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华沁芳(花沁芳) 一、曹雪芹的贺诗 北京的张行先生保存了“张宜泉书箧”。 其右边的书箱正面有《题芹溪处士句》。其诗云: 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 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 二、书箱落款及张宜泉的两句诗 “张宜泉书箧”左边的书箱正面,刻的主要是落款。 其右侧竖行刻有“拙笔写兰”,其上侧刻有“乾隆二十五年岁在庚辰上巳”。 在这两个落款之间刻有较小字体的“清香沁诗脾,花国第一芳”。 三、我的解读 (一)合起来就是“花沁芳” 我认为,“清香沁诗脾,花国第一芳”隐藏了张宜泉之妻的姓名。 “花国第一芳”,藏“花”与“芳”字。“清香沁诗脾”,藏“沁”字。 合起来就是“花沁芳”。 (二)“华”者,花也 “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这两句就是对花沁芳所绘兰花的赞美。 “华”者,花也。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有“春风拂槛露华浓”。 “顽石”,在“张宜泉书箧”中,右边书箱的正面的兰花底下就是一块石头。 至于“顽石”是否有深意,本文就不展开说了。 (三)花沁芳本姓“华”,即华沁芳 “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 “华”字蕴含了姓氏。花沁芳本姓“华”,即华沁芳。 从姓氏源流看,“花”姓来自于“华”姓,两姓本是一家。 (四)第二句藏了张宜泉的“宜”字 “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两句无疑是祝贺新婚或祝贺定婚的。 这两句是藏字诗。 第一句藏了花沁芳的姓“花”字。 第二句藏了张宜泉之名的第一字“宜”字。 不过,“宜”字加了个“言”旁。 如果“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是曹雪芹祝贺自己的新婚,就完全用不着“第二句藏了张宜泉之名的第一字‘宜’字”。 如果“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是曹雪芹祝贺自己的新婚,就意味着这对书箱是张宜泉赠送给曹雪芹的,张宜泉本人就是写诗的高手,他为何不写一首贺诗,却要抄录曹雪芹的祝贺自己新婚的诗还赠给曹雪芹? 总之,《题芹溪处士句》这首诗的原创者是“芹溪处士”,张宜泉只不过是书写者。 (五)这是曹雪芹留存于世的唯一的一首完整的诗! 对于“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这一首诗,大约不能用严格的格律诗来要求。四句话,把想说的都表达了,有何不行? 仅从诗歌的形式看,可算作“打油诗”的高档。 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这是曹雪芹留存于世的唯一的一首完整的诗! 至于《红楼梦》正文里的诗歌,那是代小说人物而作的。 (六)张宜泉只不过是书写者 《题芹溪处士句》。 “题”,就是书写。若是自己的原创,又带有“写作”之义。 题芹溪处士句——书写芹溪处士的诗句。 芹溪处士就是曹雪芹。 《题芹溪处士句》这个题目的独特之处在于最后是个“句”字,因此,这首诗的原创者是“芹溪处士”,张宜泉只不过是书写者。 第二节、《春柳堂诗稿》里的时间坐标 一、“三十年来百无一就”写于乾隆五十二年 《春柳堂诗稿》有张宜泉的《自序》。其文曰:“……书剑飘零,三十年来百无一就,命也!……想昔丁丑礼部试……” 显然,这“三十年”应从“丁丑”算起。 丁丑年就是乾隆二十二年,该年有会试。张宜泉参加了该年会试。 张宜泉写《自序》的时间应是乾隆五十二年,该年亦有会试。 张宜泉虽不会参加乾隆五十二年的会试,但该年必定要举行的会试却刺激他写出“三十年来百无一就”。 二、《哭子女并丧》写于乾隆二十八年 (一) 《哭子女并丧(余生二女一子,因出痘,仅存一矣)》 不获家门幸,重重祸痘疮。 才含娇儿泪,又割爱女肠。 怀免功非浅,心连痛莫忘。 慰妻看乳上,犹有一啼娘。 (《春柳堂诗稿》五言近体第22首) (二) 乾隆二十八年,著名诗人蒋士铨曾赋诗一首: 三四月交十月间,九门出儿万七千。 郊关痘疹莫计数,十家襁褓一二全。 三、《见老妻病起作》应写于乾隆四十一年 《见老妻病起作》是《春柳堂诗稿》五言近体的第58首。其诗云: 笑改从前象,山妻病可知。 瘦容争岛魅,脱发误庵尼。 女喜归宁早,儿嫌侍药迟。 扶筇踉蹡态,缓步下阶时。 “女喜归宁早”,此女儿就是《哭子女并丧》诗中“慰妻看乳上,犹有一啼娘”的那个吃奶的女婴。 假设张宜泉的“归宁”的女儿是早婚的,且婚后不久就“归宁”,那么,可进一步假设这个“归宁”的女儿这时刚满十四岁。 又假设“慰妻看乳上,犹有一啼娘”的吃奶的女婴当时只有一岁。 于是乎,可以推断出《见老妻病起作》比《哭子女并丧》迟十三年。 因此,《见老妻病起作》应写于乾隆四十一年。 四、《伤芹溪居士》写于乾隆二十九年春季 《伤芹溪居士》是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的第29首诗。其诗云: 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 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 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釯釯。 多情再问藏修地,翠叠空山晚照凉。 五、《五十自警》应写于乾隆四十二年 《春柳堂诗稿》是张宜泉生前亲自审定过的《诗稿》,分为三种诗体,每种诗体内部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五十自警》是《春柳堂诗稿》五言近体的第64首。 其第58首《见老妻病起作》应写于乾隆四十一年。 其第59首《通州道上》写的是秋季之事。 其第60首《牛市店中作》写的是冬季之事。 其第61首《赴张家湾寻访曾祖灵》写的是三月之事。 其第63首《书禧儿与弟争食苹果以此示之》写的是秋季之事。 其第66首《冬晚》写的是年底之事。 可见,《五十自警》应写于乾隆四十二年秋季。 第三节、年龄与家庭 一、张宜泉的年龄 张宜泉应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 乾隆二十二年春,张宜泉参加会试时,三十岁。 乾隆二十五年春季,张宜泉与花沁芳结婚时,张宜泉三十三岁。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初春,曹雪芹五十二岁,因病去世。 该年春季,张宜泉三十七岁,写《伤芹溪居士》悼念曹雪芹。 乾隆五十二年春,写《春柳堂诗稿·自序》,张宜泉六十岁。 二、花沁芳的年龄 乾隆二十五年春季,张宜泉与花沁芳结婚时,花沁芳可能在二十五岁左右。因为《见老妻病起作》写于乾隆四十一年,花沁芳若有四十一岁,可称为“老妻”。 乾隆二十四年初春,花沁芳陪同姐姐花自芳找到曹雪芹。 花自芳、花沁芳从江苏省的瓜洲出发的时间,可能是乾隆二十三年冬季。那么,花沁芳时年二十三岁。 巧的是——《石头记》里有个待字闺阁的大龄美女傅秋芳,正好也是二十三岁。不知傅秋芳的年龄,是否源于花沁芳? 三、家庭 乾隆五年(张宜泉十三岁),张宜泉的父亲病故。 乾隆二十四年之前,张宜泉的第一任妻子刘氏病故。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中下旬,张宜泉与花沁芳成婚。 乾隆二十七年,张宜泉的母亲病故。 乾隆二十七年,花沁芳生女。 乾隆二十八年,前妻所生一儿一女皆因痘症而夭折 乾隆二十九年秋季,花沁芳生长子,张宜泉写有《喜生子》(《春柳堂诗稿》五言近体第26首)。 乾隆某年春季,花沁芳生第二子,该子名为春儿。 乾隆三十七年,张宜泉的哥哥病故。 乾隆三十八年,花沁芳生第三子,该子名为禧儿。 乾隆四十年,花沁芳生第四子。(张宜泉四十八岁)。 四、张宜泉与张行 乾隆四十年是1775年,与《春柳堂诗稿》刻本付梓的光绪十五年(1889年)相距114年。 如果张介卿之父是花沁芳的第四子,那么,是否可以这样假设——张介卿之父五十岁时(1825年,道光五年)生张介卿——张介卿生于1825年,张介卿六十四岁(1889年,光绪十五年)出版大父(祖父)张宜泉的《春柳堂诗稿》。 张行生于1945年。如果张行是张宜泉的六世孙,那么,张行的祖父(张介卿之子)可能生于1855年(咸丰五年)左右。 张行之父是张继善。 1855年距离1945年有90年。 张行的父亲张继善先生的年龄,目前还没有公开。 如果张行是张宜泉的七世孙,这“年龄账”可能好算一些。 第四节、《春暮续婚》写于乾隆二十五年三月 一、《春暮续婚》 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第十八首是《春暮续婚》。诗云: 锦瑟重弹再结丝,今番花烛异前期。 脸波还见牵帷处,眉样难看却袖时。 鸣雁已嘲司马愿,夭桃又笑孟光痴。 漫言一刻千金价,留恋春宵梦破迟。 二、《春暮续婚》写于乾隆二十五年三月 《春暮续婚》写于哪一年?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二十九首是《伤芹溪居士》。