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半仙半凡、“来无影,去无踪”的最为神秘的人物,当属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了。二人的神秘之处,就在于他们实际上是顺治的化身。 先说僧道构思的来由。顺治出家前曾自号臆菴道人,后又出家五台山,故道士和和尚是他身份的最好的象征。道家始祖太上老君即老子,“老子”可以别解为父亲之称,正是顺治为曹宣父亲的最好暗示了。所以作品中就有如下细节来提示这种构思:王夫人说宝玉“又欠你老子揍你了”,宝玉回答“我老子再不为这个揍我的”(28回)。 在史书的记载中,顺治死于1661年1月1日夜子时。这个时间是23点到24点即0点之间,24点即0点之后,就属于1月8日了。如果我们把顺治被记成死人的这个时间理解成24点即0点,就是1月7日和1月8日的临界点了:既可以理解成1月7日,也可以理解成1月8日,于是这个时间就变成了1月7日和1月8日,两个日子月日全相加,就是2月15日了。就是说,2月15日是顺治被记成死人而实际上却还活着的最富有史实寓意的谜语。 据佛家典籍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的日子是2月15日。据道家典籍记载,道家始祖太上老君即老子的生日是2月15日,另一种说法是7月1日。按照我所发现的作者记载日子的一个极端重要的谜语手法即回文法中的日月交换法(见《贾母之谜》),1月7日的回文就是7月1日了。而且所谓的顺治被葬入孝陵的日子,是1663年6月6日,把1月7日与这个6月6日月加日减,就是7月1日了。所以邢德全讲的“假墙”的故事,即隐写顺治长寿的故事(见《司棋、龄官和贾蔷》一节),就发生在元帝庙即玄帝庙,因为唐代尊奉老子即太上老君为玄元皇帝。这是因为唐王朝李姓,而老子即李聃也姓李的缘故。 顺治生日即1638年1月30日,按照节气算为2月。把这个日子即节气中的2月30日,与顺治被记成死人的1661年1月7日这两个日子连在一计算一下,月日全加,就是3月37日了。如果3月为大月即30天(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3月37日就是3月零7 天即4月7日;如果3月为小月,3月37日就是3月零8天即4月8日了。1661年的3月为小月,故顺治生死之日的隐语就是4月8日了。 4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这就是癞头和尚见香菱的时候做出用手指着香菱这个动作的内涵。关于释迦牟尼出生时情况的记载是:他刚生下来就能自己行走七步,每走一步,脚下就涌现出一朵莲花(据此作者就设计了迎春房中有一个名为莲花的丫头的细节)。并且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指天指地之手,自然就是“佛手”了。据此,“佛手”就扣4月8日。所以,和尚指香菱之手扣“佛手”,实际上是顺治生死之日的隐语。 为什么指着香菱呢?因为香菱指代了曹宣,曹宣的真实生日,即1660年2月6日的隐语也是4月8日即“佛手”。用回文法中的日月交换法,2月6日可以变成6月2日,而且李显死日是710年6月2日。6月2日与2月6日月减日加,就是4月8日了。就是说,曹宣的真实生日通过日月交换的回文法或者在与李显死日的联系中,也是4月8日。这就是元春画面那张弓上所挂的香橼的寓意:把释迦牟尼出生时指天指地的“佛手”别解为“佛手柑”的时候,就是香橼了。香橼(俗名香圆)、枸橼、佛手柑为一物多名,《本草纲目.果部》卷30:“枸缘,香橼,佛手柑。时珍曰:义未详。佛手,取象也。”据此,按照作品中的射覆式连环法,香橼扣佛手柑,佛手柑扣释迦牟尼指天指地之手即“佛手”进而扣他的4月8日生日,这个生日扣曹宣的2月6日真生日,这就是说,这个日子在这种联系中也就变成了“香橼”了。