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中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意境的“实”与“虚”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忻 参加讨论

    本文以中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的情景关系为切入点,探究其意境的内部结构。虽然中日古代诗歌的外部表现有若干差异,但考察其意境的构成,大抵皆以真为其骨,表现于外则宜分为两端,即“实”与“虚”。
    首先讨论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意境中的“实”。所谓“实”指状物言情的直书无隐,日人壬生忠岑在《和歌体十种》中称之为直体:“此直体,义实以无曲折为得耳”。这时作者但求表意的清晰明白,其写景之作追求“再现”的效果,抒情之作则常常因淋漓尽致的发抒而收到撼动人心的效果。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他并举例说:“‘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体会王国维的论述,乃是在“真”的大前提下,但求“亲切动人”之效果,而绝不排斥写实。可见,诗词意境的“实”就是作者不假表现手法的巧妙变化,径用平直的笔法把写作的对象直接推到读者面前。这时,写作的对象就是作者写作的直接目的,在其背后一般不隐含另一层含义。就我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的表现看,其意境的“实”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描摹自然的纯写景之作。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着意描绘大自然的美妙动人,此时的景物绝不成为言情的陪衬或背景,而是直接作为主体出现在作品中。有时作者所取景物小巧清丽,如唐人雍陶的《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日人凡河内躬恒的《月夜折梅》:“芳踪宜从清芬辨,夜月洁白难认花” ① ;海上胤平所作“夕庭月影照嫩叶,清水流注亦生凉” ② ,皆属此类。有时写景又以壮阔奔放见长,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人源实朝的“大海矶头轰然响,浪涛碎裂四散中” ③ ;加纳诸平的“大岩高耸如壁立,天摇地动飞瀑声” ④ ;浅野梨乡的“冈峦攒涌如波动,绝顶放眼看群山” ⑤ ……均以气势磅礴见长。
    二是不假衬托渲染等手段,明白无隐地发抒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亦即所谓直抒胸臆,直陈己见。这类作品既包括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 ⑥ ;杜甫“窃比稷与契”,“此志常觊豁”的执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挚情 ⑦ ;白居易痛斥“长吏”“急敛暴征求考课”的愤激:“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⑧ ;也包括“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 ⑨ 。日本和歌中纪贯之的“莫嗟樱花散落疾,人心无风亦波澜” ⑩ 与我国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诗意酷似,皆恨人情险恶、世路维艰之作。和歌中的悼亡之作,如山上忆良思亡儿的《思子歌》:“食瓜忆吾儿,嚼栗更增思。未知因何缘,生而为吾子。眼 前姿常在,岂有安眠时”。“金银白玉纵可贵,争及爱儿身价高”11 ,将晚年丧子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如柿本人麻吕在妻死之后所作哀歌:“我更何以聊此生,狂翻衣袖唤妹名”12 ;大伴旅人悼妻之作“吾妹手植此梅树,每睹心酸涕泗流”13 ;小野小町“自从伊人入我梦,此心长愿续黄粱”14 ……其情思真挚热烈,与我国唐代诗人元稹悼妻所作《遣悲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宋代词人贺铸悼亡妻之《鹧鸪天·重过阊门》:“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写法极其相似,皆直抒其情的佳作。
    三是运用铺叙的手法,通过展现某一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其客观性、纪实性都很强。在这方面,我国唐宋时期可以杜甫诗、柳永词为代表。杜甫的诗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大唐帝国由盛而衰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南宋刘克庄评杜甫《陈涛斜》、《潼关》二诗云:“至叙陈涛、潼关之败,直笔不絮,所以为诗史也”15 。又评《天边行》、《大麦行》、《苦战行》、《去秋行》:“此数篇皆可补史之缺文。”16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诸篇,其述男女怨旷,室家离别,父子夫妇不相保之意,与《东山》、《采薇》、《出车》、《杕杜》数诗相为表里。唐自中叶,以徭役调发为常,至于亡国。肃代而后,非复贞观、开元之唐矣。新旧唐史不载者,略见杜诗。”17 “《秦州》五言二十首,……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纲山《送蕲帅》云:‘杜陵诗卷是图经’,岂不信然!”18 所谓“诗史”、“图经”的称誉正道出了杜诗的客观性与写实性。