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篇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红楼梦有写实的内容,部分地反应了作者及主要家庭人物的生活,除此之外,红楼梦还有大量的艺术加工成分。我们看到文学艺术的发挥在红楼梦中体现地淋漓尽致,红楼梦是文学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巅峰之作。 仅从小说的角度,有人就说:雪芹作书是脱胎在《西游记》,借径在《金瓶梅》,摄神在《水浒传》。《金瓶梅》以一姓家门、一男多女为其题材,写风情万种。曹雪芹借径就在于此。《水浒》写的是草莽英雄、绿林好汉的命运,《红楼梦》是借它形神。《水浒》写的是108条英雄好汉,红楼梦是写108位红粉佳人。《西游记》写的是虚幻的故事,是以一块石头孕育出石猴开始的,《红楼梦》同样也是从一块石头开始讲述故事。另外《红楼梦》还仿效了《封神演义》的一些思路,《封神演义》中有封神台,诸神死后是一道灵魂招到封神台,《红楼梦》中有太虚幻境,女儿逝后是一道芳魂飘到太虚幻境。而太虚幻境中对人物的预示采用了一画一诗的形式,这是仿照了历史上出现的预言书《推背图》的形式。 另外,象《长生殿》、《牡丹亭》、《会真记》、《西厢记》这些历史文化精粹,在书中多次提及。《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写男女缠绵的爱情故事,都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叹”,对红楼梦的创作应该有着至深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是通过儿女情长表达世纪兴衰。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借鉴于古人的地方也很多。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其实在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也有“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的诗句。再如书中的《芙蓉女儿诔》,据《周礼》郑玄注称:“诔者,累也”,是古代哀祭文的一种形式,诔文中以屈原《离骚》的隐喻来比附她,是一篇形似《离骚》体的颂歌。 说到红楼梦的用辞造句,都渗透着很深的文化渊源。比如开卷即写的娲皇炼石;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这一“干古奇论”都是暗暗接承着娲皇的故事而来的。是她用水和黄土,捏成“泥人”,是故有“水”与“泥”之说。说到红楼梦的诗性气质,庄子之超逸,屈原之慨叹,佛家之性空,儒家之忧世,无不熔铸于红楼之中。儒释道三教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红楼梦的艺术性是多方面的,戏、诗、画、医、巫、僧、道皆有涉及,说红楼梦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一点也不为过。 红楼梦的艺术性博大精深,体现在许多方面,不是我们这里研究的问题。提及这些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到红楼梦不仅具有现实性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性。下面我们仅从艺术性的角度分析一下书中人物的形象塑造问题。 红楼梦中写假写虚,脂批也提示作者“用幻”“用史笔也”,这些都是艺术形式的体现。小说在一开始就艺术性的运用了汉字的谐音,象贾甄就是体现了假真;甄士隐就是真事隐;贾雨村、贾化就是假语存、假话;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无稽;十里街就是势利街;仁清巷就是人情巷;葫芦庙就是糊涂庙;湖州就是胡诌;霍启就是祸起;娇杏就是侥幸;冯渊就是逢冤等等。 红楼梦对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异彩纷呈,是根据塑造的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刻画,就连人物的名字也是十分讲究。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等是美丽尊贵的字眼;而一些丫头人物象雪雁、鹦哥、晴雯、香菱、麝月、秋纹、碧痕、紫鹃、翠缕、彩霞、秋桐、银蝶等等都是如花似锦的字眼,对于女人的这些叫法,正符合作者对女人的认识:“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单从名字上也能给你一个“千红”“万艳”的感觉。 宝玉的几位小厮名字起的相当妙:茗烟、锄药、扫红、墨雨,各含着一种差事:象征着侍奉烟茶的、负责种植药材的、打扫落花清理卫生的、伴读研墨的。这样的名字正符合塑造的仆人形象。 在贾府的后勤人家中有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王善保家的、林之孝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赖大家的、鲍二家的,前几位的瑞、兴、华、善、孝是相近的词,暗示都是善良人家,前四个姓“周吴郑王”是百家姓的第二句;后两位一“大”一“二”,就是类似张三李四的叫法。这些名字也符合了勤务人员的杂乱不一。 在五十六回中探春按排的几个老妈去干活也很有你意思:祝妈管理竹子;田妈种庄稼;叶妈分管将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用的也是谐音。 