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里的时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冬冬 参加讨论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尔仁尼琴于1959年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的。作为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充分体现了其聚焦的艺术,即文本集中描写最主要的事件。作家将时间浓缩为一天,故事随着伊凡·杰尼索维奇在不同时段的活动和场景的变换而展开。索尔仁尼琴以其精确的聚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劳改营生活在时间上的真实感,揭示了权力的运作,表现了人在严酷命运面前的尊严和精神追求,突出了人在劳改营的制度下摆脱物化的危机,努力维持人的价值和主体性。
    时间虽然不是漫长连贯的时间流,但依然是文本的主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索尔仁尼琴小说中的一天,浓缩了一个人的命运,截取了生活中的一段。”[1]515小说的叙述高度细节化,时间也被高度的细化,具体到不同的时段,甚至精确到某一分钟。于是,一天的日常活动被分解成细小的部分,组成了完整连贯的时间表。
    “像平时一样,早晨5点钟便响起了起床的号令。”“舒霍夫从未睡过头,总是按起床的钟声起床。”“早晨6点半敲钟上工”[2]106,“8点钟,8点过5分了”[2]35,上级摊派活儿之后,一天的劳动就将正式开始。“到吃午饭的时候,还有5个钟头。”[2]37“冬季的劳动日是短促的,到晚上6点钟他们就要收工。”[2]46日常生活除了劳动,就是一日三餐,以及晚点名。“晚点名在9点钟。可10点钟以前从未点完过,有时要反复点上两三次。”[2]132可见,一天时间的绝大部分都已纳入劳改营生活的时间表。劳改营不仅可以在一天之内,而且在连续的岁月里管制犯人起床和睡觉、劳动和休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甚至祈祷的时间,说话的时间,思想的时间。它决定时间的使用,导致了时间表的存在。
    福柯认为,时间表有三个主要作用——规定节奏,安排活动,调节重复周期。[3]169规定节奏可以控制犯人的行动,安排活动可以利用犯人的身体组织生产,调节重复周期则使线性的时间变成可以反复执行、不断重复的程序。因此,伊凡·杰尼索维奇平淡无奇的这一天成为他数年来每一天的重复的景象。我们从主人公对这一天生活的叙述,就可以联想到主人公八年来的生活,以及主人公这一天之后的日子:“这样的日子,从清晨铃声到晚上铃声,总共有三千六百五十天。由于闰年,增加了三天。”[2]140
    在将时间细化为一分一秒的切割口中,权力渗入其间。在舒霍夫度过的这个完整的一天中我们看到,塔塔林可以临时增加舒霍夫的劳动任务,队长可以决定一个队当天的劳动内容。不仅劳动的过程有人监督,而且劳动之后也有严格的检查。犯人劳动“本身确有价值,但不是由于它是一种生产活动,而是由于它对人体机制具有作用。它是秩序和规律化的一个要素,通过它所提出的要求,它令人难以察觉地传递了一种严厉的权力。它使肉体屈从于有规律的运动;它排除骚动和涣散;它确立一种等级体系和一种监视。”[3]271当这一切与时间紧密相联变成固定的程序时,就在犯人的肉体和意识中形成条件反射,构建了对犯人的规训与惩罚。
    权力的一方通过时间控制和管理犯人,犯人也通过时间来反抗权力者的绝对权威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首先,可以制造理由打破对时间的定性规定。“出工之前大约有一个半钟头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属于公家的时间。熟悉劳改营生活的人,总能利用这段时间捞点好处。”[2]1舒霍夫利用这段时间去了趟医务室,又利用晚饭前的时间去帮人等邮包。其次,可以利用集体劳动的时间既完成集体的任务,又为个人需求的实现创造可能。比如藏油毡、藏瓦刀、藏锯条。但是,这些规定外的活动,计划起来必须小心翼翼。这既表现了舒霍夫作为劳动人民的劳动特长和劳动智慧,也是对劳改营管理制度的另一种反抗。最后,利用不同活动转换中的时间差来保护自己。起床要快,晚点名时要冲到前面。这样既不会因为磨蹭而受罚,还可以减少挨冻的时间。
    因为几乎一切都是规定好的、安排好的和重复的,时间失去了被标示为具体时分秒的精确性,变得更为抽象和形式化。“犯人之中从来没有人看钟表,再说钟表对他们有什么用呢?犯人只需知道:是不是快到起床的时候了?离出工还有多少时间?离吃午饭和离熄灯还有多少时间?”[2]132时间的价值演变为用数字来对动作加以规定,是从外面施加的强制性的节奏,并成为了对人的行动本身的精细制约的“程序”。
