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入门》之抄本过录(第十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所有的早期抄本都是清代的抄本
    冯其庸为《卞藏脂本红楼梦》写了序言,其序名为《读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红楼梦〉》。
    冯其庸写道:“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现存十三种乾嘉抄本《红楼梦》或《石头记》是无一例外地避‘玄’字讳的,其中包括着这部新发现的卞藏本,也包括着木活字本程甲本。”
    显然,所有的早期抄本都是清代的抄本。
    第二节、存在双行小字批的一般是后出的本子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56页写道:
    “按一般的规律,凡作评点者,初评自是对白文本下笔,文字书写于天头者为眉批,书写于行间者为侧批。到再评时,虽然也不排斥在曾有侧批眉批的原先批本上作批点,但更常见的是将初评的行间文字整理到行中,成为双行小字批。故存在双行小字批的一般是后出的本子。”
    第三节、甲戌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56页写道:
    “今甲戌本的四个分册,脂批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分册,只有行间侧批和眉批,而后的三个分册,则出现双行小字批,为行间侧批经整理后的迹象。由此显示两点,其一,甲戌本的四个分册,各自形成于不同时期的本子。其二,它的底本的形成时间有先后,由此可以推知,这是个拼凑而成的本子。”
    第四节、己卯本
    第六十七回结尾写有“石头记第六十七回终。按:乾隆年间抄本。武裕庵补抄”。
    显然,武裕庵至早是嘉庆时人。补抄时间至早在嘉庆年间。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80页写道:
    “所以我认为现存的这个己卯本,不是怡府主持过录的原本,而只是原本的再录本。过录者不在怡亲王府,无须照避怡王的家讳,但底本是个严格照避的本子,过录时,有的也不免照样描画。于是就出现如今这种时而避,时而不避的状况。”
    第五节、庚辰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90页写道:
    “可见,庚辰本的母本,也是个避怡亲王名讳的本子。……而庚辰本较之于己卯本更晚出,中间可能又隔了几代。”
    第六节、杨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164页写道:
    “《杨继振旧藏本红楼梦》,百二十回一次过录完成,过录的时代大致上可定于乾嘉之交。”
    第七节、蒙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235页写道:“王府本的过录,是在同一个时期内完成。”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第240页写道:“王府本过录的时间是在乾隆五十六年,即程甲本问世的前后。”
    第八节、戚序本
    现存的戚序本(张本),是个过录本,其准确的过录时间,目前还难以判断。
    张开模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张开模得到戚序本的这个过录本的时间至早是同治年间,很可能是光绪年间。张开模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此,戚序本(张本)的过录时间的下限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
    戚序本之原本,其形成时间,就是戚蓼生写序的时间。
    一、戚蓼生的生平
    邓庆佑在《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一辑发表了《戚蓼生研究(上)》。
    我根据该文,将戚蓼生的有关生平综合叙述如下:
    戚蓼生,生于乾隆四年(1739年),卒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初,终年五十三岁。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四月二十五日(5月30日),戚蓼生(31岁)为三甲第二十三名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乾隆四十二年秋以户部郎中任云南学政。
    从乾隆三十四年初到四十二年秋,戚蓼生在京八年余。(在考中进士之前,戚蓼生在京应有几个月。)
    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因父亡而回籍丁忧。
    学政为三年一任。从乾隆四十二年秋到四十三年五月,戚蓼生在云南大半年。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服满回京。
    丁忧时间应为三年。戚蓼生丁忧的时间跨三个年头,实为二年多。这可能与朝廷的任命有关。从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到四十五年九月,戚蓼生在浙江两年余。
    四十七年正月升为江西南康府知府(从四品)。
    从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到四十七年正月,戚蓼生在京一年余。
    乾隆四十七年某月,升任福建盐法道(正四品)。五十六年四月,升任福建按察使(正三品)。五十八年初去世。
    从乾隆四十七年某月到五十八年初,戚蓼生在福建十一年。
    二、戚本形成的时间可能早于乾隆五十三年
    戚序本,顾名思义,有了戚蓼生的序言,方为戚本。
    许多红学家认为,戚蓼生的《石头记》,是在北京购买的。
    按照这种思路,戚本形成的时间,或在乾隆三十四年初到四十二年秋之间,或在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到四十七年正月之间。
    我们想,对戚蓼生在福建的时间也不能忽略。
    从乾隆四十七年某月到五十八年初,戚蓼生在福建十一年。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年)中元日,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红楼梦记)里写道:
    乾隆庚戌秋,杨畹耕语余云:“雁隅以重价购抄本两部:一为《石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廿回,微有异同。爱不释手。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闽中传为佳话。”时始闻《红楼梦》之名,而未得见也。
    (一粟《红楼梦卷》第66页)
    


    

乾隆庚戌,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这一年秋天,杨畹耕告诉周春,雁隅购得八十回的《石头记》和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那么,雁隅重价购买八十回的《石头记》和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时间,就更早些。
    

