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思想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乐趣莱——辛关于最新长篇《裂缝》答读者问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美)哈维·布卢姆著 参加讨论

    今年,即将迎来88岁生日的多丽丝·莱辛,推出了自己的第27部小说《裂缝》(暂定名),该书借罗马帝国濒死的历史学者之口,讲述男女两个族群发生的冲突。有意思的是,小说出版后遭到了外界一片嘘声。《波士顿环球报》“思想”栏目编辑、作家哈维·布卢姆就此书对莱辛做了采访,在采访中,莱辛为自己的小说辩护。尤值一提的是,她还专门谈到了诺贝尔奖,并道出“诺贝尔不喜欢我”的困惑。——编者
     问:您是不是更喜欢“海鞘”?是的,他们很健忘,盖的草屋也是乱七八糟。可是,男孩子们颇能创造出同情。毕竟是这一帮子“海鞘”拯救了一个讨人嫌的老女人。
     答:我什么时候不喜欢男人了?他们比女孩子更加有趣,因为他们是新的,而且富有冒险精神。不过书里还有一个绝对令人毛骨悚然的强暴的场面。有评论家抱怨说,小说非常残酷,主要表现在女孩子们生育了那些个魔怪们。但对《裂缝》中群奸的场面却没有人说一个字。还有,就是有些评论家讨厌用“海鞘”和“魔怪”这样的字眼作男孩子的名字。
     问:可是这些名字很好玩呀!
     答:我当时也觉得很好玩。后来我想,多么遗憾呀,书里头不能有一些像詹姆斯·瑟伯(美国当代作家,擅长以各种形式在创作中表现充满讽喻性的慧黠和机智)那样的漫画来表现一下。我有时候想,我写的东西是很好玩,好玩得很含蓄。
     问:您为什么让一个罗马人成了《裂缝》手稿的编辑?
     答:罗马时下可是很活跃啊,一直有播不完的电视节目,还有书籍。的确很时髦。不管怎么说,我对罗马很是着迷。我感觉,我好像在那里住过似的。我可能真在那里住过。在那个时代,一个元老院议院成为一个文人是件不同寻常的事;而他做一种档案管理员的工作倒是很容易。用这个古罗马的世界,有许多东西我没必要直说,但可以间接地说出来。
     问:这个罗马人前后不一致啊?他说,只是因为裂缝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身躯”,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对她们那时候的所思所想有任何了解。可是他接着就预料到了男孩子和女孩子奴隶之间那阴沉沉的性吸引。并且很有把握地说,他确切地知道裂缝人和“海鞘”之间是怎么回事。
     答:听我说,我感觉——我以前可能说过这样的话但我现在再说一遍——评论家和作家之间有一个问题。一个作家爱上了某个想法而不能自拔。一个评论家看到的是最后的成品,就忽略了像大河奔流一样涌进作品中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和你所感受到的那轻飘飘的思想毫无关系。你要是能想象一下有了思想并且吸收这种思想那巨大的快乐吧!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乐趣之一。我的上帝,思想啊!
     问:您曾经写道,过了六十岁,“你就游离了个人化的东西。您就收到了一份大礼:变老了。——超然物外,物我全忘。”您有没有可能变得太超然了?
     答:我无法作出判断。感谢上帝,你的确会远离了青年时代的激情。我们要是总是处于亢奋状态,那可怎么活哟?
     问:您认为您为什么还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答:这里面有一段隐情。那时候我的瑞典语出版商还在世,在瑞典一个大型晚宴上,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儿坐在我身边,说:“你永远也获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不喜欢你。”这也太没面子了。我能说什么呢?我什么都没说。我从来没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
     问:《裂缝》在美国刚刚出版,但是去年11月份就在英国出版了。打那以后您在写什么呢?
