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十首诗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鲍向荣 参加讨论

    
    
    第五十回,大观园中,“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李纹、李绮、宝琴、邢岫烟,再添上凤姐儿和宝玉,一共十三个”,众人即景联诗又制春灯谜。以王熙凤旁添作开头“一夜北风紧”一句走开,外加一个刚刚学作诗的香菱入补,仍是十三个。王熙凤不会作诗,香菱刚学会作诗,人数不变,香菱确已代替王熙凤。联诗以李纨联一句“欲志今朝乐”、李绮“凭诗祝舜尧”一句收尾。转而,众人作咏红梅诗。贾母来此,既要求大家制春灯谜,又到惜春暖香坞看画。次日,众人闻得宝琴以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
    怀古,顾名思义,寓怀而涉古。以“五十两银子、五百银子、五千银子、五万银子”连本代息说事的红楼百万文字故事,以第五十回要“凭诗祝舜尧”之唐尧、虞舜为契体,紧接着就托出了怀古物件。自然,作者有用意。书中既已明确“内隐十物”,必有重重的回落点。否则,既没见过猪跑,更没吃过猪肉,何以干嘎巴嘴混爬拉出怀古托思十首诗谜?就没有丝毫的设谜必要和意义了。本文试解十首诗谜,谜底就隐在书中。
    十首怀古绝句解读:     
    其一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本诗谜底:走马灯,回射书中沙子灯。
    解谜:本谜,借史上著名的三国赤壁之战而编。大体是,孙、刘联军在赤壁,利用顺风曼延的火势火攻曹军,将曹操联在一起的战船及将士烧没,曹操大败北归。曹军船上被烧死淹没的将士尸体堵塞水流,染红江水,无数将士的英魂被埋没。
    赤壁,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据《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赤壁具体地点,史籍有异说。无论赤壁位于何处,三国曾在赤壁有过一场大战这一点,无异义。但是,据现代考证,史上无赤壁惨烈战,是史上某些人刻意渲染的。《红楼梦》作者是“翻历来古史的”,是否也有此稽考?不过,此疑不影响本诗谜。
    对三国赤壁之战,史上有不少诗词大家着墨,有文字留存。以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赤壁赋》、《后赤壁赋》最为著名。二赋托意,也跟《红楼梦》作者用意最为贴近。苏轼是文人曹子,仕途不顺,其赤壁赋,一面是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感慨,一面也借以抒发自己人生、仕途遭际悲凉之情。即便是往昔的英雄人物,结局又能如何?不过是在历史长河中徒留名姓而已。
    本谜谜底走马灯,非我一时虚妄捏解,实为书中有大埋伏,是沙子灯。原本沙子灯也能直作该谜底,但恐有人较真儿,定要落实“沉埋水不流”,我索性用走马灯代替沙子灯。第六十七回,薛蟠南行贩货,给妹妹薛宝钗带来一些礼物,薛宝钗将薛蟠带来的礼物送给林黛玉一些,其一是其家乡之物沙子灯。沙子灯,是用沙子的滚动带动灯面人物转动的灯,小顽意儿,塞外之物。长江以南的江南,能产沙子灯吗?薛蟠江南礼物,实为塞外江南之物。
    赤壁沉埋水不流:赤壁,是形容用人物场景图案围成的灯壁。里面燃灯呈红色,灯面影象就现出。沙子灯底盘下没有水,是见风就能滚动的沙子,上面的灯光把底下的沙子映射得红彤彤一片;徒留名姓载空舟:灯面无论转动什么人物,也无论有多少人物,仅仅是徒留名姓、无现实生命特征的古代人物像而已;喧阗一炬悲风冷:喧阗,指喧闹、热闹场面。一炬,指为使灯面影象转动,必须先点燃里面的灯。悲风冷,是沙子灯的功能,对着大风放灯,罩子里面的灯和人物图象丝毫不受影响,而底下的沙子见风就滚动,灯面人物场景自动旋转,不需要手工操作;无限英魂在内游:画面上转动的古代人物,只是徒留英魂,犹如没有墓地的游魂。
