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使眼色”小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赵海忠 参加讨论

    《红楼梦》写人状物非常细致,这也是这部著作深入人心之处。因为写得细致,就可以给人以具体入微之感,体会到文学作品对生活刻写的优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家们对此都予以重视,在写人物的时候注重写眼睛。曹雪芹也写眼睛,而且方法、角度各异。现在看看曹雪芹对眼睛描写的一个方面——使眼色。
    使眼色是人们表达思想、流露情感、发表意见、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往往是当事人由于现场的某些因素,有话不便说、不好说、不能说,所以通过使眼色这个无声无息又动作范围极小、动作幅度极微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意见。
    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凭贾雨村的才学,断这样一个案子是不在话下的。按照当时一般的断案之法,贾雨村一方面“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另一方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当时大家正在断案的公堂,贾雨村的行动又是迅速而明确的。这时,如果有话——特别是有循私情的话,自然不好再当面讲出来,于是这门子就使眼色,在别人不知不觉之际表达了“不令他发签之意”,你知,我知。
    刘姥姥第一次到贾府,在周瑞家的帮助下见到了王熙凤,正在刘姥姥有所求而又不便言语之际,“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到贾府的意思,周瑞家的已经知道,贾府的情况,周瑞家的更加熟悉。这时周瑞家的递眼色与刘姥姥,是一种暗暗的提示与督促。正是这一个眼色递的,刘姥姥才能够忍耻加以表达,并进一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二十二回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戏后王熙凤说一个小旦“伴上活象一个人”,宝钗知道不说,宝玉知道也不说,惟有史湘云心直口快,说“到象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旧时,文艺工作者地位低下,所以将一个小旦与林黛玉产生联系,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加上林黛玉性格孤僻敏感,所以贾宝玉使眼色给史湘云,这一个眼色既是对史湘云的阻拦,也是对林黛玉的体贴。
    贾琏幽会鲍二家的后,贾赦又向贾母讨要鸳鸯,鸳鸯不从,贾母也不愿。贾赦讨要心切,所以说客办事的安排了一拨又一拨。正在王熙凤凑趣和贾母等斗牌之际,贾琏又来找邢夫人。“贾琏到了堂屋里,便把脚步放轻了,往里间探头,只见邢夫人站在那里。凤姐眼尖,先瞧见了,使眼色儿不命他进来,又使眼色与邢夫人”。短短几秒钟的工夫,王熙凤连着使了两个眼色,好比一个中间站似的传递着信息。这两个眼色是为了回避上级而使的。
    藕官在园中烧纸钱让一个婆子发现并且回到了奶奶们那里,宝玉拦在头里,藕官没有被问罪。当宝玉问起为谁而烧纸时,藕官让宝玉问他自己房里的芳官。晚间,“宝玉使个眼色与芳官,芳官本自伶俐,又学几年戏,何事不知?便装说头疼不吃饭了”。于是大家都去吃饭,只有宝玉和芳官二人(这种机会并不容易有),芳官将藕官为何而烧纸之事完全说与宝玉。
    后来,春燕娘为花柳之事追打春燕,袭人阻拦不成,“气的转身进来”,正在“海棠下晾手巾”的麝月“使眼色与春燕,春燕会意,便直奔了宝玉去”,结果是春燕娘着实受了一顿奴才学入门教育,懂得了做奴才应当知道并且需要遵守的不少规矩;稍后,春燕和她娘受宝玉之命给莺儿赔不是,宝钗处的蕊官顺便托春燕给芳官捎蔷薇硝,春燕回来后“使眼色与芳官”……又引出来“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事件。
    所以说,曹雪芹对生活观察是细的,表现也是细的。一个眼睛,光是使眼色就变化出多种风情。场所不同,对象不同,内涵不同,神情当然也不会相同。更需要体会的是,由于有了使眼色,使读者感觉到在有声有色的世界中,还有一道无声无息的风景。这个风景只能想象,而不能真实地去视听。仿佛有无数条人物关系线,从这个眼睛使出去,直直地通向另一个眼睛并被接受和理解,完成着语言和其他动作无法或不便完成的信息传达任务,连接着一个又一个人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的人物与人物关系,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同时,曹雪芹的使眼色并不是孤立的,一个眼色使完之后,往往会引出一段新的故事、新的纠葛来,眼色之外还有风景,眼色之后还有风景。门子的一个眼色,引出了一个护官符;周瑞家的一个眼色,催出了刘姥姥的面述窘况;宝玉给湘云的眼色,更是演化出宝玉和黛玉之间的一场大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