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批判(1)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长之 参加讨论

    目次
    1 引子― 纪念伟大的天才曹雪芹逝世百七十年
    中国和天才― 中国人精神上的酒― 阿Q 的趁势跪下― 曹雪芹的真精神― 完成了艺术的使命的诗人― 百七十年间三件大事― 恢复正常的味觉― 和我们的天才握手
    2《 红楼梦》 作者对于文学的态度之考察
    凭了感情作出发― 认定纯文艺才是最好的文学― 文人和八股― 中国人的又一种根性― 创作小说的态度― 忠实― 忠实莫如自传― 忠实要合情理一一艺术品不是手段― 百八十年前提倡白话文的胡适― 艺术品和人生― 艺术应该有理想― 反对不必要的场面― 诗的理论― 重内容― 艺术的真― 中国惟一出自有文学修养的作家之手的大小说
    3论《红楼梦》 的文学技巧
    艺术的形式——《红楼梦》文学技巧的总说
    1 .艺术家的看见
    文学家的两型― 春水和秋水― 真切― 看见和说得出只是一事― 高鹊和曹雪芹的比较观― 和俄国两大小说家的比拟
    2 .实生活中的活材料
    入情入理― 咬舌子― 理他呢― 过一会子就好了― 闲字是十五删的
    3 .活的语言之运用和国民文掌
    国民文学家对活的语言之提醒的功劳― 救国和文化― 曹雪芹和歌德卢骚― 影响大小的相远― 新士大夫的白话文之缺点― 大众的活的语言之六个特色― 曹雪芹运用活语言的勇气和方法、一用了活语言的好处― 高鹗和曹雪芹在用活语言上的相异― 流利轻巧周折的对话-一现代白话文句法的新方向之解释和批评― 运用活语言和对作者笔调的影响― 歌谣和诗― 活语言和大小说
    4 .自然主义的作风之成和败
    胡适的似是而非的话― 自然主义的意义― 自然主义和科学精神― 科学的梦― 迷信和艺术― 生理和遗传- 《红楼梦》中的合于科学和反科学
    5 .深刻的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性― 三点― 小说中创造人物的两种― 求近反远的心理剖析― 描写心理的三种方法― 内部的外部的不同
    6 .清晰的个性的人物
    说过的五种技巧是预备的― 作者个性与特有技巧的不可分性― 太清楚的回忆的痛苦― 书中个性特明显的五人― 活泼可爱的宝玉一一黛玉和他的相反和相同——作者描写人物的特长― 有声有色的王熙凤― 入世不入世的两派― 性格上的弱者袭人― 处实际的宝钗― 同一时间描写出不同的四人― 从旧社会的观点对于五种性格的批评
    1 .引子― 纪念伟大的天才曹雪芹逝世百七十年
    在百七十年前的今天― 二月十二日,那时是1763 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七年,按旧历恰在除夕,中国这位惟一的大作家,在创作了那部惊天动地的惟一的大著作《 红楼梦》 之后,贡献给我国一般醉生梦死,毫无感觉的畸形读者,果然获得了淡淡的冷遇,和乌烟瘴气的误解,就在这样情形之下,寂寞地穷愁地依然怀了哀凄地只好无精打采地去了!