    “赤壁沉埋水不流”作无水沙底解,更为贴切。影射地点,是西夏故都黑水城,位于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沙漠地带。因“沉埋水不流”、“黑水咽不流”缺乏水源而死了不少人,早在元朝已废弃。故城里,有“无数英魂”长眠于此。将沙子灯跟赤壁之战联系起来,则有元人谢宗可《咏走马灯》一首诗,诗文:“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低弄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威阳火,吴炬宵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秦军夜溃威阳火,吴炬宵驰赤壁兵”,是两个朝代的场景在一个灯面上循环转动。改朝换代如走马灯一样,流水的朝代,故去的人物。假如有魂灵的话,只怕这些历史人物,仅有魂灵一说了,都是要祭奠的英魂。走马灯跟沙子灯无异,本诗谜,作沙子灯解,也作走马灯解。
    其二 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本诗谜底:铜钟,回射书中贾府大钟。
    解谜:交趾,又名交阯,今越南,古称安南。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汉武帝时,灭南越国,在今越南北部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统治。此后,安南和中原的关系时有变化。元朝时,交趾归中书省下中庆统理。中庆,即今昆明。《元史·本纪·本纪第三·宪宗》载:“攻交趾,破其都,收特磨溪洞三十六,金齿、白、彝、罗鬼、缅中诸蛮相继纳款,云南平,列为郡县。凡总府三十七,散府八,州六十,县五十、甸部寨六十一,见户百二十八万七千七百五十三,分隶诸道,立行中书省于中庆以统之。”元朝攻交趾,和平纳入独立存在三百余年的大理国在统内。清朝时,交趾是清朝藩属国,书中有安南王。
    铜铸金镛振纪纲:镛,是大钟,古代的一种乐器。铜铸金镛,本身指铜铸的带有音乐的大钟。金镛之金,就显得自我累赘,有文章。金镛可作黄金铸造解,也可作金属制造解。金属,是现代说法。可是,谜面已经明确是铜铸的金镛,怎么解?一可解读为铸造得像黄金一样坚固永恒的大钟,一可解读为元、清二朝黄金家族铸造的具有坚固永恒寓意的大钟。元朝有众多带有梵文的铜铸大钟置于全国各个主要城市和地区,也置于属国朝鲜(也叫祈福钟,见大连日报2007.3.30《劳动公园元朝大钟百年洗礼又有了新家》)。元朝铜铸大钟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祈福钟,旨在祈福保佑大众;一种是单纯的时钟,一般置于曹门外和城市钟鼓楼上,方便大家随时辨时认刻;一种是悬于寺庙和钟楼里的带有音乐的大钟,是报时钟,带佛教寓意。
    《析津志》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齐政楼,是元大都城的鼓楼,鼓楼上置有壶漏、鼓角等计时、报时工具。钟楼上有阁楼,飞檐三重,内置大钟,声响洪亮,全城遍闻。云南(交趾在内),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开始修建圆通寺,寺院以“圆通”为名,意在继承观音道场,置有重一吨的铜铸大钟。四川成都,则有康熙朝在唐代妙圆塔院基础上所建的文殊院,内有钟鼓楼,悬有铜铸大钟一口,铜铸大钟内置元朝流传下来的音乐。时钟式元朝铜铸大钟,现有一口完整保存下来,在广州博物馆。该钟构造,是用水的流动带动时针走动,共上下三层水注桶,外铸时、刻度清晰可辨。乾隆初,仿造元朝铜铸大钟,在北京铸造了金质大钟置于皇宫。由于乾隆时代钟表已入清朝,乾隆朝金铸大钟的使用价值,重在观赏。大钟体现了皇家豪华气派,绮丽无比,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国宝档案》)
    声传海外播戎羌:戎羌,指西戎、西羌,泛指西域及少数民族。铜铸大钟能够声传海外,是喻朝代声名远扬。现实影射点,是元朝纳入西域,包括西藏、大理国、交趾。
    马援自是功劳大:马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载,马援祖先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赵奢,因时局政派所迫,改赵为马。马援曾在甘肃一带种田放牧,后为东汉光武帝刘秀重用,对甘肃、交趾的平定有功劳。马援作为东汉开国功臣,主要功绩在于平定甘肃、交趾。作者“马援自是功劳大”借体,主要在于马援对甘肃、交趾的归属上。马援,曾受同朝官员诬陷。