贾府的一些清客也是作者的特意塑造,象詹光就是“沾光”、单聘人就是“善骗人”、卜固修就是“不顾羞”、而卜世仁简直就是“不是人”,贾府的买办钱华就是“花钱”,银库的领头吴新登是无心登记。粮庄头乌进孝就是没进孝。 从上面的这些人物描写来看显然是艺术塑造的。 红楼梦塑造这些小人物只是为衬托故事的情节,而一些主要人物的塑造就有他特定的含义和意图。我们看一下一些主要人物的艺术塑造情况。这些人物的塑造都有其艺术渊源出处。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历史上的绝色美女形象。在第六十四回有《五美吟》,分别写了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而第二十七回回目就是:“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直接将他们比作杨玉环和赵飞燕的形象。脂批中也有:“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红楼梦中的每一处对联灯谜诗词等等都暗合着人物的形象和故事今后的发展。其中多次提到的《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牡丹亭》、《会真记》以及西子王嫱红拂绿珠等等都与相关人物的塑造有很强的联系。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美女汇集的地方。“大观”之名就有汇集万象、洋洋大观的意思。可见是仿照历史上的各色美女而塑造的绝佳美人形象。 脂批中提示:“《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 ”。红楼梦中既有绝色美女的形象也有大奸大恶的形象。根据以上历史典型人物对照书中的人物塑造,我们分析一下他们的相似之处。 贾雨村:红楼梦涉及到他的几处描写和脂批刻画了此人的形象。 在第二回中有一段雨村的对话:“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烩等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寇了”罗列这许多历史上的大仁大恶的人物,实际就是为后面的人物刻画做铺垫,且看红楼梦中将贾雨村比做那类人物。 贾雨村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一出现,就非常明显地刻画了他的形象。书中开始贾雨村自题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诗如其人,可见其雄心大略。 书中还说他:“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甲戌侧批:此亦奸雄必有之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甲戌侧批:此亦奸雄必有之事。】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甲戌侧批:此亦奸雄必有之态。】” 以后他赖贾府之力补授应天府,以后又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脂批中说他是“奸雄”,具“莽操遗容”,书中后面还骂他是“狗杂种”。 书中对他这样塑造刻画,显然是一个如前面说的大恶者的形象。 秦可卿: 书中在说到秦氏姐弟时有一脂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是梁刘缓咏倾城人中的诗句,是讲一位绝色美人的形象。最后两句是:已倾荀奉蒨,能迷石季伦,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是说倾城人能使为妇殉情的荀奉蒨倾倒,能使为爱丧命的石祟着迷,。说二语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正说明秦可卿是贾府中受人宠爱的一个焦点人物。汉乐府中有一首《陌上桑》:“月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结合上面的《咏倾城人》中的诗句:“来时本姓秦”,说明了可卿姓“秦”的艺术来源,就是衬托她是如历史上的绝佳美人。 在太虚幻境中预示她的画词是: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秦氏是贾府败落的关键人物。在红楼梦曲中《恨无常》是讲元妃死的;《好事终》是讲秦可卿死的;《好事终》接下来就是《飞鸟各投林》的结局。[好事终],讲的是秦可卿,也点明了贾府结束的原因, [好事终]讲:“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宁府的混乱是贾府败落的开端,而宁府中的混乱又与秦可卿这一风流人物脱不了干系。书中原来有一回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就是与这些暗示相对应的。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由于她的存在才引起宁府的混乱和贾府的败落。她是一个牺牲品,进一步说是贾府的祸水、克星。有人说可卿就是“克清”“克星”,从猜测的意义上讲“克星”“克清”也有一定的道理。 书中还有一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用史笔就是作者借用历史的典故。在第五回贾宝玉到秦可卿的房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案上设着吴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中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说明她不仅有绝色的美貌,更是象征了高贵的形象。 