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不变的是大观园的面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到2009年9月10日,我研究大观园整整三十年。
    九亿五千万秒,只不过回首一瞬。
    变化的是我坎坷的经历,不变的是我研究《红楼梦》的一片痴情。
    乾隆二十五年秋,明义见到了《红楼梦》。
    这个时间,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定稿时间!
    从1760年算起,迄今悠悠二百四十九年。
    变化的是《红楼梦》的内容,变化的是大观园的景点,变化的是《红楼梦》研究的众说纷纭,变化的是大观园研究的众说纷纭,不变的是大观园的面积!
    一、我的大观园研究的部分观点集成
    (一)智慧的结晶
    大观园是曹雪芹和无名氏甲(江宁高士)不约而接力的智慧的结晶。
    大观园融合了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特点。
    大观园融合了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点。
    大观园融合了现实园林和梦幻园林的特点。
    大观园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悠悠发源于、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空前绝后的杰作!
    大观园以天下园林为原型,按照《红楼梦》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的需要而塑造,达到了“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境界!
    (二)三个《红楼梦》
    第一个《红楼梦》是明义所见《红楼梦》。
    第二个《红楼梦》是《石头记》——前八十回的《红楼梦》。
    第三个《红楼梦》是“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即程高本。
    (三)三个大观园
    第一个大观园是明义所见《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即“娣娣姨姨笑语和”的大观园。其原型就是南京城内的曹家花园。
    第二个大观园是《石头记》——前八十回的《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此大观园以天下的园林为原型。具体说来,它有五大源头:
    (1)金陵大观园,是乾隆十六年( 1751年)的南京内城,是无名氏甲(江宁高士)构思的大观园的根本原型。
    (2)太虚大观园,是无名氏甲(江宁高士)在《石头记》第五回里写的贾宝玉梦游的太虚幻境。同一个牌坊,将太虚大观园与理想大观园联系起来。我想,两种大观园基本上可以重合。不过,太虚大观园有些独特之处,主要是警幻仙姑出场时经过的柳坞、花房、有树之庭和回廊。
    (3)理想大观园,是无名氏甲(江宁高士)在《石头记》的第十六回至第八十回所描写的大观园。以天下的园林为原型。
    (4)意念大观园,是无名氏甲(江宁高士)的“芳园筑向帝城西”的意念的体现,其方位在当时的江苏省江宁府江宁县六郎桥镇的花塘街一带。
    (5)现实大观园,即圆明园。无名氏甲(江宁高士)在创作《石头记》时,不断的从圆明园获得灵感。
    第三个大观园是《红楼梦》后四十回里的大观园。是无名氏乙(续红高士)在“理想大观园”的基础上施加的创作。因无名氏乙(续红高士)没有透彻理解“理想大观园”,所以其创作与“理想大观园”颇有矛盾之处。
    (四)贾府与大观园
    在《石头记》里,贾府与大观园是一个整体,大观园包含在贾府之中。
    关于面积、周长、长度与宽度,我研究的结果如下:
    (1)面积。贾府(含大观园)846亩,大观园372亩。
    (2)周长。贾府(含大观园)3080米,大观园2016米。
    (3)长度与宽度。
    贾府(含大观园)南北长940米,东西宽600米。
    大观园南北长558米,东西宽450米。
    (五)大观园的由来
    (1)大观园的面积,来自于南京内城的曹家花园。
    (2)《石头记》里的大观园的轮廓,来自于乾隆时期的南京内城的轮廓。
    (3)《石头记》里的大观园的许多景点的名称、方位,来自于乾隆时期的南京内城。特别是元春省亲的行宫,直接来自于乾隆十六年的位于南京内城里的乾隆帝行宫。
    (4)《石头记》里的大观园的地势,来自于当时的江苏省江宁府江宁县六郎桥镇的花塘街一带(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办事处的花塘村一带)。
    二、曹家花园
    曹家花园的沿革可追溯至明代,首创者是明末复社名士吴应箕。曹家在南京定居六十余年,财力雄厚,艺术修养深厚,且精通园林,把这个花园建得象个风景区(但其房屋不多)。在雍正、乾隆年代,曹家花园又三易其主。先是隋赫德,后是袁枚,中间还有个某氏。所以,后来称“随园”。
