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学成为游戏之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树义 参加讨论

    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如果要找出一条基本的总体流向的话,似可以一个“变”字概括之:从思想意义内涵层次的“变”到艺术形式语言技巧表象层面的“变”。中国作家像一群玩魔术的艺人一样在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把戏,使读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种格局和态势,在一九七八年以后的新时期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精采,这就是所谓“各领风骚三五天”的似为戏谑实为事实的简约描述。这一发展轨迹从主演这一话剧的创造主体——作家的演变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演:先是一批“重放的鲜花”派作家如王蒙、陆文夫、高晓声、张贤亮、林斤澜、宗璞、李国文、丛维熙以及冯骥才、李陀等打破了文革十年文坛的沉闷空气;继之以在十年人生的沉论中孕育出的一代“知青”籍作家,如张承志、韩少功、阿城、贾平凹、孔捷生、陈建功、王安忆、李锐、史铁生、梁晓声等主演着文坛的大戏;第三批唱主角的是一些抒写着独自“感觉”和“心灵”之声的如莫言、刘索拉、马原、残雪、刘恒、李晓、洪峰等“新派”作家;当批评家还在为这些作家所创造的新奇视象和感觉流大加赞叹之时,叶兆言、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迟子建、王刚、北村等先锋小说家再一次打懵了读者的脑袋。至此,文学真正藏进了语言的迷宫。在和读者进行着游戏的同时,作家自己也在玩耍。
     但是,文坛的前几次作家的轮回似乎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灵魂的痛苦艰辛和心灵的疲惫沉重,读者也可从不同侧面清晰地意识到文学精神的展现和显示:从王蒙的宽容到张承志的追寻到莫言的辉煌,从陆文夫的雅致到贾平凹的田园抒情到刘索拉的骚动。然而,再没有哪一次作家的出现如目下的这批来得这样的潇洒超脱和琢磨不定。因为,在他们,不仅是写作技巧艺术形式的突破,隐含在这表象背后的是一种写作方式、写作态度和心态以及存在方式的异变。游戏,堂而皇之地成为他们的创作态度和心态,成为文学的存在方式,也成为作家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
     文学成为游戏之后,必然对社会现实生活采取漠视的态度。游戏作为一种人类的自娱性活动,它本身是封闭自足的,它根本地排斥外界现实因素的干扰。现实因素的介入对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它的自乐自娱自足的独立体系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这从儿童的游戏可以看出:当儿童沉浸在他们所设置的游戏氛围时,他们不仅对周围环境能够超然于其外,而且只对他们进行的游戏本身感兴趣,不管观者持何种态度,也不管现实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故,只要这种变故不至于改变他们游戏的方向(比如成人的强迫),就不会中断游戏。儿童的游戏实际上是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漠视,亦即对他们身处的现实世界的漠视。因此,说到底,游戏是一种精神的逃避和心灵的流放。游戏者一旦找到适当的游戏方式并投身其中时,亦即他精神的相对自由之时,这时,现实的一切都远离他,他只为游戏而存在着。当游戏者感到现实世界无意义和无价值时,他总要选择一种替代的方式来作为精神的寄托和避风港。在这一趣味选择中,他实际上表明了一种价值取向,那就是对现实的厌恶和对生活的漠视。同样的情景在玩麻将的游戏中可找到印证。当玩麻将者浸听着洗牌时的“哗哗”音响时,实质上是得到了一种情绪的渲泄方式。虽然游戏者对游戏活动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和亢奋的注意力,但他对现实世界是漠视的,他的一切精神力都转移到了游戏活动中,因此,不可能对现实生活投入更多的热情,也不能够对现实生活发生哪怕是微小的改变。正是如此,当作者玩弄着语言的游戏时,也正如同儿童把玩着打仗游戏的道具和麻将游戏者摩挲着牌子一样,只不过仅仅是种形式的存在方式。语言是先锋小说家的游戏道具,凭着这道具尽管可以摆出样式殊异的“八卦阵”,尽管可以让批评家在语言的迷宫中闯荡一番,是否又证明着一种意义的枯竭和语言的枯躁?
