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谁动了曹雪芹的奶酪?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廖迪安 参加讨论
 
    依据《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上所“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第十三回的章目原本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可是后来曹雪芹却要把“淫丧天香楼”改为“死封龙禁尉”。而脂批却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这就明确说明秦可卿是因绯闻被曝光在天香楼上吊自杀的,与判词及画一致。是什么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让曹雪芹一改初衷将原稿一气哈成的故事情节改得面目全非“谜团”迭出?
    我个人的观点,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改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并不是作者的本意。这一被动的改变由于没有从全局着眼,也就改出了许多说不通的棱角。任何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雕塑都是彼此照应浑然天成,外人生硬加进的主旨必然有其强扭的痕迹,就如同“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如果不刻意地“突出”一把,审查起来就很难通关。将“淫丧”改成“病死”便把《红楼梦》原有的浑然天成的艺术意境给搅黄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品顾及了秦氏的颜面,却损伤了逻辑上的严谨。首先是情节与判词不符。判词是纲,情节是目,纲举才能目张,纲统不了目,目不服从纲了,你说别扭不别扭。情节之目改了,判词之纲却没有作相应的改动,说明这一改动并不是出于作者的主动,而是被动地听从了某人的“旨意”。上峰或外人的看法往往只着眼于一时一事或一个方面,很难做到设身处地从整体上考虑周全,这样的改动,作品的条理和思路就有可能出现紊乱。别说是一部小说,就是一篇出色的短文要进行局部的非主动修改,有时也会露出“马脚”。如七十九回,林黛玉进言贾宝玉修改为晴雯杜撰《芙蓉诔》,黛玉说,“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联意思却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放着现成真事,为什么不用?”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宝玉听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极,是极!到底是你想的出,说的出。……但只一件:虽然这一改新妙之极,但你居此则可,在我实不敢当。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异姓陌路,尚然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宝玉笑道:“论交之道,不在肥马轻裘,即黄金白璧,亦不当锱铢较量。倒是这唐突闺阁,万万使不得的。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故今宁可弃此一篇大文,万不可弃此‘茜纱’新句。竟莫若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如此一改,虽于我无涉,我也惬怀的。”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宝玉道:“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说:“果然改的好,再不必乱改了。”林黛玉多了一句嘴,倒叫宝玉不知如何是好,不采纳吧,过意不去,采纳吧,原不是这样考虑的。就是免强采纳了,反落得林黛玉一脸的不高兴。可见作品越是优秀,外人越是改不动的,免强改了,那也只能留下一份遗憾。
    先前,曹雪芹正是按照“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进行布局的,所以秦氏上吊自杀后,尤氏才会懒得料理丧事,因为他完全有理由装病不出。从尤氏的为人来看,大抵是贤能的,荣府的很多大事,贾母都交由她来操持,正是因为宁府闹出了“爬灰”这等丑事,她才好装聋作哑,外人也都不会怪罪。从贾珍的状态看,也能印证秦氏是因“淫”而“丧”。见父亲不管,贾蓉也是不闻不问,倒是公公贾珍越俎代庖,“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一情节正切合作为儿媳妇的秦氏与贾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的媾合之事。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平准一千二百两银子”,这才为贾蓉捐了一个龙禁尉,而章目上反成了“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未免本目倒置。可见被动修改的痕迹十分明显,也十分牵强。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是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秦因何患病,患的何病,文本没有交待。《红楼梦》中病死的人屈指可数,但都是有始有终,惟独秦氏是个例外,这恐怕说不过去。且看又副册的晴雯死了,文本就交待得一清二楚。先是夜间只穿小衣唬秋纹作耍而着了些风寒,宝玉为其请医抓药,而后“勇晴雯病补金雀裘”,再后来被王宝善家的告倒,受了王夫人的许多闲气痛不欲生;被撵出大观园后,又没有个亲爹热娘的安抚照顾,只身寄居在表兄表嫂屋椽之下,连水都轻易喝不上一口。章目“俏丫环抱屈夭风流”,正好同判词“寿夭多因诽谤生”相吻合。贾瑞之死更是绘声绘色,惟恐看官读之不够过瘾。
