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卡波特:在阳光与阴影之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余扬 参加讨论

     1
     在回忆早年阅读经历的文章中,作家苏童谈到《蒂凡尼的早餐》时,曾不无称羡地说:时隔多年,我依然清晰记得乱按门铃的赫莉小姐,记得她的乡下口音。作为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精心塑造的女主人公,“赫莉小姐”因了好莱坞演星奥黛丽·赫本的精湛演绎,在世界文学史、乃至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距《蒂凡尼的早餐》最早的两个中文版面世整整20年后,近日这部奠定卡波特文学地位的经典作品由南海出版公司重新推出。
     然而,纵使没有《蒂凡尼的早餐》这部风靡世界的电影,卡波特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也不会觉其陌生。前年,在各大影院热映的同名传记影片《卡波特》,就把他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冷血》带回到了经典畅销书的榜首,卡波特本人则不折不扣成了文艺圈内外的热门话题。这位被美国读者冠以“最有名”之称,并在梅勒看来是他们“那代人中最完美的”作家,如其生前所经历的起伏跌宕的“美丽人生”,似乎从来不曾远离我们的视野。
     尽管《蒂凡尼的早餐》因了梅勒“没有一处用词可以替换”的称赞、村上春树“为那精心打磨、简洁洗练的文字折服,百读不厌”的叹赏,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小说讲述的故事本身却近乎庸常:农家少女赫莉·戈莱特利由德州乡下跑来纽约寻梦,这座残酷的城市,并没有给予她多少安身之地。她费尽心机、追逐名利,想要钓一条大鱼跻身上流社会。为了金钱,她整日周旋在众多英俊的富豪巨子、政界名流之间,终于成了红牌交际花。之后,她遇见同住一栋公寓的作家瓦杰克,这个不靠稿费为生,而是有赖于一个富有女人“馈赠”的年轻男人,却意外获得了她的芳心。由此,两个拜金主义的风尘男女,在经历种种挫败之后,在纽约的雨中街头演绎了一出俗套的都市爱情故事。
     诚如卡波特所言:“梦是我们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蒂凡尼的早餐》写的是一个乡下女孩来到大都市寻梦的故事,然而无可疑义地,正因为卡波特在写作中的全心投入,本来庸常的故事才有了充沛的生机,从而更显其卓尔不凡的艺术魅力。赫莉的梦归根到底,其实也是卡波特自己的“白日梦”。作为一个在小说文体架构上堪称完美的作家,卡波特不完美的生活从他的童年开始。卡波特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17岁的母亲生下他后就不管不问,这位未来的作家刚生下来就被寄养在阿拉巴马州的亲戚家,直到9岁的时候才被改嫁到纽约的母亲及有钱的继父正式收养。
     异样的遭遇使卡波特敏感、反叛而早熟,他从小就立志写作,高中毕业后,他决定不上大学,而是去著名的文学刊物《纽约客》做小工。慢慢地,他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作品,短篇小说“米里亚姆”得了欧·亨利奖,也为他赢得了出版商的注意。24岁时,他发表了长篇小说《那些声音、那些房间》,并以此真正作为作家而崭露头角。随后,《夜树》、《草竖琴》等中短篇小说的相继发表,卡波特确立了自己的文学地位,与梅勒、塞林格、欧文·肖、麦卡勒斯等人一道,成为战后辈出的青年才俊作家之一。自此,卡波特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开始跻身于纽约的名流圈,经常出入派对、酒吧、餐厅、沙龙。早年在纽约痛苦挣扎的经历、之后在上流社会聚会的生活细节,终于成就了《蒂凡尼的早餐》。小说出版后受到了热烈欢迎,以至于众多聚集在卡波特身边的纽约社交界的女性,争着声称自己才是“赫莉·戈莱特利的原型”。
     2
     “我希望有一天早上醒来在蒂凡尼吃早饭时,我仍旧是我。”在声色犬马的风尘生活中,赫莉小姐依然保持了这样美好的愿望。然而,对于卡波特来说,写完《蒂凡尼的早餐》之后的“我却不再是我”。这不仅在于小说带来的巨大声誉,更激烈地冲击了他原先的生活。对卡波特而言,最严峻的考验,更在于尽管他掌握了新的文体,可是接下去,他却无法寻找到适合这种文体的题材。作为一个天赋优异的故事讲述者,他所擅长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直接体验来生动地完成故事。待到题材用尽,那么无论他掌握了多么优秀的文体,也无法再写小说。生平头一回,卡波特为写作感到了痛苦。
     也许是为了从创作的痛苦中逃脱出来,卡波特一度离开了虚构的世界。他在寻找机会尝试新的写作手法,藉此创造出一种把小说技巧和新闻报道完美融合的新文体。这个机会终于来了,1959年11月15日,一件发生在美国中部堪萨斯小镇的凶杀案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
     他邀请儿时伙伴、女作家哈珀·李同行,花大量的时间采访调查,做了六千多页的笔记。其间,他常常与已经定罪、并被判绞刑的杀人犯之一的佩里·史密斯深谈,从而对佩里的悲哀的生存状态有了深层了解,特别是他们相似的被父母抛弃的童年遭遇,让他又生出一种超出友谊之外的同情和爱怜,这情景使卡波特陷入一种绝望的困境:一方面,作为一个作家,他必须冷血地期待佩里和同伙早日上绞刑架,以求故事圆满;而另一方面,他可以放弃追寻真相,替佩里请位好律师,免除死刑。痛苦与挣扎中的卡波特最终选择了前者。亲自目睹了佩里的绞刑不久,他历经六年辛苦创作的《冷血》终于出版。
     如同所有的小说一样,《冷血》有着完整的情节、足够的戏剧性以及鲜活深入的性格刻画,但区别于既往的已知的小说概念,它几乎不凭借虚构,纯粹是在新闻事实和采访基础上写成。由此,卡波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体:“非虚构小说”。事实证明,卡波特亲自命名的这种文体,既非他一厢情愿的任意杜撰,亦无非昙花一现的偶然时髦。自《冷血》以后,“非虚构小说”,或者说,“纪实小说”、“新新闻体文学”牢牢在文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无论北美、欧洲,还是东方的日本、中国,都涌现了大量同一题材的创作。不惟文学,影视创作亦深受影响,从《辛德勒的名单》等作品里不难看见它的踪影。
     经由《冷血》,卡波特这位驱使着流丽文体的时尚都市派作家,终于变身为不折不扣的真正作家。但世事并非总是遂人所愿,诚如卡波特自己所言:“上帝在赐予你才能的同时,也给了你鞭子。”违背自己的良心,与“魔鬼”的交易在给他带来盛名的同时,也使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再也没有从这一打击中站起来。之后,他开始沉醉于声名娱乐:举办盛大的化装舞会,在电视上频频露脸,不停地透露自己下一步写作计划,却没有东西写出来,公开承认酗酒吸毒的嗜好。一个作家自然“玩”不出深刻的作品,卡波特构想自己的另一部巨著是刻画上流社会的荒淫生活,但一篇暴露名人隐私的短篇不仅让文评家失望,也使他从此被纽约名流圈除名。此后再也写不出高质量的作品,生活开始迅速下滑。1984年,不到60岁的卡波特因酗酒过度而与世长辞。
    原载:文学报2008-11-0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