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朝全 参加讨论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了58个春秋,几乎是现代文学的两倍时间。但是,目前不论是在国内文坛还是在国际文坛,不论是在普通读者当中还是在专门研究者那里,中国当代文学都相当普遍地受到了不够客观、公正的对待,甚至被低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电视、网络等新兴传媒的双重夹击下, 传统意义上的当代文学正在逐渐丧失读者,文学似乎正日渐边缘化。许多人对当代文学满怀失望,断定当代文坛迄今没有诞生史诗巨著,没有里程碑式的作家作品,认为主旋律作品都带着刻板的意识形态的面孔,所谓的严肃文学、纯文学曲高和寡,网络文学则基本上是些快餐文化、口水作品、文字垃圾,等等。于是,有人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起了悼词;有人宣称文学“断裂”“断层”,甚至有人认定当代文学已经进入“后崛起时代”——崛起式的颠峰期已经过去……
    中国当代文学究竟怎样?是否真的无法与现代文学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真的如某些人所断言的那样已走向衰落甚至已经死亡?
    任何一个有心的读者,深入一些去阅读和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都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当代文学成就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与世界文学主潮相比,当代中国作品表现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丝毫也不逊色,出现了一批具有史诗品格、史诗气象的行云流水大气磅礴的作品,许多作家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
    一些作家特别重视关注人的普遍生存。譬如,刘恒的一系列小说,《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探寻老百姓在物质与精神双重压抑下畸变、扭曲的生存状况。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则试图通过强烈的几乎被推至极致的审丑等表现方式,探讨人种的退化和人类的繁衍主题。一些作家试图用文学来展现国家形象,表现带有浓重儒家意味的中华民族人性之美。例如,李锐小说通过吕梁山一群面目苍老、疲惫的农民微缩式地表现他对于中国形象的整体把握。而像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余华《活着》、铁凝《哦,香雪》《永远有多远》、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这样关照人的普遍生存、表现人性人心的中短篇小说在当代文学中亦可谓俯拾皆是。贾平凹的许多作品如《浮躁》《秦腔》则试图努力去把握和概括一个时代的社会普遍情绪或时代精神。而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张炜《古船》、张承志《心灵史》等一批长篇小说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被看做史诗作品。
    许多当代作家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些作家在创作上开始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例如,巴金《随想录》凝练晓畅令人回味不尽的倾诉,贾平凹富有文言韵味的典雅语言,莫言激情汹涌、天马行空的叙事,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简朴反复的讲述,阿来《尘埃落定》令人迷醉的诗意语言,苏童散发着醇厚历史气息的文字……
    中国当代文学大量作品被译介到国外,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国际奖项,也受到了外国有识之士的中肯评价。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英、法、德、意、西等欧洲语种的中国当代文学译作即在450种以上,中国有作品被译介成西方文字的当代作家在150位以上。而国家图书馆的外文藏书还相当不全面,譬如王蒙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余种文字,但国家图书馆仅收藏有五、六种。
    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等艺术作品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也为当代文学赢得了国际声誉。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李安、王家卫、贾樟柯等一大批中国导演拍摄的影片屡屡在国际上捧回重要奖杯。而他们的电影大多是根据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如张艺谋拍摄的电影,《红高粱》根据莫言《红高粱家族》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苏童《妻妾成群》改编,《一个都不能少》根据施祥生《天上有个太阳》改编,《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我的父亲母亲》根据鲍十《纪念》改编……电影等艺术作品能在国际上频获大奖,印证着其背后的文学母本具备了为世界受众所认可的潜质和卓越不凡的艺术成就,印证着当代文学完全可以立足于世界优秀文学之林。
    小说方面,内地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在1200部左右,不少小说发行量都在5万册以上,更有如《狼图腾》、韩寒、郭敬明等的超级畅销作品,销量超过100万册。而在网络上发表或连载的长篇小说据不完全统计约有数万部数十亿字。知名网站上排名前10位的长篇小说总点击率几乎都在200万次以上,有的甚至可能突破1000万次。诗歌方面,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全国单旧体诗词作者即在10万人以上,每年创作旧体诗词数量超过100万首。潜在的诗歌作者和爱好者无法计数。
    国内受众及评论界对当代文学的评价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时间距离的远近会极大影响研究者的判断。在与近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相互对比中,一般人都容易将“历史文学”经典化,距离较近的文学普通受众总是抱有更高的阅读期待因而更容易受到不时褒贬苛求乃至吹毛求疵。现代文学史上许多当年看起来并不突出的作品现在都成了经典,许多一度湮没少闻的作家也被挖掘出来。这些证明,作品经典化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其次,当下文学可谓群雄蜂起,佳作迭出,所有优秀作家作品都要经历一个被读者逐渐认识、认同的过程,佳作也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淘汰沉淀的过程。许多优秀作品需要借助选家、评论家、媒体等的大力肯定和推崇,通过被授予重要奖项等途径才可能被更广泛地认同。第三,当下文艺批评存在严重缺陷,批评标准的西方化、媚俗化、游戏化、事件化、浅表化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于当代文学实际成就的客观、公正评价。
    国外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和否定大多源于一种只见皮毛、不看实质内里的错误判断。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资料的掌握与把握方面存在致命性缺陷。国外无论是藏书多么丰富的图书馆、大学,多么坚定执著的汉学家,其能看到的中国当代文学资料、信息等也都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中国当代文学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毕竟也还只是沧海一粟,资料匮乏或短缺必然造成外国学者缺乏对中国当代文学整体进行把握的必要条件。而有的汉学家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也存在明显不足。加上中外不同文化心理、文化背景、艺术欣赏习惯等又必然会带来阅读理解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外国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长久的误读与误解乃至歪曲与偏见。
    针对中国当代文学被低估的状况,对内方面,我们要多做文学宣传推广和普及的工作,多倡导健康、科学、有益、理性、客观、公正的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评论,推荐和推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让更多的好作品走向更广大的读者,同时要及时地对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对优秀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外方面,特别要加大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介工作,同时要重视借用电影等形象媒介的影响力来推广中国文学作品,还要充分利用国际图书博览会之类的平台来向外宣传介绍和输出中国文学。
    总之,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三十年文学”到了认真进行重新评估的时候了。当代文学不乏世界一流的作家,不乏堪与世界文学精品比肩媲美的力作,不乏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当代文学理应得到更高的评价,理应拥有更大的国际声誉和更强的世界影响力。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7-12-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