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谈《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的艺术风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涂强 参加讨论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描绘三国时代的一幅政治风云的彩色画卷。它着重表现的,是当时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接连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因而一连串的战争,构成了小说主要的内容。作品艺术上的最大特色,也就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战争的出色描写上。《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不论是千军万马的大会战,或者是单枪匹马的个人搏斗;不论是对垒几个月相持不下的持久战,或者是神出鬼没、出奇致胜的速决战,不论酣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的大鏖战,或者是三刀两枪结束战斗的突击战,都写得有声有色,各具特点:或力敌或智取,有火攻有水淹,时而奔驰疆场,时而运筹帷幄,时而火一般的血战,时而诗一般的抒情,给人们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斗风云图。然而,读起来,不仅毫无凄惨阴森的感觉,而且不时予人以雄健的感染或智慧的启发。尤其可贵的还在于作者不是为写战争而写战争,而是在战斗的环境中展示了人物的性格;让他的一系列的战斗英雄的群像都从战斗的环境中站立出来。既写了战争,又突出了人物性格。第五回“温酒斩华雄”这段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个并不算大的战斗场面,可是却写得惊天动地、气象万千,而且在这个战斗环境里表现了不少不同的性格,尤其是成功地塑造出了关羽这个超群绝伦的古代英雄的形象。
    斩华雄这件事,就关羽个人来说,这是他一生英雄的战斗历史的开端———这以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县令手下的马弓手,这以后就不断地斩将立功,声名大振;就这次战争的意义讲,他为十八路诸候讨董卓的联军赢得了第一个胜利,大大打击了董卓的气焰,为联军进入汜水关,大破虎牢关打开了胜利之门。
    斩华雄以前的形势是这样的:十七路诸候响应了曹操的号召,公推袁绍为盟主,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联合讨伐董卓。兵进汜水关,首次交锋,就遇上了劲敌董卓的部将华雄。华雄这个人十分骁勇,第一阵就刀劈了诸侯军的部将鲍忠,接着又赶得先锋孙坚走投无路,连头上的帽子都作了敌人的胜利品;如果不是部将祖茂以死掩护,恐怕连孙坚的性命也很难保。战到天明,华雄引兵上关;兵临城下,形势十分紧张。先锋孙坚“伤感不已”,盟主袁绍束手无策,只好聚众商议退敌之策。众诸侯又是一个个闭口不语。在这种窘迫的情势下,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又来寨前大骂搦战,袁术骁将俞涉、韩馥上将潘凤出去迎战,接连都被华雄斩首。正在众人大惊失色的时候,关公在一杯酒还没凉下来的一刹那间,已提了华雄头掷于地上。
    这一段不到六百字的精炼的描写充分显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力。本来,这是一个战斗英雄斩将立功的战斗场面,一般的写法总是要大写特写战场的情景。然而在这里,《三国演义》的作者却不直接去写战场,而是着意地来写会场;把战场放在会场的后面来写。会场的空气和人们的情绪又完全受着战场的支配。就象是一幕剧,场景始终不换,戏一直在军帐里开展,战斗放在后场进行。可是,战场上的杀声、鼓声、喊声却一直震荡着会场上人们的耳鼓和心弦。鼓声、杀声,折兵斩将,全是耳闻;议论、争吵,派兵遣将才是眼见。全场的中心人物关羽往来于战场、会场之间,他的冲锋陷阵的声势和神威,是耳闻;“鸾铃响处,马到中军”的刹那之间,可以说是耳既闻,眼已见;“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的英武气概,才是眼见。而会场上的人们,时而“大惊”,时而“失色”,时而“失惊”,时而又“大喜”,时而又“大怒”或“大叫”。这些激荡不安的情态,又无一不和战场的动静紧紧相关。这样就把战场和会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同时,由于既有会场,又有战场;既写耳闻,又写目睹;既有实际情景的描绘,又有情势气氛的烘托;就对英雄人物的创造,更起一种传神壮威的作用。
    这种实写会场,虚写战场的艺术手法,首先是在有限的篇幅里取得了更大的容量,丰富了作品的思想、艺术。既不至陷于孤立地去表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同时又可以通过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巧妙地揭示诸侯军内部的复杂性;使中心人物的形象在复杂的矛盾关系中突现出来。这支讨董大军,本来是由十八路诸侯纠合起来的一支混合联军,内部关系复杂,矛盾重重。安排这样一个会议场面,就便于在描写敌我双方决斗于疆场的同时,又表现出联军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会场的空气是那样的波荡,人们之间的情绪又是如此的对立!有惊有喜,有恼怒,有喧嚷,有争吵,有议论。同样是斩华雄这一件事,有人喜,有人怒。同样是关羽这一个人,有人敬重,有人歧视;有人把酒称庆,有人大声喝斥;有人当面排斥,有人背后拉拢。打了胜仗,本来应该庆贺,可是反而不欢而散;得功者本来应该受赏,可是反而要“赶出帐去”!这些,都揭示出诸侯军统一战线内部豪门和白身、腐朽的贵族和新兴势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人不仅清楚地看到诸侯联军的貌合神离、各怀鬼胎的真面目,而且也预示了他们分崩离析的必然趋势。
    这种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更便于创造一个富有特征的情势和氛围,从而烘托中心人物关羽的英雄气概和他那锐不可挡的精神威力。作者并不直接描写关羽的武艺如何高强,甚至连他和华雄交战的具体情形,都一笔不提。只是着意来渲染华雄如何勇不可挡,连斩四员上将,兵临城下,众诸候如何惊恐失色。在这种严重形势下,关羽以神奇的速度,轻而易举地斩将解围。在一杯热酒尚有余温的顷刻之间,已经提华雄之头,掷于器宇轩昂帐前。这就可以看出,强中自有强中手,华雄虽强,但远不是关羽的对手。不明写关羽之勇,关羽之勇自现。实际上让华雄的骁勇,诸侯的惊恐,反衬得关羽的威武形象更加鲜明,更生动!