    我真有无限的感触,话从哪儿说起,我都有点渺茫。我这执笔之际,正对着清早的西山.那见了令人有欣然之感的轻快的初出的日光,把青翠的山色罩上淡红却又依然苍色的罗幕,鸟声和工人的丁丁声.在暖和光明的大地里互为唱和,偶然远远地送来村间的鸡鸣,这马上又提醒人世界是这样闲静,宇宙却那样悠久。伟大的天才呀,他的精神,应该在这里弥漫,浮动。
    人类间的天才,需要培养,又需要爱护。天才的出现,一点也不能偶然,必须是文化灌溉出来的花。在中国,培养就很差,然而顶破坏天才的是不加爱护。
    倘若人类生来就是被许多圈束缚着,则中国人在精神上束缚着的圈特别多。这许多圈限制中国人的理性,使中国人的感觉钝得像木头似的,却又往往无中生有的见出许多五光十色的怪的形象。我听见过一个农人告诉我,他说他一饮酒,便招鬼,他有许多可笑的见识和举动在招鬼之后便作出,他自以为可笑,甚而感到悲哀。似乎中国人,大家都是在醉中招鬼的光景:处处使用着错觉和幻觉。就因为这,我们不能认识天才,更无从爱护。
    什末是作了中国人精神上的酒了的呢?这有两个东西:一是咬文嚼字的习惯,一是政治上的压迫久了的奴性。在过去,对于曹雪芹的大著作《红楼梦》的误解,全是因这两个病根。为什末把小说中生动的脚色和许多不相干的人物影射较论?发动是奴性呀,所以指为朝廷的故事;方法是咬文嚼字呀,所以从名字上找证据。这两个病根,一点也不能漠视,不要以为形式不同,就以为和街上测字的人的把戏有别,也不能和不要阿Q 跪下,喝他站住,却终于趁势跪下的根性分开。就到现在,为什末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再版到十数次,试问他用的是什末方法,他的动机是什末?那方法不依然是测字的方法吗?那动机不是由于满洲的压迫而渴求的幻想出的革命的影子吗?中国人受着束缚,在精神上受着束缚,那束缚里含着中国人的可怜的隐痛。
    测字的方法打倒了,这是为胡适的科学方法所代替。这确乎不是一件小事情,这如同一语道破.把吃符念咒的人打醒,这如同公安局的警察把抽帖算卦的人驱散。可是事实上那病根却还在暗地里不能马上消除。例如胡适在19 耸年已经把《红楼梦考证》作好了,隔了四年还有根据宝玉怕二老爷,西门怕武二郎,来证明《红楼梦》 和《 金瓶梅》是叙述同一故事的阐铎作的《红楼梦抉微》,这除了还是用阿Q 趁势跪下的心理来说明,又有何法?在这地方,我简直同情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动来,假如他真作过。
    奴性是这样难除,我们天天听人讲但丁、歌德,我们尽有许多赏识的话(真假当然不一定),然而一翻阅中国人自己作的《中国文学史》,对于曹雪芹,却仍然很冷淡。同人谈起来.如果把《红楼梦》 和世界上别国的名著并论,也依然有不自然的感觉。仿佛口里说文学的价值多高多大,《红楼梦》 却依然在这之外,《红楼梦》纵然是大文学作品,也依然是床头上消遣的玩物,总以为文学的天国里,也只有碧眼黄发的人才配,也只有他们的作品,值得我们郑重其事的欣赏,偶尔他们也提提我们的作品,我们便以为额外的恩典,受宠若惊,不敢当承,这完全和多数中国人见了洋大人惯有的可是决不向同胞们作出的特别的礼貌和馅笑相同,我精神上真受刺戟,中国人受着束缚,束缚里透着不自觉的悲哀。我们不以为中国有大作品,我们不以为中国大作品的作家也有美妙的情绪和思想。我读朵思退益夫斯基的(被侮辱与很害的)一大小说,我在日常生活里常遇见那一型的脚色,中国被束缚着.在精神的被损害里受着束缚。
    我们要冲开一切,我们要和我们的天才握手。不知为什末,我要在这里哭起来,我硬咽得难过,我的泪却痛快的淌下来了。我依然是受着那书中的真切的情感的感动吗,可是由于追怀大夭才曹雪芹的性格呢,也许是我爱中国了么?我不明白。我必要停一会笔,才能再写。
    我镇静我自己,我呆看窗外的夭色山色,空中有稀薄的云气蒸腾,鸟,悠然地飞着。我太好自扰了,我不配说有什么感情。曹雪芹才是感情的人,他的伟大就在他的感情。详细的话,我在专谈《红楼梦》 的内容的时候再拿出来。因为惟一可考见作家的精神的,乃是他的作品。然而现在我们真幸福,胡适找出几首蹭这位大作家的诗来了,我们更加信书中的情绪就恰是作者的情绪。换句话,也就是,我们所了解于作者而致我们衷心里万分虔诚的敬爱的,并没落空。那点珍贵的材料,是不能不顺便引了来的。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六页二十三;
    敬亭(清宗室教诚字敬亭)… … 尝为(琵琶记》 传奇一折, 曹雪芹(霑)题句有云:“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雪芹为楝亭(寅)通政孙,平生为诗,大概如此,竟坎坷以终。敬亭挽雪芹诗有“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之句,、除《红楼梦》 外,就现在所知道的曹雪芹的作品,就只有这里所有的两句了,至于敬亭的挽诗,胡适曾在四松堂写本里见过,那是印行的一个底本,可是这挽诗以后并没刻上,所以是十分难得的。全诗是;
