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胭脂米传奇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周汝昌 参加讨论


     目坏后,久不能读书,新出的书更是“耳”不暇给,于“目”则缘份无多,每每兴叹:“太落后了!”“太孤陋了!”“吾其将为‘新文盲’乎!”
     忽一日,江南文友雁足传书,落于“文几”,展缄看时,一段“话”(当然是笔写的)赫然入目(因为为我写信的,字都特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大著《红楼梦新证》,久传毛泽东主席看过,人言不一,现在证实了!……”
     怎么回事?原来,新近出了一本新书,题名曰《毛泽东读评五部古典小说》,著者徐中远先生。此书开卷部分即毛泽东关于《红楼梦》所引起的一切情形,包括言谈、书信、批注,以及当时的各种有关场合与情景。其中叙到他在拙著《新证》的批阅时,在一处文字旁侧加了密圈。
     这是哪一处呢?是《新索隐》一章中考证胭脂米的那一节,我引了四种史资文献,说明此米的出处和康熙帝曾在中南海承泽园中种植此米,并曾赏与曹寅、李煦的“故事”。可巧,那时毛泽东正住在承泽园,读了这段故事,引起了浓厚兴趣,即命农业部、河北省寻找此米。后来河北省委果然寻到了,把培育收获的胭脂米运送给主席。因此米珍稀味美,有一次前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在贵宾席尝到此米,念之于怀,竟向毛主席请索此米,据确知者言,此米果然给了日本。
     我创撰《新证》是一九四七、四八年的事,不想在这一节上引出了如此一段佳话轶闻,思之饶有意味。当时引书只有《康熙御制文集》、《在园杂志》等四种,后来也又发现几种记载胭脂米的书册,却因《新索隐》已被批判为“繁琐考证”,惶恐之余,再也不敢提这些“错误”的唯心主义的“自传说”了,遂致也都置而弗录,岁久尽皆忘得净光。
     不但如此,等到《新证》有了重订再印机会时,我还把那个《新索隐》全章整个儿删掉了——后来海内外的“谈红派”却常常加以转贩(因为彼时港台早有盗版的初印本《新证》)。
    《新证》增订版出来之后,上海专家徐恭时先生特函见教说:增版反将《新索隐》删了,太感遗憾,因为他认为那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字,对理解《红楼》大有帮助。再后,《解放日报》的陈诏先生,下大功夫,出了一部《红楼梦小考》,来京时亲对我言:《小考》完全是在《新索隐》的启发下而努力完成的,自以为这种工作大有意义——他翻阅了大量明清笔记本,把《红楼》中的事物一一加以对照印证。此书出后,颇获佳评。(至于删弃的《新索隐》呢?我原已将此章修改增订,有现成文本,至今压置于敝纸堆中,尚不知其命运如何也。)
     雪芹在书中写到此米时,今传之版本有两种写法:“玉田胭脂米”与“御田胭脂米”。哪个为是?“红学家”为此也有不止一次的“小笔战”之役。他们只知稗贩“资料”而不明史实。“玉田”指原产地,“御田”则指后来康熙存承泽同亲种之地——也指他又曾将原产地区划为特产地段,加以圈护,立了“御碑”记事,故此这块产地也称“御田”。都是有来历的,不必多打“笔役”。
    据河北遵化州志,胭脂米还不止一个单一品种,有所差别;产地本在玉田王兰庄,其后丰润也有了此米(玉田、丰润,皆遵化州所辖之县)。据云:将真种籽移秧于他处(普通水田)则所产之米不复具有原来的特异之色香味,故那块“御田”实为一奇!
     听说“文革”时,“御田”是不能有的,“御碑”要砸碎为快。至于稻种呢?我愧未知其命运如何。也许将来要“求诸野”吧?胭脂米传奇,其奇趣确不寻常也。
    原载:《光明日报》1997年8月23日
    
    原载:《光明日报》1997年8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