    人物的性格特征,不是从外面贴上去的,它应该融会在人物的一切行为当中。一个战斗英雄,在他的战斗行为里自然会带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就十分善于从他的人物的战斗行为当中把握他的英雄性格。关羽的战斗行为决不同于张飞或者是许褚。他不以玩刀弄杖、脚踢拳打或者酣战几百回合的血气之勇来显示自己的威猛,而是以凛冽的精神气魄和逼人的威慑力量见长。所以常常以神速战术显示他的英风豪气,以致使得外来的强敌不可逼近他,就予以制服。谁要是和他交战,总是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行动是那么神速!神速,这就是关羽战斗行动的一个很大的特色。《三国演义》在其他章节里描写关羽的战斗行动也是掌握了这个特点,突出他的惊人的神威。比如在斩颜良、诛文丑、斩秦琪、斩蔡阳的时候,关羽的战斗行动,也都是极为迅速的。这些描写都以神速的战斗行为来突出他的内在的威力。在“斩华雄”这个情节里,作者不写他具体的战斗行动,单写他惊人的战斗效果,这更足以表示他作战的神速。上阵之后,不写刀来枪往,如何取胜,只从鼓声、喊声,“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的激壮声势中,助其神,壮其威,显示他冲锋陷阵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温酒斩华雄”,这一杯酒,在艺术效果上很起作用。它形象地表明了关羽作战的神速,斩华雄是那样的轻而易举,用《三国演义》常用的一句话说,就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时间的流逝,本来是抽象的。关羽提着华雄的头胜利归来,在战前斟下的一杯热酒还有余温,这就是把时间的迅速流逝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也把关羽斩华雄易如反掌的超人本领和他行动的敏捷、威猛,表现得更为光彩夺目,足以启发人们的联想作用。这一杯酒,在刻画人物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曹操教人给关羽斟酒预祝胜利,让他先饮一杯,然后出战,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在这种响亮的回答声中,显示着关羽坚决果敢,具有必胜信念的英雄性格。袁绍本来是当时的盟主,可是曹操为关羽斟酒称庆。这一杯酒,就不仅表明了曹操当时在群雄中的身份和地位,而且还表现了他的识人爱才的政治家风度,同气量狭小见解偏激的袁氏弟兄形成对比,可见这个细节的描写,在这段情节里是不可缺少的。
    在这幅有限的画面上,除了中心人物关羽之外,作者还描写了不少其他不同性格的人物。曹操周旋席间,显然是这个会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且也是此时此地的正义的维护者。他既反对重职位、轻人才的贵族偏见,又顾全大体,力劝袁术不能“因一言而误大事”。在关羽出战之前,他为反对阻挠关羽的出战,和袁氏兄弟一再力争;然而语气又是那么委婉,他说:“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这完全是针对对方的责难来进行说服,以达到让关羽顺利上阵的目的。等到关羽胜利归来以后,他又针对袁氏兄弟的偏见,高唱“得功者赏,何计贵贱”?这又是何等严正的声音!但是,作者并没忘记曹操这个人物特有的心计,事后,他又要在暗中送牛酒抚慰刘、关、张,进行私人拉拢。这样,一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的精神风貌,不是写得逼真欲见么?作者同时还勾划了袁氏弟兄,他们出身四世三公,满脑子的贵族偏见,目光如豆,有眼不识英雄。尤其是袁术,从他的骄横无理的行为中,已经十足地暴露出一幅腐朽贵族的丑恶嘴脸来。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里,“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曾说袁术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意思说袁术是坟墓里的乱骨头,我早晚得捡了它。看来,这架“冢中枯骨”的原形在这里已隐约显露了。再看作者对张飞的描写。他快人快语,看到哥哥立了功,兴奋得情不自禁,高声大叫起来:“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虽然是三言两语,然而张飞的粗豪急躁、嫉恶如仇的性格,不是也表现了几分么?当然,这些人物的性格矛盾,都是通过对中心人物关羽和中心事件斩华雄而体现的,所以尽管写了不少人物,然而最突出的一个人,仍然是关羽。
    优秀的古典文学,它的笔法的精练,有时确乎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在“斩华雄”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有限篇幅里,竟然容纳了如此宏富的内容;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方法,就是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为作品争得了更大的容量:第一,既有会场的实况,又有战地的气氛;既写耳闻,又写目睹;两者都摄入镜头,自然就扩大了表现范围。而且从会场的角度去写战场,自然便于取舍,又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关于战场的描写。第二,既写战争,又写会议,便于容纳各种人物和表现复杂的矛盾。此外,作者又不浪费片言只语,每句话都经过精心的锤炼。比如,袁绍夸耀说:“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句话既表现了袁绍骄矜的性格,又交代了颜良、文丑当时并不在场,更重要的还是,令人联想到,以后关羽的斩颜良、诛文丑,他们两个人也不是关羽的对手。从袁绍弟兄和曹操性格的对立中,既表现了袁绍弟兄的昏庸,曹操的精明,同时也为不久袁氏为曹操所灭的事实透露了迹象。曹操暗中抚慰刘、关、张,不仅表明了曹操的有心计、善用人的性格特点,而且也为不久刘、关、张的暂时依附曹操提供了线索。作者精湛的艺术修养,真是不能不令人叹服!
    原载:《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