    从写作角度来说,对时间进行细致的分割,便于给与其中的大部分以特写镜头,以强化对每一短暂时刻的特写性的表现。“劳改营里的犯人只有吃早饭的10分钟、吃午饭的5分钟和吃晚饭的5分钟里,才是为自己而活着的。”[2]12因此对一日三顿饭加起来不到半个小时的描写占据了很多篇幅。吃饭人的拥挤和争抢与食堂工作人员的悠闲形成鲜明对比:吃早餐时,“有的小队围着桌子坐着,有的小队在通道上挤来挤去等空位子。每个小队都有两三个队员用木制托盘端送盛有菜汤和稀粥的饭盆在找座位,他们一面叫喊着让路,一面从拥挤的人们中间穿过。”[2]10而“需要炊事员亲自动手的也就只有这样的事情了:往铁锅里倒米和撒盐;分油,即把往锅里放的油和留给自己的油分开。……而那个保健员,连这样的事情也不做,他只是坐着看。”[2]57食物的稀少与大家吃饭的认真仔细也形成反差:吃早饭时,“坐在食堂里是很冷的,大多数人是戴着帽子吃饭,但并不着忙,他们从黑菜叶下面捞那煮透了的小烂鱼,把鱼刺吐到桌子上。”[2]11吃午饭时,“舒霍夫同样舔完了第二份粥的粥底之后又用面包皮去揩饭盆,也同样是一次次地把揩在面包皮上的粥舔干净,最后连面包皮也吃了。”[2]64同时,不同的人吃饭时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特点。吃晚饭时,舒霍夫看到一个腰身直挺挺的老头,“他不像所有其他犯人那样把头俯向饭盆儿,而是把汤勺高高地举到嘴边。”[2]120人在生活的不公面前依然表现得顽强而有尊严。
    在大部分时间已为公家占去、并且暴露出个人意愿与监狱管理体制矛盾的情况下,个人对私人时间的支配更反映出每个人的特点和精神追求。在劳动闲暇,以及属于自己的夜晚,人们对已失去的过去的回忆、对未知的未来的猜想,以及对精神问题的探讨成为了思考和对话的主题。每天的忙碌并未冲淡记忆,人们对过去发生的重要事件的时间和过程都记忆犹新。在休息时间彼此对于自己经历的叙述,虽然无法安慰对方或改写自己的命运,但也可以暂时缓解生活的痛苦和压力而安慰自己的情绪。因此,漫长得没有边界、只知何时开始不知何时结束的劳改的时间提供了让人追求道德生存和精神净化的思索的契机。
    一方面,时间是纵向地被分割和细化,另一方面,时间又与个人记忆和想象相结合而横向地绵延。一般而言,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的意识,即把自己视为一个在一定时间历程中或多或少是一个基本同一、连续存在的实体,他对现在的判定常常包含着过去的参照,对现在的不满也引发对未来的期待。因此,文本中的“一天”不仅仅是现在,而且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是展现人的一生的‘焦点’”。“特别是‘一天’与‘一生’的意义相近,有时几乎成为同义词。这种语义的近似在文中通过一个总概念‘期限’来实现。期限是判给犯人的惩罚,也是监狱生活的内在秩序,更重要的,还是人的命运的同义词,是对最要紧的生命极限的提示。”[1]516因此,文中的时间概念还带有象征的意义,时间概念也带有深层的道德——心理色彩。当舒霍夫们数着量化刑罚的时间还剩下多少时日时,也是在期待个人命运在生命终结前出现转机。时间决定着他们的命运,也锁定了他们的生命。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尔仁尼琴反映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劳改营生活的第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权力无处不在,并控制着生活的内容和走向。但生活依然与权力保持着距离而呈现出某种常态,闪耀着善和理想的光芒。索尔仁尼琴“将自己八年劳改营的生活浓缩在一个俄罗斯最普通最平凡的农民伊凡·杰尼索维奇身上,浓缩在这个纯朴、善良、热心肠,又有点狡黠的主人公在劳改营度过的最普通不过的一天上。”[4]时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是作家保持独立言说的姿态的重要叙事手段。作品中的人物处于权力高压之下无论是驯顺还是反抗,都表现了生活的真实面和人的生存尊严,“刻画了普通人的爱、怜悯、痛苦、自尊、希望等情感世界,丰富和拓展了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5]。
    [参考文献]
    [1] 符·维·阿格诺索夫.20世纪俄罗斯文学[M].凌建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M].姜明河译.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3]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4] 严永兴.孤独的索尔仁尼琴——读〈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J].百科知识,2000年7月.
    [5] 周振美.生存的尊严——评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J].山东大学学报,2005(1).
    [6] 索尔仁尼琴.陈淑贤等译.牛犊顶橡树——索尔仁尼琴自传[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7] 刘亚丁.苏联文学沉思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8] 刘文飞.思想俄国[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9] 刘文飞,陈方.俄国文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10] 张晓强.索尔仁尼琴——回归故里的流亡者[M].长春出版社,1996.
    原载:《东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0卷增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