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第二个宝玉是卜宅三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一个宝玉是明义所见《红楼梦》里的宝玉,其原型是作者曹雪芹自己。
    第二个宝玉是《玉楼记》里的宝玉,其原型是作者卜宅三自己。(该小说未成书)
    第三个宝玉是《石头记》里的宝玉,其原型以天下宝玉类人物为原型。
    一、敦敏的《吊宅三卜孝廉》
    敦敏的《懋斋诗抄》有《吊宅三卜孝廉》。其诗曰:
    吊宅三卜孝廉
    (宅三有“两部蛙鸣新雨后,月明人立小桥头”之句。)
    昔年同虎门,联吟共结社。
    月明新雨句,岂在樊川下?
    无何游浙东,飘然竟我舍。
    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
    嗟君泣路穷,谁属知音者。
    逆旅艰逰子,竟去修文也。
    招魂赋楚些,辞哀不能写。
    大暮安可醒?一痛成千古!
    岂真记玉楼,果为芙蓉主。
    青枫照夜寒,薤露悲吟苦。
    想君深闺梦,念切题名簿。
    (宅三因会试驰赴京师入闱前三日而卒。)
    呜呼埋玉痛,暂寄他乡土。
    仰天忽大叫,俯首泪如雨。
    二、敦诚的《怀卜宅三(邻)二首》
    敦诚的《四松堂集》有《怀卜宅三(邻)二首》。其诗曰:
    沈郎瘦去亦何堪,零落当年夜雨谈。
    闲咏小桥明月句,
    (宅三有“两部蛙鸣新雨后,月明人立小桥头”之句。)
    故人家在大江南。
    得意翻成潘令悲,
    (宅三登贤书后卽有悼亡之痛),
    残香遗挂悼亡时。
    红奁泪尽归来晚,买得金钗赠阿谁?
    三、《懋斋诗抄》的编年问题
    《懋斋诗抄》是敦敏的诗歌稿本,汇集了敦敏的乾隆二十三年夏季至二十九年的诗作。
    《懋斋诗抄》有两种藏本,一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藏本,一是美国的哈弗大学藏本。
    国家图书馆藏本有影印本。
    据说,国家图书馆藏本与美国哈弗大学的藏本有些不一致。
    《懋斋诗抄》里的每篇诗歌的写作时间,都在“乾隆二十三年夏季至二十九年”的范围之内,这是铁定的。
    《懋斋诗抄》里的某些诗歌,其具体写作时间,可以根据其题序和诗文而铁定。
    《懋斋诗抄》的大多数诗歌的具体写作时间,看来是需要具体研究的,
    《懋斋诗抄》是否严格编年?红学家们是有争论的。
    对于藏本,普通研究者是看不着的。(我曾到国家图书馆试过一番,根本就没有看藏本的可能性,就是用显微镜看看缩微胶卷而已。)
    如果要研究《懋斋诗抄》的编年问题,是不能完全依据影印本的。
    由于《懋斋诗抄》的编年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所以,我不想在此问题上过多停留。
    (在《懋斋诗抄》里,《吊宅三卜孝廉》的前后都有乾隆二十六年的诗歌。)
    四、“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
    既然不能轻易的坚信《懋斋诗抄》是严格编年乃至于严格编月日的,那么,要探索《吊宅三卜孝廉》的具体写作时间,最好的办法还是主要分析《吊宅三卜孝廉》本身。
    “宅三因会试驰赴京师入闱前三日而卒。”这个“会试”,是哪一年的会试呢?
