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踏实沉潜的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廖四平 参加讨论

    西方现代派文学和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内在关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从文学史的角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当然,对于西方现代派文学和80年代文学的关联研究,确实是难度很大的,这不仅涉及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更涉及对文学思潮、文学制度、思想场域的发掘与考量。研究的复杂和难度,令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王德领的专著《混血的生长:80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研究》一书的出版,第一次系统地将西方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的接受作为一个论题来进行详细论述,可以说是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一些空白。
    作者认为,80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80年代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第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译介、论争与中国文学语境。第三,西方现代派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该书围绕这些内容,主要从宏观的文学思潮史角度进行论述,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放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从对构成西方现代派哲学基础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在80年代的译介和接受入手,围绕着中国文学为什么接受西方现代派和怎样接受西方现代派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以知识考古学式的现场发掘方式,以系统翔实的资料,详细梳理西方现代派在“文革”后至80年代的译介情况,通过分析对现代派的接受中所凸现的中国思想文化语境,以及有关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论争、中国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从思潮的角度,分析西方现代派文学是怎样参与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变革进程的。
    该书在研究方法上令人瞩目。作者的论断是建立在对大量的材料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的,持论公允,论从史出。作者站在新世纪的知识立场上,在注重对80年代文学场域的还原的前提下,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文学史问题。经过作者细致的分析、绵密的资料考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现代派如何重构了80年代中国文学,80年代中国文学又是如何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下走向多元的。这是一次混血的生长。如果说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是混血的,这一次混血的生长,则使新时期中国文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我们呼唤踏实、沉潜、富有创见的研究,呼唤论从史出、观点和材料相得益彰的研究,呼唤持论公允、有问题意识、有开拓性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德领的这部著作,其学术价值让我们看重。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9日
    
    原载:《文艺报》2012年03月19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