    挽雪芹甲申(1764 )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嗅?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当上旧坰。
    曹雪芹是一个事业上的失败者,却正是诗国里的英雄,因为他有天才,又有纯挚丰富的情感。这好像李后主,虽然“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可是他诗国里的所有,什么“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却永久夺不了去的。曹雪芹同样地失去一切,却同样地有比一切人都富贵,都伟大的成就,这便是由他美妙的感情所浸灌滋润的著作。他是怎样纯真豪放的人物,只看《八旗人诗钞》中有敦诚《佩刀质酒歌》:
    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
    ……
    相违况是淳于辈,一石差可温枯肠。
    ……
    人生必须大欢大悲,才有价值。李白有两句话,一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一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必有这祥的豪兴,才能深刻的体验人生,才能将情绪把作品渲染,才能使人因真切而得到感动。曹雪芹正是如此呢。再看敦敏赠曹雪芹诗:
    ……
    寻诗人去留僧壁,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
    ……
    可见曹雪芹不但是诗人,还是画家。同时又见出他生活内容的丰富。我常说,人必从生活中打出去,透入人生而超越人生,才有意义。逃掉人生或不曾打入生活的人,是等于不存在的。曹雪芹怎么样?遇合,繁华,他都曾有过,然而又没有了;留给他的却只有艺术的使命。
    教诚《寄怀曹雪芹》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无论如何,他的使命完成了许多了。倘若许我用《 红楼梦》 的话头,便是这石兄在世.倒底不枉走一番了。
    这样一个纯真的、情感的、豪放的、能诗能画的、在事业上失败的大天才,死去了一百七十年了,我们不禁想这其间有什末关于他的事呢,真惭愧,约略可说的只有三件:
    1791 (乾隆五十六年),高鹗的后四十回的《红楼梦》完成。关于高鹗的历史,我们只知他在某年中举某年中进士,我们并不详细他的性格。但我们却决不能因他有功名便碍住对他应有的理解和敬爱。现在只就后四十回的《红楼梦》看,他很有天才,他是非常了解曹雪芹,他本人的艺术的手腕,也并不让于曹雪芹,我们纪念曹雪芹,同时也便不能忘了高鸽,这详处留在专谈《红楼梦》 的内容时再说,我们认为他是曹雪芹死后的第一个知己。
    1904 (光绪二十年),工国维作《 红楼梦评论》,这是第一个会赏鉴《 红楼梦》 的人。他完全拿了西洋美学的眼光,用着近代文艺批评的态度,来加以估量的。他敢说《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一部艺术作品,他敢说《红楼梦》 是相当于德国的《 浮士德》 ,他考察了真正的文艺上的悲剧的意义,他把美学中确切的壮美的观念,都用《 红楼梦》作了例证.― 够了,他最了解《 红楼梦》了。不但在过去.就在现在,也无人及他。
    1928 (民国十七年),胡适作考证《 红楼梦》 的新材料,把他六年前的《红楼梦考证》 更加确定了。他把红学打得一扫而空,他把作者的生活,背境,给人作出一个确然的轮廓。他只是“拿证据来”, 于是一切没有证据的,或者证据不可靠的,便都敛迹了
    我以为以上这三个年代最值得记忆。我不愿提起这一百七十年间,有谁作过《 红楼梦》的续书,和有谁作过穿凿附会的红学。
    但有几个趋势是可以说的:第一是.从不信是自传到太信是自传,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成于胡适《红楼梦考证》的次年(1923 ) ,便是太信为自传的了,地点问题就非常拘泥。我们现在却以为书的成就,是与作者所最关切的背境有种切合,然而他依然有想像力充分活动的余地。第二是,从咬文嚼字的考据,到事实上的考据,然而现在却应该作内容的欣赏了王国维的评论,固然很可珍贵,究竟因为是作于未确定为作者自传以前,而且不能算什末详尽。可是,既开了端绪,我们就更该认真作一下了。第三,在我们重新作批评的背境上,也与前不太相同,闭关自守的时代,我们妄自尊大,那尊大是模糊的,乍接触西方势力的时代,我们处处失却自信,我们对于自己又是太不公平的,现在应当恢复我们正常的味觉。现在不但把传道的名教的文章还它一个平凡的真价,而我们伟大的文学作品,却也应该在消遣的轻视的尘埃中拭出本色。
