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试论《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艺术特色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航 参加讨论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作品围绕着魏、蜀、吴三国之间矛盾冲突的展开,着重表现了作者对于群雄鏖战及暴君苛政的不满与谴责;对于和平统一及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的追求与赞扬。这部一百二十回的长篇巨著,以刘备集团的兴衰过程作为全书的主要线索。作者歌颂的理想人物主要是刘备集团的君臣,特别是以刘备与诸葛亮为代表的明君贤相。其中,诸葛亮的形象尤为突出。诸葛亮的活动,占全书的二分之一以上,诚如郑振铎先生所说:“〈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部〈诸葛孔明传〉。”
    一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中“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出场文字。在这一片段中,字字句句都渗透了作者的心血,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这部长篇,“三顾茅庐”之前的全部情节,是诸葛亮出山前的政治形势的介绍,如果把这些都看成诸葛亮出场的远铺垫,那么“元直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两段故事,则是直接的铺垫。紧接在后面的“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记录了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一段照应的文字。“三顾茅庐”在这部小说中所占的地位由此可见。这一章的内容可分为“刘玄德三顾茅庐”与“定三分隆中决策”两部分。刘备作为一个贤明的封建仁君,他的“三顾茅庐”,侧重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至诚精神。刘备马跳檀溪后遇到司马徽时就听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在他心里,便已播下了访贤求士的种子。但究竟向何处寻找,却如在云雾之中。经徐庶、司马徽一再举荐,刘备得知伏龙的真实姓名与隐居地址后,便决心亲往隆中求谒诸葛亮,“三顾茅庐”便从这里开始。
    二
    “一顾茅庐”未能遇上,却遇上崔州平。崔州平认为:天下正值由治入乱,“欲使孔明斡旋天下,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刘备觉得自己负有“匡扶汉室”的重任,他不为人言所感,必欲觅得贤才,以求安邦定国之策。“二顾茅庐”,虽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刘备却顶风冒雪再去寻访,不料,这次遇到的是石广元、孟公威二位隐士和诸葛亮的弟弟、岳丈,仍没有见到诸葛亮。到了第二年新春,刘备决心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第三次走访卧龙。通过三顾茅庐作品突出地表现了刘备谦恭大度、礼贤下士的君王风度。这一描写,反映了作者罗贯中的愿望。他希望统治者重视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整个作品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定三分隆中决策”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对于当时政治形势的深刻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正确预见。他根据客观情况,提出争取荆、益二地,利用魏、吴矛盾,造成鼎足之势,然后再谋图中原,进而实现统一的方针。这就决定了诸葛亮出山后的政治格局。诸葛亮在刘备“三顾”的感召下,终于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共图霸业。“三顾茅庐”里的诸葛亮,是作者罗贯中所仰慕和歌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熔铸着作者的理想与抱负。罗贯中多么期望能有一个像刘备那样的明主,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补缀乾坤。因此,整个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关于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记述,原不过是“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而已。元刊本《三国志评话》里,开始出现了“三谒诸葛亮”的情节,这是罗贯中再创作的重要依据。但《三国志评话》所写,不仅文字粗糙、情节简单,而且在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上,也有许多欠缺。《三国志评话》里的诸葛亮不仅是一个“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的白面书生,而且还是一个“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的神仙。经过罗贯中的推衍加工,不仅在文字上比“三谒诸葛亮”增加了五倍;更重要的是,在作品里倾注了作者对明君贤相理想的追求,并以饱满的热情,塑造了较为完美的艺术形象,使“三顾茅庐”成为脍炙人口的篇章。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的伟岸男子,虽然也“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但是,从主要方面来看,他已从传说中的神仙,恢复到人的地位。诸葛亮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后来因感于刘备三顾之恩,不容不出。这样的情节发展,既写出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又写出了诸葛亮为人的思想品德。“隆中决策”是对诸葛亮的第一次正面描写,通过他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与准确判断,突出地描写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盖世才能和惊人智慧,从而为他出山以后的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顾茅庐”除了描写刘备、诸葛亮,还刻画了其他文人群像,其中包括诸葛亮的密友、弟弟、岳丈等。这些人物,无疑都是作者所肯定和赞美的;然而,他们又都不能与诸葛亮媲美。诸葛亮不仅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经天纬地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而且还积极入世、关心时势。他虽避乱于隆中,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对形势的发展了如指掌,并且具有一套安定天下、匡世济民的方针与韬略,表现了诸葛亮的求实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
