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劳拉的原型》及其出版背后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文霞 参加讨论

    2009年11月17日,美籍俄裔双语作家纳博科夫的遗作《劳拉的原型》(小说片段)(The Original of Laura,a Novel in Fragments)在被封存了30年后,终于得见天日,由美国兰登书屋和英国企鹅出版集团同时出版。11月30日,俄罗斯圣彼得堡知识经典出版集团也出版了俄语版《劳拉和她的原型》(Лаура и ее оригинал)。
    纳博科夫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语作家,《劳拉的原型》(小说片段)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1974年,纳博科夫开始着手创作这部小说,并将题目定为《死亡是一种乐趣》。他像往常一样,将创作思路、小说素材、故事主线等记录在图书索引卡片上。在去世前的8个月,这部著作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构思而成,小说名字也已经改为《劳拉的原型》。1977年,年事已高、健康状况欠佳的纳博科夫,也许已经意识到自己去日不多,就在临终前1个月疯狂地投入到这部小说的创作中,但最终留下的只是写在138张图书索引卡片上的情节片段和写作纲要。
    去世之前,纳博科夫在遗嘱中要求妻子薇拉·纳博科娃烧毁手稿,但薇拉没有遵守丈夫的遗言,而是把这部手稿锁进了瑞士一家银行的保险箱里,并在1991年去世时把手稿留给了儿子德米特里。德米特里在是否销毁父亲手稿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他既不愿违背父亲遗言,也不敢贸然违背纳博科夫研究者和出版商的意愿。因此,30多年来,这份手稿一直躺在银行保险箱里,甚至在2008年初,德米特里仍然向外界透露:“我的父亲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不会为他的世界留下任何污点。”暗示打算遵守父亲遗愿,将作品焚烧掉。此言一出,立即在世界文学界引起震动,要求拯救纳博科夫手稿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2008年4月26日,德米特里“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心理斗争”,终于决定出版这部手稿,他同时宣称,虽然这是父亲没有完成的作品,但他不会为父亲捉刀,而是将这138张卡片上的手稿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读者。就这样,这部吊足读者胃口的纳博科夫小说手稿,终于在2009年11月17日得到出版。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纳博科夫本人不愿让世人见到这部未写完的作品手稿,为什么他自己不把它毁掉?他的妻子和儿子又为何不遵守他的遗言? 11月16日,在举行出版首发式的前一天,华盛顿自由之声广播电台记者弗拉基米尔·阿巴林诺夫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纳博科夫的儿子德米特里。在采访中德米特里声称,纳博科夫之所以没有立即毁掉手稿,是因为“他想把它写完,这是惟一的原因。他不愿意给世人留下任何零散的不完整的小说片段,为此,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还坚持在写,直到最后一口气”。而母亲之所以没有烧毁手稿,是因为“当时她年事已高,健康状况非常差,并且一直在恶化。但最主要的是她缺乏勇气,缺乏毁掉父亲优秀作品的决心。母亲去世后,如何处理父亲手稿的难题就落在了我的头上”。对于自己违背父亲生前遗愿、最终做出出版手稿的决定,德米特里如此解释:“举棋不定的原因不在于是否要销毁手稿——因为我不想以一个‘文学纵火犯’的身份进入史册,而在于如何保存好这部手稿,是把它藏在一个早晚会被人们发现并一睹为快的地方,还是趁我还活着,在我能够亲历这个过程的时候,把它作为一件出色的礼物献给出版界”。他还声称他和父亲的亡灵进行了一次哈姆雷特式的谈话:“我在梦中见到了父亲,他既平静又幸福,脸上挂着狡黠的微笑,对我说:‘你如果招架不住,就把它拿去出版吧!高兴起来吧!’”