    铁笛无烦说子房:铁笛,出处是元文宗七律《登金山》一首诗:“巍然块石数枝松,尽日游观有客从。自是擎天真柱石,不同平地小山峰。东连舟艥西津渡,南望楼台北固钟。我欲倚栏吹铁笛,恐惊潭底久潜龙。”诗文大体情形是,元文宗将即位时,心情很平静,却又掩不住年轻皇帝一丝踌躇满志的火热的治国之情。子房,即汉高祖刘邦谋臣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朝开国元勋之一。提到张良,必然涉及到一个著名的典故“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有记载。大概意思是,张良作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为他出谋划策。项羽驻扎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是楚歌,以为楚地被汉军占领,自己已败,遂自刎身亡,铁笛对应楚歌。本句意为:铁笛播戎羌的功劳,无须搬出张良来比照。铁笛,代表元朝。
    本谜中,金镛、铁笛、马援、子房成为对应关系。马援和子房,都是汉朝开国功臣。次序却是颠倒的,应为先西汉后东汉。金镛和铁笛,则是本谜首尾,次序勿须颠倒,无论是否颠倒,二者也是相通的。带有交趾的铜铸金镛影射点,只能是元朝。现实回落点,是清朝。单以金质铸造大钟对比,则是乾隆朝。
    其三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本谜谜底:风筝,回射百花洲。
    解读:钟山,又名北山,含金山,位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东北,以风景秀丽,佛道痕迹浓重著称。名利何曾伴汝身:不为名,不为利,名利不曾伴你身,即无名誉;无端被诏出凡尘:无缘无故,被扫出尘世间。诏,当然是双关,普通百姓不涉诏,诏跟皇帝诏书有关;牵连大抵难休绝:牵三扯四,连绵不断;莫怨他人嘲笑频:不要埋怨他人的频繁嘲笑,已经这样了。脱离尘世,又连绵不断的,是风筝。被诏出凡尘,是主人指示放手断线,风筝一去不复返。在皇室来说,被诏出凡尘的,便是被罢黜宗室、没有名分的人。
    此谜借体是元文宗在南京所作七律《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登金山》两首诗。《登金山》诗原文,见上。单说地点,金山在镇江,它是钟山的一部分。元朝时,在集庆路辖下。我不一一作《登金山》诗文解读,仅说其一两句。东连舟艥西津渡:既是元文宗眼中的现实景色,也是佛教寓意;南望楼台北固钟:从金山南望,是长江边上的江天一色景,有南京、江边众多禅寺,殿堂楼台目不暇接。北固钟:北固,指镇江东北面的北固山。南朝梁武帝曾登北固山,改名为北顾山,元朝仍称北固山。南朝,也以佛教为国教。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萨都剌有《偕曹克明登北固楼》诗:“江南三月万花柳,北固山头一回首,东风吹绿扬子江,灧灧红波泻春酒。”钟,或指北固山有元朝所置大钟(应有,不然不叫“北固钟”),也可指镇江西北边的金山寺里的大钟。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宋改名龙游寺,元复名金山寺。从镇江北望北固山,偏西便看见金山寺,金山寺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更有带佛教色彩的神话传说故事。金山寺西,是百花洲。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葬花吟》是不知花落何处,第七十回已预示“粉堕百花洲”,是本谜谜底,也即其风筝去向。
    清朝的南京驻防和镇江(京口)驻防,均为博尔济吉特氏裔(孝庄本家,李氏)。驻防性质跟流动的武官职衔不同,是固定驻扎在某一处的防守部队。携家带口驻防,就成本地居民了,谓“粉堕百花洲”。《博尔济吉特氏族谱》增纂者博清额,也任过京口都统。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史湘云、林黛玉、贾探春和贾宝玉(二人合作)、薛宝琴、薛宝钗填柳絮词,最终以薛宝钗“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收尾。大家填柳絮词,以柳絮带出风筝寓意。因同回下文紧接着,他们就一起放风筝。探春的凤凰风筝和另外一个凤凰风筝绞在一处,寓意是合二为一。凤凰,代表皇室。林黛玉放风筝时“风紧力大”,合凤姐第五十回“一夜北风紧”,在李纨、紫鹃、雪雁的鼓动下,紫鹃“齐籰子根下铰断”林黛玉风筝,一去无踪。贾宝玉的风筝,随着伴林黛玉风筝去了,风筝带走了主人的晦气。