该诗作于乾隆二十九年春季。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二十八首是《伤芹溪居士》。该诗第四句是“堂前花鸟入吟讴”,其景应在春夏之际。因此,该诗作于乾隆二十八年春夏之际。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二十七首是《为过友家陪饮诸宗室阻雪城西借宿恩三张秀书馆作》。该诗应作于乾隆二十七年冬季。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二十六首是《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该诗应写于乾隆二十七年的夏末秋初。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二十三首是《中秋夜邻友郭元度邀饮即席赋》,写的是中秋之事。该诗应写于乾隆二十六年中秋。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二十一首是《赋得“风飘万点正愁人”限“花”字》,写的是春季之事。该诗应写于乾隆二十六年春季。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二十首是《书慰卜士段纯一》,写的是秋季之事。该诗应写于乾隆二十五年秋季。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十九首是《送同学张次石归东安》,写的是秋季之事。该诗应写于乾隆二十五年秋季。 《春柳堂诗稿》七言近体诗的第十九首是《春暮续婚》。 因此,《春暮续婚》写于乾隆二十五年三月。 《春暮续婚》写于乾隆二十五年三月,正好与“张宜泉书箧”上的落款“乾隆二十五年岁在庚辰上已”相吻合! 第五节、大观园里有“沁芳” 《石头记》(《红楼梦》)的大观园里有沁芳溪、沁芳池、沁芳亭桥、沁芳闸桥,现在看来,这“沁芳”二字不是随便写的,而是“程日兴”应花自芳的要求,为赞扬花沁芳而写的! 第六节、乩诼玄羊重克伤 (一) “张宜泉书箧”的背面有诗一首: 不怨糟糠怨杜康, 乩诼玄羊重克伤。 ( 丧明子夏又逝伤,地圻天崩人未亡。) 睹物思情理陈箧, 停君待殓鬻嫁裳。 (才非班女书难续,义重冒) 织锦意深睥苏女, 续书才浅愧班娘。 谁识戏语终成谶, 窀穸何处葬刘郎。 (二) 许多红学家将“玄羊”解释为“癸未年”。 我认为: “玄羊”的本义就是黑羊,直接引申义为宝羊。 在《不怨糟糠怨杜康》诗中,“玄羊”之义是“未羊”之年。 羊年对于张宜泉家是种不祥之年。 乾隆二十八年是癸未年,张宜泉的前妻所生的一儿一女,皆死于痘症。 乾隆五十二年是丁未年,张宜泉在写《春柳堂诗稿·自序》后不久,死于醉酒之中。 逢羊年必伤心,所以是“重克伤”。 “续书”不是续写《红楼梦》,而是另有意义。 “续书”是双关语,既是说仿效“苏女”写回文诗,又是说书写织锦的秘法。 “织锦”在该诗中是双关语,既是说自己写的回文诗的情意超过“苏女”织的(锦绣)回文诗,又是说织锦的秘法。 花沁芳应是织锦工匠的后代(南京市江宁区至今还有聚居的华姓)。说不定《红楼梦》里晴雯为雀金裘“界线”的高超本领之素材就来源于花沁芳的技艺。 《不怨糟糠怨杜康》诗是花沁芳悼念张宜泉的悼亡诗! (三) 《百度百科》写道: 回文诗的创作由来以久。现在可见到的回文诗,以苏伯玉妻《盘中诗》为最早.。“旧说以温峤和苏蕙诗为最早,实为谬误。温峤为东晋元帝(317-320)时人;苏蕙为苻秦时人(公元351年苻秦建国);苏伯玉妻为西晋初年人;故应以苏伯玉妻为最早。”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中国最早的回文诗是盘中诗。 ………… 前秦妇女苏若兰,武功(今陕西人)人,是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耀,深得丈夫窦滔敬重。 窦滔有个宠姬名叫赵阳台,若兰十分嫉妒,每每相见,总免不了一番嘲讽,窦滔常常为此遗憾,心中十分不快。一次,窦滔到襄阳做官,若兰不肯与他同往,他就带着赵阳台去赴任,渐渐和若兰断了音言。若兰十分悔恨,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织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璇玑图》。 原载:2010年11月28日星期日 原载:2010年11月28日星期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