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略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占海 参加讨论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所涉及的“忠义”观相当复杂,表现忠义的地方也很多。小说的第一回,就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作为开篇,安排了作品的主要正面人物刘、关、张的出场。他们萍水相逢,互相爱慕,在共同的政治理想的基础上结为“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的异姓兄弟。“桃园结义”成为全书的开端,从而确定了人物的关系和全书内容的重点。在《三国演义》许多章回里,也多次的以“义”为题。例如,“勤王室马腾举义”(第10回),“会古城主臣聚义”(第28回),“关云长义释曹操”(第50回),“张翼德义释严颜”(第63回),“诸葛诞义讨司马昭”(第111回)等等。《三国演义》还塑造了许多忠义英雄形象,其中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崇敬,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尊崇、神化,甚至各民族的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忠、义、勇的化身,尊为天上的神灵。
    一、关羽忠义形象的形成
    1.关羽忠义形象的雏形在民间艺术中早已出现,在宋元时期的许多作品中被不断完善。
    宋代张耒《明道杂志》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颇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可见,民间艺术皮影戏中的“关公为忠义殉难”感人之深。《三国演义纵横谈·元代的三国戏》提及关羽忠义的戏有《关云长古城聚义》、《关云长千里独行》、《刘关张桃园结义》。在元刊《三国志平话》中有“桃园结义”、“关公付印封金”的内容。
    2.关羽忠义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塑造。
    在陈寿的《三国志》和其他史书中均无“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记述。而在元杂剧中虚构了“桃园结义”之事,不过杂剧中所描写的结义故事,只停留在“祸福同当”、“英雄识英雄相见恨晚”的基础上,思想境界显得不高。在《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誓词中特别点出“虽然异姓,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充分说明他们结义不仅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而且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且符合时代要求,这里关羽的忠义形象被塑造得更加为人民群众喜爱。
    二、关羽忠义的内涵及特点
    忠义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观念,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人们立身行事的根本,是思想道德行为的准则。忠、义这两个概念有一般内涵和特定内涵两个方面。从一般的涵义说,忠是指对别人尽心竭力,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义指的是合理的,如“信近於义”。从特定的内涵说,忠就是对君王尽心竭力,对君王绝对服从;义,是指对别人,尤其是对朋友讲究信用,永不变心。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以义重如山而闻名的绝伦超群的人物,义是他最突出的美德,被清代毛宗岗称为“义绝”。对于关羽的义,我们应当怎样去认识呢?美国汉学家罗伯特·鲁尔曼认为,关羽的义“事实上有多方面的涵义,彼此很容易纠缠不清,成为解不开的死结”,“尽管官方传记编写人如何解释,这位英雄人物仍表现出人生的复杂。”(《中国通俗小说与戏剧中的传统英雄人物》)他的这一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形成,曾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因而获得了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他身上,融聚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
    关羽的忠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桃园之义;二是强调个人道德品质修养。
    关羽信守桃园之义,书中主要是通过他和刘备、曹操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来体现的,这就是“关羽降曹”至“古城聚义”这几回的内容。
    关羽降曹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说明关羽曾被曹操活捉过。到了《三国志平话》,关羽降曹就有了具体情节。先是关羽被困于一孤山,再是张辽劝降,在“关公自小读书,看《春秋左氏传》,曾应贤良举……曹公爱之”的美言下,关羽提出降汉不降曹等三个条件。这就要说明他不是被打败活捉的,而是暂时栖身。但是关羽这样的英雄主动投降毕竟脸上无光,他投降的原因也不太明确,缺乏说服力。于是在《三国演义》中,演变成关羽真正为义而降:张辽先去说降关羽立即以义拒之:“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吾仗忠义而死”,态度异常鲜明。张辽则抓住关羽“义气深厚”的特点,针锋相对地摆出战死而造成的三大不义:一是“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而今欲死,必背当年之誓;二是“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兄负却使君倚托之重”;三是“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如此看来,拼命而死是有负于刘备的,为大不义,不死才能与刘备共同实现桃园之誓,才是大义,而要不死,只能投降。但是关羽是一个英雄怎能轻易投降呢?于是关羽理直气壮提出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曹”;养赡二位嫂嫂;“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总之,是有条件的投降。