    德米特里前后不一致的行为虽然令人不解,但是违背作者意愿、出版作者生前要求销毁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已有先例。卡夫卡曾经要求好友麦克斯·布罗德把他所写的手稿全部烧掉,幸好布罗德觉得这些作品很珍贵,留了下来,由此我们才得以读到《审判》和《城堡》。而在俄国文学史上,布尔加科夫《白卫军》中遗失的一章也是在1991年,即在作者去世50余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劳拉的原型》的排版设计别具一格,完全保留了纳博科夫原作的模样。上半页是纳博科夫写在卡片上的手稿原迹,不作任何修改,其中甚至包括纳博科夫错误的拼写,如bycycle(自行车)、stomack(胃)、suprize(惊奇)等,下半页是经过整理的文字内容。纳博科夫在《劳拉的原型》中用奇妙的 “套偶”式结构演绎了故事中的故事。138张卡片中的20张构成了小说的第一章,这是最为完整的一章,从中可以感受到纳博科夫小说的深刻内涵。从这些卡片显示的内容来看,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小说主人公弗劳拉·兰斯卡娅年轻漂亮,她嫁给上了年纪的学术界名流、神经学研究专家菲利普·怀尔德。怀尔德拥有巨额的财产和辉煌的学术生涯。他和弗劳拉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因为弗劳拉举止轻浮,行为放荡,结婚刚三年就不断和多个情人幽会。小说从一场聚会开始,弗劳拉在聚会上认识了新情人艾里克并双双坠入情网。后来,艾里克以弗劳拉为原型,写了一本题名为《我的劳拉》的小说,在书中详述了他和弗劳拉之间的风流韵事并对她大肆诋毁,只是在小说中把弗劳拉的名字换成了劳拉。小说出版后十分畅销,使艾里克名声大噪。怀尔德正在回忆自己的初恋,有人给他送来了《我的劳拉》一书。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怀尔德十分愤怒,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令人愤怒的杰作。”
    在艾里克的小说《我的劳拉》中,弗劳拉是劳拉的原型。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艺术之家。父亲亚当·林德是具有俄罗斯血统的优秀摄影师,也是一位同性恋者,后因失恋自杀;母亲兰斯卡娅是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在巴黎,弗劳拉被轻浮的母亲抚养长大,她12岁时就受到母亲怪异的情人、年老的英国男人休伯特的纠缠。成年后,弗劳拉居无定所,总是借住熟人和朋友的房子,并把其他男人带到那里,过着堕落混乱的生活。24岁的她因为贪图社会地位和财产,嫁给了又胖又老的怀尔德。
    怀尔德的笔记构成了小说手稿的后半部分。从零散的卡片记录可以看出,怀尔德是一位著名的神经学专家,他在笔记中写下了自己对死亡的思考和怪异的心理实验:瞬间进入恍惚状态,意识从脚趾开始肢解身体的各个部分,享受“自杀产生的乐趣”。恍惚之中,怀尔德梦见了发生在一所中学里的踩踏事件和他的初恋情人奥萝拉·李,她 “涂了口红的嘴唇和冰冷的目光”,总是让怀尔德想起他那任性的妻子弗劳拉的模样,她的“轻而薄的黑色丝绸连衣裙似乎就来自弗劳拉的衣柜”。他在潜意识中疯狂地爱着奥萝拉,因为她是他“生命中惟一的女孩,恐怖和温柔的化身”。很显然,在怀尔德的实验笔记中,又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他和奥萝拉的初恋以及奥萝拉在踩踏事件中的意外死亡。
    这是一部以“死亡”为主题的小说片段。四个互不相关的小说片段都与主人公怀尔德对死亡的思考有关。他把妻子的不忠贞归因于自己年老多病的身体和性无能,他恨不得把自己“从脚趾到肚脐眼的下半身杀死五十次”。在他看来,死亡是一种解脱,但自杀是一种痛苦,因此,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体验了死亡的“乐趣”:从意识上杀死自己。但是死亡总是不期而至,怀尔德最终因为心脏病突发而亡,并不在他意料之中,也不是他有意而为之。
    德米特里认为,《劳拉的原型》是“一部杰出的、具有高度独创性和潜在颠覆性的著作,是纳博科夫创作精华的高度浓缩”。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0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