     答:写一部长篇小说,名叫《阿尔弗雷德和艾米莉》。我去年11月份动笔。我的想法是废除掉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父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吃尽了苦头。我父亲应征参战,还受了重伤。我想给我父母这样一种生活,如果没有了战争,他们会过上那种生活。写这个东西给了我很大乐趣。
     问:这么说这是一部反历史的作品了——减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0世纪。
     答:你想想啊:如果没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有俄国革命,就不会有希特勒,墨索里尼,也不会有大屠杀。欧洲就会变得不可思议。
     问:那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灾难的可能性啊。
     答:那就得写另外一本书了,是不是?我只是想给我父母一种普通的生活。然后,在书的后半部,我略微用一些印象主义的手法,描写实际发生的事情。
     译自2007年8月《波士顿环球报》
    
    国内各界人士:她是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作家余华称莱辛获奖实至名归。“我在《世界文学》杂志上陆续读过她的许多短篇小说,由于杂志推出的是她不同时期的作品,所以我能清晰地看到她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风格。”
     对于莱辛获奖,女作家虹影表示并不意外:“我早年曾读过她的作品,记忆深刻的是《金色笔记》,她的小说风格变化多端,明快健朗,很难一眼就看出文字是出自女性之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表示:莱辛的作品充满着女性经验,“但我认为她的小说远远超越女性经验,内容非常广博,政治、历史、国家和人性都纠集在作品之中。她的作品写的是个人史,更是整个社会史,在这个层面上看她的作品是超越女性性别的。”
     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表示:莱辛获得诺奖,有望再度引起国内读者对英国文学的关注。“我们可以把莱辛当成是英殖民文化的产物,她的出生地与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了她的文学内容和力量。”
     得知莱辛获得诺奖,《世界文学》主编余先中感慨:“这位祖母级作家确实配得上。”他说:“过去一提到当代英国作家谁最厉害,多丽丝·莱辛一定位列其中,她是20世纪英美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莱辛的重要作品《金色笔记》等早些年就在我国出版。此次莱辛获诺奖,意味着她作品的出版价值飙升。对此,译林出版社资深编审王理行表示:为了满足这些读者的需要,除再版《金色笔记》和《野草在歌唱》外,他们将尽快出版一套精选的“多丽丝·莱辛文集”。
     浙江文艺出版社在2003年,引进出版过莱辛的短篇集《另外那个女人》,该社副主编曹洁说,该短篇集他们肯定要重新包装后再印,同时,已经跟莱辛的国内版权代理人取得了联系,准备再购买莱辛其他一些书的版权。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去年曾引进出版了上届诺奖得主帕慕克的系列作品,并取得不俗的市场业绩。对于莱辛的作品,该公司总经理施宏俊表示,他不熟悉莱辛其人,不会贸然引进她的作品。
    国外专家学者: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出色的女性
     瑞典文学院公布莱辛获奖的当日,《纽约时报》报道说:“尽管莱辛的政治观点很激进,但她不可能像前两任诺获得主帕慕克和品特那么有争议。他们两位对当前政治形势的观点使评论家们怀疑,瑞典文学院选择获奖者部分原因并不是文学。因此,此次莱辛获奖,被普遍认为超越了政治、种族、性别带来的影响,是对文学原点的一次真正回归。
     该报道称:莱辛最大的成就或许是她以她的突破性小说《金色笔记》而孕育了一代女权主义者。瑞典文学院在发布新闻时说:“新兴的女权主义运动把它看作是开一代先河的作品,它属于极少的几部作品,里面包含着20世纪的人对男女关系的观点。”
     在接受《泰晤士报》记者采访时,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表示,莱辛获得诺奖可谓是名至实归。“她绝对配获得这个奖。”他特别强调说,在品特获得诺奖后才两年就又有一位英国作家获此殊荣,的确是非同寻常。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洛尔·奥茨表示:莱辛早就该获得诺奖。“该委员会认可了莱辛那独一无二的成就,当然是件好事,尽管这个奖迟来了或许二十年,甚至三十年。”
     曾以长篇《占有》获得布克奖的英国女作家A.S.拜厄特对《卫报》记者表示:莱辛是那些极少数文学“预言家”之一,他们有着离奇的天分,很多东西还没有出现,他们就开始写了,而后来这些东西就成了问题。能做到这一点的作家可是不多。
     对莱辛获诺奖,并非没有异议。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对美联社说:“我认为她过去十五年的作品不具可读性,是四流的科幻小说。”但即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莱辛在早期的写作生涯中具有一些令人仰慕的品质”。
     莱辛获奖也在出版人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维拉格公司的合伙创办人卡门·考利尔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早就应该承认莱辛的成就。她说,莱辛“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出色的女性——这两者并不总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过去二十年,哈珀科林斯出版公司一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莱辛的著作,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简·弗里德曼表示:“不管对女性还是对文学来说,多丽丝·莱辛都是我们大家的母亲。” 
    原载:《文学报》2007/10/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