    从乾隆二十三年夏季至二十九年,有三次会试:乾隆二十五年会试、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乾隆二十八年会试。
    “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显然,敦敏与卜宅三在北京的酒楼相会,至少有三次,否则,就不会说“酒楼频系马”了。
    敦敏在《东皋集》序言中写道:“戊寅夏自山海归,谢客闭门,唯时时来往东皋间。”
    敦敏为什么“谢客闭门”呢?因为他要为去世的母亲守制。
    敦敏的母亲去世于乾隆二十二年秋季。依照满族丧礼规定,敦敏应守制三年,实际应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就意味着,从乾隆二十二年秋至乾隆二十四年底,敦敏都不能上酒楼。
    因此。“昨岁”不是乾隆二十四年;“昨岁”或为乾隆二十五年,或为二十七年。而“昨岁”对应的第二年的会试,或是乾隆二十六年的恩科会试,或是乾隆二十八年的会试。
    因此,《吊宅三卜孝廉》或写于乾隆二十六年的恩科会试之后不久,或写于乾隆二十八年的会试之后不久。
    五、“天上俄闻记玉楼。”
    敦敏诗句“岂真记玉楼”用了典,“记玉楼”首先出自北宋邓肃之诗。
    邓肃《罗知县挽诗》曰:
    闭门经史自优游,气宇凌凌上斗牛。
    从政逝将驱鸟鼠,传家那肯堕箕裘。
    人间端欲挥银笔,天上俄闻记玉楼。
    山北山南何处问,翩翩丹旐舞残秋。
    六、“翩翩丹旐舞残秋”
    邓肃诗句“翩翩丹旐舞残秋”中的“旐”字何义呢?
    “旐”音zhao,其义为:【1】古代画有龟蛇的旗。【2】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俗称魂幡。
    显然,“翩翩丹旐舞残秋”意在悼亡。这就更证明了敦敏诗句“岂真记玉楼”中的“记玉楼”出自北宋邓肃之诗。
    七、“传家那肯堕箕裘”
    邓肃《罗知县挽诗》有“传家那肯堕箕裘”。
    《石头记》第五回里【好事终】云:“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显然,“箕裘颓堕皆从敬”中的“箕裘颓堕”的最直接的来源是邓肃《罗知县挽诗》的“传家那肯堕箕裘”!!
    八、“天上先教记玉楼”
    敦敏诗句“岂真记玉楼”用了典,“记玉楼”第二出自元代钟嗣成之曲。
    钟嗣成之曲《吊廖弘道》云:“人间未得注金瓯,天上先教记玉楼。恨穹苍不与斯文寿,未成名土一丘,叹平生壮志难酬。朝还暮,春又秋,为思君泪满裘。”
    敦敏的《吊宅三卜孝廉》有诗句“嗟君泣路穷”,与钟嗣成之曲《吊廖弘道》的曲句“叹平生壮志难酬”之意颇合,因此,敦敏对钟嗣成之曲《吊廖弘道》里的“天上先教记玉楼”是颇为熟悉的。
    九、“记玉楼”的来历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云:“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
    十、“玉楼”的来历
    崔颢《歧王席观妓》云“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
    “金屋”用的是汉武帝“金屋贮娇”的典故。“玉楼”与“金屋”对举,意为“美玉装成的阁楼”。
    白居易《长恨歌》云“玉楼宴罢醉和春”。
    该诗句的译文是“在美玉装成的阁楼里她宴饮欢乐,就像春天一样娇媚醉人。”
    十一、令人惊奇的“果为芙蓉主”、“呜呼埋玉痛”
    敦敏的《吊宅三卜孝廉》有诗句“果为芙蓉主”、“呜呼埋玉痛”。
    “果为芙蓉主”——卜宅三果真成为芙蓉花的主人。
    “呜呼埋玉痛”——呜呼!我敦敏埋葬“宝玉”(美玉)是多么的痛苦!
    显然,“宝玉”(美玉)就是卜宅三。
    卜宅三成了“芙蓉主”和“玉”,是否与“记玉楼”及“玉楼”有关呢?
