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智识即罪恶》:没有编进《呐喊》的鲁迅小说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胡尹强 参加讨论

    一
     鲁迅留给我们的小说艺术遗产不多,唯其如此,更显得弥足珍贵。
     我认为,鲁迅还有一篇小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还是一篇短篇小说杰作,如果被编在《呐喊》里,它无疑比《一件小事》《鸭的喜剧》《兔和猫》和《社戏》更具有完备的小说艺术形态。它完全可以成为和《狂人日记》《阿Q正传》《风波》《孔乙己》《药》一起成为《呐喊》的不朽杰作。可惜它被鲁迅不经意地编进了杂文集《热风》,这篇小说就是《智识即罪恶》。
    《智识即罪恶》被编在杂文集《热风》里,从未引起研究鲁迅的学者的注意,即使在研究鲁迅杂文的时候,也不会注意到这篇小作品。爱好鲁迅作品的读者更不知道这篇作品,因为鲁迅的杂文太多了,没有精力去注意这篇作品。这是很可惜的。
    《智识即罪恶》发表在1921年10月23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署名风声。《晨报副刊》由鲁迅的学生孙伏园主编,于1921年10月12日开始出刊,《智识与罪恶》一定是孙伏园为“开心话”栏向鲁迅的约稿,此稿刊出后50天,1921年12月4日,也是这个《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上,鲁迅以巴人的署名,发表了《阿Q正传》第一章“序”。
    这篇小说被当作杂文,编进杂文集《热风》,同鲁迅的直接创作动机有很大关系。鲁迅是有感于朱谦之的文章《教育上的反智主义》(1921年5月19日《京报》副刊《青年之友》)提出“智识即罪恶”的虚无主义观点而发的。由于别人的文章而发生感想,自然是属于“随感录”一类的杂感。直接的创作动机给鲁迅的第一感觉,就是他将写一篇小杂感,自然是杂文,于是,铺开稿纸,就写下一个杂文的题目:智识即罪恶。写完后也没有多想,认定自己完成的是一篇杂文,后来就把它编进杂感集《热风》。
    然而,这篇随感录——《智识即罪恶》的随感形式却十分独特。鲁迅并不想、也没有正面反驳朱谦之的观点,更无意和朱谦之就此观点展开论战,鲁迅只想说些开心话,在幽默中揭露这种虚无主义哲学观点“智识即罪恶”,对有着几千年愚民政策传统的中国铁屋子,是多么的荒唐和有害。鲁迅是一个天才的小说家,兴之所至,说开心话,说着说着,却写出一篇小说来了。《智识即罪恶》是鲁迅最无意之间创作出来的一篇短篇小说杰作。鲁迅甚至自己也没有发现,他在写这篇“杂感”的时候,他的思维方式全然不是杂文的,而是小说创作的思维方式;他写了一篇小说,却还以为是杂文,而这篇杂文,他以为不怎么重要,后来也就不再注意它了。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