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前三回结构的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虚白 参加讨论

    两年前在金陵女大主讲文学,我特辟小说一科.把全年两学期划分理论演讲和实验批判两步工作。上学期注重在综合各国文学批评家的理论,指示出做小说最合理的方针。下学期我选定《红楼梦》一书做我们批判的标准。分结构、人物、背景三项逐回研究。当时诸生喜我取法的新奇合月,研究的兴味异常浓厚。可惜时间大短,研究的问题太多,直至学期终了,只看完了二十四回。这一段未了的工作,只怕从此没有结束的时期了。回首前尘,易胜怅惘。《青鹤》编者索稿,因报务栗六,爱录此以应。
    中国的旧小说总喜欢全书的中心意识,在开卷的时候说得明明白白,《红楼梦》也不能免掉这个案臼。所以我们要找这部书的中心意识,只须把开头这几回仔细读一遍.谁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我们在第一回的开端看见作者自己说道,要把“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又说.“我虽不学无文,何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更说:“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离提醒阅者之意。”总括这几句话,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作者回想从前在绮罗丛中醉生梦死的生活,造成今日这种潦倒的结果,想运用幻想附会事实,把当日情形写将出来,以示人事无常,盛衰聚散都如梦幻,藉以警告供人。这就是全书的中心意识。推原作者这个中心意识的成立,其动机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恋爱的失败;一方面是家庭的崩溃。所以我们给他把这全部书的事件作一个有统系的整理起来,也许可以分成两大主系;一系是宝、黛的姻缘;一系是贾家的盛衰。只是我们还须认清楚,事件虽可分成两系,而他的中心意识还只有“盛衰聚散,都成梦幻”一个总纲。
    一二两回都可以说是全书的一个楔子(Introduction ) .或可说是戏剧中的一段开场白(Prologue )。只是仔细看来,这两回的性质又各有不同。第一回是在全书中心意识方面作一种提纲挈领的说明,而第二回却是在全书的人物方面作未雨绸缪的介绍。所以第一回是真正的开场白,而第二回已侵入到故事的本身里去了。
    第一回前半段借石头与仙草来暗示宝、黛的姻缘,这是很明显的一种楔子.不用怎样解释的。只是中间夹着甄士隐的那一段事情,仿佛于全书故事无甚关系,有些不伦不类的样子。在这一点上,作者的用意,却大足玩味。然而仔细研究,其用意亦甚明显。甄士隐好好的一家人家,在几年之中,女儿被拐,家业烧成了白地,最后经那跛足道人的点化,感到了人世一切,都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就一声“去罢,,跟了那道人走了。这短短的一件故事,其实就是《红楼梦》全书的一个小模型。甄士隐何尝不就是贾宝玉的一个缩影?所以全书以甄士隐始,而高鹗的续书中竟也能体会到作者这层意思,以甄士隐终,未始非他聪明的地方。
    第一二回间,作者巧妙地把贾雨村和冷子兴两人做一条桥,从中心放线的界移到人物方面的介绍上去。所以贾冷这些副人物,实在只是帮助故事进展的一些工具而已。现在我们再看他介绍人物叙述的这一点技巧也错错落落,梳理得十分清楚,并且于主副人物间力点的配置也十分得当,读者一路看下去。既明白了各个人物间的关系和作者所注意的是那几个。可同时并没有枯燥乏味的感想。凡这种注解体的直接表现法,最容易犯上枯燥乏味的毛病,普通做小说总想尽力规避的。然而像《红楼梦》这种规模宏大,人物繁多的一种大结构,若在开始不做这一段总说明,读者无论怎样也搅不清这许多人的关系的。作者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避艰难地借着贾、冷的对话,把荣宁两府的重要人物一个个介绍出来。他也知道直白的叙述要遭读者的嫌弃,所以在对话之中,夹着子兴的批评,又夹着雨村的议论,使读者反觉得亲切有味了。
    第三回是借着黛玉的观察点使读者更进一层的认识书中人物和背景,叫读者跟着黛玉从大门口走到贾母的住房,从贾母的住房走到邢夫人的住房,然后进了王夫人的房,又走过凤姐的房,把荣国府中重要的背景都看到了。同时又跟着黛玉见过了鬓发如银的贾母,见过了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见过了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环拥着的三春,见过了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的风姐,最后才听丫环报道宝玉来了,又见过了转盼多情语言若笑的宝玉。上一回的介绍人物和背景,读者只从冷子兴的嘴里听到了一番叙述而已,这一回的介绍人物和背景,读者却从黛玉的观察点中,仿佛自己亲入荣国府,亲眼见着那儿一处处富丽的背景和一个个如花的人物了。上一回是叙述,这一回才是描写。最可异的,作者从黛玉进府起一直至会见了宝玉止,始终抱定了黛玉的观察点,没有一笔放松,没有一个字出了范围。这在旧小说中是不容易遇见的,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艺术的天才,是超乎时代之上的了。
    若以事件的统系方面说,我们上面既把全书整理成宝、黛姻缘和贾家盛衰的两大系,那么三回中的事件也全可分别归纳在这两大系中了。此后为简略起见,前者称为人系,后者称为家系。第一回中说通灵宝玉的出处和绛珠仙草的来历这一大段是人系的一个楔子,而甄士隐的一生事迹却是家系的一个楔子。从这上面,我们更可以确信作者是存心把这两系事件做这网状结构的中心的了。此后第二回冷子兴的叙述和第三回林黛玉的入府,故事的重心,全都倾侧在家系一方面,是家系事件提纲挚领的一个总说明,可是闲闲地已把黛玉和宝玉结合在一起了。到了第三回之末宝、黛的觌面,就是人系的引子。
    在人系中两个重要的主角,作者既已把他们撮合在一起,他第二步的工作就是要布置配角了。配角中最重要的是造成消极事件的主角,换言之,即阻止宝、黛结合的人物;一个是袭人,一个是宝钗。所以作者于第三回之末,注意地带出了袭人,而第四回的一回全都是表现宝钗的身世家庭和环境。
    吾友曾虚白先生善为文章,通英法语言。此篇固旧作,而未毕其辞.外人皆未得一峭.故表而出之。
    编者识
    原载:(上海《青鹤》第一卷第四期.1933 年1 月)
    
    原载:(上海《青鹤》第一卷第四期.1933年1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