上述射覆式连环手法的思维逻辑可简化如下:香橼—佛手柑—佛手—释迦牟尼指天指地之手—4月8日—2月6日与其回文6月2日的计算结果。 把顺治的生死之日和曹宣的真假生日都变成4月8日,就是“捉迷屏后,莲瓣无声”的内涵,这一点在讨论小红时才能说清楚,此处无暇细论。 按照《推背图》中丁巳之象的谶语,是“虽笑亦哭”,据此,作者如果用和尚的哭和笑来暗示顺治被记成死人的丁巳日,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先笑后哭”,二是“先哭后笑”。我们看到,作者写和尚见到香菱“便哭起来”,士隐把香菱抱进屋时,“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即“先哭后笑”,这又是为什么呢? 曹宣是位被当成了死人的顺治七子,这一点,可以用取代了他的皇七子身份的隆禧死日来指代,因为在这种构思中即通过以今喻今法,曹宣的皇七子身份就成了有史可据的了。隆禧死于1679年7月15日丁未日的申时,这个日子和时辰在卦气图中的爻位为同人卦的九五爻,如下所示: 16日戊申4:53到17日5:14,同人卦上九爻。 15日丁未4:32到16日4:53,同人卦九五爻。 14日丙午4:11到15日4:32,同人卦九四爻。 13日乙巳3:50到14日4:11,同人卦九三爻。 12日甲辰3:29到13日3:50,同人卦九二爻。 11日癸卯3:08到12日3:29,同人卦初九爻。 同人卦九五爻的爻辞是:“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周易.同人》)这句爻辞的大意是:九五爻阳刚居正处“君位”,与六二爻同心相应,但因三、四爻为敌相争(在易学中阴遇阳为和为通,阳遇阳为相斥,三四爻都是阳爻故与九五爻相斥为敌,这两爻都要和六二阴爻相和相通,就是与九五爻“相争”了),起初因不能会合而号咷悲痛,后来克敌制胜,遂得相遇合而欢笑。这就是癞僧先哭后笑的内涵:曹宣原本是顺治的真正的皇七子,但这个身份起初被隆禧所取代了即隆禧成了皇七子,于是真正的皇九子永干就成了皇八子,在这个意义上,二人就成了排斥曹宣的真实身份的两个“敌人”了;顺治又被记成死人即父子分离,故好比“先号咷”。后来顺治和曹宣父子相认,最终得以团聚故“后笑”。这个有关哭笑的构思由于是根据顺治死日(通过《推背图》中的谶语)和隆禧死日(通过同人卦的九五爻)来进行构思的史笔,所以成了写顺治和曹宣父子关系的重要线索,“入我门来一笑逢”、贾芸称宝玉为父亲,在献白海棠时所写的帖子中落款有“一笑”字样,刘姥姥惹的众人大笑,傻大姐检绣春囊时“笑嘻嘻走来”,因泄漏了宝玉要娶宝钗的消息挨袭人之打后“呜呜咽咽在那里哭”,都是体现这个构思的重要细节。尤其是傻大姐的“笑”(指顺治父子团聚)导致了抄检大观园(所隐写的历史真实是:曹宣原本是皇太子之事被曹家泄漏后,给曹家惹祸最终造成孙氏自缢身亡),傻大姐的“哭”导致黛玉之死(所隐写的历史真实是顺治之死),是最为精确地隐写顺治父子关系的情节,只要把傻大姐的先笑后哭,反过来看,就是“先号咷而后笑”了。诸如此类细节的具体内涵,别处论及到的时候再细说。 和尚为什么“癞头”即头有病呢?用李治来指代顺治,李治活了56岁,1693年时顺治56岁,该年1月30日即顺治的56岁生日的干支是甲戌日。用李显和李治关系来喻指顺治父子关系,李显死时55岁,而李治若活着就是83岁,据此,1720年的1月7日甲戌日就是隐写顺治和曹宣父子的死后缘分的最佳日子了。这两个日子的干支都是甲戌。由于在与李治的联系中,顺治应该活到1732年即95岁,而曹宣95岁的时候是1754年甲戌。这些就是甲戌本的部分内涵:通过李治和李显的父子关系,来暗示顺治和曹宣的父子关系,进而暗示一部红楼的核心谜底就是顺治父子的“再生缘”。就是说,甲戌本只是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用来隐写顺治和曹宣父子关系的谜语,并不是在1754年甲戌年的时候真有个红楼的版本产生出来。