    (一)“玉楼”
    崔颢《歧王席观妓》的“玉楼”和白居易《长恨歌》的“玉楼”,皆指帝王的阁楼的材料是美玉,而不是说人是美玉。
    《石头记》里有一例“说人是美玉”的诗歌。
    

《石头记》第一回写道:“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玉人楼”——所思念的女子的住处。
    显然,“玉人”就是美女。
    以“玉人”比喻美女,自古有之。唐末温庭筠《杨柳枝》其一写道“正是玉人肠绝处”。
    温庭筠《女冠子》其二写道“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这说的是女道士站在玉楼上盼女伴已久,恨女伴来迟。“玉楼”与“花洞”对举,“玉楼”之意侧重于“阁楼的材料是美玉”,以夸张的语气赞美女道士所住之楼,赞叹其精美。
    韦庄《应天长》其二写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这说的是女子思念男士。“玉楼”之意侧重于“阁楼的材料是美玉”,以夸张的语气赞美女子所住之楼,赞叹其精美。
    欧阳炯《贺明朝》其一写道“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这说的是男士怀想女子。“玉楼”之意侧重于“阁楼的材料是美玉”,以夸张的语气赞美女子所住之楼,赞叹其精美。
    以上三例,“玉楼”虽为女子所住,但“玉”侧重于建楼之材料。
    在《石头记》之前,是否还有诗歌写了“玉人楼”?或者是否还有诗歌写了意为“玉人楼”的“玉楼”?因自己头脑的贮存不够,我难以猜测。
    无论如何,“玉人楼”中的“玉”指的是美女而不是男士。
    卜宅三是男士而不是美女。
    (二)“记玉楼”
    邓肃《罗知县挽诗》里的“记玉楼”,钟嗣成《吊廖弘道》里的“记玉楼”,皆源自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的“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在“记玉楼”里,在《李长吉小传》里,没有“芙蓉主”的因素。
    (三)“玉楼记”
    清代文人邬仁卿的韵书《初学晬zui盘》里有“玉楼记”三字。
    这“玉楼记”应源自《书仙传》。
    宋代、明代皆有小说《书仙传》,其内容完全一样。(见《青琐高议》前集卷二。见《新镌玉茗堂批评【续】艳异编》卷六).其中涉及“玉楼记”就是一句话“李长吉新撰《玉楼记》就”。其源头还是李商隐的《李长吉小传》。
    因此,在“玉楼记”里没有“芙蓉主”的因素。
    另外,《书仙传》里也没有“芙蓉主”的因素。
    《书仙传》的故事源自唐代诗人任生写的《投曹文姬诗》。该诗如下:
    

投曹文姬诗(文姬,长安中娼女,
    

工翰墨,时号书仙)
    

任生
    

玉皇前殿掌书仙,一染尘心下九天。
    莫怪浓香熏骨腻,云衣曾惹御炉烟。
    该诗也没有“芙蓉主”的因素。
    (四)问题的提出
    度敦敏的诗句“果为芙蓉主”、“呜呼埋玉痛”,皆与“记玉楼”有关。
    “岂真记玉楼,果为芙蓉主。”——您卜宅三难道真的“记玉楼”了吗?果真成为芙蓉花的主人。
    “岂真记玉楼,果为芙蓉主。”这两句诗是因果诗句,因为卜宅三“记玉楼”了,所以他果真成为芙蓉花的主人。倒过来说,因为卜宅三“果真成为芙蓉花的主人“,所以他必定已经“记玉楼”了。
    不难推断出,卜宅三准备写一篇《记玉楼》或《玉楼记》的小说。
    “玉楼”之意,应还是女子所住之精美阁楼。
    在其小说的初步构思里,有男士名“玉”。称“美玉”,似乎有些突兀。称“宝玉”,倒是妥当一些。
    因为卜宅三在决心“记玉楼”之后,得意的向朋友们自称“玉”,所以,敦敏才沉痛的写出了“呜呼埋玉痛,暂寄他乡土。”
    敦敏《吊宅三卜孝廉》里的“芙蓉主”的因素、男士名“玉”的因素,无疑来自于卜宅三。
    现在的重要问题是——文学史上的“记玉楼”、“玉楼”,皆丝毫没有“芙蓉主”的因素,皆丝毫没有男士名“玉”的因素,那么,卜宅三的“芙蓉主”的因素、男士名“玉”的因素,是从哪里来的?
    完全是卜宅三的原创吗?
    是卜宅三受某个文学作品的影响而作出的吗?
