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入门》之阅读、普及与研究(第一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立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为什么要阅读《红楼梦》
    一、一定要读《红楼梦》原著
    有电视《红楼梦》,有电影《红楼梦》,有戏剧《红楼梦》,有《百家讲坛》上的《红楼梦》,为什么还要阅读《红楼梦》?
    我们提倡阅读《红楼梦》,自必有一番道理。
    文字形态的《红楼梦》是源,其它一切形态的《红楼梦》都是流。如果不读原著,怎么能最真切的感受《红楼梦》呢?
    印刷出来的《红楼梦》,抄写出来的《红楼梦》,有其特殊的魅力,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文字的魅力。
    我们阅读长篇小说,可以联想,可以琢磨,可以停顿,可以跳跃,可以颠来倒去,可以横批竖点,可以掩卷长虑而默叹,可以开卷短诵以精思,可以摄其大观,可以察其微细……噫!原来书本还有如此的妙处!
    小说艺术与影视艺术,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红楼梦》所写的许多内容,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说,仅仅适合于长篇小说来表达。《红楼梦》的内容,有许多被电影电视发扬了,也就是说,影视艺术的效果更好。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的看到——《红楼梦》里的更多的内容,是影视艺术根本无法表现的,再过一万年也如此。为什么呢?因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天生的长处,也都有自己天生的局限性。所以,我们提倡同志们一定要读《红楼梦》原著。对于《红楼梦》的极其复杂、极其广博、极其深刻、极其巧妙、极其微妙、极其含蓄、极其伟大,只有通过阅读原著才能逐步的体会出来。
    二、青年人习得高素质的途径
    胡文彬写道:“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而未来又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时代要求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这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语、计算机、经济类的知识,而且它还要求相当高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模式和道德情操。外语、计算机之类的专业书籍则不具备这种传授的功能,所以青年学子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补充大量的人文方面的知识,而阅读名著则是一剂良药。”(《梦里梦外红楼緣》第39页)
    第二节、为什么要普及《红楼梦》
    如果说阅读《红楼梦》是一种个人的兴趣,那么,普及《红楼梦》就是一种社会的责任。
    当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承担社会责任者,还是具体的人。
    当今中华民族的第一要务是什么?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能说我们一点儿也没立,而问题在于立得还不够。这“立”的形象,与中华民族六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不相称,与曾经的多次辉煌不相称,与泱泱大国不相称。
    一个民族最要紧的是什么?是民族之脊梁!是民族之灵魂!
    黛玉的浩然之气,晴雯的浩然之气,完全可以与陶渊明的浩然之气相媲美!
    宝玉的中国版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宝玉的“女尊男卑”观念,宝玉的许多先进观念,令我们赞叹不已。(虽然宝玉的观念带有时代的烙印,但仍能使我们汗颜。)
    《红楼梦》的作者的多方面的深层思考的丰硕成果,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已经立于世界文学之巅峰。
    《红楼梦》,就是珠穆朗玛峰!
    我国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足以使我们自豪。
    (多次看到教材、专著、论文里写着“《红楼梦》与欧洲的十九世纪的伟大的长篇小说相比较,毫无愧色。”为什么一定要用这样的语序来说话呢?为什么一定要用“毫无愧色”这个词呢?我们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能不能倒过来说“欧洲的十九世纪的伟大的长篇小说与《红楼梦》相比较,毫无愧色”呢?仅就诞生的时间而言,《红楼梦》比欧洲的十九世纪的伟大的长篇小说早。哪个早,就以哪个为标尺,这是国际惯例!我们以为,国际惯例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决不能在符合“欧洲中心论”时就用上国际惯例,在不符合“欧洲中心论”时就不用国际惯例。)
    英国一代又一代的普及莎士比亚作品。
    俄罗斯一代又一代的普及托尔斯泰的小说和普希金的诗歌。
    西班牙一代又一代的普及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这是为什么?
    这是民族的自豪与骄傲!这是国家的自豪与骄傲!
    这是民族的需要!这是国家的需要!
