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对比”的艺术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周瑜形象刻画略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文成 参加讨论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描写赤壁之战前的一个精彩片段。故事中周瑜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在笔者看来,跟其成功地运用“对比”这一手法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所谓对比,就是将两种事物相对比较,让观察者寻找出事物双方独特的个性,看出优劣、高下。对比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两者之间要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在古典诗歌中,对比的手法可以说随处要见,诸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听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等。只要合理地运用这一手法,就能达到突出事物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小说家罗贯中当然也深谙此道。
    一、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描写之比,以突出周瑜的英雄之志
    要刻画出一个人物的典型形象,就要把他放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而战争这个矛盾最激烈的环境无疑是刻画人物最好的场景。一场战争的胜负依靠的是什么?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一书中说:“战争,是一件有着极大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很难说谁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将帅的意志和决策往往就是成败的关键;而最后的胜利,则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易中天《品三国》上第88页)赤壁之战为何周瑜敢打,而且能赢,这跟周瑜具有英雄之志大有关系。战前周瑜对敌我双方将帅关系的了解可谓了如指掌,对己方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很有信心,对离间敌方将帅关系、瓦解对方战斗实力也很有决心。《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在刻画周瑜时,是怎样凸现周瑜的英雄之志的呢?
    周瑜与众将领之间可谓同心同德,同仇敌忾。但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方面,周瑜在武将面前勇敢善战,指挥若定。且看三江口与曹操初战,他以甘宁为先锋,韩当等将领为左右冀,自己作接应。甘宁身先士卒,首先射倒蔡瑁之弟蔡醺,左右冀一起冲锋陷阵,虽说兵力严重少于对手,但是士气绝不输于对手。另一方面,周瑜在文官面前充分抓住蒋干前来游说之机,通过拒绝蒋干的劝降来断绝那些有降意之人的念头。他说:“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这句话既是说给蒋干听的,又是说给主降派听的。这足见周瑜主战思想意志之坚,决心之大。东吴一方帅将之间的关系最终达成了高度的默契,破敌只是早晚之事。
    而曹操与降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油水不溶,若即若离。曹操在三江口水战的失利加之被周瑜偷窥水寨,心里很是不快。但是一个极会审时度势的曹操为何会轻信一个极不起眼的谋士蒋干之语从而认为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呢?除了曹操自认为其实力大大强于东吴,能够威慑对方(赤壁之战前曹操曾下战书云:“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见陕西旅游出版社《三国演义》第43回)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对新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充没有足够的信任。曹操初到三江口就遭败仗,他不分析战败的原因,而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这好像不符合曹操的做事风格,他吃了败仗很少去责备部下,而更多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何此次却不分青红皂白呢?说到底,他还是不相信蔡、张二人,因为曹操历来不屑于类似蔡、张这样的卖主求荣的投降之人。而这一点也在周瑜的意料之中,他利用了曹操将帅之间的不信任,致使其轻易上当,从而错杀了蔡、张二人。
    江东将帅关系水乳交融,曹方将帅关系油水不溶。作者用曹方将帅“心异”反衬江东将帅“心同”,突出了周瑜身上的英雄之志。
    二、通过人物出场后的表情刻画之比,以突出周瑜的英雄之气
    对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我们要善于抓住人物的音容笑貌,因为神情是人物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化。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通过分析人物外在神态的变化去洞悉人物内在的性格。《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在刻画周瑜和蒋干这两个主角时,是怎样凸现周瑜的英雄之气的呢?