秦可卿与宁府贾氏父子都有关系,她是贾蓉的媳妇同时又与贾珍有不干净的关系。秦可卿是自缢身亡。结合上述情况以及脂批的提示感到她有历史人物杨玉环影子。“作者用史笔也”可否就是说明了这点呢?杨玉环开始是太子的媳妇,被皇帝李隆基看中,出现了与父子俩的感情纠葛。皇帝让其脱离尘世进入佛门,改变身份,然后又嫁给皇帝李隆基。因杨玉环而让父子感情出现裂痕。后遇安史之乱,战斗中马嵬坡兵变,三军不动要求惩办杨家兄妹,杨玉环被逼自缢而死。杨玉环既是一个牺牲品,又是李隆基父子矛盾的导火索。 在红楼梦中还有引用李白的一句诗“双悬日月照乾坤”,说的也是杨玉环遭遇马嵬坡兵变的事件。在唐玄宗没有退位的情况下,儿子就登基做了皇帝,出现了两个皇帝,所以说是:“双悬日月照乾坤”。内乱使唐朝由盛变衰。从历史上看朝代政权的更迭,大都是因为皇家内部荒淫无耻造成的,很多的美女人物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从对秦可卿的多处描写以及脂批的暗示来分析,她是作者特意塑造的形象。书中多次提到杨玉环的典故,在书中是以她的形象体现出来的。 人们对秦可卿的认识颇多,著名作家刘心武就因为看到书中的这些描写认为她出身高贵,猜测她是现实中废太子的女儿,这未免有点杜撰写小说的味道。可看出她与其她人物的不同,说明秦可卿艺术塑造的特殊性,因为是仿照历史上的皇家人物,所以身份也就拔高了一层。她是一个艺术形象,不是现实中的某某人物。 贾妃元春 元春在太虚幻境中描写为: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香橼”是一种有香味的果实,这里比喻元春。挂在弓箭之上,“弓”与“宫”同音,一方面说明是“宫”中人物,同时“弓”又预示着战乱。“兕” 在《山海经》中有解释。原文是:“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虎兕相逢”预示两种势力的争斗。元春有点“虞姬”的悲壮形象。 书中提到“双悬日月照乾坤”、“双瞻玉座引朝仪”不是无中生有,都是预示后面的动乱结局。红楼梦前面说到柳湘莲“日后作强梁”,以及“老学士闲征姽婳词”都是为以后的动乱留下的伏笔。红楼梦中突然出现的“闲征姽婳词”一段,有点脱离红楼梦的主要故事,可红楼梦的任何章节都没有多余的,它是为衬托以后的情节而写的。如果一个政权到了动用身边女人作战的阶段,那就是最后的抗争,“姽婳词”有一种凄凉的悲壮!有人认为“虎兕相逢”仅是牛年虎年的交替阶段,是时间概念。有人直接将“虎兕相逢”改写为“虎兔相逢”都是为突出时间概念,这是他只看到了红楼梦的纪实性,而忽略了艺术虚幻描写的种种预示关联。如果作此理解,红楼梦中一些如前说的预示内容以及脂批都是无法理解的。脂批直接说:《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就是说明元春象杨玉环一样是动乱的牺牲品。 身处贾府(假的虚幻形象)中的秦可卿是这样,直接描写是皇宫中的元春更是这样的结局,两者是一致的。如果将贾府的形象映射皇府的形象,秦可卿就是如元妃一样的形象。 王熙凤: 在太虚幻境中描写为: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一从二令三人木,组成的三个字就是“丛、冷、来”,这与一片冰山是相一致的。有的认为是“从、令、休”三个阶段。可能是预示她的命运,有点象冷艳专宠的“赵飞燕”命运。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她妖冶冷艳,舞技绝妙,开始为激起成帝征服之心,欲擒故纵,一连拒绝成帝三夜召幸。后受成帝专宠近十年,权倾后宫,虽得专宠,但从未怀孕,她们害怕别的嫔妃怀孕生子,威胁后位,就疯狂地摧残宫人。宫女曹宫生一男孩,竟被逼死,成帝死后六年,大司马王莽以赵飞燕杀害皇子之罪,迫其自尽。王熙凤诱贾瑞堕落如飞燕诱惑成帝,害尤二姐和秋桐与飞燕害宫女是如出一辙,荣府当家,协理宁府,亦如飞燕权倾后宫,王熙凤的性情和部分故事情节是仿照“赵飞燕”的形象写出来的。 林黛玉、薛宝钗: 在太虚幻境中描写为: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有的人认为林黛玉是上吊而死,薛宝钗是死后葬于东北的雪原,这未免有点牵强,反正结局都是悲惨的。两位都是“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打扮起来“桃羞杏让,燕妒莺惭”。都是“西施”一般的人物,她们的命运都应象“西施”一样,最终香销玉殒。脂批的“两位一体”也好,加上史湘云的“三位一体”也好,说明仿照的是一类人物。 书中经常提到的《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一部戏曲。它描写了杜丽娘因梦怀春,相思成病以至死去,最终复活,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林黛玉身弱多病、善感工愁的形象由此而来。 探春: 在太虚幻境中描写为: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关于探春的预示描写有很多。在六十三回有占花儿名的一段:探春笑道:“我还不知得个什么呢。”伸手掣了一根出来,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这与元春的判词“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是相一致的,“三春”就是指三小姐探春,从作者的意图来讲,是说三小姐探春象元春一样风光地成为王妃的时候,贾府就大难临头了。“一片大海,一只大船”是探春远嫁海外之意。探春是另外一个政权的王妃。 在七十回就有放风筝一段描写,是放美人和凤凰以及喜字风筝的。