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家”即满蒙 本回贾母一见面就称呼刘姥姥“老亲家”,脂砚道:“神妙之极。看官至此,必愁贾母以何相称。谁知公然曰‘老亲家’,何等现成,何等大方,何等有情理。若云作者心中编出,余断断不信。何也?盖编得出者,断不能有这等情理。” 刘姥姥脱胎于“叶赫老女”。叶赫老女本是女真族叶赫贝勒布扬古之妹,三十三岁时嫁给了蒙古内喀尔喀部暖兔贝勒之子。“叶赫老女”之刘姥姥引出了关于努尔哈赤的历史。努尔哈赤吞并海西女真后,开始征抚漠南蒙古,对科尔沁部主要是结姻盟。贾母即孝庄,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十三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而大福晋是孝庄的亲姑姑哲哲,后皇太极又娶了孝庄之姊海兰珠。孝庄之贾母则引出了后金征抚漠南蒙古的历史。(见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四回“四大家族”) 历史上满族(女真族)与蒙古族之间的通婚非常普遍,像叶赫老女、孝庄这样的“政治联姻”也很常见,满族(女真族)与蒙古族是地地道道的“亲家”。所以脂砚说贾母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是“何等现成,何等大方,何等有情理”,又说“若云作者心中编出,余断断不信”。 第四十一回凤姐之女“大姐儿”和板儿交换了柚子和佛手,脂砚道:“柚子即今香团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回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也就是说这里用代表“缘”之“柚子”和“指迷津”之“佛手”,“暗透前回通部脉络”,点出了满族(女真族)与蒙古族之间的“亲家”关系。 刘姥姥脱胎于“叶赫老女”,主要代表蒙古族。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即指降金之蒙古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和后金一起征伐漠南蒙古。(详见第六回) 努尔哈赤对漠南蒙古是征抚并用,与漠南蒙古科尔沁部结姻盟的同时,又与内喀尔喀五部会盟。皇太极则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天启七年(天聪元年1627 年)九月,皇太极以盟主的身份率蒙古科尔沁、喀尔喀等部,亲征察哈尔部林丹汗。十月,皇太极大胜而归,进一步确立了盟主地位,从此建立了归附蒙古各部对后金的臣属关系,并“令悉遵我朝制度”。崇祯五年(天聪六年1632 年)三月,皇太极再次亲征察哈尔部林丹汗,命降金各蒙古部落出兵随征。崇祯八年(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三征漠南蒙古,收抚察哈尔部众。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率部降金,并献上传国玺。 “周瑞家的”道:“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 凤姐代指嫁给皇太极为妃的孝庄,“琏二奶奶管家”即指“如今”之后金汗是皇太极。所以在刘姥姥眼中,代表降清汉人的平儿“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代指率部投降皇太极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如今不大管事”之王夫人则代指努尔哈赤,而“周瑞家的”是王夫人之“陪房”,即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的“陪房”,那么“周瑞家的”代指海西女真三部,即乌拉、哈达、辉发三部,海西女真三部正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之建州女真(王夫人)的“陪房”。也就是说“周瑞家的”与刘姥姥之叶赫部同属海西女真。 “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脂砚道:“‘也要显弄’句为后文作地步,也陪房本心本意实事。” 万历二十一年(1593),海西女真四部与其它女真、蒙古部落结成九部联盟,进攻建州女真,结果大败而回。此即所谓“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所谓“争买田地”即指海西女真与努尔哈赤之建州女真争夺土地;“狗儿”代指叶赫老女(刘姥姥)所嫁之蒙古族;“周瑞”与“周瑞家的”则代指海西女真。 “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 板儿挨的这“一巴掌”,表明蒙古部落在与后金的“姻盟”和“会盟”中,处于从属地位。皇太极初征漠南蒙古时,科尔沁诸贝勒领兵自行攻掠,皇太极得知大怒,遣使斥责。 “周瑞家的”道:“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话了?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那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 “板儿”只是凤姐的“连宗”侄儿,代指降金之蒙古族,确实不是代表清朝之凤姐的“正经侄儿”。 凤姐最后送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二十两”代指后金存续的时间(二十年)。意指“刘姥姥”所代表之蒙古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使皇太极得以消灭北元,建立清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改“金”为“清”,后金前后共存续了二十年。 第七回:“原来这周瑞的女婿,便是雨村的好友冷子兴,近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故教女人来讨情分。周瑞家的仗着主子的势利,把这些事也不放在心上,晚间只求求凤姐儿便完了。” 所谓“卖古董和人打官司”,指皇太极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冷子兴”即林丹汗;“古董”即传国玺。天聪九年(1635年)林丹汗之子率部降金,献上传国玺。 第七回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写凤姐之“风月”,即写皇太极得到传国玺之后,后金贝勒、蒙古贝勒和降金之孔有德等“再三固请”皇太极称帝;“凤姐”正让贾琏很爽,平儿则一旁侍候。“凤姐”即孝庄,代表满(女真)蒙;“贾琏”本指顺治康熙,这里代指即将称帝之皇太极。崇祯九年(天聪十年1636)三月,外藩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俱以请上尊号至盛京。四月,后金贝勒代善、多尔衮等率满、汉、蒙古大臣及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以三体表文诣阙请上尊号。(《清史稿·本纪二》 第七回之所谓“宝玉会秦钟”即指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 (见第二十八回“冯紫英”),从而引出第八回之所谓“比通灵”(见第七回、第八回)。 所以第二回之所谓“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实际上是在为明末清初的历史搭建框架。而“冷子兴”即林丹汗,代指蒙古族;贾雨村即努尔哈赤,代指满族(女真族)。 本回“刘姥姥再进荣国府”,则指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一起征伐南明。所以在刘姥姥眼中,平儿已是小斯们“赶着叫”的“姑娘”,已是可以主事之“小妾”。在清朝消灭南明的过程中,蒙古八旗当然也功不可没,所以刘姥姥回去时也得到了异常丰厚的礼物。