“雁隅”就是福建巡抚杨嗣曾。“省试”就是乡试。“闽中传为佳话”,“闽”就是福建。杨嗣曾在福建监临乡试。
    

“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闽中传为佳话。”省试即乡试,入闱即入秋闱。一个“必”字,说明至少有两次。“乾隆庚戌秋”,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在此时间之前的最近的两次乡试,是在哪两年呢?乡试在会试之前一年。乾隆五十四年有正科会试。乾隆五十五年有恩科会试。因此,“在此时间之前的最近的两次乡试”,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此,杨嗣曾重价购买八十回的《石头记》和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时间,应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既然身为福建巡抚的杨嗣曾能买到八十回的《石头记》和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身为福建盐法道的戚蓼生也有可能买到八十回的《石头记》。
    从乾隆四十七年某月,到五十六年四月,共九年,正是戚蓼生担任福建盐法道的时间。
    杨嗣曾买到八十回的《石头记》的同时,买到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说明在乾隆五十三年,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已经问世。戚蓼生买到的仅仅是买到了八十回的《石头记》,而没有买到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第一说明戚蓼生不是和杨嗣曾同时购买《石头记》,第二说明戚蓼生买到八十回的《石头记》的时间比雁隅早,也就是早于乾隆五十三年。
    因此,戚本形成的时间,有可能早于乾隆五十三年!
    至于从乾隆五十六年四月到五十七年底,近两年,戚蓼生的公务(以镇压农民起义为中心任务)非常繁忙,以至于积劳成疾。不可能有闲情逸致去购买和批阅《红楼梦》。
    第九节、舒本
    舒序本,习惯之称呼。若讲准确,应称为玉栋藏本。
    舒本的过录时间有其特殊性,即一旦舒元炜写上了序言,就是舒本形成的时间;这样说来,舒本就是原本,不存在过录的问题。
    不过,舒本形成的过程,就是抄录其底本的过程。
    准确的说,舒本的本身没有过录之事,但舒本有过录其底本之事。
    舒元炜在序言里写道:“于是摇毫掷简,口诵手批。就现在之五十三篇,特加雠校;借邻家之二十七卷,合付钞胥。”
    显然,这就是过录底本。
    舒本形成的时间是“乾隆五十四年六月上旬”,因此,玉栋家聘请的抄胥们过录其底本完成任务的时间也是“乾隆五十四年六月上旬”。
    第十节、彼本
    1830年,俄国派了一个传教团由彼得堡出发来到北京。传教团里有两名学生对《红楼梦》很感兴趣,他们是阿·科万科和波·库尔梁德采夫。
    波·库尔梁德采夫从中国北京带回一部八十回的手抄本《石头记》,该书如今收藏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彼得堡分所中。该《石头记》就是彼本。
    显然,彼本过录的时间下限是1830年,即道光十年。
    第十一节、梦本
    现存甲辰本虽未标明过录时间,但它忠实的录下了梦觉主人的序言。正如林冠夫所论——“梦觉本卷首序中标明,序作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作序时间,也可理解为本子形成的时间。”(《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四辑第32页)。
    甲辰本之原本形成于乾隆四十九年九月。
    现存甲辰本虽是过录本,但质量等同于原本,其过录时间的上限。可为乾隆四十九年九月。
    第十二节、由纸张推断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
    彼本、卞藏本的过录时间
    冯其庸为《卞藏脂本红楼梦》写了名为《读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红楼梦〉》的序言。冯其庸写道:
    “我曾经仔细看过甲戌、己卯、庚辰三个本子,己卯本在我手里还存有一段时间,这三个本子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的乾隆竹纸,我也仔细看过俄罗斯的那个本子,那个本子已不是用乾隆竹纸,而是用的嘉庆、道光之间常用的棉纸,比竹纸稍厚稍白,没有竹纸的透明度。我仔细看这个残抄本的纸张,觉得基本上与俄藏本是同一纸张,我初步判断俄藏本是嘉庆年间的抄本而以嘉庆前期的可能性较大。由此我认为这个残抄本的抄成年代,也可能是嘉庆前期,从这个抄本纸张黄脆较重的情况来看,也应该是嘉庆前期,因为它的黄脆程度,不比俄藏本轻。”
    “这个残抄本”,就是卞藏本。
    显然,从纸张的状态,可以推断出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抄成于(过录于)乾隆年间,彼本(俄藏本)、卞藏本抄成于(过录于)嘉庆前期。
    参考文献:
    (1)曹雪芹。卞藏脂本红楼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林冠夫。红楼梦版本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冯其庸。石头记脂本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魏绍昌。新发现的“有正本”《红楼梦》底本浅说。红楼梦学刊,1979(2)。
    (5)邓庆佑。戚蓼生研究(上)。红楼梦学刊,2003(1)。
    (6)周春。阅红楼梦随笔》(红楼梦记)[A]。一粟。红楼梦卷[C]。
    北京:中华书局,1963.
    (7)朱淡文。红楼梦论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