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看过的军旅影视作品是《红十字方队》,它告诉我年轻的憧憬、梦想,青春的绿和别样的红;我最早看过的军旅小说是《我在天堂等你》,它告诉我一代人慷慨悲壮,带着奉献的豪情和承诺一生不悔;我最早看过的军旅纪实文学是《远东朝鲜战争》,它告诉我保家卫国,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顽强不屈,以至于很多一生致力研究朝鲜战争的美国人对这些在冰天雪地、物资奇缺的情况下迅速移动恶狠狠扑向敌人的中国军人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和满心的敬意。 军事题材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人物群体吸引着人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枝独秀中,英雄的高大全形象成为几代人的魂牵梦萦,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日新月异的工农商界,势头才有所削减。历史的风向标不断变换,审美的倾向循环往复,在大国崛起的浪潮中,民族精神的复苏,对铮铮铁骨的呼唤,对英雄主义的再度热望,吹生了又一批军旅题材影视文学作品。于是《亮剑》亮出了有匪气的军人不服输的民族风骨,《潜伏》潜出了有智慧的特工忍耐细致的牺牲精神,新一轮的英雄们轮番登场,以抗战传奇、谍战豪情为题材的作品与宫斗、婆媳战题材呈鼎足之势,再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效仿,格式化、脸谱化的粗制滥造使得军旅题材又一次遭遇了瓶颈。 一直以来的中国军人形象都是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我们一直不敢像国外那样真实地暴露。其实暴露中不光有人性的弱点,也有闪光的品质。有些痛点触到之后灵魂可以翻天覆地得以升华,总好过不痛不痒。细微的真实,哪怕有点瑕疵的真实才是作品中最生动也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读者和观众是真诚宽容的,面对越来越多解密出来的事件,他们的反应告诉我们他们能够接受真实。面对往事的勇气,面对错误的坦诚,面对真实的淡定,我想这体现的是大国气度和盛世之象,有魄力对历史进行认真的还原,有自信人民看到今天会加倍理解昨天。 面对昨天,我们在追忆中怀念英雄,想念那个让人血脉贲张的年代,有民族压迫到极点时炎黄子孙发出的最有力的吼声,有战场上的横刀立马,也有隐蔽战线上的周旋牺牲。但是,军旅题材作品的责任之一是激人以奋起之情的同时,给予人理性的思考,点燃人生的智慧。所以我们的作品不要将历史妖魔化、战争闹剧化。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看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作品后怀着罗曼蒂克情怀,单相思地把战争想象成出产英雄传奇的肥沃土壤。我想应该有人告诉他们真相,真相是战争不是打游戏,真相是战争中没人有不坏金身,真相是战争中没法上网、没法玩手机、没法微博、没法洗澡甚至吃饱,真实是英雄诚然令人羡慕,但更多的是平凡战士的牺牲。时过境迁当我们还原历史时,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曾走进枪林弹雨的人,不管最终他们是否走了出来,因为他们的身后一定有很多故事,因为他们是我们冉冉升起的富国强军梦的基石。 活在当下,我们在真实中看到感动,我们有义务告诉大家中国军人的故事: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没有什么特别,他们也在儿时看过雷锋、邱少云、董存瑞的故事,憧憬着一身国防绿,也在入伍参军后吃过苦受过罪,甚至流下眼泪。他们平凡得如同撒落在大地上的一颗颗种子,但是种子不同于尘埃的是,可以生根发芽成长,不论是北国的白桦、南方的绿榕,还是江南的黄杨、西北的红柳,都可以顽强地扎下根脉,长成参天伟岸、渐渐盈动绿色的大树,如同走进我窗户的春天的绿、春天的风、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暖,手拉手肩并肩地连起了中国的边陲线,13亿人民才得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春天里。这份奉献天长日久是因为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所以,更加弥足珍贵。 面向未来,我们也在期盼中涌动感谢,感谢祖国的繁荣稳定和日益强盛,使得我们的审美可以升华而有了更为广阔包容的视野,能够坦白讲述昨天的故事回顾历史的天空;感谢祖国的自信从容和博大胸襟,使得我们可以有更多角度和层面的思考创作来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能够看到英雄身后和英雄对面的人们。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期盼有更多好的军旅题材作品井喷而出,能够还原人性、记录平凡、展现真实,让我们看到有着优点和瑕疵的完整的军人,值得尊敬的最可爱的人。 原载:《文艺报》2013年03月29日 原载:《文艺报》2013年03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