    关羽降曹是否失节呢?关羽所处的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正如书中人王粲所说,是“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各派政治势力为了称霸中原而殊死争斗,耍尽阴谋诡计,互相欺骗和利用,今日为友,明日为敌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刘备这样的仁义之君,不也是先后投奔过刘恢、公孙赞、陶谦、曹操、袁绍吗?这正是时势使之然。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关羽投降曹操也就不足为怪了,更何况关羽降曹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为了回到刘备的身边,对这一点他并不隐瞒,而是严正声明,光明磊落。关羽这样做,不但取得了刘备、张飞的谅解,也被曹操所接受,这正是关羽高于其它忠义之士的地方,也是他赢得重义美誉的原因。关羽有条件的降曹,是长期以来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愿望加在关羽身上的,这对强化关羽重义性格是关键的一笔。
    如果到此为止,关羽的义还是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便又敷衍出不见史籍而流行于民间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曹操为了留住关羽,千方百计地对他施以厚恩,“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还特意赠送异锦战袍和赤兔马。但关羽却把旧袍罩在所赠新袍上,不忘“兄之旧赐”,获赤兔马,也是因“若知兄长下落,虽有千里可一日见面”而喜悦。这两个情节,生动地反映了曹操和关羽之间若即若离的复杂微妙的关系。处在曹操厚恩之下的关羽,如果只是一味地无动于衷,那就不是“义气深厚”了。故书中又写关羽虽然“心在汉”,却也并非没有思想斗争,他曾对张辽说:“吾足知曹公待我甚厚。奈吾受刘将军恩厚,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见他内心还是很不安的,因此他要“立效以报曹公,然后方去”,否则就不是重义之士。关羽为曹操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但仍感到“尚有余恩未报”。当他最后离开曹操时,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辞信,流露着无限的感慨:“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沧海,返念故主之义,重若丘山。去之不易,住之实难。事有先后,当还故主。”这才是重义的关羽离开曹营时的真实的思想反映,足以说明他在曹营确实经受了一场忠义的考验,也惟其如此,才更显现出他对刘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披肝沥胆之志。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君臣关系属于“三纲”之首,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忠。孔子说:“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都是要求臣对君尽忠,死而后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君为臣纲”一直被奉为万古不变的最高信条。在封建道德观念中,忠又常和义联系在一起,义,有时指兄弟关系,“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有时也指君臣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忠义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但是区分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主要标志,而且是维系尊卑上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按照封建正统观念,忠又是高于义的。关羽的忠义观却是“忠中有义,义中有忠”,而且又常常是义在忠之上。关羽为了刘备,不但做到“降汉不降曹”,“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还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历经艰险投奔了刘备。最后他兵败麦城,在性命攸关之际义正辞严地回拒了诸葛瑾的劝降,“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身可损,名可垂于竹帛也”,终于为刘备尽义而死。很明显,关羽对刘备的义,包含着一个新的因素,这使它从维系尊卑上下关系的原则中下降到一般人中间,成为他们在患难之中互相扶持、同甘共苦的精神纽带,这不能不是对“三纲”的突破。清代章学诚正是在这一点上指责《三国演义》:“《演义》之最不可训者,‘桃园结义’,甚至忘其君臣,而直称兄弟……”当然这是针对“桃园结义”不是史实而是虚构而言的,但这正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一个方面。
    关羽重义还体现在他的道德修养上。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一言一行,无一不符合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
    在封建伦理观念中,义往往成为评价一个人行为的标准,这一点董仲舒表述得最明确:“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义者谓宜在我者”,都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用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封建的伦理纲常。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待“义和利”与“志和功”(动机和效果)关系的态度上,而关羽在这两个方面都堪称榜样。
    1.关羽的忠义是重义轻利的。