    本谜谜面表面看,谜底似乎是柳絮,是否如此?非也!柳絮和风筝,有一个截然不同的飘散根源。柳絮是自然界的自然现象,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的新陈代谢,老柳树(分桃柳、杨柳等)的种子成熟而飘落,带白色绒毛的种子随风飘散,其情形被形容为柳絮。柳絮代表什么?它代表新一代柳树在孕育中,不存在“无端被诏出凡尘”的人为现象。风筝,却是彻头彻尾的人工顽物。“无端被诏出凡尘”是人为所致,具有拟人化寓意。飘落的结果,自然因风筝而异,贾宝玉风筝是去陪伴林黛玉风筝的。
    其四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本谜谜底:钟鼎,回射“钟鼎之家、钟鸣鼎食之家”。
    解读:淮阴,即今江苏淮安。元朝时,江苏大部都在集庆路辖下。《淮安府志》,有罗密、伊龄阿父子二人在江南多处任职记载。钟鼎:为鼎的一种,是装肉类的器具,也有祭祀用的大鼎。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食鼎叫“敦”,《康熙字典》注:“敦音对。黍稷器。”敦音为(dui),也既盛食又用于祭祀。黍稷,即稷子、糜子,产于北方。中国最早的农作物是稷,祭祀时供以稷,由此产生“社稷”一说。鼎,就成皇室标志。本谜里,指元朝皇室火锅专用一炊具,专用名即钟鼎。火锅,俗称涮锅子、锅子,吃火锅时,人手一口小锅,即小钟鼎(书中有“小史侯家”提示)。根据蒙古传统饮食习惯和元朝宫廷饮食配方,目前,内蒙古开发了具有蒙元特色的系列饮食,钟鼎宴即其一。钟鼎宴,主要是指各种火锅宴。而蒙元宫廷饮食器具,也笼统称作钟鼎。
    壮士须防恶犬欺:壮士,指英雄豪迈人物,有勇士、侠客。须防恶犬欺,实指蒙古人不吃狗肉,火锅肉主要是牛养肉。现代开发的,加有鸡、鹅、鸭等肉。家犬和马,是蒙古人视作朋友般世代尊奉宠养的家畜。有时,甚至充家庭人口。恶犬,代指野兽和伤害家畜的其他一些动物。家犬是看家护院的,用于防恶犬。放牧,更不能少牧羊犬;三齐位定盖棺时:钟鼎的形状,有三足,上面有盖子。钟鼎下置炭火盆,盖上盖子,用炭火做钟鼎宴。盖子本身跟钟鼎材质是一体的,这里用作“盖棺时”,自然是双关。钟鼎盖子没有木质的,即便有木质的,也不可用“棺”字。盖棺时,含盖祭祀用的大鼎;寄言世俗休轻鄙:休轻鄙,是针对阅者解读而言,用世俗眼光看“恶犬欺”、“盖棺时”,那是读傻了。盖棺时,实隐盖棺定论。因而,作者有寄言。当然,对作者而言,对三齐位定之后的盖棺定论极其愤恨。能够以“三齐位定盖棺”拍板说事的,也只有和天下平定有关的皇帝诏书;一饭之恩死也知:也是双关,钟鼎即食鼎,跟餐饮有关。跟“一饭之恩”典故联系到一起的钟鼎,无疑跟饮食、祭祀和报恩相关。钟鼎宴,既是饮食,也含祭祀活动。元朝祭祀,也叫大宴。(《白书》,见第十篇)
    现实回落点,是归附清朝入满洲籍的元裔们,既不能忘祖,也要对朝廷有感恩之心。罗密《博尔济吉特氏族谱》序中,有“感圣恩之高厚,勉为忠孝,毋至陨越”等文字。归附的元裔们忠实于朝廷,一边为朝廷效力,一边灭自己其他部众。往昔的汗国,只有祭祀一项可作念想了。书中的“三齐位定盖棺时”,是双重,既指秦可卿丧葬,也指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丧葬。秦可卿丧葬,有一百零八名禅僧,也有九十九名全真道士,是元朝神道祭祀系统,蒙元灭,清朝立,清朝全部传承元朝秦事。贾府,便是“钟鸣鼎食之家”,叠照鼎食之称“敦”。我认为,义忠亲王老千岁,是影射仅次于皇帝的、已故去的义皇帝、睿忠亲王多尔衮。
    《红楼梦》第二回,说起林如海(林海)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钟鼎之家,一指世代官吏、封高官厚爵之家;一指贵族、世家。单从“钟鼎”专用名评批,林如海是蒙元裔出身,“钟鼎之家”是其双重标志。罗密之父达赉,本名即海。林丹汗察哈尔汗国是蒙古汗国灭亡标志,那里有一片“祖先林”,赤玉青峰祖先林,供后裔祭祀。清朝官吏任职是父职子承,罗密父子都在江南任职多年,罗密之父达赉,或许也在江南任过职。罗密和伊龄阿,是否在扬州、淮阴或苏州出生?
