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摩诃婆罗多》与《三国演义》情节结构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和建伟 参加讨论

    《摩诃婆罗多》是煌煌百万言的印度民族大史诗,而《三国演义》则是中国古典名著。从表面看,两部作品的体裁、艺术手法与故事情节等相去甚远,似无可比性。但是,深究两部巨著,二者之间却无远弗届,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不影响它们在故事的讲述、情节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层的比较。
    一
    《摩诃婆罗多》的故事缘起于福身王的神话,在这场巨大的可以称之为悲剧的故事开始之前,先由仙人以讲故事的方式,使我们了解史诗的来龙去脉,从而解构了其悲剧性。之后,我们渐渐看到王权分配不均,兄弟相争,双方经过漫长的冲突之后开始的短短十几天却消耗巨大的战争,其间印度各地的神祉基本上都参与了。最后,获胜的坚战看透世事,原谅了敌人(自己的兄弟们)。当他升上天堂时,发现那些死去的敌人,他的曾经的兄弟们已经在那里等待他了。(1)
    《三国演义》与《摩诃婆罗多》背景相似,皆为一国不容二主,双方均欲灭对手而后快。东汉末年,王权纷争,豪强奋起,曹刘孙三大军事集团混战数十年,终于在诸葛亮死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弱蜀衰落,吴随后,天下最终归一。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书开头,引了杨慎《临江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切的腥风血雨都隔了一层距离,悲剧的战争史诗变成了间隔一定时间与空间的审美,小说开头又引入历史的宿命循环论,“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一切早已注定,悲剧性自此被消解。(2)
    一样的争战,一样的一统,一样的消解,不能不令人感到奇妙。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拉开审美距离以及稀释主题来化解悲剧性因素这一独特的结构模式。
    先看《三国演义》,它确实是退出一定的心理距离,来审视那段遥距千年的历史的,它并非一味沉浸于其间的百年战乱之中,而是不时地以虚静的人生视境来俯视无谓的人间纷扰。全书卷首词便自拟为“白发渔樵江诸上,惯看秋月春风”,反首笑谈那些为流水淘尽的“英雄”和转成空幻的是非成败,散发着道家清静无为的意味。当这首词的意味渗入叙事机制之中,便出现了冷热映衬、以冷观热的复杂情调,因此《读三国志法》说“《三国演义》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它举了如“关公五关斩将之时,忽有镇国寺遇普净长老一段文字;昭烈跃马檀溪之时,忽有水镜庄上遇司马先生一段文字”等十个例子,称其间“或僧或道,或隐士或高人,俱于极喧闹中求之,真足令人躁思顿清,烦襟尽涤”。这真是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消解争战之苦、家国之悲的努力。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跃马檀溪”就是营造审美距离化解战争悲剧因素的例子,当然它的表面是权力争夺中的脱险。刘备劝阻刘表废长立幼,引起刘表后妻舅的忌恨,在襄阳设宴伏兵欲谋害他。刘备得到密报逃走,于追兵逼近之际,陷在溪中的“的卢”马忽然一跃三丈,飞上对岸。“的卢”一跃,实际上跨越了两个世界:一个争权夺利的灼热的世界,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世界。两世界一热一冷的强烈反差,使半生戎马倥偬的刘备歆羡牛背吹笛的牧童的悠然自得,愧叹“吾不如也”。整段描写都是从刘备视角着墨的,以热人观冷,又以冷的明镜折射热的卑琐。先见夕阳牧童,再见竹林庄院,忽闻琴声甚美,弹琴人罢琴而笑:“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充满灵气的寥寥数笔,点染出水镜先生的品调和胸襟,点染出一个入于刘备眼中、属于水镜先生的清妙的世界。水镜先生知天达命,预言刘表衰败,刘备将应天命而崛起,并指点他“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与世间残酷的争战相反,整个故事的叙述中显出浓浓的诗趣。这种诗趣是与水镜先生淡泊自处、不愿趋炎附势、不愿张扬自我的品性相适应的。这也让读者从权力争夺的紧张与入戏中稍稍解脱,转而欣赏起庄院的美妙来。(3)
    与之相似,《摩诃婆罗多》大史诗以广博仙人讲故事开始,故事的主角也以种种神话方式出场,这本就使得读者与故事的内核——悲剧性的战争有了距离,可以用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欣赏。而且,史诗的中心故事约只占全诗篇幅一半,围绕中心故事,又穿插进大量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它们极大地消解了史诗的悲剧性,甚至于淡化了史诗的主题。如插话《那罗传》写古代国王那罗受恶神捉弄,输掉国土,又在流亡中与妻子离散,最后历尽艰险,夫妻团圆,收回国土;《莎维德丽传》写古代妇女莎维德丽凭自己的忠贞和智慧,赢得阎摩王的恩惠,使丈夫死而复生。除这类文学性插话,史诗还包含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理论性插入成分,最有名的是宗教哲学长诗《薄伽梵歌》,长期被印度教奉为圣典。
    不仅是插话对悲剧性造成冲击,《摩诃婆罗多》中一些正式部分也与主旨关系甚远。例如《初篇》就讲了生死这一人类永恒命题。《初篇》中叙述了梵天创造死亡女神的经过。在创造死亡女神之前,人间没有死亡,人数只增不减,大地女神不堪重负,于是梵天大神创造了一位死亡女神。死亡女神对交给她的让人死去的这项任务深感罪孽深重,不愿承担。结果这项工作似乎没有启动便不了了之。后来,人的死亡并不通过这位死亡女神,而是通过太阳神之子阎摩的作用。《初篇》里还叙述天神和天魔之间一再发生战争,天魔的祭司太白仙人懂得起死回生术,于是天神派云发到太白仙人那里投师学艺,以偷学咒语。天魔们立刻就警觉到云发的目的,多次杀死云发,但都被太白仙人的女儿,爱上云发的天乘说服父亲救活。于是天魔们把云发的尸体烧成灰,撒入太白仙人的酒里,云发要活着出来,就得冲破仙人的肚子。唯一办法就是教云发咒语,然后冲破太白仙人的肚子,出来后再念咒语救活太白仙人。结果云发学到了咒语,后来他回到天神那边去了。正文中的此类故事去史诗内核甚远,无疑淡化了战争悲剧。
