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胡风对青野季吉的超越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靳明全 参加讨论

    青野季吉于1915年在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与平林初之辅、市川正一等人一起学习无产阶级运动理论。从20年代初开始,青野代替了日本《播种人》时期的平林初之辅,连续在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代表刊物《文艺战线》上发表了指导性的文艺评论,一度成为了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理论权威。
    胡风于1929年秋去日本留学。在日本,胡风积极参加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研究了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特别是对青野季吉文论研究颇深。胡风1933年归国后,参加了“左联”活动,尔后,一直着力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建设,以他为代表形成了推动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胡风文论之所以在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这与他学习青野季吉文论有关,更重要的是,胡风超越了青野季吉,立足中国文坛,执著于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独特的追求。
    青野季吉主张文艺的鼓动性和阶级性,认为,文艺的鼓动性是普罗文艺的特性,要通过文艺去振奋读者的斗志,焕发读者的热情,从而积极地投入普罗运动。文艺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反应,文艺要解剖和描写无产阶级的生活,对作者个人的生活印象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最后规范于无产阶级运动之中,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化运动,这就是青野称道的理性探求的“调查的艺术”。这种文艺观抛弃了那种离开描写无产阶级的生活,专心执著于个人生活印象的文艺追求。对青野这种文艺主张, 胡风在文论建设中多次给予了强调。胡风认为:“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大都同时是伟大的生活者;为了生活底目的生活底理想,他们在现实生活里挣扎,苦恼,奋斗,在现实生活里面去接近真理,深入人生。他们底生活是向着战斗,他们底作品就是战斗底记录,在战斗底经过里面所认识到的人生样相,从这些人生样相创造成的战书。” ① 在这里,胡风强调文艺的鼓动性是与生活贴近相联系的。他主张作家在深入生活中去接近真理,记录人生,但作家深入的生活一定是具有理想的战斗的生活,文艺作为这种生活的记录,就是“战书”,能鼓动作者去挣扎,苦恼,奋斗,去追求个人的理想。胡风关于文艺鼓动性的理论与青野季吉文论是一致的。略不同的是,胡风理论侧重于作者,青野文论侧重于读者。在文艺的阶级性方面,胡风认为:“无论在什么时代的社会生活里面,有只顾自己底利益,不惜把别人当作牺牲的势力;也有反抗一切的迫害,把人类底生活向光明推进的势力;在无论什么时代里面,有吃人骗人压迫人的人,也有和进步的理想完全结合着的人。在文艺上,无论在什么时代,有向进步势力底方面走着的作家,也有和反动势力底要求相响应的作家。” ② 胡风指出,在阶级社会里,进步作家与反动作家的对立存在是必然的,进步的文艺要反映进步的理想,反动文艺则反之。胡风强调的文艺阶级性的外延较大,进步的文艺不仅仅指普罗文艺,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反封建的具有民主主义理想的文艺。文艺不仅仅是要解剖和描写无产阶级的生活,也不否定突出作家的个性去解剖和描写其它阶级的生活。胡风的这种观点,既是对青野文论的继承,即把普罗文艺与反映无产阶级生活结合起来,也是对青野文论的一种超越,那就是在强调文艺的阶级性同时强调作家的个性。
    对于文艺批评的方法,青野季吉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就是“外在批评论”。他认为以前的文艺批评是主观的批评,即“内在的批评”,这种批评忽略了艺术的社会性;现在的文艺批评不仅要以作家的眼光批评作品,还要以社会的眼光来批评作品,即“外在的批评”,这种批评特别强调艺术的社会性。青野季吉提出了由“内在的批评”转化为“外在的批评”的观点后,强调“外在的批评”几乎成为左翼文艺批评的准则,胡风自然深谙个中之三昧。他反复强调:“离开了社会没有人生,也没有没有人生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上,所谓人生不过是社会的现象。” ③ “一个文学上的典型同时一定是这个人物所由来的社会的相互关系之反映。” ④ 胡风接受青野季吉的“外在的批评”论,主要是强调文艺的社会性方面。作为饱含着忧患意识,自觉地肩负着社会责任的胡风来说,在文艺批评中灌注着浓郁的社会历史与社会文化的内容,这是因为他接受青野季吉文论后不久便大步迈向了鲁迅的文论。胡风认为,鲁迅最宝贵的东西,是“他所开示的人民生活底深沉的真实和他底自我搏斗的伟大经验” ⑤ 。鲁迅要求文学“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能够使读者“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 ⑥ 。很明显,鲁迅强调文艺的价值是要具有时代精神,文艺批评则要灌注社会内容,时代感受。从文艺的社会学角度去强调文艺批评,青野季吉、胡风、鲁迅三者是一致的。然而鲁迅的文艺批评观决非仅仅强调文艺的社会性而忽略文艺自身规律性,他的文论是在非文艺的因素与纯文艺自身之间探寻具有个性的一种浑成。这点,也正是胡风所极力效法的。胡风效法鲁迅,正是他在继承青野季吉文论之际达到了超越青野的关键。胡风接受青野季吉的“外在的批评”论,在文艺批评中既密切联系着中国社会的现实,极力从文艺的形象中去探求中国社会的各阶层、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同时,他超越了青野季吉的“外在的批评”论,对作家精神主体的重视与探究,在中国左翼文 艺批评总体趋向是重心向外部倾斜之时,胡风既重视文艺批评的社会性又探究文艺批评的自身特性,显示了他所具有的左翼文艺理论的总导向下的独有的个体存在。这种存在,既有对青野季吉文论的继承,也有对青野季吉文论的超越,是殊为可贵的艺术追求。