    其五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本谜谜底:柳絮,回射风筝。
    解读: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元朝集庆路辖下。蝉噪鸦栖转眼过:是柳絮的飘散状态,山水、村庄、有人烟、无人烟的地方,一路飘飞而过;隋堤风景近如何:隋堤风景,指隋炀帝修建的扬州隋堤,隋堤以遍植杨柳著称。近如何,有现实指向;只缘占得风流号:双关,隋炀帝大造扬州城,建南京丹阳宫(非今南京,是隋炀帝在南方建立的另一座都城扬州)。隋炀帝携扬州宠妃吴绛仙游江,极尽奢华。柳絮,本身是成熟即随风飘落各地寻找生机的柳树种子,是谓“风流”。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有政绩,对水运有贡献。因急于求成,劳乏了劳动大众,又很奢华风流,导致败国;惹得纷纷口舌多:自然是指后世评价,也是双关。对作者而言,怀古也是追念自己祖先和故朝。如,敦诚用梦回故朝金陵来影射盛京大金陵墓。通常,人们只看见隋炀帝奢华一面,不会看其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一面。
    现实对应,是罗密及其子伊龄阿在扬州、淮阴、苏州、九江、杭州等地为官为吏的生活足迹。罗密有《送别》一首诗:“送子斜阳外,心情借酒浇。一亭春草碧,千里马蹄遥。曲唱新杨柳,人过旧板桥。后欢虽可卜,此际已魂消。”曲唱新杨柳,送别的,正是其子伊龄阿去扬州任职。第五十回李纨作灯谜,有一个谜是“一池青草草何名”,这一句便是从罗密“一亭春草碧”句中化来,谜底是蒲芦。李纨谜借体是元杨载《雷江阻风寄池阳通守周南翁》诗:“系舟江岸隐蒲芦,坐听篙师制疾徐。”李绮的字谜是“萤”,谜底是花,萤从草中化来,草又转化成花。李氏,叠照林黛玉。林黛玉说:“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此即林黛玉从《葬花吟》过度到《桃花行》,又出柳絮词,归宿是“粉堕百花洲”,也即风筝落点。
    其六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本谜谜底是:模子,回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
    解读:桃叶渡,借自晋代书法家王献之的《桃叶渡》三首诗,其一:“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其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其三:“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这是王献之描述自己在秦淮河畔渡口跟爱妾之间的缠绵之情的诗,史上有众多文骚墨客对此有渲染。既然罗密诗有“人过旧板桥”句,本谜自然是借鉴了清朝文学家吴敬梓(1701年—1754年)五律《桃叶渡》一首诗,诗文为:“花霏白板桥,昔人送归妾。水照倾城面,柳舒含笑靥。邀笛久沉埋,麾扇空浩劫。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吴敬梓是“秦淮寓客”,客卒于扬州。罗密父子二人虽未卒于扬州,却也是实打实的“秦淮寓客”。
    第三十五回,贾宝玉大遭笞挞之后养病,王夫人问想吃什么尽管提,贾宝玉说:“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他突然想吃过去吃过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王熙凤从贾府管金银器皿处寻来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
    这是个什么样的汤呢?我简单介绍一下。用模子压面汤,是蒙古最古老和传统的面汤法。正如书中所说,模子一般是“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也有一寸多见方的,木质得多。金银模子是皇室用的,金银模子效果没有木质得好。正常的一套模具是十二个,多用桃木做。大家族就不止十二个,贾府有三四十样。模印有各种花卉的,也有各种叶子的,花卉、叶子参杂的,样式最好。