    纪念伟大的作家,必需礼赞他的伟大的作品,那是另一个题目的文字了,这不过是引子。
    二月十二日
    此文作完后,只曾呈献叶公超先生看过,他有很诚挚中肯,直说入我的心坎里的批评,他说:“我觉得你想的方面太多,而每方面所说的话都没有十分深入。”我万分承认和感激。我是决意不.发表的了,但又转念,也许因这想到的太多的几方面,引起有人在每方面说出十分深入的话,不也是好的吗?也就厚了脸皮发表出来,希望大家果然满足我抛砖引玉的诚心。二十二日改后附记
    2 . 《红楼梦》 作者对于文学的态度之考察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文学者对于文学的态度,则我们去了解一个文学者的作品时,便有很大的方便。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藉这机会,把作家当作是文学理论上的人物看待,― 这对于论一个作家,也简直是不可缺少的事。
    很幸运,虽然在曹雪芹除了留给我们大半部《红楼梦》 和别人记他的两句诗外,并不曾有什末别的著述,但我们却在他的《 红楼梦》 中见出他对于文学的态度。
    在叙说作者对于文学的态度之前,我必须说明在书中找出作者意见时所应注意的一点。换句话,就是书中的材料是否都可靠的问题。第一种最可靠的材料,当然是由作者口气说出的。第二种可靠的材料,便是作者借书中的人物说出的,这书中的人物义可分两种一是作者所理想的,所赞成的正面的人物,是作者所反对的反面的人物,假设出之前者之口,这主张无疑地也就是正面的,出之后者之口,那主张就无疑是反面的了。那末问题就在,那些人物是作者所理想的.所赞成的呢?这自然关系全书的内容,我在另一题目之下,还要仔细说明我的意见,在这里我只可以说,我认为贾宝玉、贾母、林黛玉三人的意见、是最可以代表作者的意见的。第三种可靠的材料,是续四十回中所了解于原作者而出之于原作者所理想的人物之口的;这有个先决条件,便是先要承认续四十回的执笔者是能够了解原作者的意见才行。而这个条件呢,我认为是成立的,理由也见另文。
    我们就用这三种材料看.可以把作者对子文学的态度分列于下:
    ( 1 )对于中国过去文学的态度:他是喜欢纯文艺。在七十三回里,叙说贾宝玉读书,为了作诗,五经是集些,背起来“还可塞责”, 至于“《 左传》 、《 国策》 、《 公羊》 、《 榖梁》、汉唐等文”, “未曾下过苦功珍。平常我们看他的读书,他最心爱、最熟悉的书,便是《西厢记》,《 牡丹亭》 一类了。《庄子》 也是他常读的,有然因为是其中许多妙解的缘故。在二十三回,贾政说“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诗上做功夫”,如果知子莫若父的话,这是最可靠的证明了。在八十二回,宝玉自己想道:“我在诗词上,觉得很容易,在这个上头,竟没头脑。”宝玉本来是感情的,不喜欢的也就不能够,在这里是指《四书》 说的,肺诗词,却好像是天纵之呢。在二十三回,宝玉评(会真记)说:“真正是好文章,你若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同回,黛玉听见人唱的戏文,便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戏中的趣味”。我们虽不敢说实际上的作者,与书中的贾宝玉读着一页不差的书,那似乎只有俞平伯先生那样的好人才会把书信到如此地步,但我们却仍敢说方向是没有疑问的。
    这完全是值得赞扬,他― 曹雪芹,或者宝玉,竟敢在一百七八十年前.社会上对于书籍的正邪的眼光那样固执,愚陋到极点的时候,凭了感情,直把真正的轻重指明出来,这勇气是很不小的。我们必需忘不了凭了感情这句话,因为这是书中主人惟一的特性,当然也就是作者的性格的反映。正因为是凭了感情,他觉得许多冷酷的讲道德说仁义的迂腐纸篇儿,是不敌那些浓诗艳词的.也正因为是凭了感情,我们不能够详细追间他的理由。他不喜欢,他不愿意,这便是惟一的大理由,如果非有理由不可的话。我们必需知道他是重此轻彼,我们才能知道他写纯文艺的大作品―《红楼梦》,必定是用了十分郑重的态度来写的,必定是把这看做了一种事业、一种使命来动笔的。直到现在,一般人对于纯文艺的态度如何,假如我们考较· 下,便不能不佩服这位大作家的真知灼见(Insight )了。我常觉得,往往是仅只不过对了罢了的意见.却非大作家不能说出,这证明普通人是太缺少正常的昧觉.这不免奇怪,然而是事实。