    说起责任,不仅仅是民族的责任、国家的责任,地方政府官员、校长、老师、家长都有责任。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红楼梦》
    为什么要研究《红楼梦》?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
    《红楼梦》的研究者成千上万、各色各样,答案当然就成千上万、各色各样。
    当然,归总只有两条:任务与兴趣。任务是少数人的,兴趣是全体的。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红楼梦》是一部经得起成千上万的人用各色各样的方法来研究、来琢磨、来摔打、来钻牛角尖的长篇小说。
    像《红楼梦》这样经得起研究的小说——或者说达到《红楼梦》研究这样程度的小说,古今中国是“举世无双”,到世界上去比较,恐怕也是“举世无双”。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超一流的作品,是中国唯一的一部站在世界文学之巅(并列第一名)的作品,她是中国文学优秀作品的标杆。《红楼梦》的研究能树立我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展示汉语的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普及与提高
    一般性阅读《红楼梦》与研究《红楼梦》的关系,就如同群众体育和运动员体育的关系一样,是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
    今天,我们已经在享受《红楼梦》研究的成果。
    电视《红楼梦》、电影《红楼梦》、 戏剧《红楼梦》里,都含有大量的《红楼梦》研究的成果。
    中学课本里的《红楼梦》片段,如《宝玉挨打》、《林黛玉进贾府》等,其注释和提示,含有《红楼梦》研究的成果;语文老师的讲解过程,更含有大量的《红楼梦》研究的成果。
    就连我们平时看的小说《红楼梦》(普及型的),也是含有红楼梦》研究的成果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和注释,这是含有大量《红楼梦》研究的成果的。其实,小说文本的校订本身就体现了专家们的长期的艰辛的劳动。
    五十年代出版过程乙本,许多人不满意。后来就决定出版以抄本内容为主的《红楼梦》。这样一来,工作量就急剧膨胀!
    以1982年的校注本为例。首先要确定以哪种抄本为底本。内容比较全的庚辰本就成了首选。然而,庚辰本也不全,缺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1982年的校注本是用程甲本补配的。“底本若干处缺文均依其他脂本或程本补齐”。前八十回的参校本有十几种,后四十回的参校本也近十种。该校注本连续用了六年才竣工(1975——1981),直接参加校注的专家有几十位,当顾问及帮助修改的专家又有几十位。为校注工作予以巨大帮助的著名单位有几十家。更何况,其校注工作是在全国众多的研究者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
    自1982年以来,又出版了多种校注本。诸本的工作量都相当大。
    二、《红楼梦》研究的任务
    (一)《红楼梦》研究的第一项任务是为普及《红楼梦》服务。
    (二)《红楼梦》研究的第二项任务是为确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而努力。
    中国文学的地位与翻译及介绍工作有极大的关系。
    先说现代文学。有这么一个事实:至今还没有一个中国的文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翻译及介绍工作远远跟不上。
    《红楼梦》当然用不着去拿诺贝尔文学奖。如果《红楼梦》在全世界普及了,那就是最伟大的文学奖。
    对《红楼梦》的翻译及介绍工作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文学名著的翻译及介绍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极大的关系。特别是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外国文学名著的比较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红楼梦》研究的国际交流,是高手的交流。外国的汉学家、红学家,水平很高。如果我们没有造诣较深的红学家来与之交流,是会贻笑大方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是多么好的宣传、弘扬中华文化的机会!
    (三)《红楼梦》研究的第三项任务是为确立《红楼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而努力。
    当我写出这一条时,可能会引起一片诧异。《红楼梦》已经在中国文学里树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何苦写这一条来着?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所谓的“货”,称代天下一切事物,包括人物,包括文学作品。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文学(包含近代文学)的比较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包含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四)《红楼梦》研究的第四项任务是弄清《红楼梦》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红楼梦》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承前启后的典范。然而,到底怎样“承前”、到底怎样“启后”,枝枝节节的,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五)《红楼梦》研究的第五项任务是弄清《红楼梦》的知识量(不等于信息量)。