    做法:和硬面,等老汤水开锅后,放一些蔬菜入锅里,将一个专用木头架子横架放置于锅上,把模子放到架子凹槽里面,再把硬面放模子上面,使劲用手压,压成之后,向外斜一下,锅里就掉进各种各样造型美丽的面片。花叶是最后一道工序,出锅之前才放。否则,影响色质,也损耗花香味道。不过,一般家庭不用下置木头架子,一手端模子,一手放面压面,出来的面片煞是好看。其实,无论什么造型,味道是一样的。压模面,无非是满足饮食中的色香味型要求。包括作果子,也是此类做法。若不用模子,直接用筷子捏出各种花卉图案,一块面上就能捏出花和叶子,造型更灵活,也漂亮。我舅舅结婚时,舅母娘家陪送物就有十二组合的一套木质模具。模子压面汤,压面简单,却费工夫,汤料也复杂。口感如何不重要,人们的眼球一般会集中在造型上,所谓的“秀色可餐”。自然,经过复杂工序配置的汤料,味道也差不到哪儿去。
    衰草闲花映浅池:衰草闲花,是指采下来的蔬菜、花卉、叶子。映浅池,是在汤水锅里放进蔬菜、花卉、叶子;桃枝桃叶总分离:是指模子里出来的各种造型的面片。模子和面,相当于桃枝,掉进锅里的面片,相当于桃叶,总是在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模子里的面每压一次就一起直线下垂,批量掉进锅里,喻为一根根梁栋。六朝,代指模子凿印数量。多如许,是模子凿印数量不一;小照空悬壁上题:小照是指人物肖像画,也指跟原物一模一样的各种画。空悬,是指依然在锅上的模子。壁上题,是说模子、模印原样依旧留在上面,模子里压出的复制品面片掉进锅里。
    肖像画和面模子,蒙古语均叫“赫波”,音译,同义。赫波二字发音,中间无间隔,“波”是从音。
    倾国倾城貌是林黛玉,佛教中的倾国倾城貌是比喻高僧大德引领众有情对佛们趋之若骛。现实影射,既是多尔衮摄政王府(清朝家庙)里面依旧留存的多尔衮小照,又对应多尔衮五世孙如松夫人佟佳氏·黛云家宴荷花筵。二者,都和佛教有关。多尔衮十一世嫡孙金寄水先生《王府实录》中说,睿王府(当时是信王府)从其六世祖佟佳氏·黛云起,自家开创了荷花筵。最后一道荷叶粥,跟贾宝玉喝的莲子羹“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佟佳氏·黛云,是否即罗密家族人?甚或伊龄阿之女?其影射体是林黛玉另一面林红玉?!这一点,我尚未进行细密的探究。
    其七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本谜谜底:墨斗,回射龄官画蔷。
    解读:青冢位于塞上江南归化城,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在黑水河畔,是汉朝和亲王妃王昭君墓,那里有“青冢拥黛”一景。王昭君,本名嫱,也叫明妃。螺子黛,既是书中林黛玉“西方有石名黛”之林黛玉影射点,又是借自隋炀帝宠妃扬州吴绛仙专用螺子黛画眉一典故。林黛玉《五美吟》之一,是明妃。五美,是吐蕃五座雪峰美女喻。第二回,小小年纪的贾宝玉,初次见林黛玉,就如见故人般对其眉眼进行评批,已具备隋炀帝痴看吴绛仙画蛾眉的潜质。龄官画蔷,蔷也能够谐出“嫱”来。眉眼极像林黛玉的龄官,其影象仍是林黛玉。
    黑水茫茫咽不流:黑水,在王昭君墓边。黑水河畔,还有清朝归化城公主府和硕格格墓。和硕格格,是在雍正元年被雍正帝指婚嫁归化城的多尔衮曾外孙女。归化城第一任和亲公主静宜四公主墓,也或许在这里。(见第四篇)咽不流的黑水,则是党项人西夏故都黑水城,叫哈喇浩特,前面已提到。哈喇浩特,也能影射多尔衮身亡之地哈喇河屯,哈喇浩特和哈喇河屯,蒙古语同义,音译。墨斗,有装墨水的匣子,外留有细小的口子,以供灵活抽动里面的墨线;冰弦拨尽曲中愁:冰弦,指王昭君琵琶上的弦,这里形容抽动墨曲里面的墨线;汉家制度诚堪叹:汉家制度,指汉朝的和亲婚姻制度,王昭君受汉元帝刘奭(shì)之命,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妃,封宁胡阏氏(皇后)。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继嫁其子复株累·若鞮单于为妃。诚堪叹:王昭君是汉朝宫人,被贬冷宫几年之后,应和亲婚姻之命嫁南匈奴的。清朝和亲婚姻,则是选取出类拔萃的宗室公主嫁藩屏归化城蒙古王公。两相对比,作者自然是感叹;樗栎应惭万古羞:樗、栎,质次的木材,难做栋梁用。万古羞,指汉朝昭君出塞,汉朝和匈奴之间保持和平往来,两朝边疆一片安宁,也促进了民族团结,经济繁荣。之后,汉匈之间又发生了战争。清朝,则把北方蒙古王公故地,作为北方藩屏,一起防御外敌入侵。本谜,是对清朝和亲婚姻歌功颂德的。
    墨斗,还影射人名和字。罗密,蒙古语意之一即斗,通俗说法是无星戥,泛指无星量标记的计量器具。博清额,蒙古语意为墨客。螺子黛,则是黛石里参杂麝香等香料而制成,螺子黛有一股悠悠的清香。敦诚之幼叔额尔赫宜,字墨香。“墨斗”们,都是作者。
