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古代世界文学中的女性负面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戎女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贞女节妇一类楷模形象的昭示寓意自然不必多说,与楷模相对照的,是文学中频频出现的女性负面形象或者说坏女人形象的原型和典型,古代东西方文学中均不乏此类形象。
    文学塑造的女性形象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有可能是出于形塑社会性别意识的需要。贞女节妇一类楷模形象的昭示寓意自然不必多说,与楷模相对照的,是文学中频频出现的女性负面形象或者说坏女人形象的原型和典型,古代东西方文学中均不乏此类形象。这类女性形象通常表现为男性统驭的家庭秩序、社会秩序的破坏者。与之同时出现的,多是由男性角色代言的或激烈或温和的斥责甚至打压,坏女人形象甚至直接沦为优秀男性的反面陪衬。无论哪一种,这类女性形象毫无例外都是反面教材。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荷马以他人之口提到叛夫杀夫的克吕泰墨涅斯特拉,这大概是西方文学塑造的第一个坏女人形象。她被杀的丈夫化作冥府冤魂后仍念念不忘他是如何死于奸诈的妻子之手的。但《奥德赛》从未让克吕泰墨涅斯特拉正面出场,她的故事和形象塑造取决于诗中男人们的叙述:阿伽门农和墨涅拉奥斯兄弟二人都认为此女如此奸诈狠毒,以致其杀夫行为给所有女性带来恶名;智慧老者涅斯托尔较为公平地提到奸夫埃吉斯托斯才是主犯,但也认为克吕泰墨涅斯特拉是从犯。纳吉(G.Nagy)曾分拆Klutaimēstrē之名,Klutai-与kléos有同样的词根kleu,意为“听说”,-mēstrē来自动词mēdomai,意为“谋划”,合起来这一名字寓意是,根据其“谋划”(的恶行)而得到(坏)“名声”。看来,荷马为此形象起名为“克吕泰墨涅斯特拉”时,警示女性之意已不言而喻。
    到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阿伽门农》,克吕泰墨涅斯特拉的形象发生了重要改变,不仅直接粉墨登场成为主角,而且由从犯一跃变为作奸犯科的主谋,从被引诱而犯错的弱女子嬗变为入侵男性领域的悍妇,是“一个有男人气魄,盼望胜利的女人”。尽管强悍女人的塑造背后有现实政治的原因(其时斯巴达是威胁雅典的一个隐患,克吕泰墨涅斯特拉作为斯巴达公主,是一个与雅典为敌的斯巴达形象),但埃斯库罗斯浓墨重彩的刻画让这个坏得如此彻底的女人以一种“男性化”的女性样式名留希腊文学史,而她最终被亲子所杀的结局,将僭越夫权、颠倒乾坤的坏女人无法逃避的惩罚昭告于天下。
    女性经不起情色诱惑,不仅危害家庭,还可能给社会秩序带来灾难,这类主题在古代世界文学中并不罕见。两河流域古老的史诗《吉尔迦美什》中有一位破坏女神伊什妲尔,她被大英雄吉尔伽美什从巨人芬巴巴手中救出,对大英雄萌生了爱意。但吉尔伽美什断然拒绝了伊什妲尔的求爱,并历数伊什妲尔的斑斑劣迹和种种恶德。恼羞成怒的伊什妲尔让其父天神阿努造了头巨大的“天牛”给人间带去祸害,威胁到吉尔迦美什的江山社稷和人类世界。
    无独有偶,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出现了一个罗刹女,她是楞伽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她对罗摩一见倾心,但在相貌和品德的对比中罗刹女处处落于下风。没有自知之明的首哩薄那迦向罗摩和罗摩的弟弟罗什曼那求爱,被两位男英雄取笑作弄了一番,她想要一口吃掉罗摩的爱妻悉多,被罗什曼那割掉了鼻子和耳朵。为了报仇,她怂恿哥哥罗波那抢劫悉多,引出史诗后半部罗摩与魔王的激烈大战,以及罗摩对在魔宫中居住过的悉多是否还保持着贞操的怀疑。
    伊什妲尔和首哩薄那迦是与人间男性英雄对照的坏女人形象:她们爱上男英雄是受本能的支配,兼之品德不佳、肆意妄为,所以遭到男英雄的奚落和打击。一旦被男人拒绝和羞辱引发情绪失控,她们就会给英雄和人间世界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这类女性形象既是男性的对手,也是灾祸的起因,总之是男性的价值世界否定和打压的对象。
    古代世界文学里还有一类负面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短暂出现仿佛是偶然的,但细究之下即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比如《旧约·约伯记》中约伯的妻子。《约伯记》一开篇,上帝为了考验约伯的信仰,让撒旦夺走了约伯七子三女的生命以及全部财产。七子三女的生命是约伯的信仰要付出的代价,是其珍贵的东西。此时《约伯记》完全没有提到约伯还有妻子,他好像成了孤家寡人,独自在炉灰中用瓦片刮身体。而当约伯受到打击仍持守信仰时,他的妻子作为反面形象出现了,她不断劝说约伯背弃上帝:“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仍然持守你的纯正吗?你弃掉神,死了吧。”《约伯记》的作者为何没有让约伯的妻子在一开始和儿女们一同死掉?其原因即在于:首先,就信仰要付出的代价而言,妻子没有儿女珍贵,不必被牺牲掉;其次,坚守信仰的正面男主角需要一个反面陪衬,这类角色常常由女性担当,这或许是约伯的妻子被容许出现的理由。
    当我们在古代世界文学作品中频频遭遇这样的坏女人形象,并逐渐洞悉女性被如此刻画的类似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后,大概不得不认同现代女性主义对文学史“男性化”特征的一些批评,尽管女性主义本身也需要被再批评。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日第42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