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逗红轩 参加讨论

    “五美吟”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都缺失本回,故以列藏本、甲辰本、戚序本等脂评本为解读底本。
    本回宁府将贾敬灵柩请进城,停灵在家。贾敬之“宾天”代指康熙元年(1662)四月永历帝被缢杀于昆明。其后南明主要抗清势力为川东鄂西以大顺军余部为主的所谓“夔东十三家”和东南沿海之张煌言部。在怡红院打闹的晴雯和芳官即分别代表张煌言部和“夔东十三家”以及内陆其他抗清势力。而袭人在给宝玉做扇套,袭人对宝玉道:“我见你带的扇套还是那年东府里蓉大奶奶的事情上作的。那个青东西除族中或亲友家夏天有丧事方带得着,一年遇着带一两遭,平常又不犯做。如今那府里有事,这是要过去天天带的,所以我赶着另作一个。等打完了结子,给你换下那旧的来。”“东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即崇祯帝,旧扇套为崇祯帝之殉国而做;新扇套则是为南明永历帝之死而做,贾敬之死代指永历帝之“宾天”。
    林黛玉则在写诗词、传瓜果、设香案私祭。宝玉听说后想道:“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与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林黛玉之母贾敏代指南京朱明之永乐朝,其父林如海代指南明(详见第二回“林家”)。此处已点出林黛玉是在奠祭南明。
    宝玉来到潇湘馆,发现了林黛玉所写之诗词,不想宝钗也来了,三人对话中又牵连出“白海棠诗”。第三十七回“白海棠诗”写北京朱明灭亡后南明之建立与灭亡。二宝看完黛玉诗词后,宝玉赞不绝口,不容分说地命名为《五美吟》。
    《五美吟》实际上是五首谜语诗,属于灯谜中的“会意谜”。会意法亦称字义分析法,它和拆字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它从谜面上的文字(包括字、词或句)可能具有的含义去领会、联想、推敲、探索谜底,使谜面谜底经过别解按某种特定的含义相吻合。这种含义对谜面来说,可以是通常明显的“本义”,也可能是不易觉察的需作别解的“隐义”。但是,对谜底整体来说,其含义应该不再是语文范畴内的“本义”,而是经过别解的“隐义”。在会意法猜射时,切不能用谜底本义去解释谜面。也就是说,运用会意法制谜时,务必注意不要犯“直解谜”的毛病。(《灯谜入门》)
    1、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谜底:史可法
    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越王句践图谋复国,将西施献给“淫而好色”的吴王夫差,夫差因而不理朝政,终至国亡身死。关于西施的结局,一说吴亡后与范蠡同游五湖;一说沉水而死。《庄子·天运篇》:西施因病捧心蹙眉,益增妩媚;邻家女有样学样,却更加丑陋。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巫里,勾践得西施之所,今有东施家西施家。”后人因此敷衍出“东施效颦”的故事。
    “空自”,徒然;白白地。“儿家”,古时对年轻女子的称呼或年轻女子的自称。汤显祖《牡丹亭·闺塾》:“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洪升《长生殿·闻乐》:“娘娘不必迟疑,儿家引导,就请同行。”
    谜面表面意思为:一代美女如浪花般消失,人们只能空自想念曾在吴宫的她。不要嘲笑那个“效颦”的东邻丑女,她头发白了还在溪边浣纱。
    史可法,原为明朝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弘光朝廷在南京建立后,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后遭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督师江北。弘光元年(1645)四月清军多铎部破扬州,史可法被俘遇难。清军占领扬州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城。大屠杀延续十天,被杀者约计八十余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谜面可以别解为:一代英雄史可法已为国捐躯,人们只能徒然怀念曾效命于弘光朝廷的他。那些屈膝侍清的丑陋之辈,却一直活到白头。
    “一代倾城”代指史可法;“吴宫”代指南京弘光朝廷;“东村女”代指屈膝侍清者。
    2、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谜底:张煌言
    “虞姬”,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项羽被围垓下时,曾作悲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传说虞姬自刎楚帐。