    用木工工具说事,有“鲁班天子”之誉的元惠帝(元顺帝)。北斗,则是五行说中的北方水位,成吉思汗是水命,影射书中的北静王水溶们。收入伊龄阿作品,也记载吴敬梓的《扬州画舫录》作者李斗,有李唐国姓,又取北方水位名,应该也是元裔。李斗其人身世,仅是我推测,不能当真。我曾试图考证,因史料极少坐罢。
    其八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本谜谜底:香袋儿,也即香囊,回射藏香、梦甜香、麝香。
    解读:马嵬,即马嵬驿,也叫马嵬坡,位于今陕西兴平市西,杨贵妃缢死之地,史称马嵬驿兵变(公元756年)。安史之乱时,当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逃到成都,都城长安失守。期间,其子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被众人推举,自称皇帝,是为唐肃宗,唐朝形成皇帝和太子二人同帝的“双悬日月”局面。此后,唐玄宗返回长安,称太上皇,其子唐肃宗继任皇帝。除都城长安之外,又加设一个唐玄宗避难的成都为都城(也叫南京)。唐玄宗返回长安途中,见到被迫自尽的杨贵妃尸体已经腐烂,其佩带的香囊犹在。唐玄宗睹物思人,之后,命人厚葬杨贵妃,又画其像挂于室内。
    寂寞脂痕渍汗光:寂寞脂痕,是指杨贵妃处于孤立无援境地,成众矢之的。被令自缢时,汗水浸湿了她的胭脂粉面。自尽之后,徒留带胭脂残痕的娇俏面容;温柔一旦付东洋:昔日的风光不再,已附注东洋大海了;只因遗得风流迹:杨贵妃嫁父子二人,又有跟安史之乱头目安禄山有暧昧关系说,全是“狐猸子”性格风流惹的祸;此日衣衾尚有香:喻杨贵妃凡胎肉身虽然已去,但是,在生者的心里永远存在。
    藏香,本是寺庙里用的,常年不断。普通的善男信女,也在家中供佛用。贵族家庭家常用的,一般是檀香、暖香、麝香一类的香。麝香既能入药,又能制作各种卧帐中用的燃香。但是,如同孔雀翎,用多了,反倒有毒,导致神智错乱。而清朝有功赏的官员,时常被赏赐孔雀花翎。世俗中人追官求爵,贪功名利禄,又何尝不是如此。或许,作者寓意在这里。林黛玉的手帕,表面看,似乎也符合谜面“寂寞脂痕渍汗光”。但是,却不符合“衣衾尚有香”意境,她的香袋儿更符合谜面。香袋儿即香囊,是随身佩带的专用物,香囊可装任何一种品名的香,是本谜谜底。
    香,在书中出现很多次。如,众人作诗,以一柱香燃尽为限,也出现过名为“梦甜香”的一种香。贾宝玉祭金钏儿,用随身携带的香祭祀。林黛玉跟贾宝玉赌气,把自己做的香袋儿剪了。薛蟠南行,也给妹妹薛宝钗带回香袋。司棋有绣春囊,获罪致死。傻大姐拾五彩绣香囊,直接导致贾府自抄自家。绣春囊,是贾府败落的导火线。春囊,都是“风流灵巧招人怨”隐写法。香囊,则是“遗得风流迹”标志。自古以来,极度受宠的妃子,结局都很可悲。书中影射点,自然是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晴雯、林红玉、龄官、芳官、司棋、四儿、柳五儿、金钏儿等人物。
    清朝“双悬日月”局面,是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福临同朝局面。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多尔衮生母阿巴亥大妃被四大贝勒所迫,做了第二个杨贵妃。
    其九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本谜谜底:红麝珠串,又名红麝串、红珠串、麝珠串,回射红麝珠串。
    解读:蒲东寺,又名普救寺,在今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蒲东寺典出唐代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金代董解元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又名《弦索西厢》),元代王实甫改编为杂剧《西厢记》。蒲东寺是书生张珙与崔相国之女崔莺莺相会的地方,小红是崔的丫鬟,她瞒着众人撮合张珙与崔莺莺。最终,二人成双成对。
    小红骨贱最身轻:红麝串是一个小小的、很不起眼的、不引人注目的佩饰物件;私掖偷携强撮成:戴红麝串的时候要用力推一下,才能稳稳地套到手腕上,需要“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红麝串戴在主人的手腕上,随着主人的举手投足,会被时常“吊起”,也可以“私掖”;已经勾引彼同行:无论主人走到哪里,它都会“彼同行”。