    《红楼梦》号称百科全书。《红楼梦》到底涉及了哪些门类的知识,其每一门类的知识到底有多广、有多深、有多精,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六)《红楼梦》研究的第六项任务是弄清《红楼梦》对于中国二十一世纪的长篇小说创作的启迪作用。
    长篇小说对于国家、民族的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必须肯定的。高质量的长篇小说与高质量的电视连续剧,是血肉相连的。
    现在我国的长篇小说,远远比不上《红楼梦》,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我国的长篇小说,比起以往的长篇小说,从整体上看,正在走“下坡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振兴我国的长篇小说,首先就要虚心的学习《红楼梦》。
    对于《红楼梦》的小说创作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七)《红楼梦》研究的第七项任务是版本研究。
    《红楼梦》版本(多为抄本)研究是一切《红楼梦》研究之源头。所谓“皓首穷经”,主要就在版本研究上。
    真正“皓首穷经”,用一生的精力来研究《红楼梦》的版本,其成果令人赞叹,像郑庆山、杨传镛那样的学者,全国大概不会超过十位。
    在其他方面有卓越的贡献,同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研究《红楼梦》的版本且成绩卓著,像俞平伯、刘世德、林冠夫、冯其庸、戴不凡、吴恩裕、蔡义江、应必诚、朱淡文等那样的学者,全国大概不会超过一百位。
    近百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红楼梦》的版本进行过或多或少的研究的人,恐怕超过万人了。
    即使是这样,对于《红楼梦》的版本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比方说,刘世德提出了“拼凑本”之说,响应者寥寥。
    刘世德在《〈红楼梦〉版本探微·序言说明》中写道:“许多版本,从它们的底本的来源说,都是拼凑起来的。”
    刘世德对童力群说,因年事已高,来不及对“拼凑本”之说写出系统专著。
    刘世德在《〈红楼梦〉版本探微·序言》中写道:“前几年,我在外地和在祖国台北、香港访问、讲学时,曾多次通过研究《红楼梦》版本问题的实例谈起古代小说版本学的重要性。我把它比喻为一座风景优美的花园。关于它,我说过八个字:‘别有洞天’,‘大有可为’。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涉足于古代小说版本学的领域。”
    第四节、怎么样阅读《红楼梦》
    一、浏览《红楼梦》
    浏览——大略的看。
    浏览,是《红楼梦》的大多数读者的主要阅读方法。通常我们将浏览称为泛读。
    泛读——广泛的阅读,泛泛的阅读。
    泛读是与精读相对而言的。
    精读——仔细的阅读,熟读。精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
    泛读的人多了,就是普及。没有普及,就难有提高。
    研究,往往从兴趣始。泛读,就是培养兴趣的温床。
    我们将泛读《红楼梦》的广大读者,称为普通读者;将精读《红楼梦》的读者,称为特殊读者,或径称为研究者(为了独自欣赏而精读,也是一种研究)。
    可以说,大多数研究者来自于普通读者。
    具体到每一个人,浏览《红楼梦》,或为外界的推动,或为内心的驱动。
    近些年来,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放映,中央电视10台《百家讲坛》的《红楼梦》专题的开讲,对于《红楼梦》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推动了《红楼梦》的出版与畅销,极大的推动了红学专著的出版与畅销。
    随着《红楼梦》普及面的迅速扩大,产生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广大普通受众(读者、观众、听众等)是否有可能被误导?
    防止广大普通受众被误导,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特别是要设法提高他们的《红楼梦》欣赏水平。
    浏览《红楼梦》者,其实也有类型之分、档次之分。
    有的人全面阅读,有的人跳跃式阅读。
    有的人读得相对仔细一些,有的人读得相对马虎一些。
    有的人读后感想肤浅,有的人读后感想颇多颇深。
    对普通读者,可以施加一些必要的指导。
    例如:中国红楼梦学会,专门组织红学家们,编写了《话说〈红楼梦〉中人》,就是专用于普及的,专门指导普通读者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很有必要主动的寻求指导。
    比方说,买一本有关指导阅读《红楼梦》的书,或者就近找一位对《红楼梦》比较在行的人来指导一番。
    总之,浏览比不浏览好,普及比不普及好。
    我们想,对《红楼梦》,应该是常读常新,而不是“一读管终身”(读一次就永远不再读了)
    即使是研究者,也应该隔些时就浏览一遍。
    二、认真阅读《红楼梦》
    你愿意进入美妙世界《红楼梦》吗?
    你愿意进入悲惨世界《红楼梦》吗?