    “乌骓(zhuī)”,项羽所骑战马名。《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
    “重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代指项羽。《史记·项羽本纪》:“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黥彭”,“黥(qíng)”指英布,曾受黥刑(墨刑),故称“黥布”;“彭”即彭越。英布、彭越原为项羽部将,后降刘邦,是西汉开国功臣,英布封淮南王,彭越封梁王。英布后起兵反叛,被刘邦诛杀;彭越也因被人告发谋反,被刘邦诛而醢之。(《史记》)醢(hǎi),本是肉、鱼等制成的酱,这里指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的醢刑。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弘光元年(1645)七月,奉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授以翰林修撰。次年清军攻浙东,张煌言追随鲁监国至舟山,加授右佥都御史。永历五年(1651)清军攻舟山,奉鲁监国至厦门,与郑成功联合抗清。其后与张名振率军数次攻入长江。永历十二年(1658),永历帝封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永历十三年(1659),郑成功、张煌言再入长江,围困南京。郑成功命张煌言带兵控制上游,张煌言攻入安微,传檄大江南北,各地人民响应,一举收复四府、三州、二十二县。后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退出长江。张煌言遭清军阻截,兵败后绕道潜行二千余里,到达浙东海滨,招集散亡。永历十六年(1662)四月,永历帝被杀于昆明,张煌言筹划拥立鲁监国为帝,以继明统。五月,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十一月,鲁监国朱以海病逝于金门。康熙三年(1664)六月,张煌言眼见抗清斗争大势已去,解散军队,隐居荒僻小岛。七月,张煌言被俘,九月,被杀于杭州。(顾诚《南明史》)
    谜面表面意思为:听到乌骓迎风夜啸而痛断肝肠,虞姬与项羽悲愁相对。黥彭甘愿投降而将来受醢刑,何如虞姬自刎楚帐。
    谜面可以别解为:南明形势令人痛断肝肠,只有张煌言欲奉鲁监国抗清。张煌言与其自解武装而遭俘杀,还不如自刎殉国。
    “虞姬”代指张煌言。“重瞳”代指鲁监国朱以海。张煌言《追往八首》诗之二:“曾挂星槎沧海东,冠裳涕泪捧重瞳。”因舜与项羽皆“重瞳”,故此诗借“重瞳”代指帝王,即鲁监国朱以海。
    3、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谜底:郑成功
    “明妃”即王昭君,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昭”为“明”。传说汉元帝后宫人多,不能遍见,叫画工先画了像,然后看画选见。宫人多向画工行贿而昭君不肯,所以像被丑化,不得召见。匈奴求亲,元帝选昭君前去,临行召见,方知昭君很美,但已无法挽回,遂杀画工毛延寿等泄愤。(《西京杂记》)
    “出汉宫”,指昭君出嫁匈奴。
    “予夺”,赐予和剥夺。“何”,岂;怎。“畀(bì)”,给与,交给。
    谜面表面意思为:王昭君远嫁匈奴时汉元帝才发现其“绝艳惊人”,红颜古今都一样薄命。汉元帝即使不好色,又岂能将决定权交给画工。
    永历五年(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清军逼近南宁,永历朝廷覆亡在即。永历帝召集廷臣会议何去何从。有人建议逃往两广海滨依靠李元胤的残兵败卒;有人主张迁入越南避难;也有人提议航海往福建投奔郑成功;掌锦衣卫事文安侯马吉翔和太监庞天寿极力主张前往云南依赖原大西军,首辅吴贞毓由于自己曾经反对封孙可望为秦王,这时顾虑重重,不敢决策。特别是永历帝本身“不欲就可望”。十二月,南宁失陷,永历朝廷逃至桂滇交界处,进入大西军管辖区。次年二月,走投无路的永历朝廷被孙可望派人迎请至安笼(安龙),成为傀儡。(顾诚《南明史》)
    谜面可以别解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永历帝才发现其是真英雄,自古英雄多磨难。永历帝即使当初不投奔郑成功,也不应将决定权交给佞臣和太监。
    “明妃”代指郑成功;“昭君出塞”代指郑成功移师台湾。“汉宫”代指南明朝廷;“君王”代指永历帝;“画工”代指佞臣马吉翔和太监庞天寿等。
    4、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谜底:苏观生
