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塑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忠源 参加讨论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的人物,他在汉末诸强施虐时以宽仁长厚誉满天下而感召英才;在群雄吞并中以机谋权变保存自己并求得发展;在干戈纷争中以勇武善战而攻城略地、建立帝业。曹操称他为“英雄”,鲁肃、孙权称他为“枭雄”,是以他的文韬武略为内涵的。作为“据正史、采小说”写成的《三国演义》,虽然如实地描写了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但却偷换了本来意义上“枭雄”的实质蕴含。作者按照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情趣,把刘备鞭打督邮的刚烈嫁接给张飞,把斩蔡阳的勇武移植给关羽,把赤壁鏖兵的战绩归功于周瑜,把火烧新野、权借荆州、敛众拒险等一系列文韬武略全部归美于诸葛亮,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化了的封建圣君形象。
    1、刘备身份的塑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群雄”争霸,名显当世、功垂后代和遗臭千古者都不少。然而,《三国演义》开篇却置当时诸多显赫人物于一边,首先将后起的、出身孤寒、名不见经传的刘备作为第一位“英雄”推向读者,以期收到先入为主之效。渲染他的出身,描绘他的异形怪貌,凸显他的远大志向,预示他必将获得成功而贵为天子,进而不断完善他的形象,提高他的身世,从而使读者自始至终都有一种期盼刘备获得成功的欲望,把同情寄到了刘备一边。
    提高身世所有正史和有影响的历史著作,对于刘备的身世,大都寥寥数语。《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自然不肯囿于这些仅有的记载,因此不惜虚构事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刘备的身价。
    首先,在书中编造了宗族世谱。《三国演义》第二十回编造了一个自汉景帝至刘备共十九代(若从汉高祖算起,共二十二代)的直系传承世系,其中在刘贞失侯以后至刘备的曾祖“济川侯刘惠”,仍有十三人封侯。虽然祖父、父亲未及封侯,但使刘备出身于皇族的“世爵之家”在书中得以明确。
    其次,让皇帝认刘备为皇叔。《三国演义》说,“帝(刘协)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设宴款待毕,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第二十回)。
    2、通过对刘备及辅臣义的描写塑造出刘备的义
    小说开头写桃园三结义写得优美感人,“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都体现出极其强烈的“忠义”精神。关羽如此,张飞如此,赵云如此,诸葛亮也如此。他们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金钱美女所动,挂印封金,过关斩将投奔兄长。
    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至死不渝。刘备集团的这种“忠义”,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互相忠诚,带点儿江湖色彩、民间色彩,跟《水浒传》的“义”有类似之处,又和格守政治理想联系在一起。诸葛亮的“义”就和刘备一直宜扬的“仁”挂钩,诸葛亮临终给刘备的儿子上遗表就希望后主“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但这个“义”有时也产生极不好的作用。关羽为了“义”而放走本集团最大敌人曹操,违背了本集团的最大利益。刘备为了兄弟之“义”,为了报关羽被害之仇,出兵攻吴,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决策,将蜀国大好局面全部丧失,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实际上他是为了兄弟之间的小义,而失去了“复兴汉室”的大义。聪明过人的诸葛亮有时也栽到“忠义”这两个字上。诸葛亮第四次伐魏时,已经胜券在握,后主听信谗言将他召回,诸葛亮此时如不从之,“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为了“忠义”,诸葛亮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取胜机会。
    3、刘备的仁德性格的描写
    《三国演义》的作者赋予刘备仁德个性的又一个特征就是爱民。从安喜尉任上的“与民秋毫无犯”,到入主益州后的“开仓赈济百姓”,刘备的一生始终牢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结义誓言,即就是到了穷途末路,也不例外。当曹操“分八路之兵,填平白河,来攻樊城”时,刘备依诸葛亮之言,“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就在这危急时刻,刘备并没有忘记百姓,令“孙乾、简雍二人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若老若幼,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随使君。’即日号哭而行”。在曹兵的急追下,“新野、樊城百姓,听得(曹操)大军只在后面,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江,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扯住,闻者莫不恸哭。船到南岸。回顾那百姓未渡者,指南而哭。玄德急差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路遇刘表之墓,哭祭时仍念念不忘“望兄英魂,垂救荆襄之民”。当后军报说曹军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时,就连贤相孔明也忍不住规劝刘备:“‘今拥大众十余万,皆是百姓,披甲者少,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到得江陵,倘曹操至,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若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以弃之。’百姓闻得,莫不伤感”(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即就是在简雍袖传一课,大惊失色地告诉刘备,大凶应在今夜,“主公可弃百姓而走”,“主公恋而不弃,祸不远矣”。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刘备宁冒全军覆没之险,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仍然不肯舍弃百姓。这种“但欲救百姓”,“甘于同败”的爱民之心,在封建统治者当中实属罕见。在这一事件的描写中,作者把不绝于耳的哭声作为全部情节的重心展现给读者,其中,虽有迫于曹军追赶的号哭,但更多的是刘备疼惜百姓的哀恸和在他的仁德感动下的“闻者莫不恸哭”、“三军无不下泪”、百姓“莫不伤感”。这样,刘备与百姓的关系,就被哭声连成一种患难与共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了。其实,这种关系此前已反复出现过。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固辞,“徐州百姓哭拜于地”,挽留刘备。当督邮逼勒县吏,企图加害刘备时,安喜县“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为刘备求情。如果联系董卓的洛阳施暴,曹操的徐州行凶,我们就更能理解在那惨绝人寰的汉末乱世,长期生活在死亡沙漠之中的广大民众对刘备构建的仁爱绿洲的期盼和珍惜,也能感受到刘备为百姓所流的每一滴泪水的力量。出身于“卖履小儿”的刘备,正是用他仁爱的泪水和人们对他拥戴的泪水,凝结成牢固的基石,托起了一个辉煌的帝业。
    结语:作为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志通俗演义》迈出了我国小说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那就是塑造了一批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如张飞的粗鲁暴躁的主要性格之中还隐藏着一定的智谋,即所谓的“粗中有细”;曹操的奸邪多疑之中又不乏豪爽等。作者在塑造刘备这一形象时并没有简单化地处理,从一些情节和人物的描写中展现出这一人物性格的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张作耀.三国演义.是怎样塑造刘备形象的[J].社会科学战线箱,2004.
    (2)于兴菊.试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个性性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庞金殿.新议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及其塑造之得失[J].广西社会科学,2008.
    (4)张安峰.泪水凝成的刘备形象[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作者简介:李忠源,绥化学院外语系08级。
    原载:《华章》2009年第2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