关于甲戌本本身作为谜语体系所蕴藏的大量信息,后面专门讨论甲戌本的时候再细说。用武则天来指代顺治,把武则天死日即705年11月26日,落实到顺治身上,就是1719年11月26日甲午,因为此年顺治82岁。在1693年1月30日、1719年11月26日和1720年1月7日的时候,顺治实际上还活着,但在世人眼中,却早已成了死人,就好比顺治的“头”有病了:在古代算命术中,十个天干中的甲配头,《三命通会》卷七:“甲头乙项丙肩求。”又有“亥水为头及肾囊”的说法,据此,1693年1月7日辛亥日顺治还活着,却被当成了死人,就是头有病了。 道士为什么“跛足”即足有病呢?李治死日即683年12月4日落实到顺治身上就是1693年12月4日,这个日子的干支为癸酉,武则天82岁之死落实到顺治身上就是1719年,该年的1月30日即顺治的82岁生日的干支为癸卯,在1693年和1719年的时候顺治还活着,但在世人眼中,却早已经死了,就好比“足”有病了:在古代算命术中,十个天干中的癸配足,《三命通会》卷七:“壬胫癸足一身由。”又有“丑亥属脚子为阴”的说法,据此,1693年7日辛亥日顺治还活着却被记成了死人,就是脚有病了。 1693年12月4日癸酉由李治56岁时死日而来,1719年1月30日癸卯由武则天82岁之死而来但写的是顺治82岁生日。生为阳,死为阴。而且冬至后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故癸酉为死日为阴气下降则低,癸卯为生日为阳气上升则高,所以跛足道人才“一足高来一足低”。如前所述,在与李治56岁之死的联系中,1693年1月7日辛亥就好比1661年1月7日,在与李治死日干支的联系中,作品写顺治活到了1732年,则该年的1月8日丙寅好比1661年1月8日,这两个日子算出2月15日,因此就是太上老君的生日了。因此也就是跛足道人的生日其实就是顺治长寿的隐语,而这两个日子为丙辛化水。1732年1月30日即顺治95岁生日的干支是戊子,戊五行为土,子五行为水,土和水合在一起就是泥,所以跛足道人才“浑身带水又拖泥”。李治时唐代的宫殿有蓬莱宫,所以当通过李治来写顺治的时候,就是“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了。同时用蓬莱仙境,来喻指顺治出家隐居的地方五台山,也是说得通的。 关于太上老君生日的另一说法是7月1日,顺治被记成死人的日子即1661年1月7日,通过回文法中的日月交换法,就是7月1日了。所以邢德全讲的“假墙”的故事,即隐写顺治长寿的故事(见《司棋、龄官和贾蔷》一节),就发生在元帝庙即玄帝庙,因为唐代尊奉老子即太上老君为玄元皇帝。 《三命通会》卷七:“夫疾病皆因五行不和,即人身五脏不和也。盖五行通于五脏,六腑通于九窍,凡十干受病属六腑,十二支受病属五脏。丙丁己午火局南离,主病在上;壬癸亥子水局北坎,主病在下;……诸风晕掉、眼光日昏,血不调畅、早年落发、筋青瓜枯,属肝家甲乙寅卯木受亏主病故也;诸脓血疮疥、舌苦喑哑者,属心家丙丁巳午火受亏主病故也。……鼻塞酒糟、语蹇气结、咳嗽喊者,属肺家庚辛申酉受亏主病故也;……甲乙见庚辛申酉多者,内主肝胆惊悸、劳瘵、手足顽麻、筋骨疼痛;……丙丁见壬癸亥子多者,内主心气疼痛、颠痫舌强、口痛咽哑、急慢惊风、语言蹇涩;外主潮热发狂、眼暗失明、小肠疝气、疮疥脓血、小便淋浊。……庚辛见丙丁巳午多者,内主肠风痔漏、粪后下血、痰火咳嗽、气喘吐血、魉魉失魂、虚烦劳症;外主皮肤枯燥、肺风鼻赤、疽肿发背、脓血无力。” 据此,1661年1月7日丁巳、8日戊午,1732年1月8日丙寅,“主病在上”,1693年1月7日辛亥、8日壬子、12月4日癸酉、1719年1月30日癸卯,“主病在下”,正与癞头和尚病在下,跛足道人病在下相合。而“眼光日昏”,“属肝家甲乙寅卯木受亏主病故也”,如前述癞头和尚的病在诸多甲日,加上1732年1月7日乙丑,也应该是“眼光日昏”之症,故作品就写跛足道人为“渺渺真人”,渺渺就是视物不情的意思,正是“眼光日昏”的同义语。