    《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吴新雷、黄进德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载有吴新雷教授的《隋园与大观园的关系》。
    其文云:“当时松江人黄之隽曾经身历其境,在《游金陵城西北记》中有所描绘,现节引有关文句如下:雍正十年春,客金陵……郡人也,极称城西北山川之胜……上巳之明日,往观焉……又北行,地稍峻,俯瞰朱栏翠楯,隔一水,‘隋织造园’也。往则门者辞曰:‘群游女饮于此!遂西憩。……(明日)再游,遵旧路过五柳园不入,过永庆寺后圃,仍入迤至地峻处,瞰‘隋园’,又有游女焉。至门,门者不辞,遂入园,为桃园别墅,今曰映山。其水竹花木颇胜,亭馆梁约,布置亦佳。”
    三、“娣姨大观园”自有立足之地
    明义《题红楼梦》的第二首的第一句、第二句是“怡红院里斗娇娥,娣娣姨姨笑语和”。
    因此,我将明义所见《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取名为“娣姨大观园”。
    “娣姨”,此特指天真烂漫的姐妹,更特指宝玉的姐妹。多半是表姐表妹和官宦人家的小姐。
    我之所以提出“娣姨大观园”,自有它特殊的意义,因为在我提出的六种大观园里,唯有“娣姨大观园”是属于曹雪芹的,其余五种属于无名氏甲(江宁高士)。
    “娣姨大观园”的主要原型就是曹家花园。“宝玉”的主要原型就是曹雪芹。
    “怡红院里斗娇娥,娣娣姨姨笑语和”,曹家花园里,有这么多“娇娥”和“娣娣姨姨”吗?
    我想,逢年过节,“娣姨”就要多一些。另外,《红楼梦》是小说,可以虚构和夸张。
    因为史料的缺乏,一切都难以猜想。说不定在某一段时间内,曹雪芹的远房表姐、表妹就常住在曹家花园里。(所谓常住,只是相对而言,可能就是一年半载的。)进而有可能曹雪芹与某位远房表妹的交往比较多。进而有可能曹雪芹与金钗表妹交往比较多。
    曹雪芹作为一个庶长子,在婚姻上可能没有过高的奢望。
    四、大观园三百余亩
    第十六回里贾蓉说:“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省亲别院了。”
    清代工程用的是营造里,一营造里合576米,因此,三里半就是2016米,即大观园周长在2016米左右。
    在周长固定的情况下,园林的形状影响面积。
    大观园建在贾府里,贾府在京城的闹市中,因此,大观园的整体轮廓应该是每个角都是直角的形状。
    假设大观园是正方形,边长就是504米,面积就是381亩。
    假设大观园是3:2的长方形,面积就是366亩。
    我根据《红楼梦》文本的叙述和脂批的提示,将大观园画成西南缺一个角的形状,其南北长558米,东西宽450米,面积为372亩。
    总之,大观园的面积有三百余亩。
    五、我的思路
    我论证“不变的是大观园的面积”的思路如下:
    一、程高本的大观园的面积与诸脂本的大观园的面积是相等的。
    这一条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公认的。所以,不必论证。
    二、诸脂本的大观园面积有三百余亩。
    三、明义所见《红楼梦》的大观园的面积有三百余亩。
    明义在《题红楼梦》的题序中写道:“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
    可以说,明义所见《红楼梦》的大观园的面积,与其原型随园的面积是等同的。只要论证了随园的面积有三百余亩,就可以肯定明义所见《红楼梦》的大观园的面积有三百余亩。
    四、曹家花园(随园)的面积有三百余亩。
    (随园就是曹家花园。)
    
    六、 曹家花园(随园)的面积
    (一)曹家花园(随园)地旷
    现在刊行的袁枚著《随园诗话》的下册,附有《批本随园诗话批语》。《批本随园诗话批语》的作者是伍拉纳之次子舒敦(仲山)。
    《批本随园诗话批语》写于嘉庆初年。
    舒敦在《批本随园诗话批语》里写道:
    “余十二岁随家母到随园三次。饭后,见其太夫人并其妾四人,皆不美。同声报怨‘此处不好,四面无墙,闹鬼闹贼,人家又远。买食物皆不方便。鸱鹗豺狼,彻夜叫唤,不能安睡’云云。亦可笑也。”
    舒敦生于乾隆三十七年。舒敦十二岁时,是乾隆四十九年。
    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九第二条写道:“随园地旷,多树木。夜中鸟啼甚异,家人多怖之。”
    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一第三〇条写道:“随园无墙,以山势高低,难加砖石故也。每至春秋佳日,士女如云;主人亦听其往来,全无遮拦。”
    蒋敦复在《随园轶事》(见袁枚全集之八)里写道:“随园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占尽金陵。所最难得者,祠墓田庐,与园合而为一;而随园实兼而有之。园之东西,各有田地山池,皆先生当日络续置办,分十三户承领。厥后主人遇有吉凶喜庆等事,即招十三户中供役。每日所需之蔬菜,以及年终之鸡黍等类,各户排日按年,承值供给。”
    (二)清凉山公园