    二
    正由于两部巨著独特的情节结构模式及大量的插话(及插话性质的内容),两部作品引发出无数的主旨之争。
    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可总结如下:
    1、“正统”说;2、“忠义”说;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4、“反映三国兴亡”说;5、“歌颂理想英雄”说;6、“赞美智慧”说;7、“天下归一”说;8、“讴歌封建贤才”说;9、“悲剧”说;1 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12、“宣扬用兵之道”说;13、“人才学教科书”说;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15、“总结历史经验”说;16、“无固定主题”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且各有道理。我们只能概括性地说《三国演义》是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这种主旨之争,正是由于小说在叙述过程中不断插入智谋、文学、天文、地理、兵法以及类似插话的故事,有时不免分散作者注意力所致吧!这使得我们阅读时,不时为旁枝斜出吸引,从而忽略小说的悲剧基调。
    同样地,《摩诃婆罗多》的主题也引起许多学者的争论,现简单归纳如下:
    1、杂烩说。即《摩诃婆罗多》是一个既包括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又包含许多无用废话的地地道道的大杂烩。
    2、整体说。与杂烩说相反,有学者认为史诗是一个整体,其中存在着某种潜在的目的与计划的统一性。他们认为《摩诃婆罗多》把一部史诗和一部法典融为一体,是一部作者有意为之的、最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作品,有着显而易见的观点、目的以及情节处理的统一性。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数代诗人共同创作的作品,而是一位“编订者”的独立创作。
    3、倒置说。另有学者指出,史诗意欲通过故事来劝导人们过虔诚的生活,但这个目的并未达到。诗中的“英雄们”大谈道德,但行为与表白大相径庭,给人一种“坏人”的印象,却让诗人们美化了。他们认为“正直”的般度族是依靠一些非常卑鄙的行为而赢得战争的胜利的,而俱卢族则表现得正直与宽宏大量。他们认为目前形式的史诗,不仅改变了甚至于完全倒置了原有的主题。
    4、象征说与比喻性企图说。吠陀学者路德维希认为般度兄弟象征着季节,而黑公主——他们共同的妻子,则是被五个季节交替占有的黑色土地。此外,有学者认为,史诗中的人物应该被理解为历史环境或背景。般度(照字义解释,是苍白、白色的意思)不是一个人,而是最初的一个“白种人”王族的名称。这些“白种人”从北方移居印度,后来在梵文中被称作阿周那(字义:白色)。因此般度代表这一家族历史上最古老的时期,而阿周那则代表稍晚的时期。
    5、三个层面说。在对《摩诃婆罗多》主题的研究中,苏克坦布尔教授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史诗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解析,分别是世俗层面、伦理层面和超验哲学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后者。(4)
    这种种关于主旨的纠葛,也正是由于史诗中大量插话与故事的干扰,它们犹如树干上数量庞大的菌类,有时不免会遮住树木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摩诃婆罗多》与《三国演义》均穿插了与主旨关系不密的故事情节,营造出与悲剧战争不谐调之氛围,最终使得它们情节驳杂,内核淡化,悲剧性消解。二者对故事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稀释。犹如往一碗苦水里不断注入糖份,或者不断添加淡水,最终结果是,这碗水虽仍有苦味,但其中不时涌现某种甜蜜。品尝者与水的本来面目已经拉开了距离。这种种的努力,最终消解了悲剧性,使得作品增添亮色的尾巴,这与中印两国之审美习惯亦有关联。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不同文化区域内的史诗巨著进行比较性探析,以期揭示中印民族文学不同的审美走向,并在跨文化视野中解读史诗中所蕴涵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质。(5)
    参考文献:
    (1)毗耶婆.摩诃婆罗多(一)[M].金克木、越国华、席必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岳麓书社,2005.
    (3)杨义.《三国演义》叙事的典式化(上)[M].海南师院学报,1 999:1.
    (4)季羡林,刘安武.印度两大史诗评论汇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安徽科技学院2008年引进(稳定)人才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称:《<摩诃婆罗多>与<三国演义>之比较研究》,任务编号:SRC2008162。
    作者简介:和建伟(1982—),男,汉族,河南济源人,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助教,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原载:《学理论?上》2009年第1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