     文学成为游戏之后,也便成了单个作家的自我表现。由于作家把语言作魔棒一样舞弄,语言不是达到目的手段而成为目的,语言即是一切。魔棒的花样翻新变幻无穷,也就是语言意象和由此连贯而成的故事性的花样翻新变幻无穷。所以,语言的技巧也即作家编故事的能力,它虽然熔铸了作家的人生经验、智慧、情趣等等肯定性的精神因素,但因语言象征的扑朔迷离,因“虚构出个人的语言神话”的无谓消解,这些肯定性的精神因素就很难与读者沟通,“小说在纯粹自我的形态中成为现实的对立物”。文学虽然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主观情感的表达,但它要求从个性上表现人类的普遍性即表现共性。而作为游戏的文学,却只能在个体的作家意义上表现游戏者的绝对的“自我”,这样,便把文学的意义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而不能表现普遍的人类精神和情绪。文学游戏就是创造语言游戏的作家的自我表现,就是作家对自身意愿的表现。
     文学成为游戏之后,必然疏远文学与读者之间的现实联系。这既是作家对现实生活所采取的孤傲态度所致,又是作品的自我表现的意愿性指向的必然结果。在这里,读者理解作品的通道被一一堵死了,表现在具体形态上就是作品背景的隐匿和朦胧、主题的消解、价值的失落、人物的消失、激情的匮乏等等。“小说纯粹是语言的乌托邦,一片文字构成的经典的废墟。”(吴亮语)读者在作品中看到的只是一个捉着无数迷藏的作者,他游荡于历史与神话之间,未来与想象之间,书本与文字之间,独独不委身地生存的现实。他虽然有才华,但他是傲然孤立的;他虽然玩技巧,但他是虚玄的;他虽然讲内涵,但他是空灵的。读者获得的不是审美的愉悦,而是阅读的疲倦和难于理解的苦闷;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昂奋和向上进取的鼓舞力量,而是一种精神的虚脱和被玩弄后的愤怒。读者被拒斥在文学的殿堂之外,而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而被迫驱赶到庸俗的文摊上去寻找感情的释放,真正的文学成为少数人的贵族文学、“作者的文学”。他们打着“探索”“先锋”的招牌,干着使文学脱离大众读者方向的“事业”。因此,读者的疏远文学,实质上是文学对读者的鄙视。
     文学成为游戏之后,一切便都在臆想的虚化境界中作着一种堂·吉诃德式的精神旅游。对假想世界的崇拜,必然破坏作品的现实感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使作品失去各种现实性的联系,从而走向丧失游戏认识的对象。它在语言中取消了“现实的”与“假想的”之间的区别,破坏意义,发展到极端又使游戏最终成为虚无主义的表现。游戏文学抛弃作品的“意义”和“意思”,这种失去的“价值”自然不可能在游戏中得到补偿,文学也就成了游戏者进行臆想性思维的形而上产物。它的极致表现就是无任何寄托,也无所指向,从根本上切断文学与现实的本质联系。“逃避未来遁入历史和语言,虚构出个人的语言神话,取消行动用冥想来替代行动,这一对策不仅出于语言的迷惑,而且出于对生存的恐惧。”“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的论断在游戏文学者看来不免老调和说教,因为在他们那里,现实的环境因素并不构成对文学任何利害关系,文学就是“玩自己”,就是“凌空蹈虚地让奇特的意象和假定翻空出奇”,“闭门造车”就是把自己投入到游戏的假想环境中作一番呓语和梦游。
     文学成为游戏之后,一切真性情、真品格、真情操、真心灵、真人生便都成为它嘲笑的对象。游戏文学亦即游戏人生。探索人生意义真情的一切人类有价值的经验规范代之以语言的编码和故事的“连环套”。文体的实验和语言的实验成为文学的直接目的,文学游戏者“反抗规范,逃避真理,亵渎神圣”“对语感的癖好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在这样一种创作心态的驱使操纵下,“我们似乎经历了一场冷漠无情的解剖试验,我们心中不断被激起的厌恶感、惊悸和神经抽搐,都在那个几乎是抽空了的人性反应的陈述者面前变得十分脆嫩。”在这样创作态度的驱使操纵下,什么“责任心、使命感、人性、人道主义、伦理道德”“灵魂工程师”等等一切全是不上算的玩意儿,更不必奢谈什么“民主科学”,剩下的就是“一堆堆毫不相干、杂乱无章的怪异梦境、幻境”,和“符号载体”。
     游戏之于文学,并非水火不相容。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作家在反拨一种文学观的时候,总是容易走向极端。文学的游戏观不能不说是对文学依附于政治说教的反叛,它强调文学的娱乐性和自足性,未必没有合理的成份。可惜这种认识走得太远了。文学归根结蒂不可能离开它存在的现实基础,否则,也只能是一座外表还算好看的空中楼阁。
    原载:《文学自由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