    曹雪芹将秦可卿“淫丧”的死因一改,艺术氛围可就大不一样了。淫丧和病死虽然都“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们的处事态度也就绝缘不同,就如同林黛玉进言贾宝玉修改《芙蓉诔》,结果改来改去反改成了一头雾水。如果是作者主动修正的话,第五回的词与画就不会是原封不动,再就是尤氏的态度也不会如此冷漠。王熙凤协理荣国府更不应出自贾珍的乞求,正常途径是由尤氏首先提出倡议,然后大家纷纷响应。贾珍低三下四的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只适用于原稿“淫丧”的情理。
    可见这样的情节处理曹雪芹是十分不情意的,因此有意无意在小说中遗存了不少难解的“谜团”,为的是好让后世看官们去评说。也就因此有了曾庆雪评说《刘心武的真假红楼》(详见4月21日《光明观察》)之评说:“十年前,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开始关照《红楼梦》的全局,开创了红学研究中一条独特的研究方向——‘秦学’,进而出版了《红楼望月》、《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著作,一时受到读者追捧”。按照刘心武的看法,秦可卿闺房中“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全都是些帝王家才有的陈设。由此推论出秦可卿并不是一个育婴堂捡来的弃婴,而是康熙朝两立两废的太子即书中“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小女儿。因身份泄露,为保全贾家而被迫自杀,还说秦氏是贾府隐藏的政治资产云云。
    假使没有脂砚斋当日留下的有一句“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的原话,谁还不会认为刘的推断也有几分真理呢?作者在这里凭空杜撰这许多摆设,还有寿昌公主(刘宋时人)的卧榻,同昌公主(唐代人)的珠帐,唐伯虎的画和秦少游的联等等,无非是暗示秦可卿乃武赵杨一流,是个不恪守贞操的女子罢了。判词说她“情既相逢必主淫”,《红楼梦曲》说她“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都说明这个风流女子在宁国府这个大染缸里已经甘愿堕落逢主必淫。
    秦可卿闺房的陈设是假的,一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是假的一样。
    莫泊桑与曹雪芹这两个老儿都很会开玩笑,是只莫翁的玩笑比曹翁要爽快直接一些,因而被他那假项链忽悠的也就只有玛蒂尔德一人。曹先生的玩笑隐晦难揣,假使没有刘先生这样高明的贩卖者贩卖还真难以产生玩笑之效果。玛蒂尔德为了偿还债务,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那追捧刘先生的若干读者被刘先生忽悠正好也是“十年”。
    据莫翁说,玛蒂尔德容貌姣美,身段窈窕,但是出身贫穷,只嫁了教育部的一个小小的科员。她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嫁给了有钱的福雷斯蒂埃而成了阔太太之后彼此就没什么联系了。这并不是因为这位阔太太拿另眼看她,而是因为每次相逢,她都要伤心、懊悔、绝望、痛哭好几天。有一天晚上,丈夫带回一个大信封,里面装的是教育部长邀请他们出席晚会的请贴。得意洋洋的丈夫满以为妻子会高兴一场,不曾想这请贴给没有漂亮首饰的玛蒂尔德带来的是更加伤心和烦恼。第二天,玛蒂尔德把自己的苦衷告诉她的朋友。福雷斯太太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让她在一个很大的首饰箱里挑了一串非常美丽的钻石项链。
    晚会之后回到家里,玛蒂尔德猛然发现颈上的项链不见了。他们只得花三万六千法郎买了一串相类似的项链赔她。玛蒂尔德从此洗衣、买莱、打水、洗碗、倒垃圾,无所不做。十年之后,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一个星期天,忽然看见福雷斯蒂埃太太带着孩子在散步,她还是那么年轻美丽动人。当她过去打招呼的时候,福雷斯太太差点没认出这样一个外表苍老的女人。于是,玛蒂尔德把如何丢项链,如何还高利贷十年劳作的事告诉了她。福雷斯蒂埃太太非常激动地抓住她的双手,“哎哟,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的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五百法郎!”
    刘先生出版的这个《谜》,那个《谜》就如同福雷斯蒂埃太太的项链“顶多也就值五百法郎!”而实际上却让许多的红谜朋友掏足了“三万六千法郎”的腰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