放风筝两个凤凰和一个喜字绞在一起,也预示贾家出两位王妃。 在57回中薛姨妈道:“我的儿,你们女孩家那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同样预示嫁到海外。 在七十二回凤姐就曾说:“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问他作什么,他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上来夺。正夺着,就醒了”。“面善”,说明是自己家出去的人,“不是咱们家的娘娘”,说明不是这边现在的元妃,凤姐现在只知道目前的元妃。从这里可否理解为探春的远嫁是象征意义的政权“和亲”。探春就象“王昭君”一样,是作者仿照塑造的影射形象。 从以上我们看到西子、王嫱、玉环、飞燕的形象在红楼人物中若隐若现的体现在这些人身上,那绿珠、红拂有没有这样的形象呢?既然作者经常提到这些人物,并进行比对,那她们的形象肯定也是存在的。 绿珠是西晋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她聪颖伶利,美丽端庄,能歌善舞会诗。太康年间,石崇为交趾采访时,途经博白地,惊慕绿珠的美貌,遂以三斛明珠聘她为妾。时值赵王司马伦专权,伦之党羽孙秀垂涎绿珠倾国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崇怒而不从。后孙秀领兵围石崇之家,绿珠即跳楼自尽。 红拂女姓张,在南北朝的战乱中,流落长安,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为歌妓。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后来“红佛女”从杨素家毅然夜奔,投靠了三原李靖。李靖是一位道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谋士。 在红楼梦的前半部中,迎春和惜春刻画的不是很明显,但我们从她们以后预示的结局看,似乎跟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很接近。 迎春: 在太虚幻境中描写为: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子系和在一起是一个“孙”字,象征孙绍祖。 “中山狼”是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的一个忘恩负义的形象。“得志便猖狂”体现出无恶不作的样子。这些都是指孙绍祖一人还是另有所指,我们无法所知,具体故事情节到底怎样发展,红楼梦的后半部我们也无法看到。但“恶狼追扑欲啖”“一载赴黄粱”可否像绿珠的遭遇。 惜春: 在太虚幻境中描写为: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的命运是毅然出家坠入佛门。与“红拂女”相比好似有些不同,但与红拂女的毅然夜奔这一点上还是相同的。 红楼梦立意刻画一些有鲜明特色的女人形象,这些形象一个个超凡脱俗,是神仙般的人物。为达到这一目的,作者也只能参照历史典故中的鲜明人物。大观园中就是历史特色美女形象的汇集地。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它更需要一个吸引人的美丽外衣。 以上是红楼中一些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分析,对整个故事而言也含有一些历史典故的影子。 红楼梦在十八回点戏中有一段脂批:“第一出《豪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红楼梦整个故事的预示发展仿照着众多的历史典故。 《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一捧雪》讲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寺卿莫怀古曾于风尘中提拔裱褙汤勤,并将其荐于当时权盛一时严世蕃。汤勤谋占莫怀古之妾雪艳,撺掇严世蕃向莫家索取家藏古玉杯“一捧雪”。 莫怀古以赝品献给严世蕃,但汤勤认得杯的真假,将真相告之严世蕃。严世蕃非常愤怒,命人到莫府搜取真杯。莫府仆人莫成将真杯藏起来,杯没被搜走。莫怀古害怕再被严世蕃逼交古玉杯,于是弃官逃走。而严世蕃却在朝上上本弹劾莫怀古并派人追拿他,从而导致莫家家破人亡。 在书的表面描写的后续发展上,贾家可能也是因为如严世蕃一样的奸雄导致败落的,书中描写的贾雨村就是这样的人物。“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贾雨村预示着是一个大恶的形象。他后面的作为肯定如王莽、曹操、严世蕃一样,专横跋扈,导致社会混乱。 《邯郸梦》讲的是卢生历尽荣华富贵的黄粱一梦。这与红楼梦前面说的“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是一致的,红楼梦的整个故事是作者虚构描写的一场惊梦。 《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说明元妃的死象历史上的杨玉环一样。如果说元妃的死与杨玉环相似的话,太虚幻境中的画以及判词也就好理解了。“弓上挂着香橼”说明就是一个斗争的牺牲品,“虎兕相逢”就是两股势力的斗争。 红楼梦中作者写宁府的荒淫无耻是有一定目的,历史上一些朝代的消亡就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夏朝因妹喜而亡;商代因妲己而亡;周朝因褒姒而亡;春秋吴国因西施而亡;唐代唐玄宗因杨玉环失权。写宁府的荒淫无耻就是拿起历史的镜子。所以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