    周瑜在接见蒋干前后,小说多次写到其笑。初闻蒋干至,其笑是领会蒋干此次所来之意并有十足对付办法的自信之笑。蒋干刚一开口周瑜笑,群英会开始周瑜喝酒时大笑,领蒋干看粮草时佯醉大笑,这里的“三笑”,一方面表现出周瑜的自信与豪迈,同时也在刻意营造出一种上下同心抗敌的气氛。其实此时的周瑜内心并不平静,虽说众武将都有“求战”之意,而文官中却有许多意志不坚定者,连其中的首席张昭———这位孙氏家族最信赖的谋臣都有“请降”之心,如果此时一旦提供给蒋干这位舌辩之士以开口之机,那么必将使暂时内部团结一致的局面发生动摇,故而他要通过笑来掩饰内心的不平静,来封蒋干和那些随时都会动摇之人的嘴。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蒋干的“愕”。蒋干来到江东之前,曾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哪知刚与周瑜一见面,对方竟然就单刀直入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可以说意图一下被对方识破,犹如当头一棒,故其愕然。但是此时蒋干并未甘心,而是来了一个欲擒故纵,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后被周瑜挽留与江左英杰相见,此时的蒋干想从长计议,重新寻找开口劝降的良机。哪知在群英宴会上,周瑜竟然解佩剑付太史慈,让其监酒,说凡是提及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没想到故人其气之盛、其志之坚、其情之绝,实在令其惊愕万分。
    一个表情由笑到大笑,一个表情由愕然到惊愕,两个人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用蒋干的猥琐胆怯反衬出周瑜自信十足的英雄之气。
    三、通过人物性格的定位之比,以突出周瑜的英雄之谋
    人物的性格是怎样得以一步步凸现出来的呢?除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作正面刻画外,还可以通过写他人对其进行衬托,从侧面加以刻画。正如电影《巴顿》在刻画巴顿性格时,通过其与布莱德雷的对比,达到凸现巴顿个性的目的。周传基在《电影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一文中说:“在战斗中我们总是看到,在战场上,布莱德雷将军总是在跑,在躲避敌人的攻击,而巴顿不是屹立不动就是迎头赶上去,对比,布将军的跑和巴顿的屹立不动形成对比,给我们的感觉这是个硬汉子,是个热血豪胆的将军,形象,性格,就这么刻画出来了。”那么,《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在刻画周瑜和蒋干这两个主角性格时,是怎样突出周瑜的英雄之谋的呢?
    此次蒋干前来说降早在周瑜的意料之中,但阻止其说降并不是他挽留蒋干最重要的目的,他要借刀杀人。在三江口周瑜暗窥曹操水寨之时,曾大惊:“此深得水军之妙也!”了解到治军之人原来是刘表的降将蔡瑁、张允,周瑜说:“吾必设计除此二人。”当闻知蒋干前来,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显然妙计已定,就等对方上钩。但蒋干也绝非酒囊饭袋,能在曹操面前听命,也不是凡人。怎样让其上钩呢?那只有层层设局,让其将假象视为真相,只有将这诱饵牢牢钩在对方身上。于是周瑜佯装大醉,和衣而睡,鼾声如雷,好让蒋干在自己房间内有窃取假书信的机会,为了让其相信还编造“杀曹操”的假梦话,并且故意让蒋干偷听到其与蔡瑁、张允暗中勾结的假密报。终于在步步诱惑之下,让这位聪明的旧日同窗上当,甚至还骗倒了智超常人的曹操。周瑜真可谓有胆有识,有志有谋,他在蒋干面前处处表现自己的漏洞百出、大智若愚。
    反观蒋干,眼看此次江东之行要无功而返,对丞相无法交代,只能去找“一根救命稻草”,企图利用周瑜的“疏忽大意”占点便宜。但是俗话说得好:“占小便宜者上大当。”如果他稍作冷静,他就可以看出周瑜所设骗局的重重疑点。一者是周瑜既然求战态度如此坚决,如何会让自己这个敌方之人有进入其寝室偷看军事机密的机会二者,周瑜如何会让敌方之人有窃听刺杀其主帅的密谋?三者,即使自己有机会窃得对方的重要军事机密,如何能顺利地带出辕门,对方军士竟然不问、不查、不阻疑点重重,蒋干却视而不见,只能说明他的“利”令智昏大愚若智。
    周瑜大智若愚,蒋干大愚若智,用蒋干之愚反衬周瑜之智,突出了周瑜的英雄之谋。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成功地运用“对比”这一艺术手法,抓住了周瑜的英雄之志、英雄之气和英雄之谋,刻画出了周瑜英雄的高大形象。其实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对比”这种手法,如鲁迅《一件小事》中的“我”与车夫之比,司马迁《鸿门宴》中的项羽与刘邦之比等。这样高超的叙事绘人的技巧,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著.品三国(上)[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7.
    [2]周传基.电影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试小解巴顿)http://www.zhouchuanji.com/bbs/archiver/?Tid-5445.html.
    原载:《文教资料》2009年3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