不说什么布料衣裳、果子粳米,什么“催生保命丹”、“笔锭如意(必定如意)的锞子”等等,单说凤姐(八两)和王夫人(一百两)的一百零八两银子,就够刘姥姥“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再也不用 “求亲靠友”了。(详见第四十二回)“一百零八两”,代指蒙元存续时间,元朝从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建元到1368年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共存续了108年;此处意指清朝一统中原相当于又建立了一个元朝,蒙古族也可以和清廷一起再“享祚(享国)”108年。顺治十三年(1656),鉴于东蒙各部“效力有年,功绩卓著”,顺治帝赐敕曰:“朕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享富贵于无穷,垂芳名于不朽,不亦休乎!” 二、“茗玉抽柴” 本回刘姥姥讲了两个故事,其实合在一起是一个故事。 刘姥姥道:“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雪”,代指清朝,“三四尺深”,代指清朝已入关三四十年;“抽柴的小姑娘”,指崇祯帝。 “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个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贾母足的看着火光息了方领众人进来。” “南院马棚”,指清初“三藩”辖区,即平西王吴三桂之云贵、平南王尚可喜之广东、靖南王耿精忠之福建,还包括定南王孔有德之婿孙延龄所镇守之广西。“南院马棚里走了水”,即指“三藩之乱”爆发。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起兵反清,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耿精忠、孙延龄等举兵响应。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乱”平,即所谓“已经救下去了”。“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指参加“三藩之乱”的郑成功之子郑经败回台湾;“火光息了”,则指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台湾军民降清。 吴三桂起兵之初,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佯称拥立“先皇三太子”,兴明讨清。“先皇”即指崇祯帝。“三藩”打着“复明”的旗号反清,即所谓“茗玉抽柴”引起了“南院马棚里走了水”。所以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不允许再提“抽柴”之事。脂砚道:“一段为后回作引,然偏于宝玉爱听时截住。” 康熙十二年(1673)之“三藩之乱”,距离顺治元年(1644)清朝入关刚好三十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郑克塽降清,则距离清朝入关刚好四十年。此即刘姥姥之所谓“雪”“压了三四尺深”,即指清朝入关三四十年。 刘姥姥又道:“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指东北之清朝(后金)。“十七八岁上死了”的“儿子”,指清朝入关后之顺治帝,顺治帝死于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后果然又养了一个”,指康熙帝;“今年才十三四岁”,指康熙十三四年,“三藩之乱”爆发于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因这段故事是说清朝得到了神佛的庇佑,所以“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贾母、王夫人皆孝庄,代指清朝。清朝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统一台湾正好一百年,而到康熙十三四年(1674~1675)则是九十多年,此即所谓“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 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茗玉”即崇祯帝,崇祯帝死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 “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祠堂”指崇祯帝之思陵;“茗玉小姐的像”指崇祯帝之神位。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初四日,李自成将崇祯帝葬于田贵妃墓,该墓位于明十三陵陵区西南隅鹿马山南麓。崇祯帝生前没有预建陵寝,据清查继佐《罪惟录》记载:“崇祯初年,徧(同‘遍’)求天寿,无吉壤。至十三年,始召刘诚意孔昭(诚意伯刘孔昭)及张真人甲(真人张甲),协视地,得蓟州凤台山(清代又作‘昌瑞山’或‘丰台岭’,即今河北遵化清东陵所在地)。云地善而难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崇祯十七年)以后,不及事。” 清朝入关后为收买民心,下令以帝礼改葬崇祯,营建地上园寝建筑,并命名为“思陵”。 宝玉道:“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也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你就做香头,攒了钱把这庙修盖,再装潢了泥像,每月给你香火钱烧香岂不好?” 改葬崇祯所需费用基本上由原明朝文武百官及内臣捐助,吴三桂也曾捐银千两。所以清朝实际上只是做了个“香头”,“思陵”实际上是用化来的“布施”所“修盖”。 次日宝玉让茗烟“按着刘姥姥说的方向地名”去“踏看”了一日,茗烟回来说“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那庙门却倒是朝南开”,但里面的泥胎却不是“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东北上田埂子上”,指位于北京东北之“蓟州凤台山”,即今河北遵化清东陵所在地;“庙门朝南开”的“破庙”即顺治帝之孝陵,“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即指顺治帝,亦即刘姥姥之所谓“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的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儿子”。 清廷“以帝礼改葬(崇祯)”,却没有将崇祯帝葬在崇祯帝自己选定的“蓟州凤台山”,而只是做了个“香头”,“化些布施”为崇祯帝盖了一个小“祠堂(思陵)”。不仅如此,清廷还霸占了崇祯帝选定的“龙脉”之地,将顺治帝葬在了“蓟州凤台山”,即清东陵。这就是“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之清廷的“善举”。 不料“虽死不死”之茗玉跑了出来“抽柴”,引起了“南院马棚”一场大火。 宝玉说要在贾母“给史湘云还席”后,“等下头场雪”再“请老太太赏雪”,“咱们雪下吟诗”。林黛玉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所谓“雪下抽柴”,即指复明反清。 刘姥姥的故事从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帝殉国、清朝入关,一直讲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统一台湾,时间跨度为四十年。这段历史正是《红楼梦》第三大部分将要讲述的“南明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