但对于知晓了顺治没有死之事的人来说,这些“疾病”即顺治被记成死了之事的真实性就不存在了,所以癞头和尚就“目似明星蓄宝光”。如前述癞头和尚之病扣诸多甲日,而“诸浓血疮疥”之病扣丙丁巳午火,故顺治被记成死人之日丁巳和前述甲日合在一起,就是癞头和尚“腌臜更有满头疮”的内涵了,否则疮疥就不一定长在头上了。 其中与胆和鼻之病有关即“肝胆惊悸”、“鼻塞酒糟”和“肺风鼻赤”者,都与作者用来隐写顺治本人的日子有关,比如“庚辛见丙丁巳午多者”可以指:在与李治的联系中,1693年1月7日辛亥和8日壬子,1732年7日乙丑和8日丙寅,好比1661年1月7日丁巳和戊午。其中丁巳、戊午、辛亥、丙寅,正是“辛见丙丁巳午多者”,而一旦通过李治明白了顺治长寿的奥秘,这些病症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才写癞头和尚“鼻如悬胆两眉长”。尤其是其中的“两眉长”表面上是通过长寿眉来写顺治的长寿,实际上却是1月7日和8日的隐语,即通过1661年1月7日和1693年1月8日,1693年1月7日和1732年1月8日和另外两个日子即1693年12月4日和1732年1月30日来写顺治的长寿,这六个日子就是各种版本在写黛玉的眉目时那么多种不同异文的内涵。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是理解“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以及“眼泪还债”的“仙缘”的症结所在,因为在作者的构思中,眼睛和眉毛,是1月7日和1月8日的隐语,跛足道人是渺渺真人,即因为眼睛有毛病而视物不清,是指在史书的记载中,1661年1月8日时活着的顺治却成了死人,而和尚“目似明星蓄宝光”,则是针对这个虚假记载而来写顺治实际上没有死的历史真相。关于1月7日和8日与眼睛眉毛的关系,我们下次再说,最后引用一段批语来说明一下作者通过僧道的构思来隐写顺治的史实性:在第三回黛玉说“那一年我三岁的时候,听说来一个癞头和尚”处甲戌本有侧批“文字细如牛毛”,又有眉批“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非袭《西游》中一味无稽,至不能处便用观世音可比”。后一段批语的部分内涵就是我们上面的简单论述所要说明的问题:僧道二人是通过具体的日子和谜语手法来写顺治未死之事的,因此是可以考证的而非“一味无稽”者。而“文字细如牛毛”的寓意是:根据作者将顺治死日丁巳日通过《推背图》变成“迎春”日和写顺治活到了1732年的构思,我们自然不难发现,立春日即“迎春”为丁巳日的日子,是作者确保顺治未死的史实性所必然要加以重视并通过相应情节来给予隐写的日子。于是我们自然就能发现黛玉三岁时癞头和尚出现的寓意了:从1661年1月7日开始,立春日为丁巳日的第一个年份,是1629年12月17日。按照节气算,这个日子已经属于1730年的第一天,而从1732年往回数,此日就是第三年了,也就是说,从顺治死于1732年回数,1730年的时候他就是“三岁”了!就是说,这是用1730年的立春日为丁巳日,来暗示1661年1月7日丁巳日,用和尚化黛玉出家,来写1661年1月7日丁巳日被记成死人的顺治实际上出家当和尚去了,通过“三年”的说法,来写这个出家当了和尚的顺治活到了1732年。这才是这个细节“文字细如牛毛”的真正内涵!僧道身上与顺治有关的情节还有不少,比如中五鬼时来“除邪僻”了,宝玉出家前和尚来送玉了,最终带宝玉出家了,等等,涉及到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再一一剖析,就更能有力地说明我上面的理解并非虚妄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