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林庚先生谈罗贯中笔下的“赤壁之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苏爱琴 参加讨论

    研究者无不惊叹于《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丰满、极富生命力的描写,但是鲜有能像林庚先生这样把“赤壁之战”分析得如此透辟精彩。学界一致认为,林庚先生的《“赤壁之战”分析》是20世纪后半叶评论“赤壁之战”片段的最精彩的文章(葛晓音《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有关“赤壁之战”的赏析文章层出不穷,此文至今能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中,保持着这么长久的生命力,自然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文章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73年第2期,丰富多彩地解析了罗贯中笔下的“赤壁之战”这一经典片段的艺术魅力。毕竟是创作的人,从作家而走上批评之路的,自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鉴赏和分析的角度。诗人的眼光,加上丰富的学识,即使是研究性的文章,也富有生命的感受,读来让人觉得血肉丰满。读文章,而“于无字处求之”,先生捕捉到了弥漫于作家文字之间的许许多多的生气。谈论语言灵动鲜活,勃勃生气扑面而来,至今重读,仍然让人耳目一新,如痴如醉——
    英雄称其大业的,几乎是赤手空拳,由草创的局面发展而来的,正是这种草创的力量带来了《三国演义》的精神魅力,吸引了历代广大的读者。而改变力量的对比多凭借的就正是勇气和智慧。刘备之所以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诸葛亮是其中的关键人物,而赤壁之战的以少胜多,正是那隔江斗智的结果。
    对于赤壁之战前的背景的谈论,轻松自如,又有深厚之气。
    罗贯中的“赤壁之战”的描写有着不可控搏的力和美,而描写和叙述中细微处的委婉多姿更是难能可贵,让人津津乐道——
    联军方面利用曹营水军的弱点一再地占上风,这一事实的深刻性,远不止于表面上的连获小胜,而在于通过这个把曹操的全部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水”的问题上,在曹操看来,只有解决了这个水上的问题,自己的庞大的军事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正当曹操为了补救自己的这个弱点在“水”字上狠下功夫的时候,联军方面已经紧紧地抓住了这一关键安排下了“火攻”的陷阱,没有这个“火攻”的陷阱,没有这个“火攻”的成功,这场战役是不能决定胜负的。
    对于作家笔下的关节,先生打量再三,道出了妙意。借着扎实精到的阐发,给人独到、新颖且深刻的感觉。
    以往对“赤壁之战”这一经典片段的分析不外乎——波澜层叠、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的情节,或是从战争过程中强弱转化所揭示的战争规律,或是成功运用的对比手法,自然更少不了尖锐矛盾中的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性格。而对于“赤壁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先生的分析却让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灵思:
    书中刻画这一机智英俊的一代风流人物(周瑜)是笔酣墨饱、咄咄逼人的,他的一言一笑都令读者为之凝神屏息,获得这种艺术上的成就乃是难能可贵的……诸葛亮的形象在“祭风”之前也是写得非常成功的,他到江东来实际上是兵败求援,却写得处处主动,无形中竟是一个导演的身份,一开始“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他还居于正面,到周瑜一出现,他便自然的退居于侧面。
    本性是诗人,分析文章中,先生的“诗性感悟”同样得到别样神采地发挥——
    然而艺术上的成功正在于这个侧面几乎能隐约地写成了正面图景之外更为耐人寻味的远景,“山外青山楼外楼”,“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意境,以至于写周瑜的高明就等于写诸葛亮的更高明。
    对于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的安排,先生的分析,着实说出了小说中“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艺术境界。