    1926年9月,青野季吉发表了给日本普罗文艺战线以很大冲击的文章《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他写道:
    无产阶级所要求表现的,如果仅仅是无产阶级的生活,那是一种个人的满足,……并不完全是阶级的行为。只有自觉地认识到无产阶级的斗争目的,才能成为阶级的艺术。就是说,只有在阶级意识的引导下才能成为阶级的艺术。……
    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应是向自然生长的无产阶级的文学移植目的意识的运动,从而成为参加无产阶级整个运动的运动。 青野季吉在这篇著名论文中提出的观点,后来被人称之为“目的意识论”。按此观点,过去的文艺运动是自发性的,无产阶级只是自然地表现(描写)自己,而现在,作家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提高自觉性。普罗文艺运动,是无产阶级作家把昔日自然成长的文艺提高到目的意识的高度的文艺运动。实际上,青野季吉是要求把普罗文艺运动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
    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对中国左联的前期文艺理论起着一种指导性的作用。当时甚至把是否具有“目的意识论”观点作为区别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作家的界限。胡风对青野“目的意识论”十分推崇。他说:“社会的进步的战斗势力,正在经验着临产的兴奋和痛苦;这种兴奋和痛苦,文学本身也是在经验着的。这不仅是因为文学是依存于社会情势,而且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上,能够产生‘伟大的作品’的文学活动本身必然地不得不是社会的战斗势力底一部分” ⑦ (着重号原有——引者)。与青野季吉的主张一样,胡风强调了作家的斗争目的是作为“社会的进步的战斗势力”而存在。同时,胡风更强调了作家的阶级意识,为“进步的战斗势力”(即无产阶级事业)去经验临产的兴奋和痛苦。胡风认为,作家带着明确的斗争目的和阶级意识从事文艺创作,这种文艺必然是属于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一部分(即他所说的是“社会的战斗势力底一部分”)。实际上,胡风接受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也是把列宁曾提倡的“党性原则”应用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之中,既强调了普罗作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又强调了普罗文艺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虽然,胡风接受了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但是,他就此问题还超越了青野季吉。胡风不仅仅以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来构建自己的文艺理论,他还着重考虑了文艺的特性和自律性(相对的独立性)。他认为:作家写的应该是所熟悉的,“艺术活动底最高目标是把捉人底真实,创造综合的典型。这需要作家本人和现实生活的肉搏过程中才可以达到,需要作家本人用真实的爱憎去看进生活底层才可以达到” ⑧ 。在这里,胡风主要从文艺的特性、自律性出发,强调作家的生活感受,提出文艺要力求达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而不是像青野季吉那样,仅仅强调作家的先进理论的掌握和文艺的阶级属性及战斗性。青野季吉的主张是当时中日左翼文艺的指导,那时,中日左翼文艺正极力张扬作家的先进世界观和文艺的阶级性、战斗性的作用,所以说,胡风对青野季吉的这种超越,也是对左联前期文艺理论的主导趋向的一种“叛逆”和修正,从中可以窥视到胡风是坚持在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旗帜下,走着自己与中国左翼文艺理论主导趋向有别的另一条可贵的路子。
    注释
    ①②胡风《文学与生活》,载《胡风评论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页。
    ③胡风《抓住和尚之前》,载《胡风评论集》(上),第90页。
    ④胡风《什么是“典型”和“类型”》,载《胡风评论集》(上),第98页。
    ⑤胡风《A·S·普式庚在中国》,载《胡风评论集》(下),第195页。
    ⑥鲁迅《〈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载《鲁迅杂文·小说·散文集》,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版,第433页。
    ⑦胡风《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载《胡风评论集》(上),第55页。
    ⑧胡风《张天翼论》,载《胡风评论集》(上),第36页。
    原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