    (五)联想到明义所见《红楼梦》
    因为卜宅三是敦敏、敦诚的朋友,而曹雪芹也是敦敏、敦诚的朋友,所以,我们很容易从《吊宅三卜孝廉》联想到明义所见《红楼梦》。
    明义《题红楼梦》的第十六首的第三句、第四句写道“芙蓉吹断秋风狠,新诔空成何处招?”
    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有诗句“颦颦宝玉两情痴”。
    可见,明义所见《红楼梦》里有《芙蓉诔》,有“宝玉”。
    因此,我认为:卜宅三受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初步构思了《玉楼记》,因为要应付乾隆二十六年的恩科会试而花时间复习功课,又因为在乾隆二十六年的恩科会试之前三日他不幸病逝,以至于来不及成书。
    卜宅三已经把他的初步构思告诉给敦敏了,否则,敦敏就不会称他为“芙蓉主”、“玉”。
    作为小说之名,《玉楼记》胜过《记玉楼》,应取名《玉楼记》。
    在卜宅三的初步构思的《玉楼记》里,仍有《芙蓉诔》,仍有“宝玉”。而这个“宝玉”带有很浓的“卜宅三气息”。
    十二、卜宅三初次看到《红楼梦》的时间
    敦敏在《吊宅三卜孝廉》里写道:“……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嗟君泣路穷,谁属知音者。……想君深闺梦,念切题名簿。(宅三因会试驰赴京师入闱前三日而卒。)……”
    卜宅三“昨岁”“泣路穷”,今年“念切题名簿”,这说明卜宅三在连续的两个年份里不间断的经历了两次会试,这恰好与乾隆二十五年的会试及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相符。
    因此,“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嗟君泣路穷,谁属知音者”的发生时间是乾隆二十五年,“想君深闺梦,念切题名簿”发生的时间是乾隆二十六年。
    又因为曹雪芹向朋友们出示《红楼梦》的时间是乾隆二十五年秋季,因此,卜宅三初次看到《红楼梦》的时间也是乾隆二十五年秋季。
    十三、卜宅三为什么要创作《玉楼记》
    卜宅三准备创作《玉楼记》的强烈愿望和深层动机,应该是他的不平凡的爱情经历与婚姻生活,特别是深深悼念已经去世多年的爱妻。
    敦诚在《怀卜宅三(邻)二首》的第二首里写道:“得意翻成潘令悲,(宅三登贤书后卽有悼亡之痛),残香遗挂悼亡时。红奁泪尽归来晚,买得金钗赠阿谁?”
    度其诗意,应是卜宅三在刚刚考中举人后痛失爱妻。
    卜宅三何时考中举人呢?应在他初次赴京的前一年。
    卜宅三何时初次赴京呢?应在他与敦敏、敦诚结为朋友的那一年。
    敦敏《吊宅三卜孝廉》诗云“昔年同虎门,联吟共结社。”
    这“虎门”“结社”是哪一年呢?或为乾隆十六年,或为乾隆十九年。
    崔川荣先生认为卜宅三初次入京的时间是乾隆十九年春季(见崔川荣《曹雪芹最后十年考》第55页)。
    十四、重新理解“燕市哭歌悲遇合”
    敦敏《赠芹圃》有诗句“燕市哭歌悲遇合”。
    敦敏的《赠芹圃》写于乾隆二十六年秋季。
    “燕市”——北京。
    “遇合”——1、相遇而彼此投合。2、碰到。
    许多研究者认为曹雪芹“遇合”的是一位女性。
    我今觉得曹雪芹“遇合”的是卜宅三。理由如下:
    (一) 从时间看,曹雪芹于乾隆二十五年秋季回到北京,并与敦敏、敦诚、明琳、明义等朋友相聚。卜宅三于乾隆二十五年的某一段时间在北京,与敦敏、敦诚等朋友相聚。
    (二) 从事情看,卜宅三在“酒楼频系马”后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
    (三) 从人生看,曹雪芹家族败落,个人爱情生活可歌可泣;卜宅三屡次会试不顺,痛失爱妻,回首往事可歌可泣。
    为什么迟至乾隆二十五年秋季曹雪芹才“遇合”卜宅三呢?