北宋柳永词亦以实说直叙为主,集中如《昼夜乐·洞房记得》、《迷仙引·才过笄年》、《锦堂春·坠髻慵梳》、《定风波·自春来》等篇皆极尽铺陈直叙之能事,将男女别离之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日本和歌来看,山上忆良的《贫穷问答歌》是为数较少的反映民生疾苦,同情穷苦百姓的作品。歌中全用铺叙,以两个农民对话的形式,叙述了他们悲惨的生活情景:“灶绝烟火气,甑为蛛丝罩。久疏忘炊术,中鸣如夜鸟。已短犹欲剪,谚悯无可告。执笞里长来,逼叱声咆哮。曾是不相恤,胡然世人道”。此歌作者取旁观者的角度,借诗中人物之口揭露社会现状,其内容的深刻性和表现方式的客观性与我国杜甫《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钱稻孙《万叶集精选》中的《日并皇子尊殡宫之时,柿本朝臣人麻吕作歌一首并短歌》从“稽古天地初开辟,天河原上光赫赫。八百万神千万神,神集神议神定策。”直写到“无端构殿真弓冈,薨楹寂寂不闻旨。日月于今亦已积,臣愚其将焉从适。”钱稻孙评此歌云:“此歌远从开辟历叙帝系,一本史文,庄严典雅。”一般说来,诗歌意境以“实”见长的作品不求含蓄、不以飘渺悠长的韵味称胜,它们给予读者的感动是直接的或触目惊心的。
    其次讨论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意境中的“虚”。所谓“虚”是指诗歌的深层含义不是通过字面本身直接表达出来的,此时,字面只是一个引导物,诗歌的深层含义需要读者更进一步的介入。一般说来,这类作品不是以撞击人心的震撼力取胜,而是以宛曲回环的韵味见长。
    唐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曾引戴叔伦语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指出:“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里,他们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如何处理表情达意上的距离问题。他们认为,诗歌应具有这样一种特质:它能够超越字面的具体物象而另外具有某种内在的、深层的、无须言传却能意会的心象,其基本特征就是“虚”。与之相似,堪称日本古代最完备的和歌概论——《石上私淑言》亦有类似言辞:“唯标新立异,取彼虚幻无实、物动心摇、依依堪怀之事咏而为和歌。”可见“虚”,是指作者在情感的抒发上,不取明白无隐、一笔到底、一览无遗之笔法,而是借助其它表现手法曲折地抒情。其具体表现大致可分以下二端:
    一是情景交融,以景传情。这类作品的特征是作者有意选取的或创造出的景物与其内心情感紧相呼应。正如王夫之《薑斋诗话》所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在中国,王国维《人间词话》把这种境界称为“有我之境”,在日本,它被称为“余情”、“幽玄”,所谓“志在于胸难显,事在于口难言。自想心见,以歌写之。言语道断,玄又玄 也”19 。在唐宋诗词中,情景交融的方式大抵可分二类:其一是将几种景物直接连缀在一起,共同渲染某种气氛或传达某种感情。如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极具特色的景物传达凄苦孤寂的旅愁;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运用两组色调相反的景物,写出欢聚的温馨短暂与别离的凄寂漫长;南宋词人王沂孙的《醉蓬莱·扫西风门径》:“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借凄黯之境渲染“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的黍离之痛。其二是通过特定的意象间接地发抒特别的情感,避免句句坐实,从而为诗词作品增添一份空灵美。如传说中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且其声哀怨,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鹧鸪身上既承载了游子漂泊之苦,又含有北人思归之意。唐人郑谷《席上贻歌者》云:“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通过鹧鸪曲透露出诗人客居南方的羁旅思乡之情。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收尾,内中包蕴着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此外,唐诗人刘禹锡《踏歌词》中的“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中的“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则只取“行不得也哥哥”的表层意义,传递出女子对爱情的企慕和怅惘的复杂情感。张籍《湘江曲》中的“送人发,送人归,白 苹 茫茫鹧鸪飞”则单取羁愁之意。又如柳之寓别离:“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20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21 皆以柳关合相思离情。它如梅花之于高洁孤傲的品格、荷花之于出污泥而不染的节操、白鸥之于超脱凡俗,胸次浩然,逍遥自在的襟怀、暮色苍茫之于乡愁、浮云之于游子漂泊皆已建立起固定的联系。同样,日本和歌也追求借景传情,余情悠韵,所谓“燕寝夜长,添清吟于寒椹之韵;野寺日暮,动远情于岭钟之声。往反游子之不我土,寄旅应而驰思;兰棹桂楫之恋故乡,付微波而通词”22 。