    诸葛亮在历史上,是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他是光辉照人的艺术典型,成为融合并渗透着人民理想与希望的化身。
    三
    “三顾茅庐”不仅在全书的情节发展中具有关键意义的篇章,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彩文字。情节曲折、迭宕多姿、结构精巧、境遇奇幻,是它的特点之一。刘备三次拜谒诸葛亮的故事,情节描写极易重复、流于平淡。但是,罗贯中却能挥洒自如,写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
    第一次是刘备初访,通过他一路所见,首先介绍了卧龙冈的环境:高冈流水、疏林茅庐、苍松翠竹、四时野花、清景异常、情趣幽雅。来到茅庐,童子出应,回答不在,刘备只好暂回。在返回途中“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罗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刘备以为定是卧龙先生,及至见过以后,仔细一问,才发现原来不是孔明。
    第二次访问,刘备是在打听孔明已经回家的消息之后出发的。他冒着风雪严寒,一路上只见“山如玉簇,林似银装”。将近茅庐,忽闻路旁酒店里,有二人对饮交替作歌,词义非凡,歌罢,抚掌大笑。刘备以为其中必有一人是孔明。但出乎意料,竟都不是,造成一个曲折。及至到了卧龙冈草庐,扣门问童子,童子答曰:“现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随童子而入。作者在这里故作伏笔,并
    不写明“先生”是谁,一直将刘备带进草堂,这时刘备与作者都以为诸葛亮真的在草堂抱膝长吟。不料又不是,原来是是孔明的弟弟诸葛均。正当刘备大失所望、惆怅之余,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只见一人骑驴踏雪而来,满以为是诸葛亮归来,滚鞍下马,向前施礼,那人慌忙下驴答礼。这时,诸葛均却在身后指正,并非卧龙,乃是卧龙的岳丈黄承彦。这里又是一个曲折。刘备悒悒不已,只好冒着漫天大雪,怅惘而归。一而再、再而三的误会,每次误认的情景又有无穷的变化,这就使得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迭宕起伏,不仅引起读者浓厚的兴味,随着刘备时而喜悦、时而失望,而且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他思慕贤才、渴望见到诸葛亮的急切心情。
    三顾茅庐时,作者完全改变了笔调,写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然而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写他们见面的情况。虽然孔明这次恰好在家,可是他正在草堂酣睡未醒,刘备毕恭毕敬地侍立在阶下。忽见孔明翻身,似要起床,却又面朝里继续睡着。刘备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起身,得知刘皇叔已在此等候多时,遂转入后堂更衣,又半晌,方出来会见。变换无穷的布局,以及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安排、细节的描写,都十分贴切、合乎情理,既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
    “三顾茅庐”的另一艺术特点,是作者善于运用铺垫、渲染与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为了渲染与烘托主人公诸葛亮的才智与品德,在“三顾茅庐”正文开展之前,作者写了许多伏笔,为诸葛亮的出场极力铺垫。早在“跃马过檀溪”、“南漳逢隐沦”的两回里,就通过司马徽对诸葛亮作了隐约的介绍,他说:“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不仅在读者心里引起悬念,就连刘备当时也感到疑惑。接着再写徐庶的推荐,并用徐庶的才智来烘托诸葛亮。徐庶化名单福,
    辅佐刘备,智败曹仁。曹操的谋臣程昱说:“徐庶之才倍于昱”,但徐庶在介绍诸葛亮时却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又说:“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经过反复的铺垫,主人公孔明的形象,已经开始出现在读者的心目中。
    “三顾茅庐”的开始,作者再次通过司马徽的话进一步介绍孔明与众不同的才能与抱负,说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张子房也。”刘备听后叹曰:“真隐居贤士也!”这一小段,可以看作“三顾茅庐”的引子,刘玄德的赞叹,正是作者对孔明的歌颂。
    对孔明的描写,除了在出场前反复铺垫之外,还刻意描写了诸葛亮的朋友、岳丈、弟弟等人物形象以作烘托。他们都是一些超脱世俗、既高雅又有才学的人物,就连他的童子,也写得朴实可爱、不同一般。当刘玄德第一次走访时,对童子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的回答是“我记不得许多名字”。这在封建割据、你争我夺的三国时期,对于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们,恰是一个嘲讽,同时也更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孔明的高尚品德。此外,还写了张飞的急躁,用以反衬刘备礼贤下士的虔诚态度。
    《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之间政治与军事的激烈斗争,惟“三顾茅庐”的片段,别开生面,全篇充满了宁静、幽雅的气氛。卧龙冈一带在作者笔下,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仙境,“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些山水景物的描写,环境气氛的渲染,都十分得体地烘托出诸葛亮的精神与品德。而对于他“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的介绍,则又写出了诸葛亮多方面的才能与爱好,同时也正是在这些交游之中,考察、了解天下大事,分析研究形势的发展;因而才能未出茅庐即已预知天下三分的大势,并进而提出联吴抗魏的基本策略。
    作者描绘的卧龙冈风情,无论是山畔荷锄耕于田间的农夫及其所唱的山歌,或是贴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对联的草堂,无论是拥炉抱膝长吟的诸葛均及其所吟诵的诗,或是那个骑驴踏雪而来的黄承彦及其咏唱的《梁父吟》,都表现出来一种淡雅静谧的意境,都起到了渲染并烘托诸葛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磊.《三国演义》前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2] [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作者简介:李航(198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原载:《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