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之病源 关于秦可卿(崇祯帝,见第十三回)之病,张太医道:“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月经长期不来,且不是“喜”,此乃“红尽”也,即“朱尽”,指朱明王朝走到了尽头。所以第十一回秦可卿道:“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水亏木旺”,与绛珠仙子林黛玉之“还泪”对看) 秦可卿“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又因秦钟(皇太极、福临)和金荣(朝鲜)之事,“又是恼”,“又是气”,“索性连早饭也没吃”。“金氏听了这半日话,把方才在他嫂子家的那一团要向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洼国去了”。 张太医的药方叫“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酒洗 白芍二钱 川芎钱半 黄芪三钱 香附米二钱制 醋柴胡八分 怀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红枣二枚 这个药方其实是一个谜语。 第三十七回“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宝钗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将此“虚实”之论拿来解谜,此谜便迎刃而解。 “人参、白术、云苓、归身、白芍、川芎、黄芪……”这些药名显然第一个字为“虚”,第二个字为“实”,那么就取第二个字:“参术苓地,身芍芎芪,附柴山阿,胡甘……”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应用‘建莲子七粒’取心”也,“引”,“应”也;“去”,“取”也。“建莲子七粒”之“心”,指这五个字中间的那个字,即“子”,那么就“取子”。 “红枣二枚”,“红枣二没”也,“‘红枣’二字没有”之意,即不用“红枣”。 这样“药方”就齐了:“参(shēn、cān)术(zhú)苓地,身芍(sháo)芎(xiōng)芪(qí),附柴山阿,胡甘取子。”翻译为非“药方”文便为:“谗主佞帝,身少雄器,浮财善讹,安敢取(娶)之?” 前三句:“谗主佞帝,身少雄器,浮财善讹。”(“浮财”,指金钱、首饰、粮食、衣服、什物等动产。“讹”,讹诈。)明末太监形象,跃然纸上,指明末以天启帝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之患。 明末阉党之患,主要发生在天启年间,而此时正得“红尽”之病的是秦可卿,那么秦可卿亦指天启帝。 第四句有两层意思: 一为“安敢娶之?”所谓贾蓉娶秦可卿为妻,实际上指明末阉党控制天启和崇祯二帝,祸乱后宫、专擅朝政。那么作为秦可卿之夫的贾蓉指明末太监。 一为“安敢取之?”魏忠贤客氏阉党集团曾想取朱明而代之:(1)魏忠贤企图摄政。就是想立一个傀儡小皇帝,他自己来摄政。魏忠贤与大臣秘议由他垂帘摄政之事,内阁辅臣施凤来明确表示反对,说“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魏忠贤虽然很不高兴,但是没有办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2)阉党中有人向魏忠贤献计,诡称皇后怀孕,暗中以魏良卿之子抱入,企图“狸猫换太子”,然后由魏忠贤辅佐,仿效王莽以辅佐孺子婴的方式进而篡位。(3)天启帝对皇后说:魏忠贤告诉我,后宫有二人怀孕,他日生下男孩就作为你的儿子立为皇帝。皇后以为不可。(4)《明史·魏忠贤传》记载:“客氏之籍也,于其家得宫女八人,盖将效吕不韦所为,人尤疾之。”就是客氏和魏忠贤想让宫女怀孕产子后,将孩子抱入宫中继承皇位。(5)魏忠贤策划政变。天启帝刚断气,停灵在乾清宫。群臣哭哀,气氛悲凉。魏忠贤单独在殿内接见阉党骨干、兵部尚书崔呈秀,说要发动政变。崔呈秀以天时不备谏止,此事遂作罢。(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 这就是末世北京朱明之病源,即秦可卿之病源。 祸国殃民的阉党“安敢取(朱明而代)之?”崇祯帝少年老成,登基后不动声色地将其一举铲除,又启用袁崇焕等,明朝出现了一番中兴的景象。 贾蓉道:“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张太医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 崇祯帝登基后的一番作为,并没有改变明朝覆亡的命运。当时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清朝)征伐,明朝已尽显末世光景。《明史》道:“(崇祯帝)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早在嘉靖帝、万历帝时,明朝就已患上了“红尽”之病,故《明史》又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这句话实际上是句反话,崇祯帝正是在春分后的三月十九日,自经于煤山海棠树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