    请你认真阅读《红楼梦》。
    所谓“认真阅读《红楼梦》”,就是用起码的“耐心”来阅读《红楼梦》。
    我们的建议是这样的:通读三遍,就是“认真”,就是“有耐心”。
    第一遍,从头至尾,一字一句的原原本本的读下去。不要跳页,不要跳行。至于是否跳过某个生字,就要因人而异了。学中文的、学新闻的、学秘书的、学历史的,你是诗人或作家,或者你立志当诗人或作家,或者你在业余以学诗词而自娱,或者你是大学里的学生记者,或者你是报社的通讯员,或者你是中学里的偏重于文科的学生,或者你是爱好文学的农民或工人(我连续当过农民、工人),本来就要讲究文字功夫,面对《红楼梦》里的生字,就很有必要看看注解、查查字典。
    第二遍,写读书笔记。按照《红楼梦》的回,从第一回到第一百二十回,一回接一回的顺着记。记上每一回的回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等。
    第三遍,整理读书笔记。用阅读全书的眼光,写分类笔记,即第一类——时间,第二类——地点,第三类——人物,第四类——事情。
    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红楼梦》里的时间,分月日、时间跨度、季节、节日、生日、年龄等几条支流,这几条支流汇成时间之河,这时间之河是有条有理与“无条无理”并存。《红楼梦》的时间又象错综复杂的巨网,你一方面要为《红楼梦》对时令描写的精确程度而赞叹,另一方面要为《红楼梦》里的时间的前后左右矛盾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迷惑。请你仅仅照抄而已,暂时不要研究它。一旦你满怀兴趣来研究它,你就会陷入一个美丽的沼泽,没有一年半载是出不来的。也许是越研究越糊涂。最好的办法是在意念上以为《红楼梦》的时间是有条理的,象一条正常的河流在流淌,并以为宝玉是过一年长一岁,而不是忽大忽小。
    《红楼梦》里的地点,多半是闪闪烁烁的。好像只有扬州、苏州是准确的,其余的地名都有点玄虚。贾府到底在北京还是在南京,好像永远说不清了。
    《红楼梦》里的人物繁多。你若有兴趣,可以随心所欲的列几个人物表出来。例如:小姐表、丫鬟表、夫人表、管家表、少爷表、小厮表,等等。
    《红楼梦》里的故事一串接一串。你可先将贾宝玉、王熙凤分别当作两个中心人物,组织起两大串故事。有了这两大串,你对《红楼梦》的众多事情就有个初步的头绪。
    有了这三遍通读垫底,你就可以来到《红楼梦》的门前。
    接着,我们建议你到书店,买一本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修订本)》,或者买一本陈文新、郭皓政编著的《红楼梦诗词曲赏析》。你通读一遍后,就可初步触摸《红楼梦》的文与诗的融合状态。
    三、静读、共读、急读、缓读
    刘继保在《红楼梦评点研究》第四章写道:
    “孙崧甫评点对《红楼梦》所附的《弁言总论》的结尾部分列举了四条‘读法’:
    读《红楼》宜一人静读。合观全书不下八十万字言,若非息心静气,何由得其三味?
    读《红楼》宜众人共读。他书一览而尽,至《红楼》一书,有我之所弃未必非人所取,有人之所弃未必非我所取,必须择二三知己,置酒围坐,一篇一段,一字一句,逐层细究,方能曲尽其妙。
    读《红楼》宜急读。必须尽数日之力,从首至尾,畅读一遍,然后知其何处是起,何处是结,何处是正文,何处是闲笔,不似他书,偶拈一本,便可作故事读也。
    读《红楼》宜缓读。未开卷时,先要有一宝玉在意中,既开卷后,又要有一我在书中。必须尽数月之功,看到缠绵旖旎之处,便要想出我若当此境地,更复如何,如此方能我即是书,书即是我。昔人云:‘读孔孟书,便当思身为孔孟’。旨哉是言。吾于《红楼》亦云:‘今人书只是书,我只是我,无怪卷辄忘也’。
    这里提出了阅读的四种方式:静读、共读、急读、缓读。
    静读,强调的是环境的宁静,排除外界干扰以使读者内心平静,这样才能够安心读书,体会《红楼梦》八十余万言的个中深味;
    共读是说《红楼梦》内蕴深厚,单凭一个人是无法全面把握其博大精深的内蕴的,需要几个志同道合的知己相互交流切磋才能更好地阅读理解这部杰作;
    急读,要求对《红楼梦》的阅读要一起贯穿,中间不要间断,保持阅读心境的完整性,使其不受外界的干扰,便于完全沉浸其中,更好地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
    缓读,实际上是要求读者在阅读《红楼梦》这样伟大的巨著必须慢慢玩味寻绎,方能体味其精妙绝伦之处。
    这四种读法确实适合阅读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
    第五节、怎么样普及《红楼梦》
    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里普及《红楼梦》,的确算一个难题。
    首要的事情是在全国树立“《红楼梦》是经典”的观念,尽可能杜绝戏说《红楼梦》的庸俗行为。
    既要重视媒体的正作用,又不能轻视媒体的负作用。
    既要重视电视剧的正作用,又不能轻视电视剧的负作用。
    既要重视图书的正作用,又不能轻视图书的负作用。
    既要重视名人的正作用,又不能轻视名人的负作用。
    《红楼梦》是伟大的。《红楼梦》不是完美无缺的。《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正确的心态是尊重《红楼梦》。“自由”的底线是不能戏说《红楼梦》。
    第二件事就是《红楼梦》进课堂。以前进了课堂,但广度和深度不够。例如:在高等院校里,中文专业的学生怎样学习《红楼梦》,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怎样学习《红楼梦》,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对中学的学生们怎样学习《红楼梦》,有必要重新研究。
    第三件事就是因地制宜成立《红楼梦》读书会。
    第六节、怎么样研究《红楼梦》
    研究《红楼梦》的方法,多半是老生常谈。
    《红楼梦》是雅俗共赏的长篇小说,可供研究的切入点多得数不胜数。
    首先,还是研究者的自我定位问题。你的研究目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研究动机是什么?
