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入门》之两个读者圈(第十二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丁淦的纳闷
    《红楼梦学刊》 1996年第三辑,载有丁淦的《脂砚斋辨》。
    (第298页)该文的尾段,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丁凎写道:
    “最后,有一个问题始终令人纳闷:脂砚、畸笏等批书‘诸公’都是作者曹雪芹的至亲好友,敦敏、敦诚、明义、明琳等人也是曹雪芹的莫逆之交,前后双方都出生‘世家’,又都生活在京城,又都经常‘诸豪宴集’,并且都紧紧围绕曹雪芹与《红楼梦》交往活动,都由同一作家、作品紧相绾联,按理他们应当是相互认识,至少相互知晓的。但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在前者所作的批语或所提的‘世家兄弟’中,全无一丝敦氏兄弟们的信息或影子?在后者所作的诗文中,又全无一丝儿脂、畸‘诸公’的蛛丝马迹?他们明显地形成了曹雪芹著作、生活、交往的两个圈子,而这两个圈子又是那么界线分明、全然绝缘、两不搭界、老死不相往来,这究竟是为什么?是贫富悬殊?是分位差距?是宗室子弟与‘罪家’子弟的限止?好象理由都不充足。——这或许也算是红学史上的一个迷。”
    第二节、陈维昭的思考
    陈维昭在2004年7月写完了《红学通史》。该书出版于2005年5月。
    《红学通史》第一章第一节的题目就是《早期的两个读者圈》。
    陈维昭写道:
    “早期的《红楼梦》阅读是在两个读者圈子中进行的,一个是以脂砚为中心的评批集团,其批评的成果即今天所见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另一个是以永忠、明义、墨香等人为中心的阅读圈子,他们互相传阅,并以诗评形式写下了读后的感想。……所以这两个阅读圈子对《红楼梦》(或《石头记》)的阅读是前后接踵的,有一段时间是同时的,两个圈子的成员有一段时间是同时在世的。
    脂砚圈子的评批旨趣有两个方面,一是提示了《石头记》故事与清代历史本事的关系;二是继承金圣叹的品鉴传统,脂批虽在这方面未能超过此前的小说评点,但它在把握《红楼梦》全书的文脉方面,有一种成竹在胸的自信。它目光如炬,心细如麻。永忠圈子的品鉴旨趣则在于小说的情感世界与道德命题,诗作平平,却切入了明末以来的时代命题。
    这两个圈子在阅读旨趣上的差异并不令人意外,阅读旨趣从来就是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这两个差不多同时存在,同时与曹雪芹有着近乎‘零距离’(尽管永忠有‘可恨同时不相识’之叹,明义则有‘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之句。这一圈子与曹雪芹挚友敦氏兄弟的姻亲关系表明,他们与曹雪芹的关系虽不如脂砚圈子来得亲密,但也并不疏远,非普通读者之可比)的阅读圈子却是互不谋面,互相隔阂,置身于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世界!他们似乎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他们同时阅读着曹雪芹的作品,但他们所读的却不是曹雪芹的同一份手稿,甚至,他们读到的是明显属于两个系统的曹雪芹手稿。脂砚圈子读到的是《石头记》系统的本子,永忠圈子读到的是《红楼梦》系统的本子。不仅题名不同,故事的内容也很不一致。似乎曹雪芹有意以秘密的方式分别向两个阅读圈子提供不同系统的手稿。
    这是红学史上令人困惑的不解之谜”!
    参考文献:
    (1)丁淦。脂砚斋辨。红楼梦学刊,1996(3)。
    (2)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