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天下午,沈伯俊教授登上《扬州讲坛》,主讲“《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 沈伯俊,现任四川省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他结合自己30年的专业研究心得,对《三国演义》这一古典巨著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本报今特辑录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很高兴能够来到《扬州讲坛》,和大家分享《三国演义》。这本位居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古典文学名著,问世数百年来,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雄奇瑰丽的艺术成就,一直吸引着亿万读者的阅读和研究兴趣。可谓是家喻户晓,长盛不衰。 如果你走进深山老林,问一位农妇,谁是汉武帝,她可能不知道。但是倘若你问她谁是诸葛亮,她肯定知道。如果你到菜场,问谁是魏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你要是问谁是关羽,很多人都知道。 1、《三国演义》思想内涵很丰富 然而,长期以来,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存在不少争议;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者、文化人在其论著和演讲中,随意评说《三国演义》,其中包含若干误解乃至曲解,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读者和听众。 对于一部杰出的作品来说,其激动人心,历久不衰的魅力,虽然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主要却是来自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就《三国演义》而言,论情节的曲折离奇,不及后来的公案小说;论对厮杀场面和人物武艺的描写,比不上新旧武侠小说。但是,它却经受了漫长的六百年历史考验,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文学史上占有比公案小说、武侠小说重要得多的地位,就在于它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二十年前,我曾写道:“《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棱镜,闪射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示。” 2、《三国演义》不仅有谋略 当今有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谋略,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诚然,《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擅长战争描写。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归晋这一百年间的全部战争生活,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和许多著名战斗。而在战争描写中,作者信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崇尚“斗智优于斗力”的思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制胜之道的寻找上。因此,虽写战争,却不见满篇打斗;相反,书中随处可见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而战场厮杀往往只用粗笔勾勒。可以说,千变万化的谋略确实是全书精华的重要部分。 但是,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层次的东西。作为一位杰出的进步作家,罗贯中认为,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而不义之徒害国残民的谋略只能叫做阴谋诡计。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成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罗贯中从未放弃道义的旗帜,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而以民本思想为准绳。 3、对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 那么,《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又是什么呢?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三国演义》的思想精华,居于首位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向往,这是《三国演义》思想价值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能够经历磨难而不倒?为什么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种族不曾灭亡、文明没有中断的一个国家?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从周朝起,我们就逐步形成了向往国家统一,追求安定太平的共同民族心理。这种共同心理,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聚合力,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优良传统。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是我们民族一贯的政治目标。周代以来两千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曾经屡次被“分”开,饱受分裂战乱之苦。但是,每遭受一次分裂,人民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牺牲,清除了分裂的祸患。在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末大动乱时期,罗贯中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在小说中,当天下大乱之后,那个时代的英雄们想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以“曹孙刘”三方为代表的英雄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民众的愿望,力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三方争天下,争的是什么?争的是重新统一的主导权,而不是单纯的斗智、斗心眼。这是《三国演义》的政治理想,也是人民性的突出表现。 4、对政治和政治家的评判选择 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有人还把这称为“封建正统思想”,指责《三国演义》“贬低”或“丑化”了曹操形象。其实,“尊刘贬曹”早在宋代就已经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 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而是由于刘备基本符合古人对于“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带领着十几万民众一起逃跑,扶老携幼。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于避免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果然,在当阳被曹操赶上。这一战,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选择,绝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而他对于徐庶、诸葛亮、庞统的尊重和信任,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这两点描写,就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摆脱了以往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中刘备形象的草莽气息,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形象。 另一方面,罗贯中尊重历史,博采史料,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曹操的基调,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并未随意“贬低”,更未故意“丑化”。这里所说的“奸雄”,是指曹操既是远见卓识,才智过人,具有强烈功业心的英雄,又具有极端自私,奸诈残忍的性格特征。 当今有一些人对曹操不仅不反感,而且表示喜欢,称他“坦率”。诚然,曹操有他坦率的一面,然而,曹操不坦率不老实,嫉才害贤的一面更是事实。鲁迅曾经写道:“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但后面又说,“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并存,豪爽和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 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5、《三国演义》以很大篇幅描写了三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总结了各个集团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取人心、延揽人才、重视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 董卓、袁术、袁绍等人也是一时豪杰,但是都纷纷失败。而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则各有所长:刘备历经磨难,却始终坚持“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信念,深得民心,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堪称千古佳话;曹操虽然心术不正,却也十分注意争取人心,延揽人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战略战术上,他也高出同时诸雄;孙权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统帅均为一时之杰,而且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在众多政治军事集团中,这三大集团得以脱颖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 6、对中华智慧的多彩展现 把谋略视为《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是一种片面的,甚至是浅薄的看法。实际上,数百年来,《三国演义》让人感到魅力无穷的一个重要方面,乃是积淀在其中的中华智慧。可以说,《三国演义》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作为全书灵魂人物的诸葛亮,就是中华民族无比智慧的化身。 《三国演义》展现的中华智慧,大致可以分解为这样几个方面: 1.政治智慧。包括:善于把握天下大势,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如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江东对”;善于处理君臣关系,推心置腹,善始善终;善于治国,遗爱千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末,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善于识才,后继有人。 2.军事智慧。以诸葛亮为代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虚虚实实,兵不厌诈;出奇制胜,用兵如神。《孙子兵法》云:“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诸葛亮正是体现这些军事原则的光辉典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军事上的兵不厌诈,出奇制胜,是对敌方而言,与有些人感兴趣的权谋诡计根本是两码事。自古以来,一些优秀的军事家,恰恰不会搞阴谋诡计,不会提防来自自己营垒的权术倾轧,往往成为野心家、阴谋家栽赃陷害、密谋策划的牺牲品。 3.科技智慧。如华佗的麻沸散和外科术,诸葛亮的连弩和木牛流马。 4.人生智慧。 7、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 在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的历史,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时候,罗贯中不仅表现了对国家统一、清平政治的强烈向往,而且表现了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在这里他打起了“忠义”的旗号,把它作为评判是非的主要道德标准。通观全书,有许多讴歌理想道德的动人故事。为了忠于“桃园之义”,关羽不为曹操的优礼相待所动,千里跋涉,寻访兄长;为了维护兄弟情义,刘备不顾一切地要为关羽报仇,甚至宁可抛弃江山;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期以来,对于“忠义”也有各种议论和批评。这里谈谈我的看法,忠是什么?其基本含义是对自己忠于所事,对他人忠于所托。然后,再升华为对国家、对民族的忠。按古汉语的基本含义,“义”者宜也,适宜的事,正确的事,你做了,那就符合“义”。因此,人们常常说“道义”,就是说做符合道的事情才是义。从宏观方面来说,有民族大义,有国家大义。用在人际关系上,它追求的是平等互助、患难相扶,甚至是生死与共的理想人际关系。 当然,作为封建时代具有一定进步倾向的文人,罗贯中的“忠义”观,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篱,但也确实融合了人民群众的观念和感情。这种状况,使得《三国演义》的“忠义”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但就主导方面而言,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如此丰厚,那么它的主题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原载:《扬州晚报》2011年7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