    赤壁之战描写中,有庞统遇见徐庶的戏剧性的情节,先生评价此为“惊人之笔”,徐庶这一人物的作用以及作家对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的巧妙处理和把握,以往鉴赏者和评述者不容易发现:
    徐庶是身在曹营心不在的人,对于庞统、诸葛亮等人又素日有所了解,因此冷眼旁观,看得特别清楚。徐庶的一段话实际上是这一回合中矛盾转化的总结,说明联军方面会战的准备已经按计划完成,这一总结自然是指点给读者看的,却天衣无缝地借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情节表达出来,既获得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又使得读者心明眼亮。这一插笔,文字简短,却是写小说的真工夫。试想这一点如果不是落在徐庶身上,那么还有什么更适合的人物可以充当这个角色呢?徐庶与刘备、诸葛亮的深厚关系,他的倾向性是明显的,作为一个内行的旁观者,他简直是在叫好,在技痒,这就从一个局外人的身上把局势的高潮渲染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程度,这一插笔是关键性的第二回合的一曲精彩的赞歌。
    对这一人物的作用,先生仿佛于迷津之中,道出玄机,加以率性、透亮的文字,给人豁然开朗的惊喜。
    此外,先生的分析评论与学究论道判然有别,使得文章迥拔孤秀:
    人力已经不足以说明问题,便只好诉诸鬼神之力了,这样诸葛亮的形象就从一个以智慧战胜一切的人物,降低到乞灵于鬼神的茅山道士。恰恰与作者的主观愿望相反,反而破坏了诸葛亮的形象。《三国演义》里的这种败笔,远不止一处,特别是在诸葛亮身上表现得格外严重。……这是古代小说(包括戏曲)中习见的通病,也是时代的局限。……然而白璧之玷,我们是不能用神话来原谅迷信的。它们之间有着原则上的区别。……何况诸葛亮可以“挥泪斩马谡”,究竟不能挥泪斩关羽,因此矛盾就到了无法处理的地步。以至于弄得诸葛亮不得不变成了宿命论的算命先生,预先算定了曹操命不该绝;对关羽既要他立下军令状,最后又不能按军令状执行;简直成了弄虚作假、贩卖人情的大杂烩。这里不但思想上是糟粕,艺术性上也是一塌糊涂,这都是应该严加批判的。
    这样的分析堪称石破天惊之论,诚如著名学者谢冕先生所说的:“林庚先生不同,即使是在思想非常禁锢的时代,他也是一位敢于谈论艺术、而且敢于表达自己独立见解的学者。”(谢冕《林庚的诗歌精神》,《文学前沿》2000年第2期)沉潜于经典的文学片段之间,会心的、惬意的艺术感受与严明的理性融合,释放出了思想的光芒。
    先生论述精彩的地方,更在于凭借最敏感的触觉和悟力直探小说创作的精微之处,从经典片断中看出堂奥,如分析中透辟地点出了作家布局匠心、正笔曲笔烘托等各尽其用的妙处,以及“写小说的真工夫”——
    写曹营,八十万大军都放在了明处,一目了然。写江东人马则一鳞半爪,不见全貌,都放在暗处,这在章法上也是一种巧妙的安排,在军事上正说明了隐藏自己的主动性。赤壁之战的突出之处乃是把三方面的主脑都聚集在一个舞台上,这是整部书中仅有的一次,它不是“话分两头”,而是拧在一处,这就需要有一个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情节、把人物都驱遣到一个舞台上的艺术本领,这乃是一个戏剧家精心构思的本领,正是这个本领的成功运用,赤壁之战才写得那么集中,那么富于戏剧性,形成了全书中关键性的高潮。
    鉴赏性的文章常常是以“趣味”取胜,耐读、耐品,但是先生不囿于“趣”,而是在分析评论中,融入亲切、从容的学理的静思,自然气象不凡。蕴涵于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是一种眼光,一种鉴赏的眼光;一种方法,一种直透文学、小说的本质的方法。先生谈论罗贯中笔下的“赤壁之战”,简洁流畅,意味深长,引领了我们一睹作家笔下的经典片段的无穷魅力和古典小说世界里的万千气象。《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一段,引针穿线,起落分明,笔致雪亮。林庚先生谈罗贯中之“赤壁之战”,罗贯中之文心,林庚之笔意,古典小说之灵机,一时都活,为之欲叹观止。
    “研究古典文学的作品,是看他的创造性,当然是‘心在创作’”,“所关心的是揭示文学创作的奥秘”(林庚、张鸣《人间正寻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03年第4期)。以作家、诗人的锐眼讲罗贯中的大手笔,先生的灵性与智慧,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原载:《文史知识》2010年第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