    我们只消看反面的主张便得,在八十一回.贾政说:“如今他在家中.只是和些孩子们混闹,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那贾代儒的话,便更说入一般人的心坎中去了:“诗词一道,不是学不得的,只要发达了,以后再学,还不迟呢。”在他们心目中,所谓纯文艺,全然是不关痛痒的装饰品,中国四千多年传统的实用的中庸的性格呀,把精神上的粮食是忽略到了极点的,到现在一点也不容易挽回。
    在这里,我们也不可为讳,曹雪芹是决没有把文学和人生的关系重大看得如何分明的,然而他凭了感情,感情引他到了正路。感情之窥见真理,比理智快得多呢。
    ( 2 )对于当时流行的八股文的态度:他是痛骂。从上面看来.这也是很自然的。他的话非常澈底,在七十三回里说贾宝玉,“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是后人干名钓禄之阶”。在八十二回又有;“还提什末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讴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也罢了.更有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末,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这那里是阐发圣贤的道理?”在他看来,八股是没有意义的一种游戏,是欺世盗名的得饭碗的一种工具。我在这里,不能不说几句题外的话了,真奇怪,为什末这末种无意义的玩意儿,行了这末长久,而无人反对?这就见出中国人的国民性,敷衍既存事实.惮于改革;而且只要自己离开那个圈儿,便再不管别人如何吃苦受罪了:不错,八股是没有价值的,但自己取得功名之后,把敲门砖一扔,却另有真正传之不朽的事业了,我们只须看很少有人把他的八股文刻入正式的文集,希望传世的,― 当然也有,那聪明便在中国人智慧的水平线了,可以不论;至于后来的人呢.好,也还依然是先学敲门砖的八股,才再奥夫赫变(恕我用了现代八股先生的御用语)为真正的盗名的什末古文,考据一流去。明知其非.自己过了就算了,这是中国一切不能改革的原因。戏班里戏子的打戏.家庭里婆婆的虐待儿媳、都照样传授下去。现在还有清华大学的TOSS ,完全是一种根性。在曹雪芹.当然只看到八股该反对,至于该反对然而废不掉的缘故在哪儿.正是留着让我们说的。
    ( 3 )对于创作小说的态度:他是反对陈套.要求忠实。详细说来,他标出了六点:
    第一,他既然要求忠实.便提出两个意思来,一是什末是最忠实的,在他便认为自传最忠实;二是忠实应当怎样,在他便认为要合情理。他借石头说;“我想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第一回)。这是他明白宣言,要写自传。他又借贾母说:“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就是告老还家.自来这样大家人口多,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头,你们良想想,那些人都是管做什末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不是?”(五十四回)这是明白攻击那不合情理的小说的。在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红楼梦》书中处处见到自然主义作风的技巧,只也是这求合情理的观念的实行。
    第二,他认为艺术作品,只可以本身为目的,不能另有目的,而把艺术当作是手段。他说,“那野史中,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 这他不赞成的。更有像贾母指出来的,“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的,或者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遭蹋人家”;还有,“再一等人,他自己看这些书,看邪了,想着得一个佳人才好,所以编出来取笑儿”。为什末另有目的,就不可以?我替答覆是:防害忠实。艺术必须是忠实的;倘若我们要达到某种艺术以外的目的,势必要迁就这种目的,那艺术的忠实,当然要有损失。
    第三,他认为应该用活语言,他主张用白话。这原因,自然也是为了便利艺术的忠实。所以他反对,“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所谓近情,便是忠实,他明白主张文言文的不利于忠实的创作,他明白主张他要假语村言。我们知道用白话写小说并不自曹雪芹始,然而以用白话为正当,而且说明了用白话的缘故的,恐怕在他以前不曾有过。曹雪芹实在可以说百八十年前提倡白话文的胡适之。