    “绿珠”,西晋石崇的侍妾。“石尉”即石崇,字季伦,以豪富奢靡著称;曾任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官至卫尉卿。《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遂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顽福”,谓凭借祖先阴德而享受的福气。
    谜面表面意思为:(豪富奢靡的)石崇将瓦砾和明珠一例看待、一样抛弃,又何曾看重过美丽柔媚的绿珠。都只因为他有前生造就的福气,才有绿珠殉情慰其死后寂寞。
    当清军进入福建时,隆武帝之弟续封唐王朱聿鐭(yù)和其他一些藩王乘船经海路逃到广州,本来不过是为身家性命着想,未必有觊觎大宝之心。隆武元年(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原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等援引“兄终弟及”之义,奉请朱聿鐭监国,同月称帝,改明年为绍武元年。十二月清军李成栋部攻广州,绍武帝被俘后自缢而死。苏观生在墙壁上写下“大明忠臣,义固当死”八个大字后,悬梁自尽。绍武政权一月而亡。(顾诚《南明史》)
    谜面可以别解为:朱聿鐭只是锦衣玉食的明朝宗室,何曾想倚重苏观生抗清复明。都只因为他是隆武帝之弟才被拥立为帝,并有苏观生等殉国慰其死后寂寞。
    “明珠”代指苏观生;“石崇”代指绍武帝朱聿鐭。所谓“顽福”意指朱聿鐭是明朝宗室、隆武帝之弟。
    5、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谜底:李定国
    “红拂”,姓张,隋朝权臣杨素的侍女,因常手执红拂,故称“红拂女”。一日李靖以布衣上谒杨素,献奇策。红拂一见倾心,连夜投奔李靖。
    “长揖”,拱手。
    “尸居余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余气”,最后一口气。
    “岂得”,犹怎能,怎可。“羁縻”, 束缚。
    谜面表面意思为:李靖以布衣入见杨素却长揖不拜、雄辩阔论,其表现与常人不同,红拂看出他将来必然大有作为。老朽无能的杨素,又怎能束缚得了女中豪杰。
    李定国和孙可望等本同为张献忠养子,地位不相上下,入滇后孙可望虽被推为盟主,但李定国、刘文秀手握重兵,并不能惟孙可望之命是从。于是孙可望决定请求永历朝廷加封,借此挟制李定国、刘文秀。永历六年(1652)二月,孙可望派人迎请,永历帝移跸安笼(后改安龙),却形同软禁。《爝火录》记载道:“时可望假天子名号令中外,调兵催饷,皆不上闻。生杀与夺,任意恣肆。帝在安龙,一不与闻。”《残明纪事》中说:“王自入黔,无尺土一民。”在当时的情况下,孙可望大权在握,要玩弄一场“禅让”的把戏是再容易不过的了。问题是,永历帝的宝座可以取代,永历朝廷所能发挥的号召作用却是孙可望取代不了的。孙可望处于进退维谷之中,一方面强烈的野心驱使他继续策划和筹备登极大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考虑一旦踢开永历朝廷,包括李定国、刘文秀等原大西军高级将领在内的各种抗清势力几乎可以肯定不会承认他这个草头天子。尽管孙可望仍有所顾忌,始终没有演出黄袍加身的闹剧,永历帝却感到头顶上悬挂着一把锋利的宝剑,随时都有被废黜以至丧生的危险。为了求得自身和朝廷的安全,永历帝朱由榔及其亲信把惟一的希望寄托于李定国。他们对李定国的战功、兵力、人品和同孙可望之间的矛盾早已有所了解,于是密诏李定国救驾。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1656),李定国入安龙迎永历帝至昆明。(顾诚《南明史》)
    谜面可以别解为:在永历帝受困于孙可望之时,李定国仍然尊奉穷途末路的永历帝。尸居余气的孙可望,又怎能束缚得了大丈夫李定国。
    “穷途(李靖)”代指永历帝;“红拂”代指李定国;“杨公幕”代指孙可望。
    《五美吟》表面上是在吟咏历史上的五大美女,实际上是在吟咏南明五个政权的五根台柱子,即弘光朝廷之史可法、鲁监国政权之张煌言、隆武政权之郑成功、绍武政权之苏观生、永历朝廷之李定国。《五美吟》是对《红楼梦》“红妆裹白骨”之写作手法的最好诠释。宝钗道:“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脂砚道:“《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独”,本义一犬一笼,谓犬性好斗,多独居。《说文》:“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本指犬,此处借以代指屈膝侍清者,即“西施谜”之所谓“东村丑女”。在南明文武官员中,义无反顾之抗清者少,卑躬屈膝之降清者多,故谓“五美”与“十犬”。当然此处之“五”和“十”皆表示多数,《五美吟》中的史可法等则是抗清文武官员的代表。
    本回戚序本有批曰:“五首新诗何所居?颦儿应自日唏嘘。柔肠一段千般结,岂是寻常望雁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