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破烂》从书名上看就知道不是写高雅和华贵之人的,但它是一本彰显文学力量的书,也是一本让我们为文学而感到骄傲的书。主人公虽然一点也不华贵,也没有高雅的举止,但他有着豁达的胸襟以及一颗热爱文学的心,这足以让一位高雅之士在他的面前黯然失色。 小说写的是一名下岗工人,他叫王正民,他因生活所迫,只好去捡垃圾收破烂。他与妻子离开大城市,来到一个小镇上,支起大棚干起了收废品的营生,他囊中空空,白手起家,靠的是自己放得下面子,挑得起重担,凭着自己的热诚和信誉,终于创出了一条生路。市委书记因赞赏他的创劲,亲笔为他书写了“下岗废品站”的牌匾,在这面大旗下,王正民带领着一批下岗员工,蹬上倒骑驴,开始了新的生活。当然,王正民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最艰难的时候,与他一起收废品的妻子都承受不住生存上的压力,竟然以离婚的方式脱离困境。即使连相濡以沫的妻子也离他而去,王正民仍然义无反顾地干下去,他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意志战胜了一切困难,于绝地逢生。这部小说首先是一部励志小说,而且是一部现实性非常强的励志小说。现实生活中,下岗成为众多普通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许多下岗工人在遭遇到如此重大的生活变故后,在精神上难以适应,也许他们能够从《王破烂》中得到启发,感受到激励。王正民的经历具有极大的逼真性,小说既没有刻意强调传奇色彩而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无坚不摧的神人,也没有为了强化励志效果而设计一个画饼充饥式的美好结局,它不同于一般的励志小说就在于它与现实生活的亲密接触。这也是小说能够获得读者认同的重要原因。 这部小说融入了作者的切身体验,字里行间充溢着真感情。作者王延才本人就是一名下岗工人,下岗以后也去收过破烂。也许正是作者本人这样的经历,给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和人生的角度,他对下岗后的重新创业之艰难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但作者一点也不煽情,更不去夸饰地宣泄,甚至作者使用形容词都很吝啬,可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质胜于文的作品,尽管质朴,然而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物的言行,大量动词的连续使用,将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正是这些人物的行动打动了我们。作者的质朴写作态度,应该说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领悟。王延才经历了下岗后的生存考验,在重新创业的过程中,受尽了磨难,也获得了成功。可以想见,在小说主人公王正民的身上,一定有着作者王延才挥之不去的影子。事实上,主人公的塑造注入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我得承认,主人公王正民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文学形象。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又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又是一个遨游天地的理想主义者;他更是一个悟透人生、实践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智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名句,可以说是古代仁者所修炼的人生最高境界,无论外界或自我遭遇到何种起伏,呈现出何种喜悲,都不会干扰到一颗强大的内心,都会保持着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王正民就是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的。按说他一个普通的小人物,遇到的棘手事真不少,有时候真是到了欲哭无泪的地步,虽然在这样的时候,他会激愤,会悲痛,甚至当他得知妻子有不轨行为时会怒不可遏地扇妻子一个耳光,但他并不会沉湎在激情之中,更不会被激情所左右,他能很快调整心态,客观冷静地应对困境,这才使得他最终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从这个角度说,王正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完全同等于古人建立在道家思想基础上的人生哲理,古人在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带有些许消极的出世姿态,但王正民是积极面对现实的,现实不管有多少难题,他总是迎难而上。因此王正民的身上还具备了现代大工业精神,说到底,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工人阶级的鲜血。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没有祖国,因为他们胸怀宽广。工人阶级也是无私无畏的,因为他们没有私产。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提工人阶级一词了,下岗的遭遇也将工人阶级打得七零八落。但从王正民的身上,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工人阶级的传统精神并没有流散掉。只不过在一个崇尚资本和财富的时代,我们逐渐把王正民们遗忘了——也包括当代文学,因此我们特别应该感谢王延才,他为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人形象。 我还要强调这部小说对文学精神的张扬,这恰是它最具独特性的地方。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下岗工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文学,他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写作上。不管白天多忙多累,夜深人静的时候,妻女都睡了,王正民还要在台灯下伏案写作,他最喜欢的状态就是“听着笔在稿纸上窸窣的游走声”,“从中享受着创作带给他的快乐”。文学不仅是王正民的精神追求,也是他表达心声的载体。所以他写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在写“厂魂”,写在国企改革艰难岁月里挣扎的工人阶级,他将工人阶级视为“战场上满身硝烟的将士”,他们的经历“可歌可泣”。小说中关于王正民写作电视剧本的情节尤其耐人寻味。王正民将自己写的反映工人生活的剧本《厂魂》送到影视公司,影视公司的制片人评价这是一部正面写国企改革的电视剧,弘扬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故事曲折,也吸引人。但就因为工业题材市场不看好,所以他们不愿意拍。后来有一家以拍主旋律和现实题材为宗旨的影视公司看上了他的剧本,但最终因为影视公司换了老总,新老总热衷于与海外合资拍大型古装戏,宁可违约也不愿拍王正民的剧本。尽管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在这部小说中读到这样的情节,仍然让我感慨不已。难道一个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社会真的就只是把弘扬主旋律当成“口号”和“政治差事”吗?我们从事文艺工作的专业人士面对王正民这样的真正视文学为精神力量的下岗工人时,真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对得起文学吗? (《王破烂》,王延才著,作家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 原载:《文艺报》2013年03月27日 原载:《文艺报》2013年03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