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入门》之程高本(第二十三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立群 参加讨论

    第一节、初识程高本
    一、程高本的涵义
    程高本,应有两种涵义:一种是专指程伟元、高鹗合作整理之本,即乾隆五十六年、五十七年印刷的刻本程甲本、程乙本;一种是泛指程高本系列的刻本,除程甲本、程乙本外,还有本衙藏板本、抱青阁刊本、绣像红楼梦全传本、东观阁本、宝兴堂刊本、金陵藤花榭刊本等等,至少一百余种。
    为了缩小讨论的范围,本书专门论说程甲本、程乙本。
    二、程高本的作者
    程高本的作者,由于现代出版社的影响,广大的读者多半以为仅仅是高鹗。
    现在有许多红学家认为应加上程伟元,少数红学家认为还有个无名氏。
    刘世德认为程伟元、高鹗是后四十回的整理者。
    我们继承刘世德的观点。
    三、程伟元、高鹗的功劳
    程伟元的第一功劳是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这极有利于《红楼梦》的存世与流传。
    其次,是程伟元、高鹗加工整理了后四十回。这“加工整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程伟元在《红楼梦序》中写到了后四十回原稿的状态——“然漶漫不可收拾”。经过他同“友人”高鹗“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方能“告成”。
    以前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有些红学家由猜测进而断定程伟元是一个纯粹的书商。现在有许多资料表明:程伟元能诗善画,长年作高级幕僚,交游广且品位高,文化修养总体上高于高鹗。况且,出版程甲本、程乙本,长年搜集书稿的是程伟元,发起加工整理的是程伟元,负责出版事宜的是程伟元。总之,程伟元的功劳大于高鹗。
    当然,高鹗自有其杰出之处,否则,程伟元就不会邀他入伙。思想的成熟与文笔的高妙,这是毫无疑问的。高鹗最引人注目的,应是他的多愁善感。
    第三、后四十回基本上是以悲剧为结局的。虽然这种悲剧结局与前八十回的作者的设想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因为中国的小说、戏剧,多半以“大团圆”结局,以悲剧结局的,实属凤毛麟角。真正最陶冶人们心灵的,恰恰是真正的悲剧。又因为将后四十回与其它所有的《红楼梦》续书相比较,不啻天壤之别。
    这种功劳,应为作者与整理者所共有。
    第四、后四十回里的黛死钗嫁之情节,客观上强烈的冲击了包办婚姻制度。
    这种功劳,应为作者与整理者所共有。
    第五、后四十回猛烈的批判了贪官污吏。这种功劳,应为作者与整理者所共有。
    以上所述,只是择其大端而已。
    第二节、我们的观点集合
    (1)程伟元、高鹗都是后四十回的整理者。
    以后出版《红楼梦》时,应署上“程伟元”之名。
    (2)后四十回里基本上没有前八十回作者的遗稿。
    (3)后四十回逊于前八十回。
    (4)后四十回自有其高明、伟大之处。
    (5)我们应象重视前八十回的研究那样,重视对后四十回的研究。
    (6)既不能“尊曹抑高”,又不能“尊高抑曹”。
    第三节、程高本的后四十回自成系统
    如果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是一部独立的小说,它是自成系统的。我们最近反复阅读了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感觉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伏线及照应,皆有条不紊。
    后四十回的中心事件或小说的高潮,就是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在此回之前,许多故事都是为“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作铺垫的。在此回之后,许多故事都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的余波。
    例如第八十四回写王尔调为张小姐家提亲、第九十四回傅试家的提亲,其作用在于让荣府的家长们尽快的关心宝玉的婚事。
    又如第八十五回,宝玉到北静王府,北静王送一块仿制之玉给宝玉。接着,第九十四回,宝玉失玉。正因为失玉,所以宝玉迷了本性(成了“仿制之玉”),在婚礼上辨不清新娘是黛玉还是宝钗。
    又如第九十四回写怡红院的萎了的海棠花又开了。表面与掉包计无关。其实,海棠花的开放,与失玉联在一起,在于说明失玉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又如第九十六回,贾政升迁江西粮道。正因为贾政要放外任,不知何时能返京,所以要提前为宝玉办婚事,以便为宝玉“冲喜”。
    第四节、程高本与脂本的不同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程高本与脂本的作者,绝对不是同一人。这两类《红楼梦》版本的差异非常明显,不合榫之处比比皆是。以下略举几例:
    一、柳五儿复活了
    在后四十回里,柳五儿成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第一〇九回的回目前半就是“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在此回之前,程高本为柳五儿的正式出场还作了许多铺垫。
    然而,在脂本的第七十七回里,王夫人说:“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
    于是,程高本的作者为了在后四十回里柳五儿出场,竟让柳五儿复活了,将脂本的第七十七回里王夫人说的“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删掉。
    为了让柳五儿复活,程高本还将宝玉探望晴雯的情节改造了一番。
    程甲本第七十七回写道:“只听窗外有人问道:‘晴雯姐姐在这里住呢不是?’……那柳家的领着五儿刚进门来……谁知五儿眼尖,早已见是宝玉……”
    二、第八十一回与第八十回的时间衔接问题
    第八十回结束的时间,是闰年的十二月中旬或下旬。(该闰年,或者闰九月,或者闰十月,或者闰十一月,或者闰十二月。)之所以推算得这么精细,不是为了与历史挂号,而是为了在理解小说时能够自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算第八十回结束的时间。
    第八十一回的时间。第八十七回写道:“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里的,那里还有桂花呢?”时间标尺就是“这大九月里的”。从第八十一回到第八十七回,只写了一个半月。因此,第八十一回是从八月初写起的。
    第八十一回应从年底接起,却从八月接起。
    三、建筑及景点问题
    (一)缀锦楼问题
    第八十一回写道:“(宝玉)一时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所谓“人去房空”,是指迎春出嫁了。
    迎春住在缀锦楼,在大观园的西北部,不在大观园西南部的沁芳亭附近。因此,第八十一回的有关情节,不是《石头记》的作者写的。
    (二)葬花冢问题
    第九十六回写道:“(黛玉)出了潇湘馆,走了几步,忽然想起忘了手绢子来,因叫紫鹃回去取来,自己却慢慢的走着等他。刚走到沁芳桥那边山石背后当日同宝玉葬花之处,忽听一个人呜呜咽咽在那里哭。”这说的是葬花冢紧挨着沁芳桥。
    在前八十回里。沁芳桥在大观园南部的翠嶂附近,与潇湘馆相近,与葬花冢相距甚远。葬花冢在沁芳闸桥和梨香院附近,在大观园北界墙一带。
    可见,程高本的作者误将“沁芳闸桥”当成了“沁芳桥”。
    四、长随借贷做衣裳问题
    第九十七回写贾政的长随们“那些家人跟了这位老爷在都中一无出息,好容易盼到主人放了外任,便在京指着在外发财的名儿向人借贷做衣裳,装体面,心里想着到了任,银钱是容易的了。”
    贾政的长随们是否到了靠借贷做衣裳的地步呢?
    第三回写道:“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又写道:“忽见街北蹲著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著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荣府的“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荣府的门子都是“华冠丽服之人”。这些低等的仆人,“吃穿用度”、“华冠丽服”,已令人惊讶。可见荣府的仆人们的待遇之好。
    贾政的长随们,其地位,肯定超过三等仆妇、超过门子,怎么会借贷做衣裳呢?
    贾政的长随们,若不借贷做衣裳,就不会离开贾政。
    他们若不离开贾政,就轮不到李十儿上窜下跳。
    因此,第九十七回的有关情节,不是《石头记》的作者写的。
    第九十七回里的贾政,不是荣府的二老爷,倒成了毫无根底毫无靠山的穷京官。这种京官临时招聘的长随,才自己借贷做衣裳,然后随主人到地方。
    五、薛家打官司问题反映后四十回另有作者
    薛蟠在第四回出场,一出场就惹了一场人命官司。
    在第八十五回里,薛蟠又惹了一场人命官司。
    同样是薛蟠惹的人命官司,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不啻于天壤之别。
    在后四十回里,王夫人、贾政、凤姐、贾琏都束手无策,薛姨妈“花上几千银子,才把知县买通。”
    