    在“乾隆十六年至二十六年”范围内,卜宅三是浙江省的举人,恋家,逢会试才到北京来;曹雪芹常住北京。
    曹雪芹必须由敦敏、敦诚介绍才能“遇合”卜宅三。
    而敦敏、敦诚与卜宅三相见的机会并不很多。
    时间点有六个:乾隆十六年、乾隆十九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三年、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二十六年。
    乾隆十六年、乾隆十九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二十六年,皆为会试之年。
    乾隆二十三年,敦诚会见了卜宅三,而敦敏没有见到卜宅三。
    乾隆二十二年,敦敏、敦诚在山海关。
    既然乾隆二十五年是“遇合”年,那么,乾隆二十六年可以不计。
    这样,适合讨论的时间点只有两个:乾隆十六年、乾隆十九年。
    敦敏《吊宅三卜孝廉》写道:“昔年同虎门,联吟共结社。月明新雨句,岂在樊川下?无何游浙东,飘然竟我舍。昨岁遇燕市,酒楼频系马。……”
    度其诗意,在“昔年”与“昨岁”之间,敦敏没见到卜宅三。
    因此,“昔年”要么是乾隆十六年,要么是乾隆十九年,只能定一个。
    假设是乾隆十九年,敦敏、敦诚与卜宅三相聚的时间也不多——“无何游浙东,飘然竟我舍。”
    “无何”——没多久。
    敦敏、敦诚、曹雪芹、卜宅三等皆以诗会友。
    敦诚写有《荇庄过草堂命酒联句,即检案头闻笛集为题,是集乃余追念故人录辑其遗笔而作也》。
    在这篇联句(含许多注释)中,敦诚写了许多密切交往的诗友的名字,其中有曹雪芹,唯独没有卜宅三。可见,卜宅三与敦敏、敦诚的交往不是特别频繁。
    因此,在“昔年同虎门,联吟共结社”时,曹雪芹极有可能没见到卜宅三。
    十五、敦诚于乾隆二十三年见到了卜宅三
    敦诚有诗稿集《四松堂集》,该集有《怀卜宅三(邻)二首》。
    陈毓罴先生在《红楼梦论丛·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新证质疑》第279、280页写道:“(《四松堂集》)付刻底本是编年的本子,经过了审查年份的工作。”
    《怀卜宅三(邻)二首》的前第二篇诗是《初夏村居二首》,后第三篇诗是《送易堂南归》。
    《初夏村居二首》写于乾隆二十三年初夏。
    《送易堂南归》写于乾隆二十四年春末。
    显然,《怀卜宅三(邻)二首》写于乾隆二十三年夏秋之际。
    因此,敦诚见到卜宅三并且与他分别的时间,都应在乾隆二十三年夏秋之际。
    十六、结语
    卜宅三准备撰写《玉楼记》,受到了敦敏、敦诚等朋友的赞扬和鼓励。
    卜宅三准备改写或续写《红楼梦》,并将其改名为《玉楼记》,得到了曹雪芹的肯定和支持。
    极可惜的是——卜宅三英年早逝,来不及撰写这部可歌可泣的带有婚姻生活的纯爱情小说。
    也许从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之后不久,无名氏甲(江宁高士)在脂砚斋、吴玉峰等朋友的鼓励下,暗地开始了《石头记》的创作。
    我可以推测的是——无名氏甲(江宁高士)、脂砚斋、吴玉峰等,不是卜宅三的最亲密的朋友,因为《石头记》里有个尴尬人姓“卜”,名“卜世仁”(谐音“不是人”)。
    这一点,当然是极无关紧要的。
    重要的是——曹雪芹、敦敏、敦诚等,都把续写《红楼梦》看作是文坛雅事。
    不过,无名氏甲(江宁高士)、脂砚斋、吴玉峰等都瞒着曹雪芹、敦敏、敦诚等而筹备《石头记》的创作,因为无名氏甲(江宁高士)、脂砚斋、吴玉峰等决心诞生一部有“碍语”的《红楼梦》——《石头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