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和《红楼梦》的创作期间虽然相隔400多年,但都产生在历史转折时期,都包含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宗教意识。由于欧洲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宗教信仰有所不同,因此,西部作品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内容和宗教意识。 一、 作品结构的不同 欧洲和中国不同的封建历史特点决定了《神曲》和《红楼梦》采了宏观的和微观的结构。13世纪的意大利政治处于分裂状态,名义上隶属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是独立和自治的,小的城邦时常发生内战。教皇既是西方教会的最高权威又是拥有世俗权力的封建君主,罗马皇帝在法理上也拥有对意大利的绝对统治权并力图行使这种权力。各城邦分别依靠这两个最高的封建权威,形成了贵尔弗和吉伯林两党。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终结表现为封建贵族之间的纷争和教会的腐败。要表现这样一个历史特点,不可避免要采取大的宏观结构。《神曲》内容下至地狱、上至天堂,纵横千百年,只有这样的框架才能表现出历史巨变的广度和深度。 曹雪芹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3),生于江宁织造封建大家族,“京中住房两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①《红楼梦》主要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重点写了荣、宁二府,通过对封建家庭衰落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解体的必然性。从文化角度来讲,中国封建主义的衰落主要表现为文化伦理道德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特别深刻地表现为家庭内部伦理关系的矛盾。因此,《红楼梦》采用了微观结构。 二、 宗教意识的不同 但丁的《神曲》体现的是基督教文化。欧洲中世纪社会比较愚昧和黑暗,这个时期基督教获得了文化的垄断地位,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发展史。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成为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其历史必然性,是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为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留下了无尽的弊端,因此,才有了文艺复兴和近代西方哲学对基督教的大力鞭挞。早期基督教徒曾以道德严谨而著称,“在使徒时代,教会无疑被想象为纯粹由富有灵性经验的基督教徒组成。基督教以一种新信仰出现,那些加入教会的人是出于个人信仰,为此付出很大牺牲”。②《神曲》中“三界”的构思,是以基督教的禁欲、苦修为内容的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 但在中世纪后期,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股潮流:“一部分坚持禁欲主义生活态度的修道士,尤其是那些对人类的感性充满了病态的仇恨的托钵僧们,刻意标榜贫穷和贞洁,摧残一切美好的人性。结果导致了中世纪最残暴的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法庭的出现。另一方面,修道院中的大多数僧侣们则从最初的禁欲主义走向纵欲主义,而且采取了一种道貌岸然的虚伪形式……”③ 在《神曲》的实际描写中,表现出与现世生活斗争的强烈兴趣,主张在生活与斗争中遵循理性教导,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但丁反对蒙昧主义,提倡追求真理,赞美人的才能与智慧,肯定文化知识的重要,这一切都同教会的教义相悖,是新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诗人虽然在诗中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作是来世生活的准备。他虽然揭露贪婪腐败的教皇和僧侣,但并不反对宗教本身,他对神学也是很看重的。而且他推崇古典文化,并真诚地渴望祖国的统一,但又天真地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身上,在作品中对他加以美化,并预言他死后将升入天堂。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是因为但丁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他虽然反封建反教会,但仍是个正统的基督教徒,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的思想偏见,在他的世界观中仍占相当的比重,这就决定了《神曲》的两重性。 而《红楼梦》是一部佛道训诫书。人们皈依了佛法成为在家(居士)或出家的僧尼,须遵守佛教的基本戒条。“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红楼梦》第一回“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讲了世间之幻相,就折射出佛家思想。天母女娲补天惟独留下一块顽石未用,它枉自嗟叹,才求佛祖让它去尘世游历一番。道士却警告人们:有形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虚幻的,惟有空处才是清净真实的、永恒绝对的。《红楼梦》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对作者本人来说,他更注重了却一段挂碍、扫除一抹心尘,其佛教思想很明显。 其实,佛是从我们常说的世俗宗教而来的。宝玉对科举制度、仕途的贬低,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反叛,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形成了矛盾。《红楼梦》全篇贯穿着"和"的思想,并有很强的现实感。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冲突延续了下来,最终腐朽的、虚伪的、以佛家信仰为依托的官僚大家族终于走向上了败落。 三、 人物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的差异 在但丁的《神曲》中,引路人是维吉尔和贝德丽采。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也有一个引路人,就是警幻仙姑。《神曲》和《红楼梦》中都体现出神秘主义的特色,同时也兼有写实主义的手法,可是在创作中却又各有不同的倾向。《神曲》的整个结构都笼罩在神秘主义中。在罗马时期,人们不能很好地解决情欲问题,只好求助于基督教,基督教对待情欲采取的办法,简单地说就是禁欲主义。但是后来,纵欲主义的泛滥导致教会不断改革,从压制人性发展到解放人性。在《神曲》里我们所看到的和基督教有所不同,但丁的思想和他的全部作品表现出作者试图把情欲升华为一种对基督、对圣母、对上帝的爱。他使人间的情爱戴上宗教的金色光环,也使人对上帝的崇仰有了人性的血色。 《红楼梦》的框架是写实性的,作品如实描述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生活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老太太、老爷、夫人、少爷、姑娘、丫鬟、姨娘们等级清晰、赏罚分明,既表现出封建家族严格的伦理道德规范,也体现出官僚家族的伪善。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儒家对待情欲的基本观点是“灭”,即“天理灭人欲”。《红楼梦》不忍心触及“灭”字,而是希望把人的情欲化掉,这就是贯穿在《红楼梦》中关于“色空”的观念,也是《红楼梦》第一回所谓“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的真实含义。④《红楼梦》很多段落都讲到这一点,“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假作真来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两部作品对待情欲的态度不同,基督教采取“压”,但丁则用“升”;儒家是“灭”,《红楼梦》用“化”。“压”、“升”、“灭”、“化”,这是中古时代人们对情欲采取的四种态度。虽然《神曲》和《红楼梦》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这正体现了文学艺术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四、 结语 《神曲》和《红楼梦》对现实的把握方式不同,《神曲》运用了神话、传说、荒诞、幻想等来反映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生活景观,《红楼梦》则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再现生活。但终究其本性是假定性的,也就是文学的虚拟性。一方面,它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纯粹是子虚乌有;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的还更加真实。文学的假定性不但表现在那些描神画鬼、神奇幻想的作品中,就是在那些以反映生活本来面貌的完全写实的作品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鲁迅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需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有缀合,抒写着,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像寓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⑤只有充分重视事物之间整体、天然的联系,才能创造出艺术真实来。《神曲》将游历地狱的过程写得入情入理,人物情节丝丝入扣,引起读者无限遐想,好像亲身经历了一般。因此,艺术真实性是客观的真理和主观感情的统一,也是艺术描写合情合理的性质。 [注释] ①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页。 ②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119页。 ③赵林:《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蜕化》,《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④张美云:《〈红楼梦〉与〈神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之比较》,《文学教育》,2008年第15期,第96~97页。 ⑤鲁迅:《给徐懋庸》,见《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98页。 [参考文献] [1]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曲倩劼,李桐,张宇明.中世纪基督教若干问题辨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但丁.神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原载:《丝绸之路》2011年第4期 原载:《丝绸之路》2011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