我们再来看看前八十回是怎么写的。
    

第四回写道:“门子笑道:‘……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也并非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
    

在前八十回里,仅仅一个凤姐,就可对官府呼风唤雨。凤姐真是炙手可热,炎焰张天。第七回凤姐帮周瑞家的打官司,第十五回凤姐受老尼之托帮张家打官司,第六十八回凤姐唆使张华告贾琏、附带告旺儿和贾蓉,都可为证:
    贾府、薛府的最大靠山是贾元春和王子腾。
    贾元春在第十六回升为贵妃。王子腾在第五十三回“升了九省都检点”。
    元春逝于第九十五回,王子腾逝于第九十六回。
    到了后四十回,薛蟠的靠山仍然继续起作用!所以,薛蟠打这个官司绝对不会象第八十五回、第八十六回写的那样被动。
    

在后四十回里,薛蟠只不过是一个小本经营的地位低下的毫无靠山的小商人。
    总之,很明显,“薛家打官司问题”反映后四十回另有作者。
    第五节、程高本的底本
    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里写道:“程甲本系后出者,它与梦觉本在文字上相同如此,正说明这个本子形成时,所取的底本是梦觉本。……前八十回,从程甲、梦觉本和各本的对校看,程甲与底本梦觉本之间,文字主要是其同,但也存在若干差异。可见程甲本形成时不是对底本照搬完事,而也是下了改笔的。其中,最能说明程甲本特点的,或者说,它对梦觉本改动最明显的,是它的楔子部分。……今仅举如下一个牵及全书之例。这就是无材补天,遗落在大荒山的的那块顽石,在程甲本中的合二为一。……程甲本与梦觉本的第二个重大差异,是柳五儿的生死。……程甲与梦觉,共同是主要的。即使是异文较多的这个第七十七回,也与全书其他各回一样,底本仍是梦觉本。程甲本的一切调整改笔,都是在梦觉本的基础上进行,没有例外的拼凑现象。”
    第六节、程乙本对程甲本的删改
    程伟元、高鹗在程乙本【红楼梦引言】里写道:“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惟识者谅之。”
    程乙本出版的时间距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仅迟七十二天。而程甲本1571页中,程乙本作了改动的有1515页之多。(改动之页,首字、尾字不改。)
    据汪原放统计,程乙本对程甲本删改字数达21504字,其中前八十回被删改15537字,后四十回被删改5967字。
    据中华书局1979年统计,程乙本对程甲本删改字数达19568字,其中前八十回被删改14376字,后四十回被删改5192字。
    在短短的72天里,程乙本对程甲本删改字数近两万字。如果程伟元、高鹗是续作者,不应出现这种现象。而他俩若是整理者,这种现象则是顺理成章之事。
    程乙本对程甲本的删改,既有改好了的,也有改差了的。
    王佩璋摘出“越改越坏的重要的例子约有一百十二处”。如果程伟元、高鹗是续作者,不应出现这种现象。而他俩若是整理者,这种现象则是顺理成章之事。
    参考文献:
    (1)刘世德。《红楼梦》版本探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冠夫。红楼梦版本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曹立波。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王佩璋。《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
    (发表于1957年2月3日的《光明日报》。又载于刘梦溪主编的
    《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