。应该说,媒体批评的声誉一向不佳,韦勒克曾流露了对媒体批评的轻视,认为由新闻记者操刀的“每日书评”难担名副其实的批评任务。甚至连进行媒体批评的作家自己也小瞧它。 媒体批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受重视,对它的评价也不高,究其因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专业的批评概念深入人心,专业批评在文学批评史上明显占强势地位。虽然学院批评、媒体批评、作家批评三种批评形态同时存在,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每每谈及批评,论者想当然地认为批评应是学院的专业批评,是由专家所进行的职业性知识和行为,这样,不求深度、回避学究气、面对现在而不求历史厚度的媒体批评虽成绩日显,但还是博得了一身轻薄之名。 其次,媒体批评自身存在的危机难以服众。蒂博代在考察自发批评时,指出其存在着三种危险:其一是不读而论,在没有很好研读作品的情况下,依靠各种不可靠的小道消息对作品妄加评论;其二是派别批评,搞小圈子批评、宗派批评,对自己战旗下的作品大肆吹捧,对圈外作家则横加指责;其三是追逐时髦,这比其他批评更难避免判断错误。我们不回避媒体批评存在的不足,但把新世纪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危机归罪于媒体批评本身,这有些不妥。或许在针砭媒体批评时,人们应回到学院批评自身。 媒体批评虽缺乏学院批评的学术深度,但贵在新奇与敏锐。其作用在于使书籍被一种现代的潮流、新鲜感、呼吸和气氛所包围。而报纸的宿命在于,它是“单日的畅销书”,是作为书籍的一种“极端的形式”大规模出售的,它只是短暂的流行。正因此,它加快了文化交流的速度,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广度。网络在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方面更胜一筹,瞬间可能同时吸引成千上万的“眼球”,也有可能即刻消失在茫茫的文字海洋中。具体而言,媒体批评至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用无数篇书评构筑了文学每日的生命,为我们呈现了鲜活灵动的文学现实;二是在“众声喧哗”的今天提供了多种声音。 媒体批评的鲜活有目共睹,它关注时下的出版潮流,为读者提供各类图书的最新资讯;它具有严肃而有趣的评论气质,尽量用活泼有趣的文字、变幻无常的形式表达,避免了学究气,可谓在愉快中让人迅速领略了更多的内容。 有趣的是,一些学者也参与到媒体批评的工作中来,他们或在报纸上开设文化专栏,或出版随笔短文集。这些文字不同于他们的学术论文,带有更多的个性和趣味。或许,在学术与趣味之中,显露的是学者综合学术批评之实和媒体批评之矛来回应现实的努力。从学者参与到媒体批评的队伍这一事实,我们当然不能得出媒体批评魅力无限的结论,但至少可以说,媒体批评在及时回应现实、呈现鲜活的文学现实方面自有其优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4日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