其和歌作品如藤原俊成的代表作之一:“日暮鹑鸣深草里,原野秋风寒入身”,彭恩华评曰:“此处的‘鹑’,用作被薄幸男子抛弃的女郎的象征,既可解作怨女哀思在秋风中特别楚楚动人,又与‘日暮’、‘秋风’、‘深草里’等配合得十分贴切,可称妙语双关”23 。藤原定家“旅人衣袖频翻舞,夕阳秋风过栈桥”,彭恩华评此歌云“与我国元代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24 。又藤原家隆的“梅香月色似旧否,春月无言映衣袖”25 ,其伤怀念往的感伤情绪亦浓。花园院的“淅沥雨声窗外闻,夜半灯火背壁明”26 其黯淡的意境与哀怨的情调皆与我国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之“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相近。它如藤原定家“佐野渡头暮雪降,驻马拂袖无处栖”27 、永福门院“原野冬枯小松立,凄凉夕暮雨萧萧”28 、二条为世“露宿虫声含恨意,原野尽在残月中”29 、契冲“故里雨降风亦紧,春日向晚落花寒”30 、河津美树“凉秋雾衣渐淡薄,恍惚尚闻雁声寒”31 ……皆情景交融、余韵绵邈的佳作。二是欲吐又吞、点到即止。这是一种说而又不说破,似隐而又露出端倪的写法。如李商隐《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全篇通过一“醉”一“醒”两字挑明深意,不动声色地揭露了唐玄宗后期沉湎酒色,荒淫误国的事实。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以“寥落”、“寂寞”四字略加点染,含蓄地揭示了宫女们的凄凉身世和哀怨之情。正如宋人洪迈所评:“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32 又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作者只将“万死”与“一笑”对举,便把屡经打击,历尽艰难却依旧卓然兀立的品格呈现在读者面前,充分表现了诗人“横祸所加,随处安受,不悔不折”33 的顽强精神。日本和歌如柿本人麻吕凭吊近江之作:“淡海之湄,夕波千鸟。汝也,使我心槁。为思古老。”34 淡远的景物因思古之情而余韵悠长。额田王思近江天皇所作歌:“方我俟君,我思渐渐;秋风吹来,动我房帘。”钱稻孙云:“帘动人将至,为尔时之俗信,亦似我汉诗句意。”35 沙弥满誓的“世事本无定,何物堪与伦?舟船朝发处,帆过浪无痕”,巧用比喻,“征帆行水,杳然无痕,出家人以此喻世事,可谓贴切”36 。西行的和歌:“静思万物已自恸,远钟又添无限哀”,以“恸”、“哀”点题,“独坐悄然,远钟增思,生动地勾划出一幅恨人 自悼的画面”37 。……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总是露端倪于文中,留深意于言外,将丰富的内蕴寓于有限的文字中,其以少总多的特征十分鲜明。
    以上简单探讨了我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意境中的“实”与“虚”及其种种表现形式。作为两国韵文形式的代表,我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共通之处却是不可忽略的,而这一点实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注释
    ①②③④⑤ 10 11 13 14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6 37译文见彭恩华著《日本和歌史》。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43、139、84、118、152、42、27、28、45、58、73、74、91、75、91、91、107、115、29、78页。
    ⑥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⑧白居易《杜陵叟》。
    ⑨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
    12 34 35译文见钱稻孙译《万叶集精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71、86、105页。
    15《后村诗话》后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页。
    16 18《后村诗话》新集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9、175页。
    17《后村诗话》新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4页。
    19壬生忠岑《和歌体十种》,载《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81页。
    20 21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菩萨蛮·宝函钿雀》。
    22花园赤恒《纪贯成问花园赤恒详和歌策问对》,载《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87页。
    32《容斋随笔》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33包恢《跋山谷书范孟博传》,载《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上卷,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52页。
    原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