    该谜,除红麝串等手镯一类的物件,再没有他物了。书中,薛宝钗从手臂上强撮下来给贾宝玉看的,正是红麝串(红珠串、红麝珠串)。而林黛玉拒绝的,也正是贾宝玉想转送她的、皇帝原送给北静王的、北静王转送给贾宝玉的鶺鴒香念珠串。既念珠,也必有佛教意。红珠串,是清朝宫廷女人最普通的装饰品之一,贾府里随处可见。
    现实影射点:一是作者写作依止本《红史》、《红色珍宝史纲》(另名《汗统宝鉴》、《青埂峰宝鉴》等)。藏着,掖着,终于成书。一是蒲东寺能够引出普救寺,普救寺又引出普度寺。多尔衮摄政王府,在乾隆四十一年被改成普度寺。相国多尔衮及其女儿东莪,自然成为影射点之一。
    其十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本谜谜底:唐卡(唐噶),回射《携蝗大嚼图》。
    解读:梅花庵观,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传奇《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中的一处景观,作者以《杜丽娘慕色还魂》等明朝话本为模本改编而成。梅花庵观,是既佛又道所在,是实现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梦的关键地。《牡丹亭》传奇,讲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大家闺秀杜丽娘,是反叛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婚姻生活的贵族小姐。之后,受老封建家长阻止,她郁郁寡欢,得相思病。杜丽娘在弥留之际作自画像,死后托梦于柳梦梅。柳梦梅按梦中所示,挖杜丽娘坟墓,杜丽娘终得以还魂重生,二人终成眷属。
    不在梅边在柳边:出自《牡丹亭》,本句含柳梦梅本名;个中谁拾画婵娟:指杜丽娘作自画像,柳梦梅正拾其画像。柳梦梅拾到,自然是二人有因缘;团圆莫忆春香到:春香是杜丽娘丫鬟,她也像《西厢记》红娘一样,促成主人的姻缘梦;一别西风又一年:是指年轮,一年过去了,进入下一个年份。自然,这里含佛教以十二因缘喻人生之寓。梅花观,对应“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及贾惜春画大观园。
    梅、柳,都是植物。元朝祭祀和善事活动月份,是用植物表示的。柳月,指初春。梅月,指腊月。一个循环,正是一年十二个月,正对应本谜“一别西风又一年”。元世祖忽必烈规定的元太祖成陵祭祀仪轨中,寅首亥尾是祭祀首尾月份。全年月份首尾,是柳月和梅月。
    唐卡,是藏传佛教密宗必修课。唐卡上,基本上是佛道人物和故事。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既庵又梅花,已经埋伏。紧接着,第四十二回,贾母就让贾惜春画大观园了。画上不仅要有山水鸟虫,还要有人物和建筑。薛宝钗为惜春列的画具和作画方法,完全是唐卡做法。而西藏的柳树,全部叫唐柳。当年,文成公主嫁吐蕃,曾经跟松赞干布一起在寺院里栽柳树。自此,全藏地区的所有柳树,都叫唐柳。书中,林黛玉又看了薛宝钗为惜春列的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
    嫁妆,借自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吐蕃史笔。林黛玉要为惜春画题名为《携蝗大嚼图》,要求把“母蝗虫”刘姥姥也画进去。刘姥姥自称有“吃一头老母猪不抬头”的胃口,影射的是,康熙朝将元朝“拉齐雪山”珠穆朗玛峰画进《皇舆全览图》中,称“朱母朗马阿林”。乾隆朝皇舆图《乾隆十三排地图》,将其字改为“珠穆朗马阿林”。清朝唐卡,则有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赉来北京觐见顺治帝的大唐卡。之后,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面观音苏绣唐卡最为著名,上有乾隆帝钦命章嘉胡土克图认看的白绫墨书纪录。白绫帛,是密宗标志。
    “一别西风又一年”是带有佛教十二因缘人生寓意的唐卡。纳入西藏是元朝,回落点在清朝,是谓“不在梅边在柳边”。
    
    2012年9月5日修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