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蔡元培解读《红楼梦》的正确思路从哪里来?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宗玉 参加讨论

    2010年年尾我破译了《红楼梦》的诸多写作密码,可以说接近全解了《红楼梦》。看到关于《红楼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研究文章,心内感慨万千。
    《红楼梦》的创作,因为回避雍正年间文字狱的关系,真实事件密语写就,隐藏太深,百年以来识者甚少,竞致作者枉费心机,创作目的没有达到,曹雪芹最后郁郁而终,令人叹惋!《红楼梦》一书两册,写了两个故事,看出这一点的、历史上留下文字记载的仅有乾隆年间戚蓼生一人。其人冷眼看世界,其性行与曹雪芹相似,狂放不羁、不入时流,不屑污于世俗,寄怀于酒肆,放情于山水。他留下的不足五百字的序评,也不敢直抒胸臆,同样隐晦曲折。“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两歌而不分喉鼻”,和我所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他无法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实在是干系太大,惹不起朝廷。
    那么蔡元培先生的关于《红楼梦》是康、雍年间政治斗争的正确见解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得从蔡先生的社会阅历说起。光绪二十年,蔡元培补翰林院编修,在哪儿他从前辈翰林处隐约获知了红楼梦的写作秘密,可惜的是知之甚少,理解、演绎成学者文人之争,视野偏狭,理解错了。被留洋归来、少年豪气的胡适轻易掀翻在地。众人眼见位高权重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吃瘪,未免同声附和,索隐派连带着被压抑几十年。殊不料正是借助于音韵学,著作者将真迹掩起,把心中的话遁形与故事情节之中,而仅仅留下脂砚斋评论,指导人们来认识红楼秘密。
    那么作为一个《红楼梦》边缘爱好者,我又是怎样发现红楼秘密的呢?我接触《红楼梦》是先从诗词、文学评论开始的,先背下唇齿留香的红楼诗词,看前人评论,将人物事迹烂熟于心,此后才有机会看《红楼梦》原书。等于对故事情节有了免疫力,我从未将《红楼梦》当成言情小说看。当我不把贾宝玉当成一个人看待时,视野豁然开朗。尤其得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曾经删去“剪恶除凶”四个字;把“甄英菊”改成“甄英莲”,我真正明白了“曹雪芹泪尽而逝”的意境。我仿佛掌握了研究《红楼梦》的“元素周期表”,人物个性特点一抓一个准;又仿佛撒了把“催化剂”,研读《红楼梦》屡屡有新的收获!  
    我读《红楼梦》所得到的颠覆性的见解,亦请诸红学研究者见谅、容忍。科学研究是讲方法,不讲权威的,求索红楼真故事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红楼梦》背面所记载的是康熙末年四皇子胤禛弑父改诏的历史现实,受胁迫被动参与改诏书的曹氏族人不甘与雍正同流合污,隐秘地记下这一事件,盼望十四皇子能够得知真正诏书的内容,重新夺取皇位,将雍正正法——拾头记之本意。同时也期待着家族重新振兴。而当雍正十三年雍正暴亡以后,曹氏期望破灭,曹雪芹绝望了。《红楼梦》由战斗檄文的功能退化为述史。这才有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举措。“脂砚斋”其实是“证言纸”,揭示雍正朝根基不正。雍正生母不接受群臣给其上徽号,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气病而死,也是旁证;雍正死后葬在泰陵,远离康熙陵墓仍然能说明一些问题,民间传说往往并非空穴来风。
    《红楼梦》前八十回已经完成了写作任务,雪芹并无后四十回文字,后四十回如果有,也是等待十四皇子拨乱反正之后,对群臣辩忠奸所用。所谓“警幻情榜”实为效仿封神榜用来识别忠奸的。
    《红楼梦》正面是金钱美女,是曹府与皇室、诸皇子经济人口往来的情况。写曹府家事只是语涉而已,著作者写作态度非常端正,是以忠仆的身份来记述康熙王朝诸子争斗的。
    《风月宝鉴》双面故事略述如上,不妥之处望方家斧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