    一、治学步骤
    下面,假设一位高中毕业的青年工人,他立志在二十年内成为红学家,应该怎样研究《红楼梦》呢?我们就向这位年轻人说一说治学的步骤。仅供参考。
    1、买一本《红楼梦》,买一本解读《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书。
    2、坚持长期订购《红楼梦》学刊。
    3、经常购买红学专著。
    4、将众多的研究《红楼梦》的网站进行比较,选择出质量较高的网站,以便于经常翻阅这些网站公布的红学论文。
    中国文学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网站。该网有“专题研究”网页。“专题研究”有“《红楼梦》研究”网页。
    中国文学网绝对是您应该首选的网站。
    中国红楼梦研究网,同样是您应该首选的网站。
    还有一些高质量的红学网站,请您自己斟酌。
    5、报名参加中文专业的函授学习或自考学习。
    6、坚持写读书笔记。
    7、将红学分门别类。列出五门至十门,对每一门列出五类至十类。这样,面临的类至少有25类,多则有100类。
    8、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资料条件等,选择红学的某一类深入研究。
    9、在某一类中找到切入点,形成研究课题。围绕这个课题检索资料、搜集资料,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别人的论文或专著,形成自己的论点,拟出提纲。
    10、 将初稿与别人发表的同类型论文进行比较,评估自己的初稿。
    11、 向有关的期刊投稿。无论发表于否,都要总结经验教训。
    12、 向本地的内行请教,向红学家请教。
    13、 反思自己的研究,是否“走火入魔”,是否无效劳动,是否过于琐碎。
    14、 购买《红楼梦》早期抄本的影印本,初步掌握一些《红楼梦》版本常识。
    15、 全面学习红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常识。
    16、 尝试撰写红学专著。
    17、 将自己与研究方向相同、相近的红学家相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
    二、二十一世纪红学研究的十大课题
    梅新林在《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和创新——世纪之交红学研究的转型与前瞻》里写道:
    “笔者根据世纪之交红学研究的发展态势,预拟出如下十大研究课题,以求教于红学界前辈与同仁:
    1、《红楼梦》文献与整理。……
    2、红学史研究。……
    3、《红楼梦》渊源研究。……
    4、《红楼梦》影响研究。……
    5、《红楼梦》比较研究。……
    6、《红楼梦》综合研究。
    7、《红楼梦》艺术研究。……应对《红楼梦》的艺术创作过程、经验与原理进行系统总结。……
    8、《红楼梦》意义研究。……
    9、《红楼梦》与当代创作研究。……
    10、《红楼梦》现象研究。……”
    三、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范畴
    梅新林在《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和创新——世纪之交红学研究的转型与前瞻》里写道:
    “《红楼梦》文献研究,主要是指有关这部小说的背景、作者、版本、源流等材料的钩稽考证。
    ……文本研究注重于作品自身的研究。……具体包括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叙事模式、语言艺术、美学风格、艺术价值、主题意蕴研究等各个方面。
    ……文化研究具有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主要包括神话文化、宗教文化、儒家文化、家族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研究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胡文彬。梦里梦外红楼緣。北京:中国书店,2000.。
    (2)刘世德。《红楼梦》版本探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中国红楼梦学会。话说《红楼梦》中人。武汉:崇文书局,2006。
    (4)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5)梅新林。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和创新
     ——世纪之交红学研究的转型与前瞻
    红楼梦学刊,2000(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