    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位于南京市广州路西端。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故此又有石头城之称。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风不再。
    清凉山山高100 多米,方圆约4 公里,现已建成清凉山公园。园内树木葱郁,地势陡峻。主要古迹有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
    清凉山公园占地面积26万多平方米,即400余亩。园内山势起伏,树木繁茂,形成公园独特的“自然古朴、清凉幽静 ”的自然景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式成为公园。
    清凉山公园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为扫叶楼主龚贤所书。清凉寺在清凉山南麓山坳处,现仅存五开间平房一座,红墙黑瓦,四周植桂花与翠竹,门上书“古清凉寺”四字。房前围墙圆门上书“清凉别苑”,房后有六角亭一座,亭内一口古井,称还阳泉。
    扫叶楼在西侧山坡上,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为龚贤旧居。龚贤(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他曾作自画像,手执扫帚作扫落叶状,因之称扫叶楼。
    崇正书院在清凉寺东侧山坡上,明嘉靖年间修建。书院共三进,前两进两侧有游廊相连。第三进称“清凉胜境”,筑于高处,正殿是一座高6 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现崇正书院辟为中华奇石馆。馆东边有驻马坡、翠薇园等景点。  
    (三)随园
    随园,原为曹寅家所建,后归隋赫德所有,故名“隋园”,地点位于金陵小仓山(今南京市广州路西侧)。
    雍正五年(1727年),曹頫因“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抄家,由内务府郎中隋赫德接替曹家产业,此园归隋赫德所有。不久隋赫德又因贪污被抄家。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购得此园,寓居于此,改名为随园,自号随园老人。 
    (随家仓,是南京老地名之一,是取随园和小仓山之名复合而成。旧地图上的随家仓是指东起宁海路口,西至虎踞关巷口的一条街,后来成为一个虚地名,20世纪50年代中期统称广州路。)
    袁枚购得随园后,园林规划整治成为袁枚重要的生活内容。他根据随园的地形,在高处建起江楼,眺望长江;在低处修建溪亭,可供游赏。他在园中广植梅花,多时达到七百株,成为当时南京风雅之士的一处赏梅胜地。
    通过袁枚长年不断的修治,一座倾颓的废园焕然一新,按袁枚诗作中的描写,随园计有二十四景,山中的有仓山云舍、小栖霞,水边有澄碧泉、渡鹤桥,还有竹影横斜的竹请客、柳丝袅娜的柳谷、柏林环绕的柏亭,等等。这里离城不远,悠然人境,却没有车马的喧嚣,袁枚充分享受到城市山林的乐趣。
    (四)随园全景图
    随园于1833 (咸丰三年) 于太平天国攻陷南京时毁于战火。
    现代的人们,可以通过《随园全景图》,想象随园当年的全貌和盛况。
    《随园全景图》,是袁祖志的堂兄袁竹畦所绘。
    袁祖志,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字翔甫,号枚孙,别署仓山旧主、杨柳楼台主等。浙江杭州人。为清代大诗人袁枚的孙子,擅长诗文。(其兄袁祖德曾任上海县知县,清咸丰三年即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时被杀。当时袁祖志正在其兄身边。)
    (五)我的评说
    从《随园全景图》可以看出,随园的面积很大。
    袁枚在随园内雇佣十三户承包田地,可见随园的面积之大。
    现在的清凉山公园,包含了当年的随园,略大于随园。可以说,除了明末清初形成的那些景点(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其余的都是随园的范围。
    清凉山公园有四百余亩,除了明末清初形成的那些景点(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驻马坡、翠薇园等)所占的面积,其余的都是随园的面积。
    因此,随园有三百余亩!
    七、不变的是大观园的面积
    随园有三百余亩,等于曹家花园有三百余亩。
    明义在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六十年两度肯定“大观园即随园”,这就是大观园与随园具有密切关系的最权威的说法。
    既然曹家花园(随园)有三百余亩,而大观园亦有三百余亩,显然,曹家花园(随园)的面积原封不动的进入了《红楼梦》乃至于《石头记》。
    因此,不变的是大观园的面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