    第四,他认为艺术作品,该是提高人的精神的,所以他反对,“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最易坏人予弟”。我们在《 红楼梦》 中见着许多深刻悲剧的描写.我们的精神,随同作者一般地高洁起来,现在我们看到他的理论如此,也就很自然地觉得应该见到他那种艺术手腕了。
    第五,他认为书中的主要人物,应该是理想的。他也是借贾母的口,论得很尽致,“把人家女儿编的这末坏,还说是佳人,……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像个佳人。… … 比如一个男人家,满腹的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就看他是个才子,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堵自己的嘴”。贾母所说的话中,最中肯的是‘’那一点像个佳人”' ,这显然在心目中有个理想的标准。就这点看,又证明我认为书中有理想人物的不错。在一般的小说,未必有理想,在《红楼梦》 却确是有理想的,他书中理想的人物,便由作者赋予一种美丽的灵魂。
    第六,他反对老套的场面。他说:“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在作者不过要写成自己的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姓名,又必旁添一小人挑拨其间,如戏中小丑一般。”这简直是对于中国的小说,作了一般的观察,但他却要打破这种陈套。我们佩服他的眼力,更佩服他的勇气。
    ( 4 )对于诗的态度:以创作论,他重内容,轻形式;以鉴赏论,他提出艺术的真。在四十八回里,黛玉先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后又进了一步,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主张不能说不澈底。关于了解诗,那是由香菱说出,“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完全道出了艺术的真,而且说明了去了解诗,是不能用理智的,却要凭想象力,凭直觉。她在下面更举出例子来解释:“我看《塞上》 一首,内有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能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同’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在这里。令我想到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 ,这艺术的真的道理,是前者所曾侄释的,这长河落日的壮景,是后者所曾绍介的,曹雪芹却在百八十年前也有同样的意见了。
    总观上述,我们见出曹雪芹的文学理论,已经不是泛泛的了,依他的时代看,我们不能不说惊人,退一步.依我们的时代看,也还不失为正确。他对于文学的见解如此,所以他能写出一部伟大的著作,实不是偶然的。文学上的修养,是慢慢培滋起来的。我们试看,中国过去的文学家,正统的也罢,古文家也罢,诗人小说家也罢,有没有这样的理解?只消一对照,便使我们不能不承认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最高的地位,然而到现在,我们还没肯给他。我们从他的文学见解,我们才越发能了解他的创作:因为见他是重视纯文艺的,我们才一见出他创作的不苟且,因为见他是要求艺术的忠实的.我们才可以明白他描写的如何亲切,也就是如何有着自然上义作风的技巧;因为见他是主张用活的语言的,我们才知道他是如何充分用了我们国语的表现能力,而这部书也就如何有着国民文学的资格:因为见他是主张书中的人物必须有理想的色彩,我们也就晓得他书中的人物并不是行尸走肉,乃是有着灵魂的,而那理想的所在,也就值得我们加以探索;因为见他是反对不必要的场面的,我们才除掉对于书中的误解,那统系全书的警幻仙子,也必须从书的内容上找出其所以设下了的意义,而不是无谓的找一种形式自缚.我们见他对于诗的认识那样正确,我们才承认《红楼梦》 这部大著作乃是中国唯一的出自有文学素养的作家之手的小说。
    二月廿二日晨三时半
    原载:(北平《清华周刊》 第三十九卷第一、七期,1933 年3 月15 日、4 月26 日版
    
    原载:(北平《清华周刊》第三十九卷第一、七期,1933年3月15日、4月26日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