    他真正做到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汉书·董仲舒传》),“大丈夫重义如泰山,轻利如鸿毛”(傅玄《傅子》)。他“挂印封金”即是最好的例子。其次,在志与功的关系上,关羽又“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他义释曹操。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走华容道,遇到奉令拦截的关羽,即以“言而有信”提醒关羽当年立下的“以死答之,乃某之志”的誓言,又引用“古之人,大丈夫处世必以信义为重”的《春秋》经义来攻心,关羽“低首良久不语”,最后长叹一声,放走曹操。这一情节是经过作者加工改写的。在《三国志平话》中,曹操虽以义来劝说关羽,但关羽却不为之所动,申明“军师言令”。曹操绝望之中忽然“面生尘雾”,这才得以脱险。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老天的功劳算到了关羽的头上,而关羽也就因此而获得了“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的美名。
    2.关羽的忠义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
    关羽义释曹操,曾被人指责为敌我不分,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不顾政治原则、不顾大局的行为。其实,如果从突出关羽的义这一角度看,关羽释曹是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善恶,看重动机不管其效果,这是长期以来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关羽义释曹操,正是这一道德的生动体现。关羽既“报主之志坚”,又“酬恩之谊重”,这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两方面,如今都在“义”这一点上得到统一。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言舍身取义,都是讲当义和性命相冲突时,就以生命换取义,而关羽正是这样做的。毛宗岗对这一回评点:“拼将一死酬知已,致令千秋仰义名”,一语道破关羽义释曹操的实质。经过这样的艺术处理,关羽重义的品质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同时也满足了当时群众的审美需要。这就是“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至今还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毫无疑问,关羽的义,是属于封建道德范畴。对封建的道德观,我们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非一棍子打倒了事。《三国演义》的成书,曾经经历过几百年的民间艺人的集体创造,是在民间说话、戏曲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然后经过罗贯中的加工编写。它既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又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愿望。在书中许多人物身上,倾注了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尤其是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具体到关羽对刘备的忠义,既有符合“三纲”中君臣之义的一面,又有突破“三纲”的“名为君臣,实为兄弟”的一面,而且后者较之前者影响更大。从关羽的道德修养来看,他重义轻利,不屈服于任何环境,真正保持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伟大人格。这应是封建伦理中民主性的精华。
    三、关羽是历史上忠义的理想化的完美典型
    关羽的“义”决不是一般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作者宣扬关羽的“义”,贯穿了刘、关、张从结义到尽义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关羽追随刘备,“效死勿去”,并非真正受恩图报,因为那时的刘备还处在角逐沙场、漂泊无定、甚至常无立身之地的艰难逆境。他们患难相扶,祸福同当,这就体现了人民所理想的义气,符合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
    关羽的义的内涵是如此丰富,致使这一人物在历史上同时受到了统治阶级和广大群众的赞扬。一方面,他被封建统治者一再推崇,进爵封庙。同时,中下层知识分子也向往关羽和刘备“君臣加兄弟”的关系。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崇尚他的重义品质,往往以此来鼓舞自已在患难之中同心休戚,组织队伍与统治阶级抗争。关羽这一人物,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光辉的艺术典型。
    四、关羽忠义的历史局限性
    当然,如果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也是片面的、有害的。这种“义”一般说来是建筑在以个人为中心的脆弱的基础上的,常常缺乏原则性。只要有恩于我,不管是朋友也好,敌人也好,都以恩义为重。不能负“义”。为了“义”,可以不顾一切,不惜采取错误的行为,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它体现在关羽身上就会出现降曹、报曹、放曹,敌我不分、为敌效力的情况。对这种历史的局限我们必须作出科学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对待历史文学遗产。
    参考文献:
    (1)张耒.明道杂志(丛书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丘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3)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9.
    (5)叶维四.冒炘《三国演义》创作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原载:《文教资料》2009年第30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